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煉廢渣再生利用技術 冶金廢渣廢物資源迴收再利用技術書籍 冶煉廢物再生處理工藝裝備 煉鋼煉鐵金屬冶煉

冶煉廢渣再生利用技術 冶金廢渣廢物資源迴收再利用技術書籍 冶煉廢物再生處理工藝裝備 煉鋼煉鐵金屬冶煉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冶金廢渣
  • 再生利用
  • 廢物資源迴收
  • 冶煉廢渣處理
  • 煉鋼
  • 煉鐵
  • 金屬冶煉
  • 環保技術
  • 工業廢棄物
  • 資源綜閤利用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納卓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95606
商品編碼:28792593268
叢書名: 冶煉廢渣再生利用技術
開本:16開

具體描述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商品名稱:   廢物資源綜閤利用技術叢書 冶煉廢渣再生利用技術
作者:   張殿印,高華東,肖春 等編著
市場價:        85.00
ISBN號:    9787122295606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商品類型:   圖書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語種:中文
  齣版時間:2018-01   版次:1   頁數:
  印刷時間:2018-01-01   印次:1   字數:

  目錄
 

第1章冶煉廢渣再生利用原理

1.1冶煉廢渣來源001

1.1.1鋼鐵冶煉廢渣來源001

1.1.2有色金屬冶煉廢渣來源004

1.1.3冶煉固體廢物的特點005

1.1.4固體廢物的危害006

1.2冶煉廢渣再生基本方法008

1.2.1固體廢物的預處理009

1.2.2物理方法處理技術009

1.2.3化學方法處理技術011

1.2.4生物方法處理技術013

1.3冶煉廢渣綜閤利用途徑013

1.3.1提取各種金屬014

1.3.2生産建築材料014

1.3.3生産農肥015

1.3.4迴收能源015

1.3.5取代某種工業原料015

1.4鋼鐵廢渣處理技術路綫015

1.4.1技術路綫原則015

1.4.2各工序技術路綫016

1.4.3鋼鐵固體廢物綜閤利用發展方嚮019

1.5有色金屬廢渣處理技術路綫020

1.5.1技術路綫總則020

1.5.2重有色金屬廢物處理020

1.5.3鋁工業廢物處理020

1.5.4稀有金屬廢物處理020

參考文獻021



第2章煉鐵廢渣再生利用技術

2.1高爐煉鐵渣的來源和性能022

2.1.1高爐煉鐵工藝022

2.1.2高爐煉鐵渣來源和分類023

2.1.3高爐渣的性能024

2.2高爐渣的再生方法028

2.2.1高爐渣水淬粒化029

2.2.2高爐渣乾式粒化方法045

2.2.3高爐渣化學粒化法048

2.2.4礦渣膨珠生産049

2.2.5礦渣碎石工藝053

2.3高爐渣的綜閤利用053

2.3.1用作水泥和建築材料053

2.3.2用作農業肥料071

2.3.3含鈦高爐渣的利用073

2.3.4用高爐渣處理廢水077

2.3.5製作礦渣棉078

2.3.6新型材料方麵的應用078

2.3.7高爐渣餘熱迴收利用079

2.3.8高爐渣的其他用途082

2.3.9煉鐵廢渣綜閤利用實例083

參考文獻085



第3章煉鋼廢渣再生利用技術

3.1鋼渣的産生及特徵086

3.1.1轉爐煉鋼工藝086

3.1.2轉爐鋼渣的産生087

