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工程技術手冊(套裝共3冊)廢水汙染控製技術手冊 廢氣處理工程技術手冊 固體廢物處理工程技術手冊

環境工程技術手冊(套裝共3冊)廢水汙染控製技術手冊 廢氣處理工程技術手冊 固體廢物處理工程技術手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環境工程
  • 汙染控製
  • 廢水處理
  • 廢氣處理
  • 固體廢物處理
  • 工程技術
  • 環境技術
  • 實用手冊
  • 技術參考
  • 工業環保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楓林易揚圖書專營店
ISBN:9787122152916
商品編碼:28692431006
叢書名: 環境工程技術手冊(套裝共3冊)
齣版時間:2014-05-01

具體描述

A4  

9787122153517  9787122153968  9787122152916

固體廢物處理工程技術手冊

書名:環境工程技術手冊

作者:聶永豐 主編 金宜英、劉富強 副主編

齣版社:化學工業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3-1-1

ISBN:9787122153968

定價:245.00元

本書是關於固體廢物處理工程技術的手冊類工具書。本書全麵係統地討論瞭固體廢物,包括工業固體廢物、城市生活垃圾以及危險廢物在內的來源、性質、分類、運輸、貯存、前處理、後處理(包括物理、化學、微生物、焚燒等)和最終處置及實例,以及固體廢物的資源化等。共分為六篇:第一篇是概論,第二篇是汙染源,第三篇是固體廢物的收集、運輸及貯存,第四篇是固體廢物處理技術,第五篇是固體廢物的資源化技術,第六篇是固體廢物的處置技術。

本書收納的內容較全麵和豐富,可參考性;在編寫上力求通俗易懂,便於查閱;盡量多地采用瞭圖形,使讀者一目瞭然,加深認識。本書可供從事環境工程、環境科學及相關專業的設計、研究和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相關專業師生使用。

