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策:新世纪、大视野与我们的治国方略
定价:26.80元
作者:宋赵来
出版社:武汉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54304590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59kg
编辑推荐
鼓励国人讨论、质疑甚至面对自己国家的不足,这样的著作有多重要吗?宏观策、发展策、政治策、经济策、人文策、世界策,新世纪的大国崛起之策。
针时局贬时弊,抽丝剥茧析中国模式之方,破迷思除陈见,鞭避入里言中国崛起之策。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美共治论”被西方大肆宣传,他们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和目的?
中国成就巨大,举世瞩目,我们该如何面对?
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绝,解决之策中为何文化因素常被忽略?
粮食问题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我国多年丰收还要警惕哪些隐患和挑战?
环境治理进展不小,但为什么农村环境治理却迫在眉睫?
在严惩腐败的今天,环顾全球,我们与世界清廉国家的差距究竟还有多大?
学术腐败司空见惯,但其危害到底有多大?
教育乱收费屡禁不绝,问题根源究竟在哪里?
美国遭遇百年金融危机,头号大国是否成残阳西落,大势已去?
中国和平崛起,能否突破历史千年铁律,颠覆零和博弈?
内容提要
进入21世纪,无论中国还是世界格局均发生了迅速而深刻的变革。1978年中国开启了改
革开放的新征程,同时全球化也迅猛地席卷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为各国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和严
峻的挑战。
本部著作对新世纪中国在战略部署、民主政治、经济发展、民生问题、领土主权、人文社
会、生态环境、外交格局和改革方向等领域面对的种种成就和挑战进行了全景式扫描与透析,对
中国在新世纪面临的成就与挑战逐个进行客观理性地梳理,是一部对中国当前社会热点焦点问题
进行集中分析解读的战略性、前瞻性、可读性、全面性和针对性的战略性著作。
此书以理性精神和冷静客观心态审视当前中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和历史贡献,审视
当代中国面临的各种新问题、新挑战,是一部纵论天下不可多得的扛鼎之作。
目录
宏观策
中国成就举世瞩目但仍要理性面对
中国发展路径需趋利避害
重大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
回归社会和谐面临多维挑战
面对中国模式决不可自我膨胀
中国离发达国家有多远
发展策
绿色GDP推动科学发展,却遭重重阻力
环保法律面临诸多瓶颈
粮食安全:重大的挑战
中国经济增长转型有难度
培养科技领军人才
创新文化要多元推动
反垄断仍存在着重重壁垒和挑战
城乡差距持续扩大,统筹解决需加大力度
农村环境污染:一个经常重视却迫在眉睫的问题
土地产权制度之争
户籍改革艰难推进:从理想走入现实有待时日
中国富豪人数居世界第四的喜与忧
历史视野下的食品安全
政治策
人权从《宪法》规定走入细节实施,中国人权之路仍漫漫
三公消费巨额数字是个什么概念
政令不行中央旁落,当前要以史为鉴
农村权势群体:挑战社会和谐与农村稳定
党内部分官员信仰迷失:执政党的紧迫挑战
国家问责制度亟待健全和强化
人才新气象与新问题
国外败对我们有多少启示?
如此,如何构建“廉价”
保廉遭遇的法律障碍
败遭遇重重阻力
攻治改革还有哪些误区?
封建主义残余影响不可低估:同志教导仍有重大现实意义
人文策
学术腐败:动摇中国发展根基
道德滑坡:国人为出名太疯狂
中国经济学家,你究竟贡献有多大?