3.1.3轉爐鋼渣的組成087

3.1.4鋼渣的産生量089

3.1.5轉爐鋼渣特性089

3.2鋼渣再生方法090

3.2.1鋼渣再生處理流程091

3.2.2鋼渣水淬法再生工藝092

3.2.3熱潑碎石再生工藝104

3.2.4餘熱碎解再生工藝107

3.2.5鋼渣風淬法再生工藝116

3.2.6鋼渣破碎加工工藝117

3.3鋼渣綜閤利用122

3.3.1鋼渣用作冶煉熔劑122

3.3.2鋼渣用作築路和建築材料125

3.3.3鋼渣用作農業肥料131

3.3.4用作鐵水預處理脫磷劑133

3.3.5不銹鋼含鎳廢物綜閤利用135

3.3.6鋼渣用於燒結煙氣脫硫140

3.3.7在廢水處理中應用研究142

3.3.8鋼渣提取金屬鐵146

3.3.9鋼渣熱能迴收147

3.3.10鋼渣處理與資源化利用實例148

參考文獻150



第4章鐵閤金冶煉廢渣再生利用技術

4.1鐵閤金渣的來源和再生151

4.1.1鐵閤金冶煉方法分類151

4.1.2鐵閤金渣的來源152

4.1.3鐵閤金渣的化學組成和産生量152

4.1.4鐵閤金渣再生方法154

4.2鐵閤金渣的綜閤利用156

4.2.1鐵閤金渣的綜閤利用原理156

4.2.2錳渣的綜閤利用159

4.2.3釩渣的綜閤利用160

4.2.4鎢鉬硼渣綜閤利用161

4.3鉻渣綜閤利用技術162

4.3.1鉻渣的組成和危害162

4.3.2鉻渣解毒技術163

4.3.3鉻渣在冶煉中的應用166

4.3.4鉻渣在農肥中的應用171

4.3.5用鉻渣生産建築材料175

參考文獻182



第5章輕金屬冶煉廢渣再生利用技術

5.1輕金屬冶煉工藝流程183

5.1.1輕金屬冶煉方法183

5.1.2鋁金屬冶煉工藝流程184

5.1.3鎂、鈦金屬生産185

5.2赤泥再生利用186

5.2.1赤泥來源和性能186

5.2.2赤泥生産矽酸鹽水泥189

5.2.3赤泥製造煉鋼用保護渣190

5.2.4利用赤泥製造矽鈣肥料和塑料填充劑190

5.2.5利用拜耳法赤泥製作釉麵磚191

5.2.6從赤泥中提取有價金屬193

5.2.7赤泥其他資源化利用196

5.2.8赤泥再生利用動嚮198

5.3電解鋁冶煉廢渣再生利用199

5.3.1電解鋁固態廢棄物及其性質199

5.3.2炭渣迴收利用200

5.3.3鋁灰的再生利用202

5.3.4廢舊陰極利用204

5.3.5鋁電解槽廢炭塊的迴收利用實例206

5.4鈦廢渣的綜閤利用208

5.4.1鈦廢渣來源208

5.4.2利用鈦廢渣生産四氯化鈦208

5.4.3鈦廢渣其他利用209

參考文獻211



第6章重金屬冶煉廢渣再生利用技術

6.1重金屬冶煉工藝流程212

6.1.1常用重金屬冶煉方法212

6.1.2火法冶煉工藝流程214

6.1.3濕法冶煉工藝流程214

6.2銅冶煉廢渣再生利用218

6.2.1銅冶煉廢渣來源和特點218

6.2.2從冶煉廢渣再生迴收銅220

6.2.3從銅渣迴收有價金屬222

6.2.4銅渣製備建築材料223

6.2.5從銅陽極泥迴收有價金屬225

6.2.6從銅陽極泥迴收稀貴金屬實例230

6.3鉛冶煉廢渣再生利用232

6.3.1鉛冶煉廢渣來源232

6.3.2冶煉鉛爐渣的再生利用234

6.3.3鉛冶煉陽極泥的火法再生利用238

6.3.4鉛冶煉陽極泥的濕法再生利用242

6.3.5從鉛渣中迴收鉛鋅實例243

6.4鋅冶煉廢渣再生利用246

6.4.1鋅冶煉廢渣的來源和特點246

6.4.2鋅冶煉廢渣提取有價金屬248

6.4.3鋅渣水淬後作建築材料254

6.5鎳冶煉廢渣再生利用254

6.5.1鎳冶煉廢渣來源和特點254

6.5.2鎳冶煉渣提取金屬256

6.5.3鎳冶煉廢渣的綜閤利用258

6.6锡銻渣的綜閤利用260

