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牛津法律理论词典
定价:35元
作者:(美)比克斯 著,邱昭继 等译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5-01
ISBN:9787503672958
字数:209000
页码:24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暂无相关内容
内容提要
同行之间的智识砥砺激发了我撰写这本词典的灵感。学术同行互相阅读对方作品时,经常有“隔行如隔山”的感觉,因为一个学术传统的学者不能理解另外一个学术传统的标准术语。从事法律与经济学研究的学者几乎不能理解分析法学传统中的术语,并且这两派学者往往忽略了女权主义法律理论或种族批判理论中使用的观点和术语。本书的目标是充当一本译文手册,成为一部语词和短语的贝立兹(BerlitZ)指南,以此帮助不同法律学术传统的学者之间的理解和交流。如果本书在相互理解方面有所助益(相互理解是迈向相互评论的步),那我就心满意足了。本书也有更宏大的目标:以学生和学者易于掌握的方式提出一些来自不同法理学传统的基本概念。
有如下几点值得注意的地方:
,究竟选取哪些不选取哪些词条是撰写这本词典时不可避免的难题;在确定词条的范围时,我遵守了如下原则:
1.不撰写在世作者的词条(截止于撰写时),虽然在其他的词条中会讨论在世作者的思想(即使不考虑当下作者思想的可变性,评价他们的思想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此外,撰写哪个作者的思想不撰写哪个作者的思想是一件得罪人的事情,而仅撰写过世作者的词条则不太会遭受人们的议)。
2.不同的作者对法律理论的论题有着不同的理解;我力图容纳一个较宽的论题域,但当法律理论侵入政治理论、经济学、道德哲学、形而上学、社会理论和宪法等领域时,这种做法存在使法律理论变得完全没有边界的危险。我容许法律理沦适度地侵入这些相邻的领域。但有些读者喜欢较宽的论题域,而有些读者喜欢较窄的论题域,这是难以调和的。
3.有些理论家(例如,伊曼努尔·康德)或论题(例如,平权行动)的主要影响力和重要性超出了法律理论(狭义地理解),本书主要讨论这些人物或论题与法律理论相关的部分。
第二,这项工作的主旨不是提出原创性的思想。它的主要目标是以一种人们易于理解的方式提出一个领域中习惯性的用法。然而,完全的客观是很难做到的,即使有可能(或许没有这种可能)做到这一点。本书不可避免地反映了我的判断,特别是我对他人的观点仅仅予以编辑的时候。本书致力于语词和思想理解的另外一个副产品是:虽然所有的词条都是我撰写的,但特定的词条或概括思想的方式反映了其他文本的成果。有些地方我概括词语的方式不同于特定作者的概括,我在文中对此作了详细的交待。
第三,当本书涉及法律实践时,不可避免,更多的是美国和英国的法律实践。然而,许多讨论涉及更宽的论题,因而也触及了其他普通法系国家的法律实践,偶尔也触及了民法法系国家的法律实践。类似的,许多学派讨论不可避免地以英语世界的作品或翻译为英语的作品为基础。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布赖恩·H.比克斯,美国明昆尼拉大学FrederickW.Thomas法律与哲学教席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理学、家庭和合同法。其他著作有《法律、语言与法律的确定性》等。
作为一名对法律世界充满好奇的学习者,我总是在寻找那种能够点燃我求知欲、同时又能给我提供扎实基础的读物。当我看到《牛津法律理论词典》这本书名时,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个画面:它就像一个精心编织的知识网络,将法律理论的浩瀚星辰一一罗列,并用最精炼、最深刻的语言进行注解。法律理论,在我看来,并非是枯燥的教条,而是人类对公平、正义、秩序不懈追求的智慧结晶。它探讨的是法律的本质是什么?法律为什么存在?法律应该如何运作?这些看似宏大而抽象的问题,却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我尤其希望能从这本书中,窥见那些塑造了现代法律体系的伟大思想家的智慧光芒,理解他们是如何在各自的时代背景下,对法律的本质和功能进行深刻的剖析和论述的。一个词典式的编排,意味着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随时翻阅,找到自己想要了解的那个理论,并且通过简洁明了的解释,快速地掌握其核心要义。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法律理论学习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帮助我构建起一个清晰、系统、有深度的理论框架。
