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基础实验教程
定价:45元
作者:王冬霞
出版社:东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551706391
字数:
页码:23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基础实验教程》适用于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实验教学,内容涵盖了“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单片机接口技术”“高频电子线路”“嵌入式系统基础”“EDA技术”“光纤通信”“程控交换技术”“MATLAB编程基础”等课程的配套实验内容。此外,作为《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基础实验教程》的一个特色,在保证基本实验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提高篇,即在每章后编有若干个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基础实验教程》:
⑤调节高频信号发生器的正弦信号输出频率为8MHz左右,信号输出幅度为300mV左右,调节C2使输出电压幅度U0大且波形不失真(检查此时谐振放大器如无放大倍数可调节w)。以此时回路的谐振频率为中心频率,保持高频信号发生器的信号输出幅度不变,改变频率由中心频率向两边偏离,测得在不同频率时对应的输出电压U0,频率偏离的范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将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并计算回路的频率为谐振时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和回路的通频带。
6.2.7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实验电路的交流等效电路;
(2)整理各实验步骤所得的数据和图形,绘制出单调谐回路接与不接回路电阻时的幅频特性和通频带,并分析原因;
(3)分析Ic的大小不同对放大器的动态范围所造成的影响。
(4)总结实验的心得体会。
6.3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6.3.1实验目的
(1)进一步熟悉高频电路实验箱;
(2)熟悉双调谐回路放大器幅频特性分析方法。
6.3.2预习要求
(1)复习谐振回路的工作原理;
(2)了解实验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
(3)了解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与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异同。
6.3.3实验原理
单调谐回路放大器的选择性差,通频带与增益之间矛盾较大,为了克服这些不利因素,可采用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其工作原理是将高频小信号进行线性放大并滤除噪声和干扰信号,它具有频带宽、选择性好的优点,并能较好地解决增益与通频带之间的矛盾。电路原理图如图6.5所示,电压增益与频率关系及通频带关系如图6.6所示。
在双调谐放大器中,被放大的信号通过耦合电路加到下级放大器的输入端。在双调谐放大器工作在临界耦合、回路无损耗以及匹配的情况下,其谐振时电压增益为大。否则,电压增益均会减小。双调谐放大器是利用谐振回路作为负载,利用谐振回路的选频特性实现具有滤波性能的窄带放大器。为此,可采用双调谐回路放大器。本实验采用电容并联耦合回路作为三极管放大器的负载。
……
序言
对于我这样一个在电子通信领域摸索了几年,但总感觉基础不够扎实的学习者来说,《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基础实验教程》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学习资源。它系统的梳理了专业基础实验的各个方面,让我能够重新审视和巩固那些曾经被忽略或者理解不够深入的知识点。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非常注重实验的“可操作性”和“易理解性”。很多实验都从最基础的元器件开始,逐步深入,引导我们搭建出功能更复杂的电路。在讲解实验步骤时,作者并没有采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而是用相对通俗的语言来解释,并且会详细说明每一步的意义。这一点对于很多理论基础相对薄弱,但动手能力较强的学习者来说,非常有帮助。 我还很欣赏书中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部分。很多时候,我们能够搭建出电路并得到一些数据,但如何解读这些数据,如何将其与理论知识联系起来,往往是学习的难点。《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基础实验教程》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会引导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实验结果,并给出一些思考题,促使我们深入挖掘实验的内在含义。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让我能够更主动地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而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们提升实践能力和理论理解的优秀教材。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作为一名对电子和通信工程充满好奇心的初学者,我一直觉得理论知识枯燥乏味,难以落地。但《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基础实验教程》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首先,它的编写风格非常贴近我们这些动手能力还相对薄弱的学生。每个实验都配有清晰易懂的原理介绍,让你在动手操作之前就能对实验目的和背后的理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作者并没有止步于讲解理论,而是花了大量篇幅来指导我们如何搭建实验电路,每一步都详细到了元器件的选择、连接的顺序,甚至还标注了可能出现的错误及解决方法,这对于我们这些容易“手残”的学生来说简直是救星! 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对实验现象的分析部分。很多时候,我们按照步骤做完了实验,但面对各种波形、数据却不知所云。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它会引导我们去观察、去测量,然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意义,以及这些现象与理论知识的联系。比如,在学习了某个放大电路的实验后,书中会详细讲解增益、带宽、失真等参数的实际测量方法和意义,并且通过对比不同参数下信号的变化,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理论知识在实际电路中的体现。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方式,让我对电子通信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是死记硬背的公式和概念。
评分作为一名即将步入电子通信工程专业大门的准大学生,我非常庆幸能够遇到《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基础实验教程》这本书。在我看来,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实验指导书,更是一本帮助我们建立起扎实基础的“启蒙书”。它让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也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书中对每一个实验的描述都非常详尽,从实验目的、原理,到实验器材、步骤,再到实验现象的分析和讨论,都面面俱到。我特别喜欢它关于实验器材的介绍,不仅列出了具体型号,还简要说明了它们的作用和注意事项,这对于像我这样对器材不太熟悉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实验步骤的图文并茂,使得我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每一步的操作,即使是自己一个人在家摸索,也能按照书中的指导一步步完成。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教会我们如何操作,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如何去思考。在每一个实验完成后,书中都会引导我们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以及这些现象背后所蕴含的电子通信原理。它鼓励我们去质疑、去探索,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对于我们未来在专业领域深入学习和创新至关重要。这本书让我明白,学习电子通信并非只是死记硬背公式,而是需要我们用实践去验证,用思考去理解。
评分读完《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基础实验教程》,我感觉自己像是被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之前对电子通信工程的印象一直是高深莫测,充满了各种复杂的公式和晦涩的理论,总是担心自己学不好,甚至连动手尝试的勇气都没有。然而,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的这种刻板印象。它将那些原本抽象的概念,通过一个个精心设计的实验,变得生动具体。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实验步骤的讲解,详略得当,既保证了关键信息的完整性,又不会让人觉得过于啰嗦。对于初学者来说,最怕的就是看不太懂操作步骤,或者关键步骤含糊不清。《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基础实验教程》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它会清晰地列出所需的实验器材,然后一步步指导你如何连接电路,如何进行参数设置,甚至在某些环节还提供了“避坑指南”,提醒我们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怎么做”的层面,而是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为什么这样做”。每一个实验背后都紧密结合了相关的理论知识,让你在动手的同时,也能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例如,在学习了叠加定理的实验后,书中会引导我们分析不同信号源叠加后的输出波形,并将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从而深刻理解叠加定理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这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让我觉得学习电子通信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任务,而是一场充满探索乐趣的旅程。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真的超出了我的预期!作为一个刚接触这门学科的学生,我最担心的就是学了半天还是只能看懂原理图,实际动手能力却为零。但《电子与通信教程》恰恰弥补了这一点。它不仅仅是理论的搬运工,更是我们走向实践的引路人。书中精选的实验项目都非常经典,涵盖了电子通信领域最核心的基础知识点,比如二极管特性、三极管放大、滤波器设计、信号发生器以及基础的通信原理等等。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滤波器设计的实验,书中不仅给出了详细的电路图和计算公式,还一步步指导我们如何使用仿真软件和实际仪器来验证设计效果。它会告诉你如何调整元件参数来改变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和衰减特性,并且会通过示波器上的波形变化,让我们直观地看到不同滤波器对信号的影响。这种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反馈到理论的完整闭环,极大地增强了我的学习信心和动手能力。我发现,原来那些复杂的电子元器件和电路,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掌控,关键是要有这样一本优秀的操作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