6.6.1锡銻渣化學全分析260

6.6.2锡銻渣綜閤利用實例260

參考文獻261



第7章稀有金屬冶煉廢渣再生利用技術

7.1稀有金屬冶煉廢渣來源263

7.1.1生産工藝流程263

7.1.2稀有金屬廢渣來源266

7.1.3稀有金屬廢渣成分266

7.2稀有金屬廢渣再生利用技術267

7.2.1濕法再生技術267

7.2.2火法再生技術268

7.2.3焙燒-濕法再生技術268

7.2.4浮選法再生技術268

7.2.5稀有金屬廢渣利用技術269

7.2.6銀鉍渣再生利用試驗研究269

7.3稀有金屬廢渣再生利用實例272

7.3.1鎢渣的綜閤利用實例272

7.3.2鉬渣的綜閤利用實例275

7.3.3磷砷渣的綜閤利用實例278

7.3.4從礬渣中迴收鈹及銨明礬實例281

7.3.5從含鈧爐渣中提取氧化鈧實例284

參考文獻289



第8章冶煉煙塵迴收利用技術

8.1煉鐵塵泥迴收利用技術290

8.1.1高爐含鐵塵泥來源與特徵290

8.1.2煉鐵塵泥迴收利用技術292

8.1.3高爐瓦斯泥(灰)中迴收鋅工程實例295

8.2煉鋼塵泥迴收利用技術297

8.2.1轉爐含鐵塵泥來源與特徵297

8.2.2煉鋼粉塵迴收利用途徑299

8.2.3轉爐塵泥迴收利用301

8.2.4電爐粉塵迴收利用304

8.2.5轉爐塵泥製作造渣劑工程實例310

8.3鐵閤金粉塵迴收利用技術311

8.3.1鐵閤金煙塵來源與性質311

8.3.2二氧化矽微粉的利用技術312

8.3.3鉬鐵塵的綜閤利用313

8.3.4用錳鐵高爐煙塵製磁性材料313

8.3.5鉻塵的綜閤利用313

8.3.6鐵閤金廠冷凝矽粉迴收利用實例314

8.3.7鉬鐵粉塵的迴收利用實例318

8.4輕金屬冶煉煙塵迴收利用319

8.4.1鋁冶煉粉塵迴收利用319

8.4.2從鈦鐵礦氯化爐粉塵中迴收氧化鐵320

8.5重有色金屬冶煉煙塵迴收利用技術322

8.5.1銅冶煉煙塵迴收利用322

8.5.2鉛冶煉煙塵迴收利用324

8.5.3鋅冶煉煙塵迴收利用328

8.5.4重金屬煙塵中迴收砷330

8.5.5從含鎘煙塵中提取鎘與鉈331

8.5.6從锡反射爐煙塵中提銦334

8.5.7銅轉爐煙塵的綜閤利用實例334

8.6稀有金屬煙塵迴收利用技術339

8.6.1含鍺氧化鋅煙氣提鍺339

8.6.2鼓風爐煙塵迴收硒341

參考文獻342



附錄

附錄1鋼鐵冶煉清潔生産指標343

附錄2鐵閤金冶煉清潔生産指標346

附錄3有色金屬冶煉清潔生産指標349



索引





  精彩內容
 
......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8章,分彆介紹冶煉廢渣再生利用原理、煉鐵廢渣再生利用技術、煉鋼廢渣再生利用技術、鐵閤金冶煉廢渣再生利用技術、輕金屬冶煉廢渣再生利用技術、重金屬冶煉廢渣再生利用技術、稀有金屬冶煉廢渣再生利用技術以及冶煉煙塵迴收利用技術。為方便資料查找,附錄中列齣一些常用的數據錶格。本書可供環境領域從事汙染治理、廢渣資源綜閤利用等的科研人員、工程設計人員和管理人員閱讀,也可供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及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作者簡介
張殿印,中冶建築研究總院,*級工程師, 1963年畢業於天津大學暖通專業,分配在冶金部建築研究總院工作。主要從事大氣汙染防治技術的工程設計,科學研究和管理工作。有多項重要科研成果獲奬。如含氟煙氣治理獲科學大會奬、除塵技術獲部級科技進步奬等。有多項大型工程投産運行。如鋼渣水泥除塵工程、寶鋼煉鐵除塵工程、煉鋼除塵工程等。現在仍從事一些谘詢工作。

 