第一篇 概論

第一章固體廢物的定義和分類2

第一節固體廢物的定義及特徵2

第二節固體廢物的分類2

一、城市生活垃圾2

二、工業固體廢物3

三、危險廢物6

第三節危險廢物的定義、分類和鑒彆標準6

參考文獻24

第二章固體廢物汙染的環境影響25

第一節固體廢物汙染環境的途徑25

第二節固體廢物對自然環境的影響25

一、對大氣環境的影響26

二、對水環境的影響26

三、對土壤環境的影響26

第三節固體廢物汙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27

第四節固體廢物汙染控製的特點27

參考文獻28

第三章固體廢物管理體係、製度及標準29

第一節概述29第二節固體廢物管理體係30

第三節固體廢物管理製度31

第四節固體廢物管理和汙染控製標準32

一、固體廢物分類標準33

二、監測標準34

三、汙染控製標準34

四、固體廢物綜閤利用標準35

參考文獻35

第二篇 汙染源

第一章城市固體廢物的來源、組成及性質38

第一節城市固體廢物的來源、組成38

一、城市固體廢物的來源及類型38

二、城市固體廢物的組成40

三、城市固體廢物組成的測定40

四、城市固體廢物中可迴收物質的類型42

第二節城市固體廢物的物理、化學及生物特性44

一、城市固體廢物的物理性質44

二、城市固體廢物的化學性質46

三、城市固體廢物的生物特性51

第三節城市固體廢物産量及質量分析53

一、城市垃圾産量分析53

二、城市垃圾質量分析55

參考文獻57

第二章工業固體廢物的來源、類型及性質58

第一節工業固體廢物的來源及一般特性58

一、工業固體廢物分類58

二、工業固體廢物産生、貯存與排放方式61

三、工業固體廢物形態與汙染物特徵62

第二節工業固體廢物的類型65

一、礦山固體廢物65

二、冶金固體廢物67

三、化工固體廢物90

四、其他工業固體廢物101

參考文獻106

第三章危險廢物的特徵及危害107

第一節危險廢物的來源及分類107

第二節危險廢物的物理化學及生物特性108

一、有毒有害物質釋放特徵參數108

二、環境遷移及富集特徵參數110

第三節危險廢物的生物毒性數據111

一、危險廢物判定數據112

二、風險分析生物毒性數據113

第四節危險廢物毒性鑒彆及風險評價114

一、危險廢物鑒彆標準114

二、危險廢物環境風險評價116

三、環境風險的量化116

四、風險的比較和可接受性117

參考文獻117

第四章固體廢物的采樣與分析118

第一節采樣計劃118

一、采樣目的118

二、采樣計劃中需要考慮的事項119

三、監管鏈120

四、采樣誤差120

五、采樣程序126

第二節采樣方法127

一、簡單隨機采樣法127

二、分層隨機采樣法130

三、係統隨機采樣法132

四、多段式采樣法135

五、權威采樣法136

第三節樣品采集、製備及運送136

一、采樣工具與樣品容器136

二、采樣操作方法137

三、樣品製備140

四、樣品運送與保存142

第四節樣品分析143

一、生活垃圾分析143

二、工業固體廢物分析152

三、固體廢物危險特性鑒彆方法156

參考文獻158

第三篇 固體廢物的收集 運輸及貯存

第一章城市固體廢物的收集、貯存及運輸160

第一節城市垃圾的搬運與貯存160

一、垃圾産生源的搬運管理160

二、貯存管理161

第二節城市垃圾的收集與清除164

一、清運操作方法164

二、收集車輛168

三、收集次數與作業時間169

第三節城市垃圾的收運路綫170

一、設計收運路綫的一般步驟170

二、設計收集清運路綫實例170

第四節固體廢物的壓實173

一、壓實概念173

二、壓縮程度的度量174

三、壓實設備類型176

第五節城市垃圾的轉運及中轉站設置177

一、轉運的必要性177

二、中轉站類型與設置要求178

三、中轉站選址182

四、中轉站工藝設計計算182

參考文獻183

第二章危險廢物的收集、貯存及運輸184

第一節危險廢物的産生與收集、貯存184

一、産生184二、收集與貯存185

第二節危險廢物的運輸186

參考文獻188

第四篇 固體廢物處理技術

第一章固體廢物的破碎和分選技術190

第一節概述190

第二節固體廢物的壓實190

一、概述190

二、廢物的壓實及其錶示191

三、壓實設備191

四、壓實流程192

五、壓實器的選擇193

六、影響固體廢物壓實程度的因素194

第三節破碎處理194

一、破碎的目的194

二、破碎的方法、破碎比和破碎流程194

三、破碎機195

四、低溫破碎技術203

五、濕式破碎技術204

六、半濕式選擇性破碎分選205

第四節固體廢物的機械分選205

一、物料分選的一般理論205

二、篩分207

三、重力分選211

第五節磁力分選221

一、磁選法221

二、磁流體分選(MHS)223

第六節電力分選225

一、電選的基本原理225

二、電選設備及應用227

第七節其他分選方法228

一、摩擦與彈跳分選228

二、光電分選231

參考文獻232

第二章汙泥的濃縮與脫水233

第一節概述233

一、汙泥的分類及特性233

二、汙泥的性質指標233

三、汙泥處理目的和方法236

第二節汙泥濃縮237

一、汙泥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及其分離性能237

二、重力濃縮238

三、氣浮濃縮241

四、其他濃縮法242

第三節汙泥的調理243

一、汙泥調理的目的及方法243

二、汙泥的洗滌243

三、加藥調理(化學調節)245

四、熱處理247

五、冷凍熔解處理法249

第四節汙泥脫水250

一、過濾基本理論及過濾方程式250

二、過濾介質255

三、過濾脫水設備256

參考文獻269

第三章有機廢物好氧生物處理技術270

第一節好氧生物處理技術原理270

一、好氧生物處理技術的微生物學原理270

二、動力學原理274

三、好氧堆肥化工藝過程276

第二節好氧生物處理技術特徵及參數調控278

一、通風工藝及控製278

二、含水率控製280

三、物料性狀及C/N比調配283

四、孔隙率控製284

五、溫度及控製284

六、其他因素及控製285

第三節好氧生物處理工藝類型及反應器286

一、靜態垛式288

二、翻垛式288

三、反應器式289

第四節好氧生物處理工程應用294

一、生物乾化295

二、汙泥好氧堆肥295

三、無锡市有機垃圾好氧堆肥實例297

參考文獻299

第四章有機廢物厭氧發酵技術301

第一節厭氧發酵的微生物學原理301

一、厭氧發酵的微生物學理論301

二、厭氧發酵微生物303

三、有機物的厭氧代謝過程304

第二節厭氧發酵的影響因素及工藝類型306

一、厭氧發酵影響因素306

二、常用厭氧發酵工藝309

第三節厭氧發酵裝置315

一、消化器基本設計要求315

二、傳統厭氧消化器315

三、處理農村固廢的戶用型沼氣裝置318

四、城市有機廢物厭氧産沼係統321

第四節沼氣的高值利用和沼渣的綜閤利用323

一、沼氣的性質323

二、沼氣的高值利用324

三、沼渣的綜閤利用326

第五節城市有機垃圾厭氧消化工程案例328

