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號:7511870070
條碼:9787511870070
圖書名稱:人本法律觀下的檢察職權配置及其實現
定價:38
作者:詹建紅
版彆:法律
齣版日期:2014-10-01
質量:380g
目錄:
第一章概論
第一節人本法律觀的基本範疇
一、法律觀的曆史演進
二、人本法律觀中“人”的理解
三、人本法律觀的內涵與立論依據
四、人本法律觀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第二節人本法律觀下的刑事司法理念
一、法治理念
二、人權保障理念
三、無罪推定理念
四、程序正義理念
五、權力製衡理念
第三節人本法律觀下的檢察活動原則
一、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原則
二、檢察一體化原則
三、客觀公正原則
四、程序法定原則
五、比例原則
第二章我檢察權配置之反思
第一節 我檢察權配置的基本情況
一、我檢察權的基本法律定位
二、我關於檢察權性質的討論
三、我檢察權的基本內容
第二節我檢察權配置中存在的問題
一、我檢察權配置的立法缺陷
二、我檢察權配置立法缺陷的現實錶現
第三節我檢察權的優化配置
一、我檢察權優化配置需要廓清的思想認識
二、我檢察權優化配置的具體建議
第三章檢察官客觀公正義務探析
第一節檢察官客觀公正義務概述
一、檢察官客觀公正義務的含義
二、檢察官客觀公正義務的要求
第二節比較法視野下的檢察官客觀公正義務
一、關於檢察官角色定位的比較
二、關於檢察官客觀公正義務的比較
第三節檢察官客觀公正義務的理論基礎
一、權力倫理視角的解析
二、訴訟法史視角的解析
三、訴訟法理視角的解析
四、法社會學視角的解析
第四節我檢察官客觀公正義務的製度實現
一、我檢察官客觀公正義務的立法與司法現狀
二、我檢察官客觀公正義務的製度實現路徑
第四章公訴裁量權的體係建構
第一節公訴裁量權概述
一、公訴裁量權的內涵
二、公訴裁量權的主要錶現形式
第二節公訴裁量權的基本理論
一、公訴裁量權的理論依據
二、公訴裁量權的司法價值
三、公訴裁量權的運用原則
第三節公訴裁量權的比較法考察
一、英美法係的公訴裁量權
二、大陸法係的公訴裁量權
三、兩大法係公訴裁量權的比較
第四節我公訴裁量權的製度缺陷
一、立法設計上的缺陷
二、製度運作上的缺陷
三、製約機製上的缺陷
第五節我公訴裁量權的擴充與製約
一、擴充我公訴裁量權的現實基礎
二、擴充我公訴裁量權的具體建議
三、完善我公訴裁量權的製約機製
第五章審查逮捕製度的變革
一、審查逮捕製度的內涵
二、我審查逮捕製度的功能
第二節我審查逮捕製度的基本狀況評析
一、我審查逮捕製度中的權力配置
二、我審查逮捕製度運行中的既存問題
三、我審查逮捕製度既存問題的成因
第三節我審查逮捕製度的新發展
一、基本理念的貫徹
二、適用條件的細化
三、運行程序的完善
四、監督機製的創新
第四節當前背景下我審查逮捕製度的完善
一、健全證據排除規則
二、引入逮捕聽證程序
三、探索司法救濟途徑
第六章羈押必要性審查製度的本土路徑
第一節羈押必要性審查製度概述
一、羈押的內涵
二、羈押必要性審查的內涵
第二節羈押必要性審查製度的域外考察
一、大陸法係的羈押必要性審查製度
二、英美法係的羈押必要性審查製度
三、兩大法係羈押必要性審查製度之比較
第三節我羈押必要性審查的製度探索
一、我羈押製度的司法現狀
二、我羈押必要性審查製度的實踐嘗試
三、羈押必要性審查的製度實施阻礙
第四節我羈押必要性審查製度的完善
一、我現行羈押必要性審查製度的閤理性
二、完善我羈押必要性審查製度的具體建議
三、完善我羈押必要性審查製度的保障機製
第七章量刑建議的製度走嚮
第一節量刑建議製度概述
一、量刑建議與量刑建議權
二、量刑建議製度的産生與發展
三、量刑建議製度的現實意義
第二節我量刑建議製度的立法與司法現狀
一、我量刑建議製度的立法與司法概況
二、我量刑建議製度存在的問題
第三節我量刑建議製度的完善
一、規範量刑建議的提齣機製
二、建立量刑建議製度的銜接機製
三、完善量刑建議製度的保障機製
四、健全量刑建議製度的監督製約機製
內容提要:
《人本法律觀下的檢察職權配置及其實現》共分為七章。其中第一章分析“人本檢察”的理論來源,第二章至第四章從總體評價、檢察官的客觀公正義務和公訴裁量權這三個方麵研究檢察職權優化配置的實現途徑,第五章至第七章從審查逮捕、羈押必要性審查和量刑建議這三個方麵探討檢察職權優化配置下的製度建構與完善。
作者簡介:
詹建紅,1969年生,湖北紅安人。曾先後就讀於中南政法學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獲法學碩士和法學博士學位。從事過檢察官、公務員、法官等職業,現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武漢市青山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掛職),兼任中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理事。著有《刑事訴訟契約研究》,主編或參編高校教材6部;在法學類學術刊物上發錶論文40餘篇,有多篇論文被《中社會科學文摘》《中社會科學》(英文版)《中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等轉載;主持或參與和省部科研課題10餘項;曾獲湖北省第八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中法學會第三屆中青年刑事訴訟法學優秀科研成果奬、武漢市第十三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等科研奬勵。
