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各行業技術現狀及其發展趨勢報告 2007~2008
定價:48.00元
作者:中國知識産權研究會
齣版社: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030207760
字數:480000
頁碼:38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622kg
編輯推薦
選取熱點領域,綜述現狀,預測發展趨勢,商討發展對策。
本書是由中國知識産權研究會組織不同領域的專傢在查閱、歸納、分析原始文獻的基礎上撰寫而成的,該專題報告共分13個部分,其內容涉及十三個技術領域,具體包括第四代移動通信、人類乾細胞、抗體、燃料電池、永磁稀土運用、計算機等。該書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內容提要
本書包括十三個領域的技術現狀及其發展趨勢報告,內容涉及靜電紡絲、燃料電池、第四代移動通信、計算機程序相關、抗乙肝病藥物及抗體、乾細胞、液晶等離子體有機發光顯示等領域,這些都屬於國傢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重點領域及其優先主題範圍內的內容。
每篇報告縱嚮從角度介紹瞭主題對象的曆史、現狀和發展趨勢,橫嚮介紹瞭該技術的主要國傢、主要研究機構或公司、産業界的實際水平。通過對現狀進行分析,對未來發展進行瞭預測,力求為領導技術創新和經營決策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為技術情報研究參與國際競爭提供基礎資料,為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工作提供藉鑒。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題目,總讓我産生一種穿越時空的奇妙感覺:《各行業技術現狀及其發展趨勢報告 2007~2008》。作為一名對科技發展有著強烈好奇心的普通讀者,我非常期待能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2007年至2008年,這可是中國經濟騰飛、技術革新日新月異的關鍵時期。我想知道,在那時,我們的製造業到底達到瞭什麼水平?那些曾經轟轟烈烈發展的行業,比如通信、汽車、航空航天等,在技術層麵究竟有多大的突破?報告是否會詳細解讀當時的産業技術壁壘,以及我們是如何一步步跨越的?更讓我著迷的是“發展趨勢”這部分。在那兩年,有哪些新興技術開始嶄露頭角,並被預判為未來發展的方嚮?比如,人工智能的雛形,新能源技術的初步探索,或者是在信息技術領域的革新。這本書,在我看來,就像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它不僅記錄瞭技術的現狀,更是一種對未來方嚮的指引。我希望從中能獲得一些深刻的見解,理解那段曆史時期技術發展的邏輯,以及它如何為我們今天的科技成就奠定基礎。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各行業技術現狀及其發展趨勢報告 2007~2008》在我看來,就像是一份來自過去時代的迴響,一份承載著對中國産業未來展望的珍貴記錄。作為一個對時代變遷和技術革新有濃厚興趣的讀者,我特彆關注的是它如何描繪那個時代的技術圖景。2007-2008年,這不僅僅是日曆上的兩個數字,更是中國工業化進程中一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轉摺點。我想知道,在這份報告中,那些曾經被視為“前沿”的技術,在如今看來是多麼的“稚嫩”;那些曾經的“發展趨勢”,又在多大程度上變成瞭現實。我期待著,書中能夠對當時中國各個支柱産業,比如汽車、通信、傢電等,進行深入的技術診斷,分析其核心競爭力、存在的短闆,以及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同時,我也非常好奇,那些當時可能還未被大眾熟知,但在未來卻扮演瞭重要角色的新興技術,比如雲計算的萌芽、移動互聯網的初步探索,在這份報告中是否有提及,又是如何被解讀的?這本書,也許能讓我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去審視和迴味那段波瀾壯闊的技術發展史,感受中國製造業從“中國製造”嚮“中國創造”邁進的艱難而又輝煌的曆程。
評分翻開這本書,仿佛進入瞭一個浩瀚的知識寶庫,尤其是在我作為一名對科技發展動態充滿好奇的讀者而言。這本書的標題就足夠吸引人:《各行業技術現狀及其發展趨勢報告 2007~2008》。光是這個時期的跨度,就足以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期待。2007年到2008年,這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技術革新浪潮風起雲湧的關鍵時期。我特彆好奇,在那時,我們國傢的科技力量究竟發展到瞭哪個階段?哪些行業的技術瓶頸正在被突破?又有哪些新興技術正在悄然孕育,預示著未來的方嚮?這本書是否能為我描繪齣一幅清晰的圖景?我期望它能深入淺齣地剖析各個主要行業,比如製造業、信息技術、能源、生物醫藥等等,揭示它們在當時所處的具體技術水平,是處於領先地位,還是正在奮起直追?更重要的是,它能否預見這些技術在未來幾年的發展軌跡,為我這樣一個普通讀者提供一個宏觀的認知框架?我對書中可能涵蓋的案例研究、數據分析和專傢觀點充滿瞭興趣,希望能從中獲得一些有價值的信息,幫助我理解當下科技進步的脈絡,並為我個人的學習和職業發展提供一些啓示。
評分看到《各行業技術現狀及其發展趨勢報告 2007~2008》這個書名,我就感覺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技術的數據匯編,更是一份關於中國産業戰略思考的珍貴文獻。作為一個對國傢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有著強烈關注的讀者,我迫切地想知道,在那段特殊的時期,中國各行各業的技術究竟發展到瞭什麼程度,又麵臨著怎樣的機遇與挑戰。我腦海中勾勒齣的畫麵是,它會細緻地剖析各個關鍵産業,例如鋼鐵、化工、機械製造、電子信息等,不僅列齣其現有技術水平,更會深入分析其背後的原因,是得益於技術引進、自主研發,還是市場驅動?同時,我也對書中關於“發展趨勢”的論述非常感興趣。那些在2007-2008年被預見的未來技術方嚮,如今看來,有哪些已經成為現實?又有哪些,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如預期般發展?這份報告,或許能幫助我理解,在那個信息相對不那麼發達的年代,我們的專傢是如何洞察未來,並為國傢産業發展方嚮指明道路的。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宏觀的視角,讓我更好地理解中國經濟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定位和發展策略。
評分作為一個對科技發展充滿熱情,並試圖理解國傢産業脈絡的普通人,我被《各行業技術現狀及其發展趨勢報告 2007~2008》這個標題深深吸引。我腦海中浮現的是,在那兩年間,中國的各個行業,從工業到農業,從信息技術到傳統服務業,究竟是如何在技術上進行演進的。我渴望瞭解,當時中國在哪些領域已經具備瞭世界級的水準,又在哪些領域仍處於追趕的階段。這本書似乎提供瞭一個絕佳的窗口,讓我能夠窺探到那些影響國計民生的重大技術決策和發展方嚮。我尤其好奇,報告是否會深入分析技術瓶頸,比如能源效率、環境保護、核心零部件的國産化等等。同時,我也期待它能勾勒齣那些正在蓄勢待發的新興技術,比如在生物技術、納米技術、新能源領域的初期發展情況。對於我而言,這份報告不僅僅是枯燥的數據和理論,更是一種對曆史的梳理,對未來的預判,幫助我理解中國經濟騰飛背後,科技創新所扮演的關鍵角色。我希望能從中學習到,如何在復雜的技術變革浪潮中,辨彆方嚮,抓住機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