一、有機垃圾乾法消化工程案例329

二、有機垃圾濕法消化工程案例332

三、隧道窯式厭氧消化工程案例337

參考文獻340

第五章機械生物處理及垃圾綜閤處理技術341

第一節概述341

一、機械生物處理技術的發展曆程和核心概念341

二、機械生物處理的技術特徵342

第二節機械生物處理技術研究及進展344

一、機械生物處理過程中有機物降解規律344

二、機械生物處理産物的穩定化指標345

三、機械生物處理過程中氣體的釋放和處理347

四、機械生物處理産物的填埋特性348

第三節機械生物處理的工藝組閤349

一、 MBT+填埋349

二、 MBT+堆肥物利用349

三、 MBT+RDF349

四、 MBT+生物乾化349

五、 MBT+焚燒350

六、 MBT+厭氧消化350

第四節機械生物處理的典型工程案例350

一、 MBT+生物乾化+流化床焚燒案例350

二、混閤垃圾淋濾+厭氧消化+好氧乾化處理案例352

參考文獻357

第六章固體廢物焚燒處理技術358

第一節概述358

一、焚燒的目的358

二、可焚燒處理廢物類型358

三、廢物焚燒處理方式358

四、焚燒處理指標、標準及要求360

第二節焚燒過程及技術原理362

一、燃燒原理與特性362

二、廢物焚燒的控製參數369

三、主要焚燒參數計算372

四、焚燒過程的物料平衡計算379

五、焚燒過程的熱量平衡計算381

第三節焚燒爐381

一、焚燒爐類型概述381

二、多室焚燒爐382

三、機械爐排焚燒爐385

四、控氣式焚燒爐396

五、多層爐400

六、鏇轉窯式焚燒爐401

七、流化床焚燒爐403

八、液體噴射式焚燒爐405

九、氣體廢物焚燒爐407

第四節廢物焚燒爐設計一般原則及要點408

一、廢物焚燒爐設計一般原則408

二、機械爐排焚燒爐412

三、鏇轉窯焚燒爐415

四、廢物焚燒爐設計中燃燒圖的應用417

第五節焚燒尾氣冷卻/廢熱迴收係統418

一、廢氣冷卻方式419

二、廢熱迴收利用方式及途徑420

三、廢熱鍋爐423

第六節焚燒尾氣汙染控製係統425

一、概述426

二、粒狀汙染物控製技術426

三、酸性氣體控製技術435

四、重金屬汙染物控製技術438五

、二?英的控製技術439

六、NOx汙染控製技術450

七、適用的生活垃圾焚燒煙氣淨化係統技術453

八、惡臭控製及衛生防護距離455

第七節城市垃圾焚燒處理457

一、垃圾焚燒技術發展及現狀457

二、城市垃圾焚燒處理典型過程468

三、垃圾焚燒廠前處理係統471

四、垃圾貯存及進料係統472

五、廢熱迴收係統481

六、焚燒爐係統的控製484

七、焚燒灰渣的收集485

第八節危險廢物焚燒處理489

一、危險廢物焚燒爐489

二、危險廢物的接收490

三、危險廢物貯存及處理分類493

四、廢物卸載及傳送493

五、廢物貯存496

六、進料係統497

七、焚燒爐操作及控製498

八、危險廢物焚燒設施的試燒驗收499

第九節醫療廢物熱處理504

一、醫療廢物的危害及處理要求504

二、醫療廢物焚燒509

三、高溫蒸汽消毒513

四、微波輻射消毒515

五、等離子體法516

第十節汙泥焚燒處理516

一、汙泥的焚燒技術516

二、汙泥焚燒對環境的影響及解決方法517

三、典型的汙泥焚燒技術518

四、汙泥焚燒技術的關鍵問題521

五、國內汙泥焚燒實例521

第十一節固體廢物焚燒處理工程實例523

一、深圳清水河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工程實例523

二、上海浦東新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工程實例527

三、廣西來賓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工程實例532

四、危險廢物焚燒廠工程實例537

五、醫療廢物焚燒廠工程實例544

參考文獻552

第七章固體廢物的熱解處理技術556

第一節概述556

第二節熱解原理及方法561

一、熱解的定義561

二、熱解過程及産物561

三、廢塑料熱解原理563

第三節典型固體廢物的熱解564

一、城市垃圾的熱解564

二、汙泥的熱解572

三、廢塑料的熱解575

參考文獻578

第八章固體廢物水泥窯共處置580

第一節概述580

一、水泥廠處理廢物的技術概述580

二、國外固體廢物水泥窯共處置應用現狀583

三、國內固體廢物水泥窯共處置應用現狀586

第二節工藝技術原理591

一、水泥生産及廢物共處置過程591

二、重金屬的固定及流嚮594

三、有毒有機汙染物的焚毀595

第三節技術與裝備要求595

一、規模劃分和基本要求595

二、技術裝備599

三、設計原則600

第四節國外水泥窯協同處置廢物的管理控製600

一、大氣排放限值601

二、對AFR(替代燃料)及産品的限值604

三、允許處置的廢物類彆607

四、其他方麵限定608

第五節國內水泥窯協同處置廢物的管理控製610

一、我國水泥窯共處置危險廢物煙氣排放標準610

二、共處置危險廢物過程中生産的水泥産品環境保護品質標準611

三、監督監測612

第六節危險廢物水泥窯共處置案例——北京水泥廠613

參考文獻619

第九章危險廢物的固化/穩定化621

第一節概述621一、固化/穩定化的目的621

二、固化/穩定化的定義和方法622

三、固化/穩定化技術對不同危險廢物的適應性622

四、固化/穩定化處理的基本要求624

第二節固化/穩定化技術綜述625

一、水泥固化/穩定化625

二、石灰固化631

三、塑性材料固化法631

四、熔融固化技術633

五、自膠結固化技術636

第三節藥劑穩定化處理技術640

一、概述640

二、重金屬廢物藥劑穩定化技術640

三、重金屬廢物藥劑穩定化技術的重要應用643

第四節固化/穩定化産物性能的評價方法643

一、概述643

二、浸齣機理、浸齣率及有關浸齣試驗的名詞釋義644

三、典型的浸齣試驗方法及其應用649

四、影響試驗結果的因素和解釋654

五、我國對於固化/穩定化廢物的測試程序655

參考文獻656

第五篇 固體廢物的資源化技術

第一章概述660

第一節廢物資源化在固體廢物管理與循環經濟中的作用和地位660

一、廢物資源化是固體廢物管理的重要原則660

二、廢物資源化是推動循環經濟的重要技術手段660

第二節固體廢物資源化的途徑及基本原則663

一、主要途徑663

二、基本原則和影響因素665

第三節固體廢物的資源化技術666

參考文獻667

第二章生活垃圾及社會源固體廢物資源化668

第一節城市固體廢物資源迴收係統668

一、再生資源迴收利用係統668

二、城市垃圾清運、處理及資源化係統669

第二節城市垃圾的分選迴收係統670

一、城市垃圾分選迴收係統670

二、廢金屬材料的迴收利用671

第三節廢塑料的再生利用674

一、概述674二、塑料分類675

三、廢塑料的迴收利用技術綜述676

四、廢塑料生産建材産品677

五、廢塑料的裂解和製造汽油技術680

六、廢塑料熱能再生682

七、廢塑料再生利用技術應用示例682

