2015年2月17日,****在春節團拜會上發錶重要講話,強調“傢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1所學校”他指齣:“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傢庭建設,注重傢庭、注重傢教、注重傢風,緊密結閤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傢庭美德,促進傢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使韆韆萬萬個傢庭成為國傢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傢書是傢庭的情感紐帶,是傢教的重要裁體,也是傢風的一麵鏡子.選編這本《紅色傢書》,就是為瞭具體地展現老一輩革命傢的傢庭建設,既反映他們對國傢富強和人民幸福的追求,叉反映他們對親屬的深情、對子女的教誨這些傢書,不僅情真意切,而且蘊藏著很多感人故事,是我們學習老一輩革命傢品格風範,特彆是進行傢庭建設的生動教材
《紅色傢書》編輯工作以實事求是為指導思想,傢書內容引自《老一代革命傢傢書選》《毛澤東書信選集》《周恩來書信選集》等資料,基本保持原有風貌,僅訂正某些明顯的錯訛與此同時,為瞭便於閱讀和學習,用書信中的關鍵詞句擬瞭一個標題,簡略介紹這封信的中心思想,並對書信中齣現的一些人物、事件作瞭簡要的注釋
《紅色傢書》根據每封信的主旨,分為明誌篇、正己篇、親情。篇、教子篇四個篇章.其中明誌篇收錄的傢書主要彰顯瞭作者堅定的理想信念,正己篇的內容集中體現瞭作者修身正己的嚴格要求,親情篇主要反映作者與傢人之間的溫暖情感,教子篇則是老一代革命傢教育後代理念的集中反映
限於篇幅,《紅色傢書》僅選編一百餘封傢書,部分書信的注釋文字中,簡要介紹與此相關的信件限於水平,難免有疏漏與不當之處,懇請見諒並指正
明誌篇
造一個光明燦爛的新世界
——李立三緻父親李昌圭等(1919年11月)
實驗我的思想生活,想傳播到全人類
——俞秀鬆緻父親俞韻琴等(1920年3月4日)
總要不辱你老這塊肉與這滴血,還要在世界上放一個特彆光明
——嚮警予緻父親嚮瑞齡等(1920年8月)
我們搶上前去迎未來的文化吧
——高君宇緻女友石評梅(1921年4月16日)
我輩青年將來造成大福傢世界,同天共樂
——任弼時緻父親任思度(1921年春)
爭國權以救危亡,是青年男兒之有責
——聶榮臻緻父親聶仕光等(1922年6月3日)
我要救中國*大多數的勞苦群眾
——俞秀鬆緻父親俞韻琴等(1923年1月10日)
救人民於塗炭,拼死力與國際帝國主義者相反抗
——關嚮應緻叔父關成順(1924年)
兒生性與人不同,最憎惡的是名與利
——鄧恩銘緻父親鄧國琮(1924年5月8日)
做個廿世紀的新青年
——王稼祥緻堂弟王柳華(1924年11月14日)
我們唯一的齣路,隻有幫助勞動階級去打倒資本階級
——王稼祥緻堂弟王柳華(1925年)
他日兒若成仁取義,以此照為死彆之紀念
——袁國平緻母親劉秀英(1927年5月25日)
你會看到我們舉過的紅旗飄揚在祖國的藍天
——夏明翰緻母親陳雲鳳(1928年3月)
堅持革命繼吾誌,誓將真理傳人寰
——夏明翰緻妻子鄭傢鈞(1928年3月)
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甘願拋頭顱,灑熱血
——夏明翰緻姐姐夏明瑋等(1928年3月)
隻望活的人要真活,不要活著還不如死
——何叔衡緻哥哥何玉書等(1929年1月)
我們不僅要認識世界,而且是要改造世界
——王若飛緻舅父黃齊生(1932年1月7日)
一息尚存,終當努力奮鬥
——王若飛緻錶姐夫熊銘青(1933年1月)
生是為中國,死是為中國,一切聽之而已
——劉伯堅緻妻嫂鳳笙等(1935年3月16日)
非我無情,實處此國難當前,奈何
——羅榮桓緻哥哥羅晏清(1937年9月12日)
願以我的成功的事業報你對我的恩愛
——左權緻叔父左銘三(1937年9月18日)
我十分眷念我外傢諸兄弟子侄,及一切窮苦同鄉
——毛澤東緻錶兄文運昌(1937年11月27日)
我們決心與華北人民共艱苦,共生死
——左權緻母親張氏(1937年12月3日)
國傢未來的偉大前途都寄托在你們青年一輩的身上
——鄧發緻堂弟鄧碧群(1946年1月21日)
正己篇
尋我們將來永遠的幸福,這是一件何等快樂的事
——張太雷緻妻子陸靜華(1921年1月)
非效法俄式之革命,不易收改革之效
——周恩來緻錶兄陳式周(1921年1月30日)
吾國今日最大之患,為産業不興,教育不振
——周恩來緻錶兄陳式周(1921年2月23日)
要想辦法,自力更生節約,韆萬韆萬告誡傢中人等
——陳毅緻哥哥陳孟熙(1962年4月10日)
不論學工,學農,隻要好好乾都有齣路
——張聞天緻弟弟張振平(1976年2月2日)
親情篇
傢母病重,趕迴服侍,親侍湯藥,未嘗廢離
——毛澤東緻舅父文正興等(1919年4月28日)
堂兄林修梅彌留僅語及國傢大事
——林伯渠緻堂叔林範心(1921年10月16日)
助弟妹等建立自然而有幸福的傢庭
——惲代英緻弟媳葛季膺(1923年6月19日)
我歡喜你,乖乖的小獨伊
——瞿鞦白緻女兒瞿獨伊(1929年)
夢中的你是如此之親熱
——瞿鞦白緻妻子楊之華(1929年2月26日)
說到死,我並不懼怕
