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名称: 政德:刘余莉精解《群书治要》
作者: 刘余莉
出版社: 红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5月
定价: 68元
内容简介: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2018年3月,*总书记再次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建设无疑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也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与中国传统“为政以德”思想一脉相承。
本书从治国宝典《群书治要》中选取历代圣贤的政德实践智慧,由中央党校教授按“严私德、守公德、明大德”三个体系,结合党政工作之需,进行精要解析。以古论今、古为今用,旨在帮助领导干部深入认识政德修养的重要性,提升综合素质,成就新作为。
严私德,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严私德,是政德的基础,是领导干部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
目录:
一、修身始于戒贪 / 3
二、欲不可纵 / 10
三、万恶淫为首 / 18
四、好名之患 / 23
五、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32
六、君子四重 / 40
七、谦德之光 / 49
八、吉人之辞寡 / 57
九、好学近乎知 / 64
十、重家风家教 / 71
十一、善事父母为孝 / 79
十二、兄友弟恭 / 89
十三、敬妻守道义 / 96
十四、择贤而友之 / 104
守公德
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
守公德,是政德的保障,是领导干部要彰显的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一、乐者天地之和 / 113
二、民惟邦本 / 120
三、仁者爱民 / 127
四、富民安众 / 133
五、取信于民 / 138
六、求贤于天下 / 144
七、任贤必治 / 153
八、贤主贵士 / 162
九、礼贤下士 / 171
十、女子显坤德 / 180
十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 186
十二、上老老而民兴孝 / 192
十三、师尊则道隆 / 197
十四、慎终追远 / 202
十五、善制而后致治 / 208
明大德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明大德,是政德的统领,是领导干部必须有的自我修养。
一、一阴一阳之谓道 / 215
二、圣人以天下为度 / 219
三、我无欲而民自朴 / 224
四、德本财末 / 228
五、以德报怨 / 234
六、心存仁恕 / 239
七、境缘无好丑 / 244
八、君子忧道不忧贫 / 249
九、官人无私 / 255
十、君臣有义 / 263
十一、同志相从 / 270
十二、和谐共荣好战必亡 / 280
十三、正身一听 / 286
十四、罪在朕躬 / 295
十五、人心正则国治 / 301
收到这本新书的时候,首先就被它厚重的质感和精美的装帧吸引住了。从拿到手里开始,就感觉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读的书。封面设计简洁大气,虽然内容严肃,但整体风格却给人一种沉静、有力量的感觉。我迫不及待地翻开扉页,里面的排版清晰,字体选择也很考究,阅读体验非常舒服。这种用心做书的态度,让人对内文的质量也充满了期待。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能找到这样一本让人愿意沉下心来阅读的书,实属不易。这本书的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有分量感,想必是出版社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是为了保证长时间阅读的舒适度。整体来看,从包装到内页的细节处理,都体现了出版方对读者的尊重和对知识的敬畏。
评分作为一名对时事有着持续关注的读者,我一直认为,理解过去有助于更好地把握现在和展望未来。当前的社会发展中,我们面临的许多挑战,并非是前所未有的,很多困境在古代的先贤那里或许早有思考和应对之道。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审视当前社会现象的古代参照系。它不应只是停留在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而是要能提炼出那些具有永恒价值的治理原则。如果能从中找到关于人才选拔、社会公正、危机应对等方面的深刻洞察,那么这本书对我的价值就不仅仅是一本“历史书”了,而更像是一本实用的“行动指南”。这种跨越时空的智慧连接,才是我阅读此类书籍的终极目的。
评分最近我一直在关注一些关于古代治国方略的书籍,希望能从中汲取一些对现代社会有借鉴意义的智慧。这本书的宣传点就非常吸引我,它强调了从经典中寻找现代启示的角度,这正是我所寻找的。我通常偏爱那些能够将深奥的古籍,通过现代化的解读方式呈现出来的作品。毕竟,如果只是照搬古人的话语体系,对于我们当代读者来说,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些隔阂。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个既尊重原著精神,又能有效连接当下语境的桥梁。特别是对于那些对传统文化有兴趣,但又苦于没有专业知识去深入研究的普通读者来说,一本好的导读性质的读物,简直就是一座宝库。我已经开始期待作者是如何平衡“古”与“今”之间的张力的了。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名字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她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是颇有建树的。因此,在选择读物时,作者的背景和以往的学术成就往往是我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一个有经验的学者来解读经典,其解读的深度和准确性通常更有保障。我尤其看重那些能够提供独特见解的学者,而不是人云亦云的解读。我希望作者能带来一些新颖的视角,打破我们对于某些经典概念的固有认知。当然,学术著作的易读性也是一个需要考量的方面。我希望这本书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也能兼顾到普通读者的接受度,避免过度晦涩的术语堆砌,让知识的传播更加有效。
评分我个人对历史的兴趣点主要集中在制度的演变和统治哲学的探讨上。很多历史著作往往侧重于叙事,而缺乏对深层思想脉络的梳理。因此,我非常看重一本学术性读物在逻辑构建上的严谨程度。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地摘录原文,而是能深入挖掘背后蕴含的政治伦理和社会治理的底层逻辑。如果作者能清晰地勾勒出不同历史时期背景下,这些治世思想是如何形成和应用的,那这本书的价值就大大提升了。好的历史社科读物,应该能帮助我们构建一个更宏观、更具批判性的思维框架,而不是仅仅满足于猎奇或碎片化的知识点。我正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系统性理解古代政治智慧的书籍,期待它能带来更深层次的启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