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LED照明设计与应用(修订版)
定价:32.00元
作者:李农,杨燕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5-01
ISBN:978703033884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部关于LED照明的系统读物,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即基础篇、测试方法篇、设计指南篇、应用篇与资料篇。通过阅读本书可帮助读者全方位了解LED的工作原理、测试方法、设计原理与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此外本书的资料篇,相信读者在实际应用时也会有的参考价值。本书通过大量的插图与表格对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论述,使之达到了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效果,非常适合读者学习。
本书可作为照明相关领域的专业参考书,而且对希望系统全面了解LED照明知识的人士而言,也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专业读物。
目录
章基 础 篇1.1LED的历史
1.1.1砷(As)类的化合物半导体LED——GaAs类的
红外LED及AlGaAs类的红光LED
1.1.2砷(As)、磷(P)类化合物半导体LED——GaAsP类
红光LED
1.1.3磷(P)类化合物半导体LED——GaP类绿光LED
1.1.4磷(P)类的四元混晶化合物半导体LED——
AlGaInP类黄绿光~红光LED
1.1.5氮(N)类化合物半导体LED——GaN类蓝光LED
与绿光LED
1.1.6氮(N)类化合物半导体LED——GaN类白光LED
1.2LED的发光原理(半导体发光原理与性质)
1.2.1何谓LED(发光二极管)
1.2.2发光二极管与白炽灯的差异
1.2.3发光原理
1.2.4发光波长的分布
1.3白光的原理
1.3.1何为白光
1.3.2白光LED的实现方法
1.4LED光源的特点
1.4.1LED与传统光源的比较
1.4.2光学特性
1.4.3电气特性
1.4.4可靠性
1.4.5其他
ⅷⅸ目录目录1.5白光LED器件
1.5.1白光LED器件的构造与性能
1.5.2构成材料——封装树脂
1.5.3构成材料——荧光粉
1.5.4构成材料——LED芯片
1.5.5构成材料——外罩
1.6白光LED器件的制造
1.6.1晶锭生成(单晶制造)
1.6.2单晶晶片制造
1.6.3外延层生长
1.6.4LED芯片制造
1.6.5白光LED器件制造
1.7热点话题(新技术介绍)
1.7.1LED用荧光粉
1.7.2GaN衬底LED
第2章测试方法篇2.1电气特性的标准和测试方法
2.2光特性的标准与测试方法
2.3温度特性的标准与测试方法
2.4热特性的标准与测试方法
2.5寿命的标准与测试方法
2.6可靠性的标准与测试方法
2.7安全性的标准与测试方法
附录相关标准与组织一览表
第3章设计指南篇3.1照明灯具的设计流程
3.1.1照明灯具的要求
3.1.2综合效率
3.1.3LED芯片的选择与工作点设定
3.1.4配光控制方式的选择
3.1.5电路方式的选择
3.1.6散热设计
3.2光学设计
3.2.1概述
3.2.2使用需求的确定
3.2.3LED芯片的选定
3.2.4光学设计
3.3电路设计
3.3.1概述
3.3.2LED基本特性
3.3.3LED驱动方式
3.3.4亮度控制
3.3.5LED的集成电路
3.3.6电源电路
3.3.7电源系统
3.4可靠性设计
3.4.1散热设计
3.4.2静电防护
3.5安全设计
3.5.1概述
3.5.2安全设计与法规
3.5.3具体的安全设计
3.5.4法律法规
3.5.5对人体的影响和生物安全性
3.5.6对环境的影响
3.5.7小结ⅹ
第4章应 用 篇4.1照明领域
4.1.1住宅领域
4.1.2设施领域
4.1.3店铺领域
4.1.4室外领域
4.1.5效果表现领域
4.2背光领域
4.3道路交通领域
4.3.1LED信号灯
4.3.2隧道标识灯
4.3.3路灯
4.3.4步道灯
4.3.5防犯灯
4.3.6庭院灯
4.4移动物体领域
4.4.1汽车
4.4.2火车车厢
4.5标识与显示屏领域
4.5.1标识领域
4.5.2彩色显示屏领域
4.6其他领域
第5章资 料 篇5.1用语解释
5.2LED照明推进协会的活动
5.3主要企业的技术与产品信息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是一本非常实用且信息量巨大的著作,对于正在从事或即将从事LED照明产品研发的技术人员来说,绝对是必备的参考书。书中对于LED的电学特性,如伏安特性曲线、PN结的形成与特性、以及LED的发光机理,都做了非常详尽的阐述,并配以大量的公式和图表,让读者能够深入理解LED的工作原理。我尤其对书中关于LED的可靠性与寿命的章节印象深刻,里面详细分析了影响LED寿命的各种因素,例如电流、温度、驱动方式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这对于我们在产品设计中避免潜在的质量问题,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书中还对各种LED封装形式进行了分类介绍,包括贴片式、功率型、COB等,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这对于我们选择合适的LED器件提供了很好的依据。更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涉及了LED照明系统的整体设计,包括光源选择、驱动电路设计、散热设计、光学设计以及控制系统等多个方面,构建了一个完整的LED照明产品设计框架。这使得读者能够从宏观到微观,全面掌握LED照明设计的关键要素。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给我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开始重新审视LED照明的潜力。我之前一直认为LED照明只是简单地替代传统光源,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LED照明的设计远不止于此。