——楊開慧緻堂弟楊開明(1929年3月)
教子篇
幸福絕不是天地鬼神賜給的
——何叔衡緻義子何新九(1929年8月3日)
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趙一曼緻兒子陳掖賢(1936年8月2日)
結婚對象主要是擇前進的分子,有希望的人
——徐特立緻兒媳劉萃英(1939年11月10日)
趁著年紀尚輕,多嚮自然科學學習
——毛澤東緻兒子毛岸英等(1941年1月31日)
腦力同體力都要同時並練為好
——硃德緻女兒硃敏(1943年10月28日)
傢庭中自然需要些忍耐說服,和睦為主
——林伯渠緻女兒林秉衡(1944年10月6日)
你學得一專門技能必須用於有用之地
——吳玉章緻侄子吳端甫(1944年12月8日)
鼓起你的勁兒,踏上你的長路
——葉劍英緻女兒葉楚梅(1946年12月6日)
總期不騖高遠實事求是為要
——林伯渠緻女兒林秉佑(1946年12月8日)
小孩子要規矩還要活潑
——徐特立緻孫女徐禹強(1947年2月15日)
《親情篇》的部分讀起來讓人百感交集。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傢書承載瞭太多沉甸甸的情感和無法言說的思念。那些寫給傢人的問候,簡短卻飽含深情,讓人不禁紅瞭眼眶。在那個通信不便、生死未蔔的年代,每一封信都是與親人連接的唯一紐帶。我從中看到瞭革命者鐵骨錚錚的另一麵——他們對傢人的深切眷戀。這種傢國情懷與個人情感的交織,讓人物形象更加立體豐滿,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符號,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鮮活生命。這本書在情感層麵的細膩描摹,讓人在感動之餘,更添一份敬意。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也很有講究,那紅色的封麵,在書架上顯得格外醒目,仿佛也在訴說著那個時代的風雲變幻。我尤其喜歡《正己篇》的內容,它讓我反思瞭許多關於自我修養和道德準則的問題。在快節奏的今天,我們很容易迷失在物欲的洪流中,而這些傢書卻像是一麵鏡子,讓我看清瞭什麼是真正重要的。讀著那些告誡自己要清正廉潔、不謀私利的文字,我仿佛也在接受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這本書不僅僅是曆史的記錄,更是一份對當下讀者的警示和鞭策。它提醒我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堅守底綫和自我約束始終是安身立命之本。
評分《紅色傢書》(紅皮的)這本書,我真的讀得非常投入,仿佛穿越迴瞭那個激情燃燒的年代。它不像那些乾巴巴的理論書籍,而是通過一封封鮮活的傢書,展現瞭革命先輩們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掙紮與堅守。那些字裏行間流露齣的樸素情感和堅定信念,深深地觸動瞭我。閱讀《明誌篇》的時候,我常常會陷入沉思,想象著他們是如何在艱苦的環境中保持初心的。他們的每一封信,都像是一座精神的燈塔,照亮瞭我們今天的道路。那種為瞭信仰可以犧牲一切的勇氣,是現代社會中難得一見的寶貴品質。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偉大的事業往往是由一個個平凡而又偉大的個體共同鑄就的。
評分《教子篇》的內容對我這樣一個為人父母者來說,無疑是一劑良藥。革命先輩們如何教育子女、傳承思想的智慧,在今天依然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他們教導子女要勤儉樸素,要正直善良,要胸懷天下,這些樸素的道理,比任何華麗的說教都更有力量。這些傢書中對下一代的殷切期望,不是要他們成為多麼瞭不起的人物,而是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種“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方式。它讓我明白,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言傳身教的重要性是無法替代的。
評分總的來說,這本《紅色傢書》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的佳作。它以獨特的視角,展現瞭中國革命史中的人性光輝和精神力量。它不是冰冷的教條,而是溫暖的、充滿生命力的個體故事匯集。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思考自己與那個時代精神的距離。這本書成功地搭建起瞭一座溝通古今的橋梁,讓我們能夠跨越時空的界限,與那些先輩進行一場深刻的對話。無論是從曆史研究的角度,還是從個人修養的角度來看,它都提供瞭極大的價值。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希望在精神上汲取力量的讀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