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阶梯围棋初级教程 七分胜负的中盘
定价:18.00元
作者:黄希文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1-01
ISBN:978753815616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阶梯围棋初级教程》是一套专门针对初级围棋爱好者的系统教材,全套共有六本,分别是《抢占先机的布局》、《七分胜负的中盘》、《笑到后的官子》、《序战必胜的定式》、《逢战必用的手筋》、《重中之重的死活》。每本书独立成为一个专题,全套又是完整系统的教材,会对初级爱好者有所帮助。 本书为其中一册,介绍了有关围棋中盘的知识。在带给你快乐的同时,更能让你领略广阔围棋天地里的旖旎风光,更能感受到提高棋艺带给你的乐趣。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在讲解围棋的“厚薄”概念上,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处理。我过去总是把“厚”和“实”混为一谈,以为占地多的棋就是厚棋,但这本书通过对“效率”和“潜力”的区分,彻底纠正了我的误区。作者用了好几个章节,专门分析了那些看起来占地很大,但实际上对外围影响极小的“空心大模样”,以及那些占地不多,但能对敌方形成强大压力或限制作用的“薄形”。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势力交换”的章节,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用厚换薄”,而是详细分析了在不同阶段,这种交换的得失比。通过观察作者精心挑选的范例,我开始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厚势”,它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一种可以随时转化为战斗力或得分的资源。这让我在面对一些复杂的缠斗局面时,能够更从容地做出决策,知道什么时候该弃子取势,什么时候该坚守阵地。这种对围棋内在逻辑的深入理解,让我的棋风从过去的“贪小便宜”型,逐渐向“注重全局平衡”的方向转变,感觉整个棋艺的层次都提升了一个维度。
评分对于希望精进中盘技巧的棋手来说,这本书最大的贡献在于其对“棋感培养”的系统化训练。它不依赖于死记硬背,而是通过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内化那些高手的直觉。书中大量的“急所判断”练习,要求你在极短的时间内,指出棋盘上最具决定性的一点,而且这些点往往不是最明显的“打吃”或“提子”,而是那些关系到全局节奏的“要害”。我发现,很多时候,高手与普通棋手的差距就在于那“一先一后”的差距,而这本书正是围绕着如何抓住“先手”和如何“断掉对手的先手”来设计的。它教会我如何像一个“局部猎手”那样去观察棋盘,一旦发现可以分割、切断对方连接的潜在机会,就必须毫不犹豫地予以实施。这种训练不仅提高了我的计算深度,更重要的是,它显著提升了我对棋盘动态变化的敏感度。这本书带来的改变是深远的,它不仅仅是教会了我围棋的招法,更像是为我的大脑植入了一套高效的围棋分析软件,让我在对局中更加自信和果断。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说实话,第一眼看上去并不算出彩,那种传统的黑白灰配色,让我差点在书店里把它给错过了。但当我翻开扉页,看到那熟悉的字体和排版时,心里就踏实了不少。这套教程的逻辑性构建得非常扎实,它不像有些围棋书那样上来就堆砌复杂的定式,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你理解棋盘上的“气”与“眼”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作者对初学者的理解是相当到位,每一个概念的引入都伴随着清晰的图例和详细的解释,特别是关于“占空”和“并进”这两个基础概念的阐述,简直是醍醐灌顶。我之前总是在某些对局中感到混乱,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下一步的落子点,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实战模拟”小测验,强迫你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判断,这种训练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危机意识和读秒能力。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打劫”的讲解,没有采用生硬的规则罗列,而是通过几个经典的劫争案例,生动地展示了劫争中如何评估价值和权衡利弊,让我这个之前对劫争感到恐惧的棋手,现在敢于主动去制造和应对劫争了。总而言之,对于想系统学习围棋基础,并且希望建立扎实棋理的初学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值得信赖的引路人,它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它朴素的外表。
评分说实话,我刚开始接触围棋的时候,最大的困惑就是看不懂高段棋手的棋谱,总觉得他们下的每一步都充满了神秘的意图,自己下了很多步看似“合理”的棋,最后却莫名其妙地输掉了。这本书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解答了我“为什么会输”的疑问。它并非一本单纯教你招法的书,而是一本教你“思考”的书。特别是关于“价值计算”的部分,书里提出了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如果…那么…”的预判链条。作者通过反复的对比,展示了在相似局面下,不同的落子选择对未来三到五步棋的影响是如何天差地别的。这种对局势深度的挖掘,让我明白围棋的魅力不仅仅在于眼位的得失,更在于对全局效率的极致追求。我记得书中有段话提到:“中盘的胜负,往往取决于谁能更早地发现并利用对手的效率低下点。”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通过练习书中的那些局部死活题,我学会了如何在紧张的战斗中,快速地剥离掉不必要的复杂变化,直击要害,这种能力在实战中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结构,简直是为那种“动手能力强,但缺乏系统理论支撑”的棋手量身定做的。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对“中盘形势判断”的细致入微的剖析。市面上很多教材在布局和官子阶段讲得头头是道,但一到中盘,往往就变得空泛,只剩下“要灵活”、“要厚薄”之类的口号。然而,这本书却用大量的实战棋谱片段,拆解了中盘战斗中那些关键的“转换点”。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形”的讨论,作者非常强调棋子在不同形态下的效率和潜力,比如如何从“愚形”中快速提炼出“好形”,以及如何在劣势下通过破坏对方的“形”来扳回主动权。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跟着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棋手在盘上复盘,他不会直接告诉你答案,而是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引导你发现棋盘上那些隐藏的薄弱环节。这种“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对于提高棋手的棋感和主动思考能力是极其有效的。我发现,自从开始练习书中的“攻防转换练习”后,我在实战中对于“先手”和“后手”的把握精确了很多,不再轻易被人牵着鼻子走,对整个棋局的控制力都有了质的飞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