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走进费曼丛书 别逗了,费曼先生
定价:42.0元
作者:(美)R·P·费曼,R·莱顿
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535772428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R·P·费曼(1918~1988)出生在纽约市的法洛克 维,1942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第二次 世界大战期间,他对发展原子弹做出过重要贡献。战 后费曼曾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教书。
1965年,他因盘子电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荣获诺贝尔物 理学奖。除了作为一个物理学家外,费曼在不同时期 还曾是故事大王、艺术家、鼓手和密码破泽专家。
他和R·莱顿合*的《别逗了费曼先生》的这些 回忆文字,为这个大人物大致描绘了一生!这是一本 很棒的读物:挥霍无忌、惊世骇俗,却仍然温馨,很 有人情味儿。
本书仅仅是稍微触及了他的人生根本:科学。我 们在这里或那里,能够看到,作为背景材料,科学只 是一笔带过,而不是作为他的人生焦点来处理的,但 他一代一代的学生和同事,都知道科学在他的生活中 的分量。或许本书也只能这样来写。要把关于他和他 的工作的那些爽人心神的故事组织起来,或许也真的 没有办法:挑战与挫折,得到慧见时的兴奋,科学的 理解带来的深深的喜悦,这才是他的人生快乐之源。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他动动脑袋瓜子就能修好收音机! 我十一二岁的时候,在家里搞了个实验室。它由 一个旧木头包装箱构成,我在里头加了搁板。我有个 加热器,我平时把肥油放里边做法国炸土豆。我还有 个蓄电池和一个电灯排。
为了做这个电灯排,我上小杂货店,弄了些插座 ,用螺丝钉固定在木座上,然后用电铃线把它们串起 来。通过用开关以不同的方式把灯泡儿连接起来—— 串联的和并联的——我知道我能够得到不同的电压。
但我没意识到灯泡儿的电阻决定于它的温度,因此我 计算的结果和这个电路弄出来的东西不一样。但不妨 事儿的,灯泡儿串联起来的时候,都半亮着,它们都 发发发发发光,很漂亮——棒! 我在系统里装了保险丝,所以哪儿一短路,保险 丝就烧了。现在我必须弄到比我家里的保险丝弱一点 的那种,我就自己造保险丝,方法是把锡纸包在一段 儿烧坏了的保险丝上。我在保险丝的那头安了个5瓦 的灯泡儿;保险丝烧了的时候,总在给蓄电池充电的 点滴式充电器出来的电,会把灯泡儿点亮。灯泡儿在 配电盘上,在一片褐色的糖果纸后面(后面的灯一亮 ,糖果纸就发红)——因此,如果哪儿出了娄子,我 就会看配电盘,撑不住劲的保险丝那儿就会有一个大 红点儿。好玩儿哦! 我喜欢玩儿收音机。我先是从商店里买了个矿石 收音机,在夜里,我在床上将睡未睡的时候,用耳机 听。父母晚上出去要很晚才回来的时候,他们就来我 房间,把耳机拿开一担心我在睡着的时候,别有什么 玩意儿在我脑袋里闹腾。
大约是在那个时候,我发明了一个防盗铃,一个 简单的傻玩意儿:那不过是一个大电池,用电线连着 一个铃儿。我房间的门一开,门就把电线推到电池上 接通了电路,那铃就响了。
有天晚上,我妈妈和爸爸夜出回来,蹑手蹑脚的 没一点儿声音,怕吵着孩子啊,开了我房间的门,好 拿开耳机。突然之间,那个巨大的铃儿震天价地响起 来——乓乓乓乓乓!!!我大叫着从床上跳了下来。
“管用啊!管用啊!” 我有个福特线圈——从一辆汽车上卸下来的打火 线圈一一我把打火端弄在我的配电盘上头。我打算在 打火端装个Rathenon RH电子管。里头是氩气,火花 会在真空里产生紫色的亮光——那可真叫棒! 有一天,我正在玩那个福特线圈,用火花在纸上 打窟窿,把纸给点着了。我很快就拿不住那纸了,因 为快烧到我手指了,我就把它扔在装满报纸的字纸篓 里。你知道,报纸烧得很快,在屋子里,火苗儿显得 挺大。我关了门,那样我妈妈就发现不了我房间里起 火了——她跟朋友在客厅里打桥牌呢,我从近旁抓了 一本杂志,盖在字纸篓上想把火闷熄。
火灭了之后,我拿开杂志,但现在房间里都是烟 。字纸篓还是烫得没法儿动,我就用钳子把拖它过房 间,把它弄到窗户外散烟。
可是外面刮着小风儿,又把火吹着了,而现在我 也够不到那本杂志了。所以我又从窗口把字纸篓拖了 回来,好去拿杂志。我注意到窗户上有帘子——非常 危险啊! 还好,我拿到了杂志,又把火扑灭了,这次我抓 着杂志不放,我把字纸篓里发红的火炭抖落到两三层 底下的街上。然后,我出了屋子,随手把门带上,对 我妈妈说,“我去玩儿了,”烟慢慢从窗子里冒着。
