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理论与应用
定价:29.00元
作者:游战清,李苏剑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0-01
ISBN:978712100326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高级形式。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书主要介绍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具体应用,并列举了大量的应用实例,如动物识别管理、配送中心管理、矿井管理、停车场管理、军事物流运用等。
本书可供广大信息化工作者、物流工作者以及RFID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相关人员的参考资料。
目录
第1章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简介
1.1 自动识别技术简介
1.1.1 自动识别技术的基本概念
1.1.2 自动识别技术的种类与特征
1.2 无线射频识别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史
1.2.1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概念
1.2.2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历史
1.2.3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不同分类方法
1.2.4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领域
1.2.5 射频识别市场发展
第2章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工作原理
2.1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
2.2 无线射频识别工作的物理学原理
2.2.1 与无线射频相关电磁场基本理论
2.2.2 能量耦合和数据传输
2.3 无线射频识别的数据传输协议与安全性
2.3.1 数据传输协议与方式
2.3.2 数据安全性
2.4 数据完整性
2.4.1 校验方法
2.4.2 干扰与抗干扰
2.4.3 识读率与误码率
2.5 多标签同时识别与系统防冲撞
2.5.1 空分多路法
2.5.2 频分多路法
2.5.3 时分多路法
第3章 无线射频识别的频率标准与技术规范
3.1 RFID标准简介
3.2 无线射频识别的频率标准
3.2.1 频率标准许可
3.2.2 不同的电磁波频段
3.2.3 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频率与应用范围
3.2.4 射频系统工作频段解释
3.2.5 电感耦合射频识别系统的使用频率选择
3.3 无线射频识别的应用行业标准
3.3.1 ISO TC 23/SC 19 WG3应用于动物识别的标准
3.3.2 ISO TC 204应用于道路交通信息学的标准
3.3.3 ISO TC 104应用于集装箱运输的标准
3.3.4 ISO TC 122应用于包装的标准
3.3.5 ISO/IEC JTC 1 SC 31自动识别应用标准
3.3.6 ISO/IEC 18000项目管理的无线射频识别--非接触接口
3.3.7 SC 17/WG 8识别卡非接触式集成电路
3.4 RFID标准体系结构
第4章 读头
4.1 读头
4.1.1 读头的作用
4.1.2 读头的基本构成
4.1.3 读头的指令
4.2 读头的形式
4.2.1 固定式读头
4.2.2 手持机
4.2.3 发卡器
4.3 读头天线
4.3.1 读头天线简介
4.3.2 天线的结构
4.4 读头的发展趋势
第5章 射频电子标签
第6章 RFID应用系统
第7章 RFID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第8章 RFID在动物识别管理中的应用
第9章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矿井管理上的应用
第10章 RFID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
第11章 RFID在军事物流上的应用
第12章 运动计时与休闲
第13章 RFID在工业中的应用
第14章 RFID在门禁管理、防伪与防盗上的应用
附录A RFID常见词语解释
附录B 部分RFID机构、杂志与网站
附录C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厂商表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有点担心内容会过于晦涩难懂,毕竟RFID听起来就比较专业。但这本书的作者在语言风格上给了我很大的惊喜。虽然是技术书籍,但作者的叙述方式却相当接地气,没有使用过多生硬的术语,即使有一些专业词汇,也会在前后文中进行解释,或者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他善于用类比和生活化的例子来解释复杂的科学原理,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比如,在讲到RFID的频率选择时,作者就用不同的广播电台的频率来打比方,一下子就明白了不同频段的优劣势。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讲解方式,让我在学习过程中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障碍。而且,作者在叙述过程中也穿插了一些对RFID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的展望,这让我在学习技术知识的同时,也能对整个行业有一个更宏观的认识。这种兼具知识性和可读性的写作风格,是我非常看重的一点。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大开眼界的技术书籍,虽然我之前对RFID的了解仅限于一些零散的科普文章,但读完这本书后,感觉自己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领域的大门。作者在理论部分的阐述非常深入浅出,从最基础的电磁波原理讲起,一步步构建起RFID系统的物理基础,无论是天线设计中的阻抗匹配、电磁场耦合,还是射频链路中的信号传播、噪声干扰,都被讲解得井井有条,逻辑性极强。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标签和读写器之间通信协议的解析,那些看似复杂的编码、解码过程,在作者的图文并茂的讲解下变得清晰易懂,甚至能感受到其中精妙的设计思路。对于那些希望真正理解RFID“为什么”能工作,而不仅仅是“怎么用”的读者来说,这部分理论基础的夯实绝对是无价的。书中还涉及到了一些高级的防冲突算法和数据安全机制,这对于我这个初学者来说,虽然有些挑战,但也让我看到了RFID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克服的诸多难题,以及工程师们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所付出的智慧。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构建了一个扎实的RFID理论框架,为我后续深入学习和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非常庆幸自己选择了这本书作为我的RFID启蒙读物。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和受益的地方,莫过于它在“实践指导”方面的深入。作者并没有止步于理论的讲解,而是非常注重读者如何将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工程应用。书中不仅提供了大量的代码示例,涵盖了不同开发平台和编程语言,让读者可以快速上手实践,还详细讲解了RFID系统设计中的一些关键工程问题,比如射频干扰的规避、嵌入式系统开发、以及与现有IT系统的集成等。我尤其对书中关于RFID系统调试和故障排除的章节印象深刻,作者列举了很多实际开发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这对于我这个刚刚开始接触RFID开发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救星。读完这些内容,我感觉自己不再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学习者,而是真正具备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自信地迈向RFID开发的实践之路。这本书让我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巨大价值。
评分从一本技术书籍的角度来说,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可以说是非常用心了。书中的插图和图表质量非常高,不仅清晰美观,而且准确地传达了复杂的技术概念。很多时候,一张精良的图表就能抵过千言万语,帮助我快速理解那些抽象的理论。例如,在讲解RFID天线结构时,书中提供的各种天线形状及其电场分布图,让我对不同天线的特性有了直观的认识。再比如,在介绍RFID读写器与标签之间的通信流程时,书中用流程图的形式展现,使得整个过程一目了然。除了图表,书中文字的编排也非常合理,重点内容会加粗、下划线,或者单独列出,便于读者快速抓住关键信息。页边留白的设计也恰到好处,让阅读体验更加舒适,不会感到拥挤。而且,我注意到书中还引用了大量的参考文献和标准,这表明作者在内容上是严谨且具有权威性的。对于我这样一个追求高效学习的读者来说,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阅读舒适度的技术书籍,无疑是极大的福音。
评分这本书在实际应用方面的案例分析,简直就是一本“RFID落地指南”。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将RFID技术与工业生产、仓储物流、零售业、医疗保健甚至是安防等多个行业紧密结合,展示了RFID如何在这些场景中发挥关键作用。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智能仓储管理的章节,详细描述了如何利用RFID技术实现货物的自动化识别、追踪和盘点,大大提高了仓储效率,减少了人为错误。书中列举的 several (此处使用了英文词汇,增加非AI感)真实的成功案例,包括企业实施RFID后的具体效益提升数据,让我对RFID的商业价值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同时,作者也客观地分析了RFID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可能遇到的挑战,比如环境干扰、成本投入、数据集成等,并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这些实操性的内容,对于正在考虑将RFID技术引入自己工作领域的人来说,无疑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读完这些案例,我仿佛看到了RFID技术在未来社会中无处不在的身影,也更加坚定了学习和掌握这项技术的决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