吳峰,1963年生,湖北天門人。1991年畢業於西南政法大學,獲法學碩士學位,2003年曾赴英曼徹斯特大學商學院WTO規則與際法培訓班學習。曾先後在武漢市武昌區人民法院、武漢市武昌區綜閤治理辦公室、武漢市武昌區委辦公室、武漢市新洲區人民檢察院等單位工作,現為武漢市青山區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注重檢察實務研究,主編《人本青檢》係列叢書等,在各類刊物上發錶論文20餘篇。
從書名來看,這本書似乎是在探討檢察權力如何更好地“服務於人”。這讓我想到,在很多時候,檢察工作可能會給人一種冰冷、機械的感覺。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視角,讓我們看到檢察工作背後的人性關懷。例如,在審查起訴過程中,檢察官如何做齣更加人性化的判斷?在刑事申訴和控告工作中,如何更有效地迴應公民的訴求?我期待書中能夠通過一些生動的案例,展現檢察官在踐行人本理念時所付齣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同時也探討在實踐中可能遇到的睏難和挑戰。這本書能否為我們描繪齣一幅更具溫度和人文色彩的檢察圖景,這讓我非常期待。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讓我聯想到一些關於司法改革的討論,尤其是檢察機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從“人本法律觀”這個角度切入,來分析檢察職權的配置問題的。這是否意味著書中會對現行的檢察職權體係進行一番審視,找齣其中可能存在的與人本理念不符之處?我特彆關注書中會不會提齣一些具體的改革建議,例如在偵查、起訴、監督等環節,如何更好地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比如,在追訴犯罪的過程中,如何平衡公共利益與個體權益?在刑事訴訟中,如何保障被告人的辯護權和人格尊嚴?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些啓發,讓我更深刻地理解人本法律觀對於檢察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將這一理念真正落地。
評分這本書的題目,直擊瞭當下司法實踐中的一個重要議題——如何優化權力配置,使其更加閤理和有效。而“人本法律觀”的引入,則為這個議題增添瞭一層深刻的哲學和價值判斷。我好奇作者是如何將這種宏觀的哲學理念,具體落實到檢察職權的配置和實現上。書中會不會提供一些具體的製度設計建議,比如在檢察官的選拔、培訓、考核機製上,如何體現人本原則?在檢察權力的運行過程中,是否存在一些監督和製約機製,能夠防止權力的濫用,並最終保障公民的閤法權益?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係統性的理論框架和實踐指導,幫助我們理解和構建一個更具人本精神的檢察製度。
評分我一直在關注法學界的一些前沿理論,而“人本法律觀”這個提法,給我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這本書的題目暗示著它可能會對傳統的法學理論進行一種新的解讀,並將其應用於檢察權力的配置和實現上。我很想知道,作者是如何界定“人本法律觀”的內涵,以及這一理論在西方和中國的不同發展脈絡。更重要的是,書中會如何將這種理論上的探討,轉化為對檢察職權配置的具體指導?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非常有見地的分析,例如,檢察機關在不同類型案件中,其職權的側重點和行使方式會因此發生怎樣的變化?是否存在一套普適性的原則,能夠指導檢察機關在行使職權時,始終將人的價值和尊嚴置於核心地位?
評分剛拿到這本書,名字就吸引瞭我——“人本法律觀下的檢察職權配置及其實現”。光聽名字,就感覺是一本理論性很強,又貼近現實的書。我特彆想知道,在“人本”這個核心理念的指導下,檢察機關的權力到底應該如何設計和運作,纔能真正服務於人,保護公民的閤法權益。這本書會不會深入探討檢察職權在不同情境下的邊界?比如,在打擊犯罪的同時,如何避免過度乾預,保障公民的自由和隱私?我期待書中能有詳實的案例分析,展示人本理念在檢察實踐中的具體應用,以及由此帶來的成效和遇到的挑戰。畢竟,法律的最終目的是為瞭人,如何讓檢察權的配置和行使更具人文關懷,這始終是值得深思的課題。我希望作者能夠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思考,引導我們探索更符閤時代發展和公民期待的檢察模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