它更像是一种艺术与科学的结合,需要对光线本身有深刻的理解,并将其巧妙地融入到空间环境中。书中的一些章节,特别是在探讨LED的光学设计和配光技术时,让我大开眼界。作者们详细介绍了各种透镜、反射器、扩散板的设计原理及其对光斑形状、亮度分布的影响。这使得我能够更精确地控制光线的方向和强度,从而实现更具表现力的照明效果。例如,书中关于如何利用LED的定向发光特性来创造戏剧性的光影效果,以及如何通过多点光源的组合来模拟自然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书中对于LED热管理的设计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对于保证LED的稳定性和寿命至关重要。从散热材料的选择到散热结构的优化,都有详细的介绍和建议。这一点对于我日后在复杂环境下的LED产品设计非常有参考价值。这本书让我明白,一个成功的LED照明设计,不仅要考虑光源本身的性能,更要关注其与环境的互动,以及如何通过光来影响人们的情绪和体验。
评分刚入手一本关于LED照明设计与应用的新书,书名是《LED照明设计与应用(修订版)》,作者是李农和杨燕。翻阅了一段时间,感觉这本书确实蛮有深度的,尤其是对于我这种刚入门LED领域的设计师来说,帮助真的不小。书中对于LED的物理特性、发光原理、以及各种类型LED的详细介绍,让我对这个“小小的发光体”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不仅仅是理论,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实际应用案例,从家居照明到商业照明,再到户外照明,都有详尽的设计思路和步骤。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不同场景下的照明需求分析得非常透彻,比如在办公室环境中,如何通过LED的色温、显色指数等参数来提升工作效率和舒适度;在商场中,如何运用LED的光影效果来突出商品,吸引顾客。而且,书中还专门辟出了章节讲解LED驱动电源的设计,这一点对于很多初学者来说都是一个难点,但这本书的讲解条理清晰,配合图示,让复杂的电路原理变得易于理解。我尤其欣赏的是,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了LED照明的节能环保理念,以及如何通过优化设计来最大化能源利用效率,这对于当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背景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引导我们如何用LED创造更美好、更节能的光明世界的指南。
评分我是一位对智能家居领域比较关注的消费者,最近对LED照明在其中的应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偶然间了解到这本《LED照明设计与应用(修订版)》,抱着学习的心态购入。虽然我不是专业的设计师,但这本书的表述方式让我这个普通读者也能大致领会其中奥妙。书中关于LED照明的智能化控制部分,给了我不少启发。它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各种通信协议,如Zigbee、Wi-Fi等,来实现LED灯光的远程控制、场景联动以及根据环境光自动调节亮度色温等功能。这让我对未来的智能照明系统有了更清晰的构想,比如如何让家中的灯光随着我的心情而变化,或者在不需要的时候自动熄灭,实现真正的节能和便捷。书中还提到了LED照明在健康照明方面的应用,比如模拟自然光的昼夜节律变化,对改善睡眠质量和提高专注力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这一点让我感到非常惊喜,原来LED照明不仅仅是提供光,还能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虽然一些技术细节我可能无法完全理解,但书中的一些宏观概念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已经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作为一个在照明行业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兵,我对LED技术的发展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当看到《LED照明设计与应用(修订版)》这本书时,我立刻被其严谨的学术风格和丰富的实践内容所吸引。书中对于LED光效提升、功率密度优化等前沿技术的研究,给我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我尤其欣赏书中对LED驱动电源的详细分析,特别是关于高效率、低纹波的驱动电路设计,以及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测试方法。这对于我们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如何平衡性能、成本和可靠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书中还对LED照明的色品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包括显色指数(CRI)、相关色温(CCT)、色彩一致性等关键指标,并阐述了如何通过优化LED器件和光学设计来提升照明的视觉舒适度和还原度。这一点对于高端照明市场,如博物馆、美术馆、零售展示等领域,尤为重要。此外,书中还对LED照明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例如在物联网、大数据与LED照明的融合,以及在植物照明、医疗照明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前景,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本书无疑为我们这些行业从业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平台,也激发了我们对LED照明未来发展的更多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