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星空帝国 中国古代星宿揭秘(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
定价:78.00元
作者:徐刚 王燕平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11542140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震撼形象的星座图案 鲜为人知的故事传说 天人合一的文化传承尽收书中。
突出了中国风中国梦中国传统,突出了流传千古的浓厚文化韵味,突出了阅读的趣味性和故事性。
星空帝国浓缩了300多个中国古代与天文相关的故事,并配以国外神话传说,帮助读者在中西文化的对比中,了解历史,掌握科学知识。
内容提要
本书以吟诵中国星象的著作《步天歌》为线索,配以作者的中国星官形象,通过图解的形式向读者揭示了中国古代星官体系的秘密。书中涵盖了历史典故、诗词歌赋、书画碑拓等中国文化的元素,又融合现代天文知识,既饱含文化色彩,又不失科学性、趣味性和生动性,是一部科普与人文相结合的佳作。
目录
章 中国星官概述第二章 三垣
紫微垣
太微垣
天市垣
第三章 东方七宿
角宿
亢宿
氐宿
房宿
心宿
尾宿
箕宿
第四章 北方七宿
斗宿
牛宿
女宿
虚宿
危宿
室宿
壁宿
第五章 西方七宿
奎宿
娄宿
胃宿
昴宿
毕宿
觜宿
参宿
第六章 南方七宿
井宿
鬼宿
柳宿
星宿
张宿
翼宿
轸宿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徐刚,第四届三个一百工程获奖图书《邮票上的天文学》的作者,潜心进行天文科普创作多年,而且是天文爱好者及天文邮票收藏家,其创作的《我的太阳》专题邮集获国际大奖。
王燕平,北京天文馆科普工作者,与徐刚合作在《博物》杂志上发表天文科普文章多篇。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国古代宇宙观的大门,让我得以窥见先民们如何仰望星空,构建属于自己的“星空帝国”。在阅读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古人对星空的理解并非仅仅是冰冷的观测数据,而是与他们的生活、信仰、社会结构紧密相连。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解读,将这些看似遥远的星宿变得触手可及。比如,书中对“四象”的介绍,不仅阐述了它们在方位上的象征意义,更将它们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以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神话形象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幅完整的宇宙秩序图。这种将自然现象与文化符号相结合的叙述方式,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理解。我还惊讶于书中关于“星宿与政治”的论述。古人将星象的变动与国家的兴衰、君王的德行联系起来,认为“天人感应”,星宿的异常预示着王朝的危机。这种将宇宙运行与人类社会紧密关联的观念,反映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也体现了古人对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稳定的深切关注。这本书让我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智慧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加敬佩古人对宇宙的探索和理解。
评分《HJ 星空帝国》这本书,简直就像一本将古老星空重新点亮的奇幻指南。作为一名对天文和历史都充满兴趣的读者,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本书,能将中国古代那些散落的星宿传说和科学观测有机地结合起来,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期待。我曾以为星宿只是古代人用来消磨时光的浪漫故事,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它们背后蕴含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作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星宿体系的形成和演变,从最基本的“三垣二十八宿”到更加精细的星官划分,都一一做了详尽的解释。尤其让我着迷的是,书中将星宿与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联系了起来。我了解到,古人不仅用星宿来判断时间、指导农业,还将它们用于航海、军事,甚至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象征。书中对“牛郎织女”等星宿神话的解读,也让我看到了古人对爱情、思念等情感的寄托。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星空,它是在讲述中国古代文明的智慧和生活方式。读完之后,我仿佛能够站在古代的城楼上,望着同样的星空,感受着古人的喜怒哀乐和对宇宙的敬畏。
评分读完《HJ 星空帝国》,我仿佛经历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星际旅行。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星宿的天文科普读物,更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文明史的宏大叙事。作者将天文学、历史学、民俗学、神话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立体、生动、充满魅力的中国古代星空图景。我一直对中国古代那些神秘的星象记载感到好奇,总觉得它们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这本书为我一一解答了这些疑惑。它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星宿的起源、发展和演变,从早期的“三垣二十八宿”体系,到后来各种星官的命名和划分,都展现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和严谨的观察能力。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书中对古代天文学家如何运用天文知识来服务于社会生活做了详尽的阐述。无论是指导农业生产的节气变化,还是用于导航的星体指引,亦或是与国家大事息息相关的天文观测,都体现了天文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读到关于“天文占卜”的部分,我更是对古人的智慧和对宇宙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那些看似玄妙的占卜背后,其实蕴含着对宇宙运行规律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发展的期盼。这本书就像一位博学的向导,带领我漫步在中国古代的星空之下,感受那份古老而又深邃的智慧。
评分在浩瀚的星海中,人类自古以来就充满了好奇与敬畏。这本《HJ 星空帝国》给我带来了全新的视角,让我重新认识了那些在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我一直以为星宿只是古人的一种浪漫想象,是他们对未知宇宙的诗意解读,但这本书却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详实的考据,揭示了中国古代星宿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天文知识。作者并没有枯燥地罗列星官的名字和位置,而是将它们巧妙地融入了古代社会的生活、神话传说、甚至政治制度之中。我读到书中关于“二十八宿”的章节时,简直惊叹于古人观察天空的精细程度。他们不仅能辨认出不同的星座,还能根据星宿的移动来判断季节、指导农业生产,甚至占卜吉凶。书中对“三垣”的解读也让我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天空的区域划分,更是古代皇权象征的延伸,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角、亢、氐、房”等星宿故事的叙述,那些神话故事中寄托的先民情感和智慧,通过文字的力量再次鲜活起来。这本书让我明白,古人对星空的探索,不仅仅是对宇宙的好奇,更是对自身生存环境的理解和对未来命运的期盼。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通往中国古代文明深层理解的大门,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智慧和想象力的星空世界,一个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星空帝国”。
评分阅读《HJ 星空帝国》的体验,就像是在品味一杯陈年的佳酿,越品越能体会到其中的醇厚和韵味。这本书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将中国古代的星宿知识与历史文化深度融合,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宇宙图景。我一直对中国古代那些充满诗意的星官名字感到好奇,比如“参宿”和“觜宿”,但以往了解到的信息大多零散且难以系统。这本书则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古代星宿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让我对整个体系有了清晰的认识。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星宿在古代社会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我了解到,星宿不仅仅是天上的点缀,更是古人观察自然、指导生产、制定历法的重要依据。例如,书中关于“二十八宿”与四季更迭、农业生产的联系,让我深刻体会到古人对自然规律的精准把握。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将星宿与古代的政治、军事、甚至神话传说相结合,揭示了星宿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多重而深远的意义。读完这本书,我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智慧和对宇宙的理解有了更深的敬意,也对浩瀚的星空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亲近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