第四節廢電池的迴收與綜閤利用686

一、概述686

二、廢電池的綜閤利用技術689

三、綜閤利用實例693

第五節廢輪胎的迴收和利用696

一、概述696

二、廢輪胎的現狀及處理方法697

三、廢輪胎的再生技術699

四、廢輪胎的高溫熱解705

第六節電子廢物的資源化技術709

一、概述709

二、電子廢物資源化處理技術710

第七節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技術719

一、概述719

二、餐廚垃圾的現狀及處理方法720

三、預處理技術722

四、餐廚垃圾飼料化技術723

五、餐廚垃圾肥料化技術725

六、餐廚垃圾厭氧消化産沼技術725

七、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工程實例727

第八節建築垃圾的資源化處理技術729

一、概述729

二、建築垃圾的分類與組成730

三、建築垃圾産量估算732

四、建築垃圾的預處理733

五、建築垃圾的再生利用733

六、建築垃圾的綜閤利用737

參考文獻737

第三章礦業固體廢物資源化740

第一節冶金礦山尾礦資源化740

一、從尾礦中迴收有價金屬740

二、尾礦在建築材料中的應用742

三、用尾礦製功能性材料745

四、用尾礦迴填礦山采空區745

五、工程實例746

第二節煤矸石的資源化748

一、概述748

二、煤矸石綜閤利用技術政策750

三、煤矸石資源化技術752

四、工程實例760參考文獻763

第四章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化764

第一節粉煤灰的資源化764

一、概述764

二、粉煤灰的分選766

三、粉煤灰在水泥工業和混凝土工程中的應用770

四、粉煤灰在建築製品工業中的應用773

五、粉煤灰的其他用途779

六、工程實例781

第二節鍋爐渣的綜閤利用784

一、概述784

二、工程實例785

第三節高爐礦渣的處理和利用787

一、概述787

二、高爐礦渣的加工和處理789

三、高爐礦渣的利用途徑792

第四節鋼渣的資源化796

一、概述796

二、鋼渣的處理工藝798

三、鋼渣的利用途徑802

四、工程實例807

第五節鐵閤金渣的資源化810

一、鐵閤金渣的種類810

二、鐵閤金渣的綜閤利用812

三、工程實例815

第六節有色冶金固體廢物的資源化816

一、有色冶金固體廢物的種類和成分816

二、有色冶金固體廢物的綜閤利用818

三、工程實例823

第七節化工固體廢物資源化827

一、硫鐵礦燒渣處理和利用827

二、電石渣的資源化828

三、硼泥的資源化829

四、純堿固體廢物資源化831

五、鋇渣、鋇泥資源化835

第八節石油化學工業固體廢物的迴收和利用838

一、概述838

二、石油煉製行業固體廢物的迴收和利用839

三、石油化工行業固體廢物的迴收和利用848

四、石油化縴行業固體廢物的迴收和利用853

廢水汙染控製技術手冊

書名:環境工程技術手冊

作者:潘濤,李安峰,杜兵 主編

齣版社:化學工業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3-1-1

ISBN:9787122152916 

定價:260.00元

在這本書中,內容是按四條主綫來展開的:一是按廢水的行業類型進行分類,結閤各行業廢水的特點,歸納總結清潔生産和廢水處理具體的解決方案;二是按廢水處理的單元技術進行分類,逐一介紹主流成熟的單元技術,力求詳盡和實用,同時兼顧具有明確發展前景、代錶未來發展趨勢的潛力技術;三是按項目建設程序的各個環節進行分類,提供從立項、可行性研究等環節開始至竣工驗收、運行維護的全過程操作方法;四是詳細介紹具有代錶性和示範意義的各類工程實例,提供具體實用的案例模闆。

《環境工程技術手冊:廢水汙染控製技術手冊》係統介紹瞭城鎮汙水和典型工業行業廢水的特點與汙染控製方法,國內主導的或具有發展潛力的各種廢水處理單元技術,廢水汙染控製工程建設與運行的程序步驟及其操作方法,具有代錶性和指導意義的工程實施案例,以及在廢水處理工程谘詢、設計和決策中常用的水汙染物強製性排放限值、標準規範、技術政策與指南等。該書內容主要包括四篇:第一篇"典型行業廢水汙染防治技術"介紹瞭城鎮汙水、製漿造紙工業廢水、化學工業廢水、石油工業廢水等十二類廢水的來源、特點及治理方法與對策;第二篇"廢水處理單元技術"按物理分離、物化處理、膜分離處理、生物處理、化學除磷與磷迴收、汙泥處理與處置、生態處理、臭氣處理等工藝類彆分彆介紹瞭各種廢水處理單元技術的功能原理、設備裝置和設計計算;第三篇"廢水處理工程的建設與運行"介紹瞭廢水處理工程從立項、可行性研究到工程設計、建設、調試、驗收以及運行管理的各個環節及其實施方法;第四篇"廢水處理工程實例"介紹瞭城鎮汙水處理、工業廢水處理、廢水的深度處理和迴用的典型工程案例。

Chapter 1

第一章 城鎮汙水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城鎮汙水的特性

一、城鎮汙水的來源

二、城鎮汙水的水質

三、城鎮汙水的水量

第三節 城鎮汙水處理技術

一、技術的曆史及現狀

二、城鎮汙水處理的主流技術

三、技術的發展趨勢

第四節 城鎮汙水的迴用

一、迴用現狀

二、迴用技術

三、迴用原則

四、迴用途徑

五、存在的問題及發展方嚮

第五節 城鎮汙水處理廠現狀及發展趨勢

一、城鎮汙水處理的現狀

二、城鎮汙水處理存在的問題

三、城鎮汙水處理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Chapter 2

第二章 製漿造紙工業廢水

第一節 概述

一、我國製漿造紙工業的特點與汙染現狀

二、製漿造紙工業的産業政策

三、製漿造紙工業的汙染防治措施

第二節 製漿原料備料

第三節 堿法和硫酸鹽法製漿

一、生産工藝和汙染物來源

……

 

Chapter 3

第三章 化學工業廢水

 

Chapter 4

第四章 石油工業廢水

 

Chapter 5

第五章 紡織工業廢水

……

第二篇 廢水處理單元技術

第三篇 廢水處理工程的建設與運行

第四篇 廢水處理工程實例

 

廢氣處理工程技術手冊書名:環境工程技術手冊

作者:王純、張殿印 主編 王海濤、張學義 副主編

齣版社:化學工業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3-1-1

ISBN:9787122153517

定價:235.00元

這本書的特點是:(1)內容全麵,對廢氣的來源、汙染、危害、治理技術、設備和係統設計等內容均有較全麵闡述;(2)聯係實際,書中內容都從實際需要和適用技術齣發進行介紹,有些列舉瞭工程實例;(3)技術新穎,如垃圾焚燒煙氣淨化,電袋復閤除塵技術,二英治理方法,新型過濾材料等;(4)突齣重點,突齣各行業的廢氣治理技術和設備環節,便於實際運用。編寫力求特點突齣、層次分明、深入淺齣、內容翔實,並充分注意手冊的完整性和係統性。為瞭直觀、清晰、查找方便、加深理解,書中適當增加瞭插圖和錶格。讀者通過本書可以對廢氣治理技術有全麵的瞭解和掌握。對廢氣治理工程技術的開發、設計、管理均有切實的裨益和幫助。  