有形胜无形:创新思想的影响力远胜高官巨贾
权力世袭:严重破坏公平就业
中国移风易俗很艰难
医改:仍任重而道远
透视财政性教育投入
农村义务教育仍是软肋
反思高等教育扩张
解析教育乱收费为何屡禁不绝
计划生育:在激辩中前行
准确预见:学术界能力的极度挑战
诺贝尔奖:中国人何止要汗颜
世界策
中国崛起:未来愿景和多重挑战
理性看待中日关系
金融危机重创短期难以撼动美国一超地位
与之地相比,我们还有哪些差距
国民党执政,两岸态势机遇中有挑战
六种力量主导世界新走向:不是哪个国家的世纪
总结策
排除干扰坚定改革开放不动摇
作者介绍
宋赵来,战略学者、政治学家、作家,国选举与治理专栏作家,独立知识分子,北京大学历史人物研究中心建有学者文集。文章散发海内外各大媒体。著有《中国观察:纵论华夏100年》(电子版)和《中国改革新视野》。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它有一种沉稳的大气,但偶尔又会迸发出犀利的洞见,像是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久久不能平息。作者的文字功底毋庸置疑,遣词造句既有古典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活力,阅读过程中的美感也是一种享受。有一段关于“历史周期律”的论述,他用了一种非常富有哲理的比喻,我当时读到那里,整个人都愣住了,不得不放下书本,望着窗外沉思了足足有十分钟。这不仅仅是信息量的获取,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我很少在一本书中同时体验到如此强烈的智力挑战和审美愉悦。它要求读者投入百分之百的专注力,因为它散落其中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包含着作者精心提炼过的智慧结晶。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将“说教”转化为了“启迪”。
评分从装帧设计到内容组织,这本书都透露出一种精心打磨的匠人精神。我尤其喜欢它在章节之间的过渡处理,逻辑衔接得天衣无缝,仿佛是按照自然规律展开的论述,绝无刻意堆砌或为凑字数之嫌。那些看似不相关的议题,在作者的梳理下,最终都汇聚到了一个关于“未来走向”的核心命题上。对于渴望了解我们这个时代核心驱动力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坚实的思想基石。它不是一本速食读物,更像是需要细细品味的陈年佳酿,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领悟。它成功地将宏大叙事与个体关怀结合起来,让我感到既对未来充满敬畏,又对我们所肩负的责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本书无疑是近些年来我所读过的最具分量和启发性的作品之一,值得反复研读和珍藏。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有冲击力,那种深沉的色调和充满力量感的字体,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是在一家独立书店偶然看到它的,当时只是随手翻了几页,就被那种宏大的叙事感吸引住了。作者的笔触非常老辣,他似乎有一种洞察未来的能力,能够将看似零散的国际风云和国内发展脉络编织成一张完整的大网。读起来完全不像是在看一本枯燥的理论著作,更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娓娓道来他对这个时代最深刻的思考。尤其是在谈及全球化和区域竞争时,那种冷静而又不失激情的分析,让我不得不停下来,反复咀嚼其中的深意。我感觉自己仿佛被带入了一个高屋建瓴的观察室,从全新的角度审视着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那些曾经困惑我的诸多问题,似乎也找到了一个清晰的逻辑出口。这本书的价值,首先在于它提供的这种“大视野”,它迫使我跳出日常的琐碎,去思考更本质的东西。
评分初读这本书时,我有点被它厚重的学术气息吓到,心想这可能又是一本需要反复查阅注释才能勉强理解的“大部头”。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作者在学术的严谨性与表达的生动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他引用的数据和案例都非常扎实,充分体现了扎实的调研功底,但叙述方式却充满了故事感。比如,他剖析某个历史转折点时,不仅仅是陈述“发生了什么”,更是深入挖掘了“为什么会这样发生”,以及“这对未来意味着什么”。这种层层递进的论证结构,让我的思维也跟着被引导,从一个点扩展到一个面,再到一个体系。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不回避矛盾、直面挑战的态度,他没有给出一个简单的、皆大欢喜的答案,而是将复杂的治理难题赤裸裸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恰恰体现了一种负责任的知识分子的良知和勇气。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更像是一场与智者的深度对话,充满了思辨的乐趣。
评分这本书对我个人工作和生活态度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发现自己看待新闻事件的角度变了。以前看到国际新闻,可能只停留在表面的冲突或合作上,现在会不自觉地去思考背后的地缘政治考量、经济驱动力以及文化差异这些更深层次的因素。作者在书中构建了一个分析框架,这个框架异常强大,几乎可以应用于分析任何宏观层面的现象。它不是一套僵硬的公式,而是一种思维的工具箱。我开始尝试用这种“战略性的”眼光去审视我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这对我的职业规划带来了很大的启发。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对“治国”这件事有了更具同理心的理解——认识到决策的艰难和复杂性,以及在不同利益诉求之间寻求平衡的艺术,远比想象中要精妙和艰巨。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心胸开阔了许多,不再轻易地对复杂问题下武断的结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