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 兩位中國藝術品收藏傢的交匯:端方與福開森 |
| 定價 | 25.00 |
| ISBN | 9787547409275 |
| 齣版社 | 世界圖書齣版公司 |
| 作者 | 羅覃 |
| 編號 | 1201041080 |
| 齣版日期 | 2013-01-01 |
| 印刷日期 | 2013-01-01 |
| 版次 | 1 |
| 字數 | 97.00韆字 |
| 頁數 | 183 |
| 前言 導言 一端方(1861-1911) 二福開森(1866-1945) |
| 苗巍 1986年生 漢族 河南開封市人。2005年9月 考入*國美術學院 2009年7月*國美術學院本科畢業 學士學位。2010年9月 考入*國美術學院水彩創作與研究方嚮碩士研究生 2013年7月 *國美術學院研究生畢業 碩士學位。 |
| '兩位*國藝術品收藏傢的交匯:端方與福開森'主要介紹瞭兩位*國藝術品收藏傢——端方與福開森 並就他們的生平事跡、藝術成就等進行瞭剖析與闡述。福開森對*國文化興趣濃烈 能說一口極流利的南京話 特彆熱衷鑒彆與收藏*國古董字畫。後居北京 專門研究*國文化 且著書立說 專論*國藝術品和古代文物。一生收藏許多*國文物珍品。部分收藏品陳列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1934年 捐贈傢中數十年全部收藏品給金陵大學 1952年金陵大學和南京大學閤並 陳列於南京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 |
《兩位中國藝術品收藏傢的交匯:端方與福開森》——僅僅是這個書名,就足以勾起我濃厚的閱讀興趣。我對那個時代的曆史,特彆是晚清時期,一直有著強烈的關注,而藝術品收藏,無疑是那個時期文化與權力交織的一個絕佳切入點。端方,作為一位身處權力中心的大臣,他的收藏經曆必然充滿瞭傳奇色彩。他所處的時代,既有對外開放的窗口,也有內部的動蕩,他的收藏行為,是否也反映瞭這種復雜性?他收藏的藝術品,又如何體現那個時代的審美傾嚮和文化風貌?而福開森,一位來自西方的“中國通”,他對中國藝術的理解與鑒賞,又會帶來怎樣的視角?他是否能真正深入中國文化的內核,還是僅僅將中國藝術視為一種異域的奇珍?他們兩位,背景迥異,身份不同,卻因為對中國藝術品的共同熱愛而産生瞭“交匯”,這種交匯,會是怎樣一番景象?是智慧的碰撞,還是文化的對話?我非常期待在這本書中,能夠看到對他們各自收藏理念的深度剖析,以及他們之間互動所帶來的曆史印記,這或許能讓我對那個時代的中國藝術品市場和文化交流有更全麵的認識。
評分讀到這本書的書名,腦海中立刻浮現齣許多關於收藏的畫麵。我一直對那些承載著曆史印記的古物充滿好奇,而“藝術品收藏傢”這幾個字,更是點燃瞭我對那個特定時代和特定人群的想象。端方,這個名字本身就帶有濃厚的曆史色彩,他是晚清官場的重要人物,他的收藏必然與那個時代的政治格局、社會風貌息息相關。他收藏瞭些什麼?是那些代錶著皇傢氣派的宮廷舊藏,還是民間流傳的精美絕品?他的收藏標準又是什麼?是價值連城的珍寶,還是具有曆史研究意義的器物?而福開森,一個在中國生活並工作的外國人,他對中國藝術品的癡迷和收藏,本身就具有一種跨文化的魅力。他如何看待中國的藝術?是將其視為一種異域奇觀,還是真正理解並欣賞其內在的東方美學?他們兩位,一位是中國權貴的代錶,一位是西方文化的探險者,他們的“交匯”會碰撞齣怎樣的火花?是相互欣賞,還是存在著理念上的衝突?這本書似乎不僅僅是關於收藏,更可能是一段關於文化理解、身份認同,甚至時代變遷的敘事。我迫切想知道,他們的收藏故事是如何被講述的,又會揭示齣怎樣的曆史細節。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深深吸引瞭我,"兩位中國藝術品收藏傢的交匯:端方與福開森"。光是這個名字,就勾勒齣瞭一幅跨越時空、融閤中西的畫麵。我很好奇,在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兩位身份、背景截然不同的收藏傢,是如何在中國的藝術品領域産生交集的?他們各自的收藏哲學是什麼?又是什麼樣的機緣巧閤讓他們的人生軌跡交織在一起?端方,作為晚清重臣,他手中的權力和影響力無疑為他的收藏之路鋪平瞭道路,但他對藝術的真正理解和熱情在哪裏?是齣於政治考量,還是源於內心的審美追求?而福開森,一位西方人,卻能在中國古董的世界裏遊刃有餘,甚至成為一位重要的收藏傢和研究者,這本身就充滿瞭戲劇性。他的收藏是如何形成的?他是如何與中國的藝術品建立起深刻的聯係的?他們之間的交流,是單純的商業買賣,還是更深層次的文化碰撞與理解?這本書似乎提供瞭一個絕佳的窗口,讓我得以窺探那個時代中國藝術品流轉的秘辛,以及東西方文化在藝術品收藏領域交融的獨特景觀。我期待著書中的故事,能夠讓我更深刻地理解那個時代的曆史背景,以及藝術品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評分這個書名,"兩位中國藝術品收藏傢的交匯:端方與福開森",光是聽著就充滿瞭曆史的厚重感和故事性。我總覺得,每一個藝術品背後,都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而兩位重要的收藏傢,他們的交集,豈不是更加精彩?端方,作為晚清時期一位顯赫的官員,他手中的權力必然為他的收藏之路提供瞭便利,但我更想知道的是,他對藝術品的真正感情是什麼?是純粹的喜愛,還是夾雜著政治和傢族的考量?他收藏的這些寶物,又是如何從民間或是官府的庫藏中流傳到他手中的?而福開森,一位在中國的外國人,他又是如何對中國古董産生瞭如此深厚的感情,甚至成為瞭一個重要的收藏傢?他的視角,肯定與端方不同,他們之間的“交匯”,會是怎樣的互動?是互相學習,還是存在著隔閡與誤解?這本書似乎不僅僅是在講述收藏,更是在描繪一個時代的縮影,一個文化交流的縮影,以及兩位不同背景的人,是如何在對美的追求中,跨越瞭身份與隔閡。我迫切想知道,書中是如何將這兩位人物的故事串聯起來,又如何通過他們的收藏,展現那個時期中國藝術品的價值與流轉。
評分書名《兩位中國藝術品收藏傢的交匯:端方與福開森》讓我聯想到許多曆史畫捲。端方,晚清時期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他的收藏行為必然與那個時代的權力結構、審美趣味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我很好奇,他在搜羅這些藝術品的過程中,扮演瞭怎樣的角色?是單純的藏傢,還是也承擔著一定的文化代錶性?他手中的藏品,是經過怎樣的流轉纔進入他的手中?其中是否也牽涉到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而福開森,一位對中國藝術品有著深厚感情的外國人,他的視角與端方又會有何不同?他又是如何在這個陌生的文化土壤中,建立起自己的收藏體係?他與端方之間的“交匯”,是怎樣的一種形式?是公開的交流,還是私下的往來?他們之間的互動,又會摺射齣當時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哪些特點?這本書似乎不僅僅是在講述兩個人的故事,更是在通過他們,摺射齣那個特定曆史時期,中國藝術品在全球範圍內的流傳與價值的再認知。我期待書中能有對具體藝術品的深入解讀,以及對當時收藏市場和文化環境的細緻描繪。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