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開關電源外圍元器件選擇與檢測
定價:23.00元
作者:沙占友,龐誌鋒
齣版社:中國電力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5-01
ISBN:9787508386829
字數:
頁碼:34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開關電源外圍元器件選擇與檢測》內容豐富,深入淺齣,通俗易懂。具有科學性、先進性與很高的實用價值,可供電子和電氣工程技術人員,儀器儀錶及傢電維修人員,大專院校師生及電子愛好者閱讀。目前開關電源正嚮集成化、智能化、模塊化的方嚮發展。正確選擇與檢測外圍元器件,是設計、製作集成開關電源的基礎和保證。《開關電源外圍元器件選擇與檢測》從實用角度齣發,全麵、係統、深入地闡述瞭開關電源各種外圍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在開關電源中的典型應用、選擇方法、檢測技巧及測量注意事項。其中,既有基礎類元件,也有大量的新型電子元器件。此外,還詳細介紹瞭常用檢測儀器儀錶的選擇及使用注意事項。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功率電子器件應用與設計指南》 內容概要: 本書緻力於深入探討功率電子器件在現代電子係統中的應用、選擇與優化設計。聚焦於推動電子産品嚮更高效率、更小體積、更低成本發展的核心技術,本書係統闡述瞭各類關鍵功率半導體器件的物理原理、特性參數、選型依據以及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設計考量。 第一章:功率電子器件概述與發展趨勢 本章將為讀者構建一個全麵認識功率電子器件的宏觀視角。首先,我們將迴顧功率電子技術的發展曆程,從早期的矽晶體管到如今的碳化矽(SiC)和氮化鎵(GaN)等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深入剖析技術進步背後的驅動力,包括對能源效率的需求、小型化和高性能化的挑戰。 接著,我們將對幾種主要的功率電子器件進行分類介紹,包括: 二極管傢族: 從基礎的整流二極管,到肖特基二極管(Si、SiC、GaN),再到快速恢復二極管(FRD),闡述它們在續流、鉗位等方麵的作用,以及不同類型二極管在耐壓、電流、開關速度、導通壓降和反嚮恢復特性上的權衡。 晶閘管(SCR)與可控矽(TRIAC): 介紹它們在傢用電器、工業控製等領域的應用,重點分析其觸發原理、關斷特性以及在功率控製方麵的優勢與局限。 雙極型晶體管(BJT): 盡管在高功率應用中逐漸被MOSFET取代,但BJT在某些特定領域仍有其價值。本章將介紹其工作原理、參數(如電流增益hFE)以及在放大和開關電路中的基本應用。 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MOSFET): 作為目前最主流的功率開關器件,MOSFET將占據本章較大篇幅。我們將詳細解析N溝道和P溝道MOSFET的結構、工作模式(增強型和耗盡型),以及關鍵參數如閾值電壓(Vth)、導通電阻(RDS(on))、柵極電荷(Qg)、輸齣電容(Coss)和輸入電容(Ciss)的含義及其對性能的影響。 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 結閤瞭MOSFET的柵極控製和BJT的低導通壓降優勢,IGBT在較高電壓和電流應用中錶現齣色。本章將剖析其PNP和NPN結構的結閤,重點關注其電壓控製特性、飽和壓降(Vce(sat))、開關速度和熱特性。 新興功率半導體材料(SiC與GaN): 專門開闢章節深入探討SiC和GaN的優勢,包括其超高的擊穿電壓、優異的導熱性、更低的開關損耗以及在高溫環境下的穩定性。重點介紹SiC MOSFET、SiC SBD(肖特基二極管)和GaN HEMT(高電子遷移率晶體管)等器件,並分析它們在電動汽車、新能源、高頻電源等前沿領域的應用潛力。 最後,本章將展望功率電子器件的未來發展趨勢,包括器件集成化、智能化(如集成驅動和保護功能)、模塊化封裝、以及對更高功率密度和更低損耗的不懈追求。 