本書是一本環境科學與工程領域的技術工具書。本書共分四篇二十章,第一篇汙染源篇,介紹廢氣的分類、來源、危害以及各行業廢氣的産生量和排放量。第二篇廢氣治理篇,介紹廢氣治理的對象、方法,顆粒汙染物的分類、性質與除塵技術,氣態汙染物的性質與控製技術以及主要行業廢氣治理技術。第三篇設備設計篇,介紹除塵設備設計,吸收、吸附、換熱裝置設計及除塵和淨化係統設計。第四篇大氣汙染綜閤防治篇,介紹大氣汙染綜閤治理的原則與方法、清潔生産和循環經濟。

本書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利用本書可進行廢氣處理的技術開發、工程設計、設備選型、設備設計、維護管理,並能利用本書判斷、解決工程和生産中遇到的各種技術與設備問題。

本書可供環境科學與工程領域的科研人員、設計人員、管理人員閱讀使用,也可供高等學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第一篇 汙染源篇

第一章汙染源概述2

第一節大氣和大氣汙染2

一、純淨的大氣2

二、大氣汙染3

三、大氣汙染的影響3

四、大氣汙染管理6

第二節汙染源的分類及調查評價10

一、汙染源的分類10

二、汙染源調查11

三、汙染源評價13

第三節廢氣的分類13

一、廢氣的分類方法13

二、含顆粒汙染物廢氣14

三、含氣態汙染物廢氣15

第四節廢氣及所含汙染物的來源18

一、燃料燃燒廢氣19

二、工業生産廢氣23

三、機動車尾氣40

四、垃圾焚燒廢氣41

第五節廢氣中汙染物特徵及危害42

一、主要汙染物的特性43

二、主要汙染物對人體的危害50

三、對生物、水、土資源及器物的影響54

四、PM2?5的來源和危害57

參考文獻59

第二章廢氣汙染物産生量和排放量60

第一節估算的一般方法60

一、有組織排放的估算方法60

二、無組織排放的估算方法61

第二節燃煤汙染物産生量和排放量63

一、工藝描述63

二、産汙量和排汙量的估算方法64

三、燃煤工業鍋爐汙染物的産汙和排汙係數65

四、茶爐、大竈汙染物的産汙和排汙係數68

第三節工業汙染物産生量和排放量68

一、産汙量和排汙量的估算方法68

二、主要工業部門産汙和排汙係數69

參考文獻82

第二篇 廢氣治理篇

第三章廢氣治理概述84

第一節廢氣治理的對象與要求84

一、廢氣治理對象84

二、廢氣治理的要求84

第二節廢氣治理方法85

一、顆粒物分離機理和方法85

二、氣態汙染物治理方法91

參考文獻100

第四章顆粒汙染物的分類及性質101

第一節顆粒汙染物的分類101

一、根據顆粒汙染物來源分類101

二、根據氣溶膠的概念分類101

第二節顆粒汙染物的性質106

一、粉塵密度106

二、粉塵粒徑和粒徑分布106

三、粉塵的物理性質112

四、粉塵的化學性質118

第三節含塵氣體的性質120

一、氣體狀態和換算120

二、氣體的主要參數和換算122

參考文獻127

第五章顆粒汙染物的控製技術與裝置128

第一節粉塵捕集機理和除塵裝置128

一、粉塵沉降過程中的阻力128

二、粉塵分離受力130

三、除塵裝置的性能132

四、除塵器的分類139

五、除塵器的選擇140

第二節機械式除塵器141

一、重力除塵器141

二、慣性除塵器148

三、鏇風除塵器150

四、鏇風除塵器的選型172

第三節濕式除塵器174

一、氣液接觸錶麵及捕塵體的形式175

二、濕式除塵器效率計算176

三、濕式除塵器的流體阻力177

四、濕式除塵器的型式177

五、常用濕式除塵器189

第四節過濾除塵器199

一、過濾除塵器的分類200

二、袋式除塵器201

三、濾筒式除塵器222

四、塑燒闆除塵器236

五、顆粒層除塵器244

第五節電除塵器248

一、電除塵器的分類248

二、電除塵器工作原理250

三、常用電除塵器256

第六節電袋復閤式除塵器270

一、電袋復閤式除塵器分類270

二、兩種除塵器的特點271

三、電袋復閤除塵器工作原理275

四、技術性能276

五、應用注意問題276

參考文獻278

第六章氣態汙染物控製方法280

第一節控製機理280

一、氣體擴散280

二、氣體吸收281

三、氣體吸附283

四、氣?固催化反應286

五、可燃氣體組分的燃燒287

第二節主要氣態汙染物的控製途徑289

一、采用低硫、低氮燃料289

二、燃料脫硫、脫氮289

三、改善燃燒方法和燃燒條件289

四、高煙囪排放290

五、排煙治理290

參考文獻290

第七章二氧化硫廢氣治理291

第一節氨法脫硫293

一、氨法吸收原理293

二、氨?酸法296

三、氨?亞硫酸銨法299

四、氨?硫銨法303

第二節鈉堿法脫硫304

一、鈉堿法的吸收原理305

二、鈉堿法工藝306

第三節石灰/石灰石法脫硫311

一、石灰/石灰石直接噴射法312

二、荷電乾式噴射法314

三、流化態燃燒法317

四、石灰?石膏法317

五、石灰?亞硫酸鈣法323

六、噴霧乾燥法325


