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第2版)(中国通信学会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推荐教材)
定价:42.00元
作者:吴柏钦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8-01
ISBN:9787115313911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99kg
编辑推荐
1.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写法
2. 内容紧跟技术发展趋势
3. 可作为综合布线工作手册
内容提要
本书从综合布线系统的布线工程实用出发,严格按照国家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和GB50312—2007《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标准,结合了综合布线安装与施工白皮书的内容,以及GB50846—2012《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和GB50847—2012《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较为全面地涉及构建综合布线系统,选择综合布线产品,设计综合布线系统,安装综合布线系统环境,安装双绞线系统,安装光缆系统,管理综合布线工程项目,测试综合布线系统性能,验收综合布线系统等内容。并通过项目和任务分解,每项任务都有学习目标和任务导入。教材给予了较多的知识准备,可供实际教学灵活选择取舍,也可供学生课外自学参考。本书中每个项目都安排了项目教学的内容与步骤。通过本书的学习,学生能对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有较完整的概念,并能掌握通信网络工程施工的基本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综合布线工程设计与施工或者通信布线系统维护工作奠定的基础。 本书可作为电子信息类高职院校综合布线课程教材,以及电子信息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信技术专业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综合布线工种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和工程施工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目 录
项目一 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及应用 1
任务1.1 调查综合布线行业的现状 1
【学习目标】 1
一、任务导入 1
二、知识准备 2
三、任务分析 10
四、任务训练 11
任务1.2 绘制综合布线系统拓扑图 11
【学习目标】 11
一、任务导入 12
二、知识准备 12
三、任务分析 15
四、任务训练 16
项目二 综合布线系统方案设计 17
任务2.1 设计水平(配线)子系统 17
【学习目标】 17
一、任务导入 18
二、知识准备 18
三、任务分析 44
四、任务训练 47
任务2.2 设计垂直干线子系统 48
【学习目标】 48
一、任务导入 48
二、知识准备 49
三、任务分析 56
四、任务训练 58
任务2.3 设计建筑群子系统 59
【学习目标】 59
一、任务导入 59
二、知识准备 62
三、任务分析 67
四、任务训练 70
任务2.4 实践综合布线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70
【学习目标】 71
一、任务导入 71
二、知识准备 72
三、任务分析 72
四、任务训练 86
任务2.5 设计住宅综合布线系统 91
【学习目标】 91
一、任务导入 91
二、知识准备 92
三、任务分析 98
四、任务训练 100
任务2.6 设计无源光网络ODN系统解决方案 101
【学习目标】 101
一、任务导入 102
二、知识准备 103
三、任务分析 111
四、任务训练 117
项目三 综合布线铜缆施工 120
任务3.1 安装综合布线标准机柜 120
【学习目标】 120
一、任务导入 121
二、知识准备 122
三、任务分析 133
四、任务训练 134
任务3.2 安装综合布线金属桥架、PVC管槽 135
【学习目标】 135
一、任务导入 135
二、知识准备 136
三、任务分析 145
四、任务训练 146
任务3.3 敷设综合布线电缆 147
【学习目标】 147
一、任务导入 147
二、知识准备 148
三、任务分析 161
四、任务训练 162
任务3.4 连接语音水平子系统硬件 163
【学习目标】 163
一、任务导入 164
二、知识准备 164
三、任务分析 172
四、任务训练 173
任务3.5 连接数据水平子系统硬件 173
【学习目标】 173
一、任务导入 173
二、知识准备 174
三、任务分析 182
四、任务训练 182
任务3.6 端接常用铜质信号电缆 187
【学习目标】 187
一、任务导入 187
二、知识准备 188
三、任务分析 207
四、任务训练 207
项目四 综合布线光缆施工 209
任务4.1 敷设光缆 209
【学习目标】 209
一、任务导入 210
二、知识准备 211
三、任务分析 225
四、任务训练 226
任务4.2 接续光缆 227
【学习目标】 227
一、任务导入 228
二、知识准备 230
三、任务分析 248
四、任务训练 248
【任务训练】 248
任务4.3 端接光缆 249
【学习目标】 249
一、任务导入 249
二、知识准备 251
三、任务分析 260
四、任务训练 262
项目五 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与验收 264
任务5.1 测试综合布线电缆链路 264
【学习目标】 264
一、任务导入 264
二、知识准备 266
三、任务训练 282
任务5.2 测试光缆链路 283
【学习目标】 283
一、任务导入 284
二、知识准备 286
三、任务分析 292
四、任务训练 293
任务5.3 验收综合布线工程 293
【学习目标】 293
一、任务导入 294
二、知识准备 295
三、任务分析 305
四、任务训练 305
项目六 综合布线工程管理及招投标 306
任务6 制作投标文件 306
【学习目标】 306
一、任务导入 306
二、知识准备 307
三、任务分析 322
四、任务训练 323
