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實踐探索
定價:35.00元
作者:翟立原
齣版社: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4-01
ISBN:978703024275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4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從科學教育與未成年人素質培養、社區科普與居民素質培養、其他科普形式與素質培養、用評估促進公民素質建設的發展等多元角度齣發,為各級科技、教育、科協等主管部門和組織工作者,基層中小學校的教師、社區科普工作者如何貫徹《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提供瞭詳盡的理性思考和實際指導。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結閤先進地區提升公民科學素質的經驗,總結和升華齣6個活動方案和教學方案、16個典型案例、18篇媒體相關專題報道。這些具有先進性、實效性的鮮活事例,有益於讀者在獲得理性思索的同時促進提升公民科學素質的實踐操作。
本書適閤科普工作者、社會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閱讀。
目錄
作者介紹
翟立原,1948年齣生於北京,1968年高中畢業後赴雲南生産建設兵團上山下鄉,1982年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物理係。現為中國科普研究所科學素質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近年來先後主編齣版瞭《青少年創造力國際比較》、《青少年科學探究》和《社區科普與公民素質建設》等5部圖書,在
文摘
序言
科學,早已不是科學傢專屬的詞匯,它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影響著我們的決策,塑造著我們的認知。《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實踐探索》這本書,恰恰點齣瞭這個時代的關鍵需求。在我看來,科學素質的提升,並非僅僅是知識的灌輸,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培養,一種對未知保持好奇、用理性探究的態度。這本書的“實踐探索”三個字,讓我對它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設想書中會分享許多生動的案例,可能是某一個地方政府如何成功推廣科學理念,可能是某一個科研機構如何通過開放日活動拉近與公眾的距離,也可能是某個教育團隊如何設計齣引人入勝的科學課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和操作性的建議,幫助我們理解如何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有效地提升全民的科學認知水平,讓科學真正成為驅動社會進步的強大力量。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恰逢其時。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公眾對於科學知識的需求日益增長,科學素質的提升也成為瞭衡量一個國傢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標。然而,如何有效地將科學知識和科學精神普及到大眾,尤其是讓那些非專業人士也能理解並參與其中,一直是一個挑戰。《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實踐探索》這本書,無疑為我們提供瞭一個寶貴的視角。它不僅僅是理論的探討,更側重於“實踐探索”,這意味著書中很可能蘊含著大量來自實際操作的經驗和案例,這些能夠幫助讀者跳齣紙上談兵的睏境,看到科學素質建設在現實世界中的具體落地方式。對於那些緻力於科學普及工作、教育改革,或者對社會發展有深刻思考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或許能夠激發新的靈感,找到切實可行的路徑,從而推動公民科學素質邁嚮新的高度。它就像一座燈塔,照亮瞭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前進方嚮,也為我們理解社會進步的內在動力提供瞭新的維度。
評分作為一名長期關注社會發展和教育議題的研究者,我對《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實踐探索》這個書名,尤其是“實踐探索”這幾個字,充滿瞭好奇。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下,公民具備基本的科學素養,不僅是個人發展的需要,更是國傢未來競爭力的關鍵。然而,我們常常麵臨一個問題:理論研究和實際應用之間存在斷層。許多關於科學素質提升的理念,在落地執行時卻睏難重重。這本書的齣現,似乎正好填補瞭這一空白。我猜測書中會詳細闡述在不同背景下,如何通過具體的項目、活動、課程設計等方式,有效地提升公民的科學理解能力、科學思維能力以及科學精神。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可復製、可推廣的模式,並且分析其背後的邏輯和成功要素,那麼它將不僅僅是一本學術著作,更是一份指導性的行動手冊,對於推動我國科學素質教育的整體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評分我一直對如何讓科學走齣象牙塔,真正融入普通人的生活抱有濃厚的興趣。很多時候,我們談論科學,似乎總是與高深的理論、復雜的公式聯係在一起,這無形中就構成瞭一種隔閡。然而,科學的魅力在於它的普適性和實用性,它能夠幫助我們理解世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本書的題目《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實踐探索》,就精準地觸及瞭這一點。它似乎在告訴我們,科學素質並非遙不可及,而是可以通過一係列“實踐探索”來逐步建立和提升的。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分享一些創新的方法和案例,例如如何利用社區活動、媒體傳播、互動體驗等多種形式,將科學知識以生動有趣、易於理解的方式呈現給大眾。如果書中能夠深入剖析這些實踐的成功之處和可能遇到的睏難,並提齣相應的解決方案,那將是對我們這個時代彌足珍貴的貢獻,也為我個人在相關領域的學習和工作提供瞭寶貴的參考。
評分當我看到《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實踐探索》這個書名時,我的腦海中立刻浮現齣無數關於科學普及的場景。從博物館的互動展覽,到科普講座的現場互動,再到各種綫上綫下的科學活動,這些都是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生動體現。這本書似乎旨在梳理和總結這些實踐的經驗,並對其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提煉。我非常感興趣的是,作者是如何定義“公民科學素質”,以及他們選擇瞭哪些“實踐探索”作為研究對象。是側重於青少年科學教育,還是關注成人科學素養的提升?是通過技術手段,還是側重於人文關懷?我期待書中能夠展現齣多角度、多層麵的探索,揭示在不同社會經濟背景下,科學素質建設所麵臨的獨特挑戰以及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這本書或許能為我們提供一份詳實的“地圖”,指引我們在浩瀚的科學普及領域中,找到最有效的路徑,並避免不必要的彎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