第二章:功率電子器件的選型原則與關鍵參數分析 精準的器件選型是成功設計功率電子電路的基礎。本章將提供一套係統性的選型方法論,幫助工程師根據具體應用需求,在眾多器件型號中做齣最佳選擇。 2.1 應用場景分析與需求定義 工作電壓與峰值電壓(Vdrm, Vdsm): 明確電路的工作電壓範圍,並考慮瞬態過電壓對器件耐壓能力的要求。 工作電流與峰值電流(Idrm, Idsm): 確定持續工作電流和可能齣現的瞬態過載電流,確保器件的額定電流能力能夠滿足要求。 功率損耗(Ptot)與散熱要求: 估算器件在導通和開關過程中産生的功率損耗,並基於此確定所需的散熱方案(如散熱器、風冷、液冷)。 開關頻率(fs): 根據應用需求(如電源效率、紋波大小、體積限製)選擇閤適的開關頻率,這將直接影響器件的開關損耗和對無源元件(如電感、電容)的要求。 效率目標: 設定明確的係統效率目標,並根據此目標權衡導通損耗和開關損耗,選擇最適閤的器件。 環境條件: 考慮工作環境的溫度、濕度、振動等因素對器件可靠性的影響。 2.2 關鍵參數詳解與評估 耐壓能力: 深入解析器件的擊穿電壓(BVdss for MOSFETs, Vceo for BJTs, Vdrm for SCRs),以及安全工作區(SOA)的概念,理解在不同電流下的耐壓限製。 導通損耗: MOSFET: 重點分析RDS(on)的意義,以及其隨溫度、柵極電壓和芯片尺寸的變化。如何選擇低RDS(on)的器件以減小導通損耗。 IGBT: 詳細講解Vce(sat)的構成(歐姆區和二極管區壓降),以及其與電流、溫度的關係。 二極管: 分析正嚮壓降(Vf)及其對效率的影響,特彆是高電流應用中,Vf是關鍵參數。 開關損耗: MOSFET: 剖析開關過程中,在電壓和電流都存在的“二次擊穿”區域産生的能量損耗。重點關注柵極電荷(Qg)、輸齣電容(Coss)、反嚮恢復電荷(Qrr)等參數的影響。 IGBT: 分析柵極驅動損耗、關斷損耗(與Qrr和Vce(sat)相關)和開通損耗。 二極管: 重點分析反嚮恢復時間(trr)和反嚮恢復電荷(Qrr)對開關損耗的影響,特彆是快速恢復二極管和SiC/GaN二極管的優勢。 熱阻(Rthjc, Rthcs, Rthsa): 理解熱阻的含義,以及它如何影響器件的結溫(Tj)。計算在給定散熱條件下器件的溫升。 柵極驅動特性(MOSFET/IGBT): 詳細分析柵極電容(Ciss, Crss, Coss)、柵極電荷(Qg)對驅動電路設計的影響。理解如何選擇閤適的驅動器以實現快速、可靠的開關。 可靠性參數: 討論器件的結溫限製、電流能力降額、電壓降額等,以及MTTF(平均無故障時間)等概念。 2.3 器件封裝與散熱設計 常見封裝形式: 介紹TO-220, TO-247, D2PAK, SOT-223, QFN, SiP(係統級封裝)等功率器件常用封裝,分析它們的電氣性能、熱性能和機械性能。 散熱器選擇與計算: 如何根據器件功耗和環境溫度選擇閤適的散熱器,並進行熱阻匹配計算。 PCB布局與散熱優化: 強調PCB布局對電磁乾擾(EMI)和散熱的重要性,例如銅箔走綫寬度、散熱過孔、散熱片集成等。 第三章:功率電子器件在關鍵應用中的設計考量 本章將聚焦於功率電子器件在實際電路設計中的應用,通過具體案例分析,幫助讀者掌握器件的選擇與電路設計的最佳實踐。 3.1 開關電源(SMPS)設計 拓撲結構選擇: 簡要介紹Buck, Boost, Buck-Boost, Flyback, Forward, Half-Bridge, Full-Bridge等常見開關電源拓撲,並分析不同拓撲對功率器件(主開關、續流二極管)的要求。 MOSFET/IGBT在主開關中的應用: 低壓Buck/Boost: 優先選擇低RDS(on)的N溝道MOSFET。 高壓/高電流Buck/Boost/Forward/Flyback: 考慮IGBT或高壓MOSFET。 高頻應用: 重點關注開關損耗,可能需要SiC/GaN器件。 驅動電路設計: 介紹獨立的柵極驅動器、半橋驅動器等,強調驅動速度、驅動能力和死區時間控製。 續流二極管的選擇: 低壓/高頻: 考慮快速恢復二極管(FRD)或肖特基二極管(Si、SiC)。 高壓/高電流: 考慮集成續流二極管的IGBT模塊,或外加高壓FRD。 SiC肖特基二極管的優勢: 極低的Qrr,顯著降低開關損耗,特彆適閤高頻應用。 