参考文献 325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惊喜在于其对理论知识的讲解深度和广度。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而是深入剖析了“为什么”和“如何做”。例如,在介绍光纤的传输损耗时,书中不仅列举了各种损耗的类型(如吸收损耗、散射损耗、弯曲损耗),还详细解释了每种损耗产生的原因,以及不同型号光纤在这些损耗上的差异化表现。更难能可贵的是,它还提供了如何通过科学的布线设计和施工规范来最小化这些损耗的实用建议。书中对各种布线标准(如TIA/EIA、ISO/IEC)的解读也非常到位,不仅仅是罗列标准号,而是阐述了标准背后的逻辑和它们在实际工程中的意义。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线缆选型部分的详尽论述,从物理结构、材料特性到电气性能,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比较和分析,帮助我这样的初学者能够迅速建立起对不同类型线缆的认知,并能根据实际需求做出明智的选择。这种严谨细致的风格贯穿全书,让我感觉不仅仅是在学习一个技术,更是在学习一种严谨的工程思维。
评分这本书对于我这样一个非专业出身的读者来说,提供了一个非常友好的入门途径。我最欣赏的是它能够将非常专业的术语和复杂的工程概念,用相对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书中大量出现的流程图和对比表格,极大地帮助我理解了不同技术方案的优劣势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例如,在介绍屏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TP)时,书中用清晰的图示展示了它们内部结构的区别,并详细列举了各自的适用场合和性能差异,这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它们为何会存在,以及何时应该选择哪种类型。此外,书中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注意事项的提示,也让我对实际操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能够提前规避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虽然我之前对综合布线领域知之甚少,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逐渐建立起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且对于如何着手学习更深入的专业知识也有了方向感。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是我非常看重的一点。我购买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在实际布线项目中的操作能力,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书中大量的图表和实操案例,让原本抽象的技术概念变得直观易懂。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线缆连接器压接和光纤熔接部分的详细步骤说明,配以清晰的示意图,我完全可以对照着书本进行操作练习。此外,书中对常见故障的排查方法和对策也进行了归纳总结,这对于解决实际工程中遇到的棘手问题非常有帮助。它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故障排除框架,引导读者一步一步地找到问题根源,而不是盲目猜测。我还注意到书中对施工过程中一些细节的强调,比如线缆的弯曲半径控制、标签标识的规范化等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在实际应用中却能极大地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后期的维护效率。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师傅,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做好每一个环节。
评分坦白说,我当初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它的“中国通信学会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推荐教材”的标签,这让我对内容的权威性和适用性抱有很高的期待。阅读之后,我发现这本书确实不负众望。它不仅涵盖了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原则、标准规范、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核心内容,还在一些前沿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上有所涉猎,这对于想要了解行业发展方向的读者来说非常有价值。书中关于网络安全和数据保密在布线设计中的体现,以及对绿色环保布线理念的探讨,都体现了编著者对行业发展的深刻洞察。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不同应用场景下布线解决方案的比较分析,比如办公室、数据中心、智能家居等,这使得书本的内容更加贴合实际需求,也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场景下的设计侧重点。这本书的编排也十分用心,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重点突出,能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保持清晰的思路。
评分这本书的逻辑结构和叙述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作者在组织内容时,遵循了从宏观到微观、从基础到进阶的清晰脉络。开篇部分很好地引入了综合布线系统在现代信息网络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性,为后续内容的展开奠定了基础。随后,深入到各个子系统(如水平布线、垂直布线、设备间布线)的详细介绍,并对每个子系统涉及的关键技术和组件进行了深入剖析。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书中对于数据传输的原理和影响因素的阐述,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紧密结合了综合布线系统的实际应用。例如,在讲解信号衰减时,它会分析不同频率下信号在不同介质中的传输特性,以及这对高速数据传输带来的挑战。此外,书中对电磁干扰(EMI)和射频干扰(RFI)的防护措施也有非常系统的介绍,这一点对于确保网络通信的可靠性至关重要。整体而言,这本书的叙述流畅,语言专业但易于理解,使得复杂的工程技术知识能够被有效地传达给读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