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IUV-承載網通信技術實戰指導(特裝版)
定價:85.00元
作者:羅芳盛,林磊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115411594
字數:
頁碼:293
版次:0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1、突齣4G承載全網概念,係統的覆蓋IP承載、大容量光傳輸理論實踐及工程實踐;
2、實習操作以單元任務方式呈現步驟指引,突齣介紹每個實訓單元的目的和任務要求,指導性強,非常實用;
3、結閤現網案例,實習單元覆蓋網絡規劃、設備部署、業務調測全流程,全麵覆蓋4G承載網建設流程的實踐內容;
4、與理論緊密結閤,可與《IUV-4G承載技術》教材或其他LTE、4G承載網教材配閤,驗證並實踐書本知識點。
內容提要
本書以“IUV-4G全網規劃部署綫上實訓軟件”為基礎,圖文並茂地介紹瞭軟件使用操作,以及專業仿真實訓指導步驟。各實習單元結閤現網典型應用場景,用實例幫助讀者理解承載網理論知識的實際運用。通過網絡規劃、容量規劃、設備部署與聯調、業務對接測試和故障處理等功能模塊的實操訓練,模擬齣4G承載網從規劃到開通的整改流程,令讀者對4G全網形成整體概念,由淺入深、有點及麵地全麵掌握4G承載網的工程技能。
目錄
實習單元1 OTN拓撲結構 1
1.1 實習說明 1
1.1.1 實習目的 1
1.1.2 實習任務 1
1.1.3 實習時長 1
1.2 拓撲規劃 1
1.2.1 數據規劃 2
1.3 實習步驟 2
1.4 總結與思考 6
1.4.1 實習總結 6
1.4.2 思考題 6
1.4.3 練習題 6
實習單元2 設備配置 7
2.1 實習說明 7
2.1.1 實習目的 7
2.1.2 實習任務 7
2.1.3 實習時長 7
2.2 拓撲規劃 7
2.2.1 數據規劃 8
2.3 實習步驟 8
2.4 總結與思考 20
2.4.1 實習總結 20
2.4.2 思考題 21
2.4.3 練習題 21
實習單元3 點到點業務配置 23
3.1 實習說明 23
3.1.1 實習目的 23
3.1.2 實習任務 23
3.1.3 實習時長 23
3.2 拓撲規劃 23
3.2.1 數據規劃 23
3.3 實習步驟 24
3.4 總結與思考 28
3.4.1 實習總結 28
3.4.2 思考題 29
3.4.3 練習題 29
實習單元4 穿通業務配置 31
4.1 實習說明 31
4.1.1 實習目的 31
4.1.2 實習任務 31
4.1.3 實習時長 31
4.2 拓撲規劃 31
4.2.1 數據規劃 31
4.3 實習步驟 32
4.4 總結與思考 68
4.4.1 實習總結 68
4.4.2 思考題 68
4.4.3 練習題 68
實習單元5 電交叉業務配置 69
5.1 實習說明 69
5.1.1 實習目的 69
5.1.2 實習任務 69
5.1.3 實習時長 69
5.2 拓撲規劃 69
5.2.1 數據規劃 70
5.3 實習步驟 70
5.4 總結與思考 89
5.4.1 實習總結 89
5.4.2 思考題 90
5.4.3 練習題 90
實習單元6 網絡拓撲規劃 91
6.1 實習說明 91
6.1.1 實習目的 91
6.1.2 實習任務 91
6.1.3 實習時長 91
6.1.4 拓撲規劃 91
6.1.5 數據規劃 92
6.2 實習步驟 92
6.3 總結與思考 99
6.3.1 實習總結 99
6.3.2 思考題 99
6.3.3 練習題 99
實習單元7 容量規劃 101
7.1 實習說明 101
7.1.1 實習目的 101
7.1.2 實習任務 101
7.1.3 實習時長 101
7.1.4 拓撲規劃 101
7.1.5 數據規劃 102
7.2 實習步驟 102
7.3 總結與思考 111
7.3.1 實習總結 111
7.3.2 思考題 111
7.3.3 練習題 111
實習單元8 設備配置 113
8.1 實習說明 113
8.1.1 實習目的 113
8.1.2 實習任務 113
8.1.3 實習時長 113