功率因數校正(PFC)電路設計: 介紹升壓式PFC電路,以及其中功率器件(Boost電感、Boost二極管、Boost開關)的選型要點。 反激(Flyback)變換器設計: 分析其工作原理,對開關管和續流二極管的瞬態衝擊要求。 3.2 電機驅動與變頻器 電機類型與驅動需求: 介紹永磁同步電機(PMSM)、異步電機(IM)等的驅動特點,以及對功率器件(IGBT、MOSFET)的快速開關和高耐壓能力的要求。 三相逆變器設計: IGBT模塊的應用: 詳細介紹IGBT模塊(包含多個IGBT和反並聯二極管)在三相逆變器中的應用。 驅動與保護: 強調三相驅動的復雜性,死區時間控製、過流保護、過壓保護的重要性。 SiC/GaN在電機驅動中的潛力: 分析其在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和寬溫域應用上的優勢。 直流無刷電機(BLDC)驅動: 介紹MOSFET在BLDC驅動中的應用,以及電子換嚮(ESC)電路的設計。 3.3 DC-DC變換器設計 隔離型DC-DC變換器(如LLC、QR): LLC諧振變換器: 分析其諧振特性,對功率器件(MOSFET、GaN HEMT)的軟開關要求。 QR(準諧振)變換器: 介紹其工作原理,對開關管和二極管的開關損耗優化。 非隔離型DC-DC變換器(如Buck, Boost): 與開關電源部分呼應,強調在低壓、大電流應用中的器件選擇,如低RDS(on)的MOSFET。 3.4 固態繼電器(SSR)與功率開關應用 SSR原理與選型: 介紹基於MOSFET、IGBT或SCR的固態繼電器,以及在不同負載(阻性、感性、容性)下的選型考量。 高功率開關應用: 如電加熱控製、照明控製等,對器件的耐壓、耐流和散熱能力提齣要求。 第四章:功率電子器件的檢測與故障分析 為瞭確保功率電子係統穩定可靠運行,對功率器件的性能進行準確檢測和對故障進行有效分析至關重要。 4.1 功率器件的基本檢測方法 萬用錶檢測: 介紹使用數字萬用錶檢測二極管的通斷、MOSFET的柵源極短路、PN結等基本功能。 LCR錶檢測: 如何利用LCR錶測量器件的電容參數(Ciss, Coss, Crss),理解這些參數對驅動和開關特性的影響。 示波器在動態檢測中的應用: 開關波形分析: 測量器件的開通和關斷波形,評估開關速度、過衝、振鈴等。 柵極驅動信號檢測: 確保柵極驅動信號的幅值、上升/下降時間、時序正確。 Vds/Vce動態測試: 觀察器件在開關過程中承受的電壓變化,評估耐壓能力和瞬態響應。 專用的功率器件測試設備: 簡要介紹一些專業設備,如麯綫示蹤儀、開關參數測試儀等,它們能提供更精確的參數測量。 4.2 功率器件的關鍵參數測試 RDS(on)測試: 介紹如何進行RDS(on)的精確測量,以及其與柵極電壓、溫度的關係。 Vce(sat)測試: 講解IGBT的Vce(sat)測試方法,以及其對飽和度電流和溫度的依賴性。 反嚮恢復特性測試: 重點介紹二極管和IGBT反嚮恢復電荷(Qrr)、反嚮恢復時間(trr)的測試方法,以及其對開關損耗的影響。 漏電流(Idss/Iceo)與擊穿電壓(BVdss/Vceo)測試: 介紹如何進行這些參數的測量,以及它們在評估器件質量和可靠性方麵的重要性。 柵極電荷(Qg)測試: 講解Qg的測量方法,及其對驅動電路設計的影響。 4.3 功率器件的常見故障模式與分析 過熱失效: 講解因散熱不良、過載導緻結溫過高而引起的器件損壞。 過壓失效: 分析瞬態過電壓、雷電感應等引起的器件擊穿。 過流失效: 介紹因負載短路、驅動異常等導緻的電流過大損壞。 柵極驅動異常: 如柵極驅動電壓不足、驅動信號錯誤、驅動器損壞等。 內部缺陷: 如芯片製造缺陷、封裝問題等。 故障診斷與維修策略: 提供一步步的故障排查思路,包括外觀檢查、通電測試、參數對比等,並介紹針對不同故障的維修建議。 總結: 《功率電子器件應用與設計指南》旨在為工程師、技術人員以及相關專業的學生提供一個全麵、深入的功率電子器件知識體係。通過對器件原理的深入剖析、選型方法的係統講解以及在實際應用中的案例分析,本書將幫助讀者提升在功率電子領域的設計能力和故障排除能力,從而應對日益增長的高效率、高性能、小型化電子設備設計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