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科学院院属单位简史(第二卷)上、下册
定价:248.00元
作者:王扬宗,曹效业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3-01
ISBN:978703025953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2.82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系统、全面梳理了60年来中国科学院院属单位的发展历程,以档案文献和当事人的亲历资料等为基础,记录了院属科研、公共支撑和公司企业等单位的概况、机构沿革、科研方向的发展演变、重要科研成果、人才教育和创新文化建设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及其对中国科学发展的贡献。全书附有大量的统计数据,学术性与资料性兼具。
本书既可作为广大科研人员、科技管理工作者、科技史学者、历史学者等专业人员的案头工具,也可供对中国当代史、当代科技史感兴趣的读者参阅。
目录
第二卷(上册)
前言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原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
原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原中国科学院上海脑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原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
原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筹)
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
原中国科学院上海文献情报中心
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
上海中科伍佰豪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原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
原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
原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第二卷(下册)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原中国科学院广州人造卫星观测站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科学时报社
科学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行政管理局
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东方科学仪器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
国科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
北京中科资源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科学仪器研制中心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技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拿到《中国科学院院属单位简史(第二卷)》时,我最先感受到的是它传递出的那份沉甸甸的历史分量。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仅仅是它的存在,就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作为一名在科研单位工作多年的普通职员,我深知每一个研究所、每一个实验室背后所凝聚的努力和智慧。这本书的出现,恰恰填补了许多人对于中科院早期发展历程的认知空白。王扬宗和曹效业两位教授的名字,本身就代表着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积累,他们的联袂之作,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猜想,在接下来的篇章里,我能看到那些曾经的科研布局是如何形成的,那些关键性的技术突破是如何诞生的,以及在那些风云变幻的时代,科研工作者们所面临的挑战和他们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这套书,我想会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能让我们回溯历史,更能激励我们在当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去投身于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事业。
评分收到《中国科学院院属单位简史(第二卷)》实属意外之喜。我一直以来都对中国现代科技史的发展脉络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在特定历史时期起到关键作用的科研机构,它们是中国走向科技强国的基石。看到王扬宗和曹效业两位先生共同编撰的这部巨著,我的内心充满了好奇与期待。虽然我尚未开始细读,但仅从书名和作者阵容来看,便可知其内容的丰富与深刻。第二卷,尤其是分为上下两册,无疑意味着其涵盖的时间跨度、机构数量以及涉及的学术领域都将更为广泛和详尽。我迫切地希望了解,在那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年代,中科院的各个院属单位是如何孕育、发展、并最终为国家科技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这本书,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它将带领我们重温那些为科学事业奉献一生的科研前辈们的奋斗轨迹,感受他们身上的科学精神和家国情怀。
评分当《中国科学院院属单位简史(第二卷)》来到我手中时,我脑海中瞬间浮现出无数关于中国科技腾飞的画面。作为一名对科学史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深知,任何一个伟大成就的背后,都离不开扎实的历史根基和无数人的辛勤付出。王扬宗与曹效业两位研究者的名字,在我看来,就是这部史书质量的保证。上、下册的分开,让我预感到这将是一部内容翔实、条理清晰的著作,能够让我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科学院各个单位的发展历程。我特别想知道,在不同历史时期,这些单位是如何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如何克服困难,并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取得突破的。这本书,不仅是对过去的梳理,更是对未来的启示,它会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科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以及其中蕴含的创新精神和奋斗历程。
评分终于收到这套《中国科学院院属单位简史(第二卷)》,内心十分激动。这本书我关注了很久,对于我这样一位历史爱好者,尤其是对中国近现代科学发展史情有独钟的人来说,这简直是如获至宝。翻开第一页,厚重的纸张和精美的印刷就已经让我爱不释手。我特别好奇,当年那些为中国科学事业呕心沥血的先辈们,他们是如何在艰苦的条件下,从无到有,建立起一个个科研机构,又如何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第二卷,特别是上、下册分开的编排,预示着内容的翔实和细致,我期待能从中了解到更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比如那些曾经的辉煌,也可能是曲折的道路,以及其中涌现出的杰出人物。王扬宗和曹效业两位学者,在历史研究领域都是备受尊敬的名字,他们的合著,更是让我对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和内容深度有了极大的信心。这本书不仅仅是科研机构的编年史,更是一段波澜壮阔的中国科技发展史的缩影,它承载着无数科研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也记录着国家崛起的坚实步伐。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其中,去感受那段峥嵘岁月,去聆听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评分收到《中国科学院院属单位简史(第二卷)》,感觉就像捧着一部沉甸甸的史书。我虽然还未深入阅读,但单从这本书的体量和作者的名字,我就知道它将是一次深入了解中国科学院发展历程的绝佳机会。作为一名对中国近现代科学发展史略知一二的业余爱好者,我一直很想了解那些早期建立的科研机构,是如何在国家百废待兴之时,一点一滴地奠定起中国科学研究的基石。王扬宗和曹效业两位学者的合著,预示着这本书的严谨性和权威性。我特别期待在这上下两册中,能看到关于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科学家们,他们与各自所属单位之间的故事,以及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推进过程中的点滴细节。这本书,我想不单单是历史的记录,更是对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精神的致敬,它会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意义和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