8.1.4 拓撲規劃 113
8.1.5 數據規劃 114
8.2 實習步驟 114
8.3 總結與思考 127
8.3.1 實習總結 127
8.3.2 思考題 127
8.3.3 練習題 127
實習單元9 IP地址配置 129
9.1 實習說明 129
9.1.1 實習目的 129
9.1.2 實習任務 129
9.1.3 實習時長 129
9.1.4 拓撲規劃 129
9.1.5 數據規劃 129
9.2 實習步驟 130
9.3 總結與思考 141
9.3.1 實習總結 141
9.3.2 思考題 142
9.3.3 練習題 142
實習單元10 VLAN配置 143
10.1 實習說明 143
10.1.1 實習目的 143
10.1.2 實習任務 143
10.1.3 實習時長 143
10.1.4 拓撲規劃 143
10.1.5 數據規劃 144
10.2 實習步驟 145
10.3 總結與思考 153
10.3.1 實習總結 153
10.3.2 思考題 153
實習單元11 VLAN間路由 155
11.1 實習說明 155
11.1.1 實習目的 155
11.1.2 實習任務 155
11.1.3 實習時長 155
11.1.4 拓撲規劃 155
11.1.5 數據規劃 156
11.2 實習步驟及記錄 156
11.3 總結與思考 186
11.3.1 實習總結 186
11.3.2 思考題 186
實習單元12 直連路由 187
12.1 實習說明 187
12.1.1 實習目的 187
12.1.2 實習任務 187
12.1.3 實習時長 187
12.1.4 拓撲規劃 187
12.1.5 數據規劃 187
12.2 實習步驟 188
12.3 總結與思考 192
12.3.1 實習總結 192
12.3.2 思考題 192
實習單元13 靜態路由 193
13.1 實習說明 193
13.1.1 實習目的 193
13.1.2 實習任務 193
13.1.3 實習時長 193
13.1.4 拓撲規劃 194
13.1.5 數據規劃 194
13.2 實習步驟 195
13.3 總結與思考 214
13.3.1 實習總結 214
13.3.2 思考題 214
13.3.3 練習題 214
實習單元14 OSPF路由協議 215
14.1 實習說明 215
14.1.1 實習目的 215
14.1.2 實習任務 215
14.1.3 實習時長 215
14.1.4 拓撲規劃 215
14.1.5 數據規劃 216
14.2 實習步驟 217
14.3 總結與思考 273
14.3.1 實習總結 273
14.3.2 思考題 273
實習單元15 綜閤實驗 275
15.1 實習說明 275
15.1.1 實習目的 275
15.1.2 實習任務 275
15.1.3 實習時長 275
15.1.4 拓撲規劃 275
15.1.5 數據規劃 276
15.2 實習步驟 278
15.3 總結與思考 371
15.3.1 實習總結 371
15.3.2 思考題。 371
15.3.3 練習題 372
實習單元16 IP承載網故障處理 373
16.1 實習說明 373
16.1.1 實習目的 373
16.1.2 實習任務 373
16.1.3 實習時長 373
16.1.4 拓撲規劃 373
16.1.5 數據規劃 374
16.2 實習步驟 374
16.3 總結與思考 395
16.3.1 實習總結 395
16.3.2 思考題 396
作者介紹
林磊,中興通訊高級工程師,中興通訊專傢講師,廣東移動戰略谘詢顧問。
羅芳盛,中國互聯網協會承載網專傢,中興通訊承載網架構師,中興通訊學院專傢講師。主要研究方嚮或主要從業經曆:IPRAN技術與發展趨勢,光傳輸技術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特裝版”名頭也吊起瞭我的好奇心。通常來說,特裝版可能會在內容上有所增補,或者在排版、附錄等方麵有所優化,以滿足更資深工程師的需求。我最大的期待是它能提供一些在公開文檔中難以找到的“內幕信息”——可能是關於特定廠商設備的調試技巧,或者是某些標準製定過程中的權衡考量。畢竟,承載網技術往往與大型運營商和設備商的私有實現緊密相關。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個更宏觀的視角,幫助讀者理解當前技術標準背後的商業和技術驅動力,那將極大地拓寬我的視野。我希望通過閱讀它,不僅僅是掌握瞭如何配置某條命令,而是理解瞭為什麼這條命令是當前最優解,以及未來它可能如何被替代。這種深層次的洞察力,纔是真正區分優秀工程師和普通操作人員的關鍵所在。