《工業廢棄物資源化與循環利用新進展》 內容概要: 本書聚焦於當前工業領域中普遍存在的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的挑戰,深入探討瞭前沿技術、創新工藝以及實際應用案例。全書結構清晰,內容詳實,旨在為科研人員、工程師、政策製定者以及相關企業提供一份全麵、權威的參考資料。 第一篇:工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理論基礎與發展趨勢 本篇將從宏觀角度齣發,闡述工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戰略意義、政策導嚮以及技術發展脈絡。 第一章 工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戰略意義與時代背景: 闡述當前全球資源短缺、環境汙染嚴峻的背景下,工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分析其在推動循環經濟發展、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減少環境負荷、促進綠色産業升級等方麵的重要作用。 探討資源循環利用的內涵、基本原則以及與可持續發展的關係。 介紹國內外在工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方麵的政策法規、發展規劃和戰略目標。 第二章 工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技術分類與特徵: 係統梳理各類工業廢棄物的來源、組成、特性及其環境影響。 將工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分為物理法、化學法、生物法及復閤技術等主要類彆。 詳細分析不同技術方法的原理、工藝流程、優缺點以及適用範圍。 例如,物理法可能包括分選、破碎、研磨、磁選、電選等;化學法可能涉及萃取、沉澱、氧化還原、催化轉化等;生物法則可能運用微生物降解、生物富集等。 強調不同技術方法的選擇需要依據廢棄物的具體性質、經濟成本、環境效益等因素進行綜閤評估。 第三章 工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未來發展趨勢: 預測技術發展方嚮,如智能化、精細化、集成化、低能耗、低排放等。 探討與新興産業的融閤,例如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領域的交叉應用。 分析大數據、人工智能在廢棄物監測、分類、處理優化中的應用潛力。 關注全生命周期評價(LCA)在資源化利用技術評估中的作用。 展望未來,資源化利用將更加注重全鏈條的協同,實現“變廢為寶”的更高層次目標。 第二篇:特定工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技術 本篇將聚焦於幾種主要的工業廢棄物,深入剖析其特性、潛在價值以及先進的迴收再利用技術。 第四章 城市生活垃圾的協同處置與資源化利用: 分析城市生活垃圾的産生特點、成分復雜性以及對環境的威脅。 介紹垃圾分類、收集、運輸體係的優化與創新。 詳述機械生物處理(MBT)技術在減容、減害、資源化利用中的應用。 重點介紹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包括爐排爐、流化床等類型,以及煙氣淨化與飛灰處理技術。 探討垃圾填埋場的滲濾液處理與沼氣迴收利用技術。 分析廚餘垃圾等有機廢棄物的厭氧發酵製沼氣、堆肥等處理方式。 介紹從中提取可再生能源(如生物燃氣)、肥料、建築材料等的可能性。 第五章 工業廢水的深度處理與資源迴收: 探討工業廢水産生的主要來源、水質水量特徵及對環境的危害。 介紹不同類型工業廢水的預處理技術,如隔油、絮凝、沉澱、氣浮等。 詳述高級氧化技術(AOPs),如芬頓法、臭氧氧化、光催化氧化等,用於難降解有機物的去除。 分析膜分離技術(如微濾、超濾、納濾、反滲透)在廢水淨化、濃縮和資源迴收中的應用。 探討電化學技術在廢水處理中的潛力,如電解、電吸附等。 關注重金屬、有毒有害物質從工業廢水中迴收的技術,如離子交換、吸附、絡閤沉澱等。 介紹工業廢水迴用與零排放(ZLD)的實現途徑。 第六章 工業廢氣處理與有用物質迴收: 分析工業廢氣的來源、主要汙染物(如SOx、NOx、VOCs、粉塵等)及其危害。 介紹乾法、濕法、吸附法、催化法等多種廢氣處理技術的原理和應用。 重點闡述揮發性有機物(VOCs)的迴收與處理技術,如吸附、冷凝、吸收、催化燃燒、蓄熱式熱氧化(RTO)等。 探討煙氣脫硫(FGD)和脫硝(DeNOx)技術的最新進展。 分析工業廢氣中潛在的高價值物質的迴收技術,例如稀有氣體、酸性氣體(如SO2迴收製硫酸)、金屬蒸氣等。 提齣綠色化工理念在廢氣處理過程中的應用。 第七章 電子廢棄物的拆解、分選與貴金屬迴收: 強調電子廢棄物(E-waste)的快速增長及其潛在的環境與健康風險。 介紹電子廢棄物的安全拆解流程與設備。 詳述各種電子元件(如電路闆、電容器、電池等)的物理、化學分離技術。 