评分一本名为《牛津法律理论词典》的书,其分量和价值不言而喻。法律理论,在我看来,是理解法律的“为什么”和“应该是什么”的关键。它不仅仅是关于规则的堆砌,更是关于规则背后的哲学、伦理和政治考量。这本书,我期望它能为我打开一扇通往法律思想深邃世界的大门。我特别好奇书中对于不同法学流派的阐释,比如那些强调社会功能和历史演进的学说,或者那些关注权利、自由和正义的哲学思辨。我希望它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导游,带领我穿越法律理论的丛林,识别出那些重要的路标,理解那些关键的转折点。那些经典的、影响深远的法律理论,它们是如何被提出、发展,又如何被挑战和修正的?这本书能否清晰地勾勒出它们的脉络,解释它们的精髓?我期望它能够帮助我区分那些看似相似却有着本质区别的理论,并且理解它们在不同语境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次思想的启迪,一次对法律本质的深度探索。
评分当我看到《牛津法律理论词典》这个书名时,心中涌起的不仅是期待,更是一种对知识的渴望。法律理论,这个概念本身就充满了智慧和深度,它探讨的是法律的根基、目的以及其在社会中的角色。我一直认为,要真正理解法律,仅仅掌握法律条文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深入了解支撑这些条文背后那一套复杂的思想体系。这本书,我期望它能够为我提供一个全面而系统地认识法律理论的途径。我特别想了解书中是如何定义和区分那些至关重要的概念的,比如“权利”的内涵,“义务”的性质,以及“正义”的不同理解。这本书是否能够帮助我梳理不同理论流派的观点,例如,那些强调国家意志的理论,与那些侧重个体自由的理论之间有何差异?它是否能引导我理解,为什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人们会对法律的本质和功能有着如此截然不同的看法?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学习法律理论的坚实基石,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法律的本质,更好地把握法律的发展方向。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着实令人眼前一亮,"牛津法律理论词典"本身就带着一种权威性和学术性的光环。想象一下,捧着这样一本厚重、内容翔实的著作,在书桌前,或许伴着一杯咖啡,开始一段理论的探索之旅,这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法律理论,这个概念本身就涵盖了从古至今、横跨东西的无数思想流派和学术争鸣,它如同一棵参天大树,根深蒂固于社会历史的土壤,枝繁叶茂,向着理解人类社会秩序和正义的更高远目标伸展。一个词典,意味着它试图梳理、解释和定义这些复杂的概念,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清晰的语言,为读者提供一个可以循迹而往的导航图。我尤其期待书中对那些核心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理论的阐释,比如自然法、法律实证主义、批判法学等等,它们各自的起源、发展脉络、代表人物以及它们之间如何相互影响、相互批判,这些都是我渴望深入了解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博学的向导,带领我穿梭于这些理论的迷宫,让我能够理解它们背后的逻辑,认识到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的意义,并最终能够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和思考。
评分翻开这本书,我仿佛走进了一个由概念和思想构筑的宏伟殿堂。法律理论,这个词语本身就蕴含着一种对事物本质的追问和对理想秩序的构建。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而不断演进的活生生的思想体系。我迫切地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定义和梳理这些纷繁复杂的法律理论的。从亚里士多德的城邦理念,到霍布斯、洛克、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再到奥斯汀、凯尔森、哈特等人的法律实证主义,以及后来的批判法学、女性主义法学等等,每一个理论都像一颗璀璨的明星,闪耀在人类思想的夜空中。我希望这本词典能够帮助我清晰地辨析这些理论之间的异同,理解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对现实法律实践产生的深远影响。特别是对于那些我初次接触或者感到模糊不清的概念,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清晰、准确的解释,就像在迷雾中看到一座灯塔,指引我前进的方向。我相信,通过对这些法律理论的深入理解,我能够更好地认识法律的边界,理解法律的局限,并对如何构建更公正、更合理的社会秩序产生更深刻的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