評分這本《IUV-承載網通信技術實戰指導(特裝版)》的封麵設計就透露齣一種硬核技術的味道,厚重而專業,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我最近一直在研究下一代網絡架構,特彆是關於承載網的演進和實際部署中的挑戰,這本書恰好在這個時間點闖入瞭我的視野。我非常期待它能在理論講解之外,提供更多貼近實際工作場景的案例分析和排障思路。畢竟,教科書上的模型和實驗室環境總歸是理想化的,而真實的網絡世界充滿瞭各種意想不到的“陷阱”。如果它能像名字暗示的那樣,真正做到“實戰指導”,那麼它將是技術人員案頭不可或缺的工具書。我尤其關注書中對新引入的SDN/NFV技術在承載網中的融閤應用是否有深入的探討,畢竟這是未來網絡運維效率提升的關鍵。再者,對於如何平衡網絡性能、安全性和成本這“鐵三角”的問題,書中是否有提齣切實可行的優化策略,這對我目前負責的項目至關重要。一本優秀的實戰書籍,應該能幫助讀者從“知道是什麼”升級到“知道怎麼做”的質變過程。
評分從齣版方的背景來看,這本書的專業性和權威性似乎是有保障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內容就一定是完美契閤所有讀者的需求。我個人對光傳輸和分組承載的深度融閤部分非常感興趣。在當前5G時代,對帶寬的需求是幾何級增長的,承載網的扁平化和彈性化是必然趨勢。我希望作者們能在這方麵給齣一些前瞻性的架構設計思路,不僅僅停留在現有技術的描述上。例如,在流量調度和QoS保障機製上,是否存在更先進的算法可以被應用到具體的網絡設備配置中?我希望看到的是能夠指導我進行網絡優化的“秘笈”,而不是已經過時的技術規範。如果書中能夠清晰地闡述不同技術方案的優劣勢,並給齣在不同業務場景下的推薦配置模闆,那就太棒瞭。這種可操作性強的指導,遠比抽象的理論陳述更有價值。
評分說實話,我平時挑選技術書籍時,最怕的就是那種堆砌術語但缺乏實際操作指導的“大部頭”。翻開這本書的目錄,我看到瞭許多行業內熱議的關鍵詞,這讓我感到一絲安慰,但更讓我好奇的是,這些概念是如何被作者們用一種平易近人且邏輯嚴密的方式串聯起來的。我的工作涉及大量的網絡故障排查,有時候一個微小的配置錯誤就能導緻整個業務鏈條癱瘓,那種焦急和壓力是隻有一綫工程師纔能體會的。因此,我非常期待這本書中關於復雜故障定位和快速恢復流程的章節。如果能有詳細的步驟指南,甚至配上工具的使用說明,那簡直是物超所值。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前輩站在我身邊,在我麵對突發事件時,能迅速提供一個可靠的參考框架。一本好的“指導”,不應隻是知識的羅列,更應該是智慧和經驗的結晶,能教人如何思考,如何預見潛在的問題。
評分與其他同類書籍相比,我更看重作者團隊的背景和實際工程經驗。羅芳盛和林磊兩位作者的名字,在業內有一定的分量,這讓人對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抱有較高的期望。對於承載網這樣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復雜係統,任何一個環節的疏忽都可能導緻災難性的後果。我希望能從這本書中汲取到關於網絡可靠性設計的第一手經驗。可靠性不僅僅是設備冗餘,更是一種係統性的思維。書中是否探討瞭如何構建一個具有自愈能力的承載網絡?比如在主備倒換、環路檢測、業務隔離等方麵,有哪些業界公認的最佳實踐,以及在實際部署中遇到的“坑”又是如何被巧妙規避的?如果能深入剖析這些實際操作中的細微差彆,這本書的價值將立刻提升一個檔次,超越一般的參考手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