重點闡述從中迴收貴金屬(金、銀、鉑、鈀等)和稀有金屬(如鈷、鎳、鋰等)的先進工藝,包括濕法冶金、火法冶金、電化學迴收等。 探討塑料、玻璃等其他材料的迴收與再利用技術。 分析電子廢棄物迴收産業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第八章 工業固體廢渣的綜閤利用技術(除冶煉廢渣外): 涵蓋瞭除冶煉廢渣以外的其他主要工業固體廢渣,例如: 粉煤灰與爐渣: 詳細介紹其物理化學性質,以及在水泥、混凝土、陶瓷、道路鋪設、土壤改良等領域的應用。 磷石膏: 探討其在建材(如紙麵石膏闆、水泥緩凝劑)、土壤改良、化學品生産等方麵的利用技術。 赤泥: 介紹其性質,以及在水泥、陶瓷、耐火材料、提取氧化鋁/氧化鐵、土壤修復等領域的應用潛力。 尾礦: 分析不同類型尾礦的特點,探討其在充填、建材、土壤改良、提取有價元素等方麵的利用途徑。 強調針對不同類型廢渣,需要開發定製化的處理與利用技術。 第三篇:資源化利用過程中的裝備與工程化實踐 本篇將重點介紹實現工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所需的關鍵裝備、工程化挑戰以及實際應用案例。 第九章 工業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的關鍵裝備: 介紹各種先進的破碎、研磨、篩分、磁選、電選、重選等物理分離設備。 詳述各種反應器、萃取設備、精餾塔、膜分離組件、吸附塔、催化劑床等化學與物理化學處理設備。 介紹生物反應器、發酵罐、堆肥設備等生物處理裝備。 重點闡述自動化、智能化控製係統在優化處理過程、提高迴收效率方麵的作用。 探討裝備的選型、設計、製造與維護要點。 第十章 工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工程化挑戰與解決方案: 分析從實驗室研究到工業化生産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技術瓶頸,如物料輸送、反應效率、能耗、副産物處理、安全與環保等。 探討工藝優化、設備集成、過程控製等方麵的工程化策略。 分析經濟可行性評估,包括項目投資、運行成本、産品市場前景等。 討論環境保護與安全生産的要求,以及相關的法規遵循。 介紹標準化、模塊化設計在工程化過程中的優勢。 第十一章 工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案例分析與經驗藉鑒: 精選國內外在不同領域具有代錶性的工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成功案例。 對案例進行深入剖析,包括項目背景、采用的技術路綫、關鍵工藝、裝備配置、經濟效益、環境效益以及遇到的挑戰與解決辦法。 涵蓋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企業實踐。 旨在為讀者提供可藉鑒的經驗和啓示,幫助其在實際工作中規避風險,提高成功率。 第四篇:政策法規、經濟分析與未來展望 本篇將從政策、經濟和社會等角度,為工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宏觀指導。 第十二章 工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政策法規與標準體係: 係統梳理國內外關於工業廢棄物管理、資源化利用、循環經濟促進的法律法規。 分析相關政策對産業發展的影響,如稅收優惠、補貼政策、強製性迴收製度等。 探討行業標準、技術規範的製定與完善。 研究生産者責任延伸製度(EPR)在推動廢棄物資源化中的作用。 強調政策引導與市場機製相結閤的重要性。 第十三章 工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經濟性評估與商業模式: 探討不同資源化利用技術路綫的成本效益分析。 分析迴收産品的市場價值與潛力。 研究多種商業模式,如PPP(政府與社會資本閤作)、 BOT(建設-運營-移交)、産業聯盟等。 評估資源化利用項目對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綜閤貢獻。 分析綠色金融、投資融資在支持産業發展中的作用。 第十四章 工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社會影響與可持續發展: 探討資源化利用産業對就業、社區發展、環境保護等方麵産生的積極影響。 分析公眾認知、參與度和教育在推動綠色消費、垃圾分類等方麵的重要性。 展望工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協同。 強調技術創新、政策支持、市場驅動與公眾參與共同構建一個高效、可持續的資源循環利用體係。 本書內容全麵,理論與實踐相結閤,涵蓋瞭工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各個環節,旨在為推動我國乃至全球的綠色發展和循環經濟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用戶評價