現代環境保護工程實踐全書 內容概述 《現代環境保護工程實踐全書》是一套集理論、技術與應用為一體的綜閤性著作,旨在為從事環境保護工作的工程師、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及相關決策者提供一套係統、全麵、實用的技術指導。全書共分三捲,涵蓋瞭水汙染控製、大氣汙染治理以及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等環境保護領域的核心內容。每捲都深入剖析瞭各自領域的關鍵技術、工程設計原則、運行管理要點及最新發展趨勢,並結閤大量實際案例,力求在理論指導和工程實踐之間架起堅實的橋梁。 第一捲:水汙染控製工程技術手冊 本捲聚焦於日益嚴峻的水體汙染問題,係統闡述瞭各類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的處理技術。 水汙染概論與水質評價 詳細介紹瞭水汙染的來源、類型及其對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影響。 闡釋瞭水質評價的基本原理、常用指標(如BOD, COD, SS, N, P, 重金屬等)及其測定方法。 介紹瞭水環境質量標準、汙染物排放標準體係,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 物理處理技術 篩除與格柵: 闡述瞭篩網、格柵的結構、選型原則及運行維護,用於去除水中較大的懸浮物。 沉澱與分離: 詳細介紹瞭平流沉澱池、斜闆沉澱池、渦流沉澱池等不同類型沉澱池的設計原理、工藝參數及應用。 浮選技術: 講解瞭充氣浮選、颳闆浮選等工藝,適用於去除密度小於水的懸浮物。 過濾技術: 涵蓋瞭砂濾、多介質濾、活性炭濾、膜過濾(微濾、超濾、納濾、反滲透)等多種過濾方式,詳細介紹瞭其工作原理、設備選型、運行參數及維護。 氣浮技術: 闡述瞭溶氣氣浮、電解氣浮等工藝,用於去除密度接近水或比水輕的懸浮顆粒。 化學處理技術 中和與pH調節: 介紹瞭酸堿中和反應原理、常用藥劑(如石灰、燒堿、硫酸、鹽酸)的選擇及投加控製。 混凝與沉澱: 深入講解瞭混凝過程的機理、常用混凝劑(如硫酸鋁、聚閤氯化鋁、聚閤硫酸鐵)及其助凝劑的選擇、投加量與混閤方式。 氧化還原技術: 涵蓋瞭使用氯氣、臭氧、過氧化氫等氧化劑處理廢水中的有機物、硫化物、氰化物等,以及還原脫色、脫氰等工藝。 吸附技術: 重點介紹瞭活性炭、離子交換樹脂等吸附材料的性能、吸附機理、設備設計及再生方法,用於去除色度、有機汙染物、重金屬離子等。 離子交換技術: 詳述瞭陽離子交換、陰離子交換、混閤離子交換等工藝,廣泛應用於軟化水、除鹽、去除重金屬。 化學沉澱法: 講解瞭利用化學反應使溶解性汙染物轉化為不溶性沉澱並去除的方法,如重金屬的沉澱。 生物處理技術 厭氧生物處理: 介紹瞭厭氧接觸氧化、厭氧顆粒汙泥床(UASB)、厭氧濾器等工藝,適用於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 好氧生物處理: 活性汙泥法: 詳細闡述瞭常規活性汙泥法、A/O、A2/O、SBR、MBBR等改進工藝,包括其曝氣係統、汙泥迴流、汙泥齡等關鍵參數的設計與控製。 生物膜法: 介紹瞭普通生物濾池、生物轉盤、鏇轉生物接觸器、生物流化床等工藝,及其適用範圍和優缺點。 生物脫氮除磷技術: 詳細介紹瞭硝化、反硝化、吸磷菌(PAOs)等生物脫氮除磷機理,以及相關的工藝組閤(如BODN、EBPR)。 高級生物處理: 介紹瞭生物增值技術(BCT)等,用於進一步提高齣水水質。 汙泥處理與處置 汙泥脫水: 介紹瞭濃縮、機械脫水(闆框壓濾、帶式壓濾、離心脫水)及汙泥乾化技術。 汙泥處置: 討論瞭填埋、焚燒、農用、建材利用等多種處置方式,並分析瞭其環境影響和經濟性。 特定工業廢水處理 針對造紙、印染、電鍍、石油化工、製藥等典型工業部門的廢水特點,詳細介紹瞭其預處理、主要汙染物去除及深度處理的技術路綫和工程實踐。 中水迴用與非常規水源利用 探討瞭中水迴用的意義、技術要求,以及雨水、海水淡化等非常規水源的利用。 第二捲:廢氣處理工程技術手冊 本捲專注於大氣汙染的防治,係統介紹瞭各類工業廢氣的産生、危害及治理技術。 大氣汙染概論與汙染源分析 闡述瞭大氣汙染的類型(SO2, NOx, PM, CO, VOCs等)、來源、傳播途徑及其對環境和健康的影響。 介紹瞭國傢及地方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以及汙染源普查與監測方法。 粉塵(顆粒物)控製技術 重力沉降: 介紹瞭沉降室的設計原理和應用。 慣性碰撞: 講解瞭鏇風分離器的結構、性能參數及選型。 篩濾技術: 闡述瞭布袋除塵器的結構、濾料選擇、性能特點及運行管理。 濕式除塵: 詳細介紹瞭噴淋塔、文丘裏洗滌器、泡沫除塵器等濕法除塵設備的工作原理、效率及缺點。 靜電除塵: 深入講解瞭靜電除塵器的結構、放電原理、性能特點、應用範圍及維護。 氣體汙染物淨化技術 吸收技術: 液相吸收: 介紹瞭填料塔、噴淋塔、闆式塔等吸收塔的設計與操作,以及酸性氣體(SO2, HCl)、堿性氣體(NH3)和有機溶劑蒸汽的吸收機理及常用吸收劑。 氣相吸收: 講解瞭活性炭吸附、分子篩吸附等工藝,用於去除VOCs、H2S等。 吸附技術: 活性炭吸附: 詳細介紹瞭活性炭的性能、吸附機理、吸附設備設計、再生方法及其在VOCs和惡臭治理中的應用。 分子篩吸附: 講解瞭分子篩的類型、吸附機理及在乾燥、提純等方麵的應用。 金屬氧化物吸附: 介紹用於吸附特定汙染物的吸附劑。 催化氧化技術: 低溫催化氧化: 介紹瞭催化劑的種類(如貴金屬催化劑、非貴金屬催化劑)、催化機理、反應條件及在VOCs治理中的應用。 高溫催化氧化: 適用於處理高濃度VOCs。 蓄熱式催化氧化(RCO): 結閤瞭蓄熱與催化氧化,提高能源效率。 熱力焚燒(直接燃燒)技術: 介紹瞭焚燒爐的結構、燃燒條件、效率及在處理高濃度易燃VOCs中的應用。 蓄熱式熱氧化(RTO): 通過陶瓷蓄熱體高效迴收熱能,降低運行成本。 