我还用电动机干了一些事情。还为我买的一个光 电池造了一个放大器;当我把手放在这个电池前面的 时候,这个光电池能把一个铃儿弄响。我想做的事很 多,但没能都做到,因为我妈总不让我在家待着。但 我常常在家里,摆弄我的实验室。
我从清仓大甩卖那儿买了几个收音机。我没什么 钱,但东西不贵——都是旧收音机,坏了的。我买来 ,想修好。毛病通常不大——一眼就看到有电线松了 ,线圈断了,或者有些地方没缠紧——因此,我还真 能让几个收音机响起来。有一晚上,我从一台收音机 里听到了在得克萨斯州韦科(Waco)市的“韦科广播电 台”——这可太刺激了! 在我的实验室里,用的还是这同一台电子管收音 机,我听到了施奈克忒底(Schenectadyr)市的一家叫 WGA的电台。现在,我们这些小孩子——我的两个堂 兄弟、我妹妹,还有邻居家的小孩儿——都在楼下听 收音机,听一个叫“伊诺犯罪俱乐部”的节目——伊 诺泡腾盐赞助的——就这玩意儿!我发现,在楼上我 的实验室里,我能提早一小时听到在纽约播出的这个 WGA的节目!因此,我知道什么事儿将会发生,然后 ,当我们大家都在楼下围着收音机坐成一圈儿听“伊 诺犯罪俱乐部”的时候,我会说,“你们大家知道, 我们好久没听到什么什么人的声音了。我敢打赌,他 会来,来挽回局势。” 两分钟后,嘀嗒,他来了!大家果然欢呼雀跃, 我还预言了另外几件事。于是他们才意识到这里头一 定有什么门道——不知怎么,我必定知道这个门道。
因此,我也就爽快地承认了是怎么回事,我们可以在 楼上提前一小时听这个节目。
……
序言
这套书,我真是纠结了很久才下手。一开始是被“费曼”这个名字吸引,我知道他是个物理学家,但更吸引我的是他身上那种特立独行的气质,好像总能从稀松平常的事物里挖掘出意想不到的惊喜。我一直对那些不按常理出牌的智者充满好奇,总觉得他们看世界的角度和我们普通人是不一样的,那种洞察力和智慧,是经历过无数思考和实践才能沉淀下来的。所以,当我看到这套“走进费曼丛书”时,我的内心是跃跃欲试的,特别想知道这个传奇人物的真实生活和他的思维方式到底是怎么样的。
评分我非常看重一本书的“可读性”。有些书虽然名气很大,道理也很深刻,但如果语言过于晦涩,或者结构混乱,读起来就会很吃力,反而会消磨掉阅读的兴趣。但这本书,我读起来就感觉非常流畅,文字生动有趣,而且作者的叙事方式也很吸引人,总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即使我不是专业人士,也能很轻松地理解其中的内容,并从中获得乐趣。这种将深刻的智慧与轻松的叙事巧妙结合的能力,是很多作者都难以企及的。
评分这本书的包装真的很有心。我收到的时候,打开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精美的封面设计,细节处理得特别到位,纸张的质感也很好,拿在手里就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品质感。我一直觉得,一本好书,从内到外的呈现都应该是令人愉悦的,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种艺术品的呈现。所以,当这本书以如此精致的姿态出现在我面前时,我心里就已经有了不错的初步印象。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也让我对书的内容充满了期待,相信作者和出版方在内容上也一定付出了同样的精力和心血。
评分读这本书的过程,我感觉像是经历了一场奇妙的旅程。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个新的站台,我在这里遇见了不同的人物,看到了不同的风景,也听到了不同的故事。有时候会因为主人公的某个想法而恍然大悟,有时候又会因为他的某个行为而忍俊不禁。这种阅读体验非常丰富,一点都不会觉得枯燥乏味。更重要的是,我感觉自己在这场旅程中,不仅看到了外部的世界,也更深入地认识了自己。
评分我特别喜欢这种能够引发读者思考的书。有时候,我们的人生会陷入一些固定的模式,被一些约定俗成的观念束缚住,不敢去质疑,不敢去尝试。而这本书,我觉得它就像一把钥匙,能够悄悄地打开我们思维的枷锁,让我们看到更多可能性。它不是那种直接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做”的书,而是通过讲述故事、分享经历,让你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引导方式,反而更能触动人心,让那些道理真正地内化于心,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