評分

老實說,我原本以為這是一本偏嚮於純粹化學分析的書籍,但深入閱讀後纔發現,它對“裝備和工藝集成”的關注度遠超我的預期。書中對不同類型迴轉窯、熔池反應器以及配套除塵脫硫係統的設計參數和操作窗口的描述,細節到瞭令人發指的地步。比如,對於高溫條件下爐襯材料的耐侵蝕性分析,作者不僅指齣瞭材料選擇的原則,還給齣瞭不同操作周期下的壽命預估模型。這對於負責設備選型和維護的工程師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彌補瞭理論教材和實際設備選型指南之間的鴻溝,真正做到瞭將“圖紙”上的技術方案,落實到“現實”中的工程實現層麵,是連接研發與生産的關鍵橋梁。

評分

我嘗試用一個完全非技術背景的朋友的角度來評價這本書,他最終的感受是:這本書極其震撼地展示瞭工業文明的“另一麵”。他提到,書中的配圖和插畫,比如那些不同熔渣在高溫下的流變性動態圖,即使是外行人也能直觀感受到工業過程的磅礴氣勢。他特彆指齣,作者在論述資源迴收的經濟效益時,引入的不僅僅是材料本身的價值,更加入瞭環保成本節約和社會效益的考量,使得整個論述體係非常立體和全麵。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巧妙,它沒有讓讀者被專業術語壓垮,而是通過層層遞進的敘述,逐步建立起對整個冶金廢物處理生態係統的認知。它成功的將一個看似“髒亂差”的工業領域,描繪成瞭一幅充滿科技創新和可持續發展潛力的畫捲。

評分

我最近在進行一個關於工業固廢循環經濟的項目,手頭翻閱瞭不少資料,說實話,這本書的實操指導性是我目前看到的所有書籍中最強的。它不隻是羅列瞭技術流程,更像是一個“手把手”的師傅,詳細拆解瞭從原料預處理到最終産品檢驗的每一步驟。印象最深的是關於特定添加劑對渣料熔煉性能影響的章節,作者給齣瞭好幾組對比實驗的數據和麯綫圖,這些第一手資料的價值遠超任何理論推導。我特彆關注瞭其中對於“能源效率”的評估方法,這對於我們做成本控製和環保閤規性分析來說至關重要。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把一個看似復雜的工業難題,分解成瞭若乾個可執行的小模塊,使得即便是初入這個領域的人,也能跟著書中的步驟,搭建起初步的認知框架。它更像是一本“工程手冊”而非純粹的學術專著,實用性極強。

評分

這本書的視角非常宏大,它成功地將冶金廢渣的處理從一個單純的“末端治理”問題,提升到瞭一個“資源戰略”的高度。我發現作者在探討技術細節的同時,也穿插瞭大量的政策解讀和市場趨勢分析,這使得閱讀體驗非常豐富,不僅僅局限於實驗室或車間。尤其是關於國際上先進國傢在“循環經濟”立法和實踐方麵的案例分享,為我們國內的産業升級提供瞭很多寶貴的外部參考。這本書的敘事風格非常流暢,即便涉及復雜的物料平衡和熱力學計算,作者也能用非常生動的語言將這些概念“活化”起來,讀起來沒有傳統技術書籍的那種枯燥感。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那些被視為“負擔”的副産品,看到其中蘊含的巨大商業價值和環境責任的統一性。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實在讓人眼前一亮,那種厚重感和專業感撲麵而來,感覺像是一本經過時間沉澱的經典之作。光是翻閱目錄,就能感受到作者在梳理這個領域知識時的那種嚴謹和係統性。特彆是關於材料科學和化學反應機理的闡述部分,雖然我不是這個專業的科班齣身,但文字的邏輯性和圖錶的清晰度,還是讓我對“吃乾榨盡”的廢物利用過程有瞭初步的認識。我特彆欣賞其中對於不同類型廢渣的微觀結構分析,這對於理解後續的轉化過程至關重要,讓我意識到這不僅僅是簡單的物理混閤或熱處理,背後蘊含著深層次的化學工程學原理。這本書在理論深度上做到瞭很好的平衡,既沒有陷入過於晦澀的數學模型,也沒有停留在浮於錶麵的介紹,而是恰到好處地銜接瞭基礎理論與實際應用之間的鴻溝,對於想要深入瞭解冶金廢物處理底層邏輯的工程師和研究人員來說,絕對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參考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