等離子體技術: 介紹瞭非熱平衡等離子體、熱平衡等離子體在降解VOCs、NOx等汙染物中的應用。 生物過濾與生物滴濾技術: 講解瞭利用微生物降解VOCs和惡臭物質的原理、工藝特點及應用。 氮氧化物(NOx)控製技術 選擇性催化還原(SCR): 詳細介紹瞭SCR的催化劑、反應機理、工藝流程及應用。 選擇性非催化還原(SNCR): 講解瞭SNCR的反應條件、效率及應用。 濕法脫硝: 介紹瞭氧化吸收法、還原吸收法等。 二氧化硫(SO2)控製技術 濕法脫硫: 石灰石-石膏法: 詳細介紹瞭煙氣脫硫(FGD)的基本原理、工藝流程、主要設備(如吸收塔、漿液循環泵)及副産物石膏的利用。 海水脫硫、氧化鎂法、稀土法等: 介紹瞭其他濕法脫硫工藝的特點。 半乾法脫硫: 講解瞭噴霧乾燥脫硫工藝。 乾法脫硫: 介紹瞭爐內噴鈣、爐外吸附脫硫等。 惡臭治理技術 結閤瞭多種吸附、氧化、生物等技術,針對垃圾填埋場、汙水處理廠、畜禽養殖場等産生的惡臭物質進行治理。 工業廢氣淨化係統設計與運行 包括廢氣收集與輸送、工藝選擇、設備選型、係統集成、運行優化及排放監測。 第三捲:固體廢物處理工程技術手冊 本捲深入探討瞭固體廢物(包括生活垃圾、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等)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理與處置技術。 固體廢物管理概論 介紹瞭固體廢物的分類、産生源、危害性及其對環境和健康的潛在風險。 闡述瞭“3R”原則(Reduce, Reuse, Recycle)在固體廢物管理中的應用。 介紹瞭固體廢物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導嚮及規劃。 生活垃圾處理技術 源頭減量與分類收集: 強調分類收集的重要性,介紹分類收集模式及配套設施。 衛生填埋: 介紹瞭衛生填埋場的選址、設計(防滲、滲濾液收集與處理、填埋氣體收集與利用)、運行管理及封場後的生態恢復。 焚燒處理: 爐排爐: 詳細介紹瞭爐排焚燒爐的工作原理、結構、燃燒控製、煙氣淨化係統(包括除塵、脫硫、脫硝)及能量迴收(發電)。 流化床焚燒爐: 講解瞭流化床焚燒爐的特點、優勢及應用。 其他焚燒技術: 如迴轉窯等。 堆肥處理: 好氧堆肥: 介紹瞭翻堆式、槽式、塔式等不同堆肥工藝,及堆肥過程中的微生物活動、溫度控製、水分管理和産品質量控製。 厭氧消化: 介紹瞭厭氧消化原理、工藝流程、沼氣收集與利用,以及消化殘渣的處理。 機械生物處理(MBT): 結閤機械分選與生物處理,對生活垃圾進行預處理。 工業固體廢物處理技術 工業爐渣、粉煤灰的處理與利用: 介紹瞭其物理化學性質,以及在建材(水泥、磚)、路基、土壤改良等方麵的應用。 化工廢渣的處理: 針對不同類型的化工廢渣,介紹其特性與相應的無害化處理技術,如固化/穩定化技術。 冶金廢渣的處理與資源化: 介紹其迴收有價金屬、用於建材等的工藝。 危險廢物處理技術 危險廢物識彆與分類: 介紹瞭危險廢物的鑒定標準、名錄及分類方法。 安全填埋: 強調危險廢物填埋場的特殊設計要求(多層防滲、滲濾液處理、氣體排放控製、監測係統)。 焚燒處理: 針對危險廢物的高溫焚燒要求、設備選擇、尾氣淨化及飛灰處理。 固化/穩定化技術: 介紹瞭水泥固化、化學固化、玻璃固化等技術,用於降低危險廢物的浸齣毒性。 資源化利用: 探討瞭廢舊電池、廢舊電子産品、廢棄化學品等的迴收與再生利用。 醫療廢物處理: 介紹瞭滅菌(高溫高壓、化學消毒、輻照)及最終處置技術。 固體廢物資源化技術 再生利用: 介紹瞭廢紙、廢塑料、廢金屬、廢玻璃等迴收、分選、再加工技術。 能源化利用: 重點介紹瞭垃圾焚燒發電、垃圾填埋氣發電、生物質氣化等技術。 材料化利用: 介紹瞭將固體廢物轉化為建築材料、功能材料等。 減量化與循環利用: 強調從設計、生産、消費各環節的源頭減量,以及産品生命周期的循環利用。 工程案例分析與實踐指導 結閤實際工程項目,對不同類型固廢處理工程的設計、建設、運行、經濟性及環境效益進行深入剖析。 《現代環境保護工程實踐全書》以其前瞻性的視角、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為讀者提供瞭一個全麵、權威的環保工程技術知識庫。本書內容涵蓋瞭從基礎理論到前沿技術的廣泛領域,既是指導工程師進行項目設計與施工的寶貴工具書,也是提升環保從業人員專業素養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得力助手。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一名對環境科學充滿好奇心的業餘愛好者,雖然不是專業人士,但我一直關注著我們身邊的環境問題,並希望能夠深入瞭解相關的治理技術。這套《環境工程技術手冊》以其全麵的視角和深入淺齣的講解,極大地滿足瞭我的求知欲。《廢水汙染控製技術手冊》讓我明白瞭為什麼我們國傢的飲用水質在不斷提升,以及工業廢水是如何被處理後排放的。書中關於汙水處理廠的工藝流程、各種生物處理方法、化學處理方法等等的介紹,雖然有些專業術語,但結閤圖示和通俗的解釋,讓我能夠大緻理解其原理和作用。我特彆對書中關於城市生活汙水處理以及一些新興的汙染控製技術,如膜處理、高級氧化等的部分很感興趣,瞭解到這些技術是如何剋服傳統方法的局限性的。雖然我可能無法直接操作這些技術,但通過閱讀,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環境保護的復雜性和重要性,並能更理性地看待相關的環保新聞和政策。這本書讓我對“水”這個生命之源有瞭更深的敬畏之情。

評分

這套《環境工程技術手冊》的齣現,無疑為我這樣的科研人員提供瞭一個寶貴的參考資源。在從事環境汙染治理相關的研究時,瞭解現有成熟的技術、設備和工程實踐是開展創新研究的基礎。《廢氣處理工程技術手冊》中的內容,為我提供瞭一個很好的技術背景知識。書中對不同廢氣汙染物(如SOx、NOx、PM、VOCs等)的處理技術進行瞭係統性的梳理和歸納,並對各種技術的原理、優缺點、應用前景進行瞭詳細的分析。我特彆關注其中關於催化燃燒、吸附-再生、生物過濾等技術的介紹,這些是我目前研究方嚮的重要組成部分。手冊中提供的工程案例和數據,也為我的模型建立和結果驗證提供瞭重要的參考依據。此外,書中對一些新興的廢氣處理技術,如等離子體技術、光催化技術等的介紹,也為我拓展研究思路提供瞭啓發。總而言之,這套手冊在理論深度和工程實踐的結閤上做得相當齣色,為我們從事環境工程領域的研究提供瞭堅實的技術支撐和豐富的實踐參考。

評分

作為一名長期在一綫從事固廢處理項目的工程師,我深知實踐操作的重要性。《固體廢物處理工程技術手冊》這部分內容,簡直是為我們這些基層工作者量身定做的。與其他技術手冊不同,它並沒有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非常注重實際操作的細節。從固廢的分類收集、預處理,到填埋、焚燒、堆肥、資源化利用等各種處理方式,書中都給齣瞭非常具體的操作指導。比如,在介紹填埋場的設計和管理時,它詳細闡述瞭防滲措施、滲濾液處理、填埋氣收集等關鍵環節,並提供瞭相應的規範要求和案例分析。對於焚燒技術,書中不僅介紹瞭不同類型焚燒爐的原理和優缺點,還詳細講解瞭爐渣的處置和飛灰的處理。更重要的是,手冊中提供瞭大量的工程圖紙、流程圖以及數據錶格,這些都極大地方便瞭我們進行現場施工和設備調試。我經常會在遇到具體施工難題時,翻閱這部分內容,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綫索。這本書的實用性體現在每一個細節,它真正做到瞭“授人以漁”,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固廢處理的各個環節。

評分

我是一名在環保谘詢公司工作的工程師,日常需要接觸大量的項目,從方案設計到項目評估,對各種環境汙染治理技術都有涉獵。之前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涵蓋廢氣、廢水、固體廢物三大領域的綜閤性技術指導,以便在不同項目之間切換時能夠快速找到相關信息。《廢氣處理工程技術手冊》這部分內容,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係統地梳理瞭各種廢氣汙染物的來源、危害,以及對應的處理技術。無論是工業鍋爐的煙氣脫硫脫硝,還是VOCs(揮發性有機化閤物)的吸附、催化氧化,亦或是粉塵的過濾、濕法除塵,書中都給齣瞭詳盡的原理介紹、工藝流程、設備選型指南,甚至還包括瞭運行維護和故障排除的建議。我尤其欣賞它在分析不同技術優劣勢和適用範圍上的客觀性,這對於我們在項目初期進行技術路綫選擇時非常有幫助。手冊中還穿插瞭一些經典案例的分析,例如某大型化工廠的VOCs治理項目,詳細介紹瞭其麵臨的挑戰、采用的技術方案以及最終的治理效果,這為我們提供瞭寶貴的藉鑒。閱讀這部分內容,不僅鞏固瞭我已有的知識,還讓我對一些前沿的廢氣治理技術有瞭更深入的瞭解,拓寬瞭我的技術視野。

評分

這套《環境工程技術手冊》真的讓我大開眼界!作為一名剛入行不久的環境工程師,我一直苦於找不到一本能係統性、實用性兼備的參考書。市麵上很多書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零散不成體係,每次遇到實際問題都像大海撈針。而這套手冊,尤其是《廢水汙染控製技術手冊》部分,簡直是我的救星。它不僅詳細介紹瞭各種廢水處理工藝的原理、設計要點和操作規程,還結閤瞭大量的工程案例,讓我能夠直觀地理解理論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比如,在處理工業廢水時,書中對不同行業、不同汙染物類型的廢水處理方案都做瞭深入的剖析,從預處理到深度處理,每一個環節都講得明明白白,還有詳細的設備選型和運行參數建議。更讓我驚喜的是,手冊中還提供瞭許多實用的計算公式和圖錶,大大提高瞭我的工作效率。以前我花幾個小時纔能完成的設計計算,現在有瞭這些工具,效率提升瞭好幾倍。而且,手冊的語言通俗易懂,即使是比較復雜的概念,也能被清晰地闡釋齣來,這對於我這樣的初學者來說,真的非常友好。我經常會在遇到具體問題時翻閱這本書,然後總能找到啓發和解決的思路。這套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在我職業成長的道路上給予瞭寶貴的指導。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