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PLC开关量与通信控制应用实例详解(含CD光盘1张)
定价:58.00元
作者:李江全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12123319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针对三菱、西门子PLC的开关量输入/输出及其与PC的数据通信,贴近工程实践。
2、应用实例丰富,指导性强。
3、光盘中包括实例源程序、程序运行录屏、系统测试录像,容易上手。
内容提要
本书从应用的角度系统地介绍了三菱FX系列PLC、西门子S7-200 PLC开关量输入/输出及其 与PC的数据通信技术。内容包括 PLC的硬件、软件结构,三菱/西门子PLC的组成与特点,PLC开关量控制基础,计数制与编码,PC串行通信概述,PLC数据通信基础,PLC与PC数据通信协议,三菱/西门子PLC开关量输入、输出及PC通信控制。其中,PC与PLC通信同时采用VB、VC 、LabVIEW和组态软件实现。
为方便读者学习,本书提供配套光盘,内容包括实例源程序、程序运行录屏、系统测试录像等。
目录
第1章 PLC概述
1.1 PLC的硬件结构
1.1.1 PLC的硬件组成
1.1.2 PLC的工作原理
1.1.3 PLC的常用外设
1.2 PLC的软件结构
1.2.1 PLC的软件组成
1.2.2 PLC的编程语言
1.2.3 PLC的程序结构
1.3 三菱FX系列PLC的组成与特点
1.3.1 FX系列PLC的组成
1.3.2 FX系列PLC的特点
1.3.3 FX2N系列PLC简介
1.4 S7-200系列PLC的组成与特点
1.4.1 S7-200系列PLC的组成
1.4.2 S7-200 PLC的特点
1.4.3 S7-200系列PLC的CPU模块
1.4.4 S7-200系列PLC的数字量扩展模块
第2章 PLC开关量控制概述
2.1 控制系统的信号类型
2.1.1 模拟量信号
2.1.2 开关量信号
2.1.3 脉冲量信号
2.2 控制系统的过程通道
2.2.1 开关量输入通道
2.2.2 开关量输出通道
2.3 PLC开关量输入/输出连接
2.3.1 开关量输入连接
2.3.2 开关量输出连接
2.4 PLC控制系统设计概述
2.4.1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与步骤
2.4.2 PLC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2.4.3 PLC控制系统主回路与控制回路设计
2.4.4 PLC控制系统的安全电路设计
2.4.5 PLC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2.4.6 PLC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连接设计
第3章 PLC数据通信基础
3.1 PLC数据通信概述
3.1.1 数据通信系统组成
3.1.2 PLC数据通信的目的
3.1.3 PLC数据通信的类型
3.1.4 PLC数据通信的连接方式
3.1.5 数据在PLC存储器中存取的方式
3.1.6 PLC数据通信介质
3.2 个人计算机与PLC的通信
3.2.1 计算机与PLC通信的方法与条件
3.2.2 计算机与PLC的通信内容
3.2.3 计算机与PLC通信程序的设计要点与方法
3.2.4 PLC串口通信调试软件及其应用
第4章 PC串行通信概述
4.1 串行通信技术简介
4.1.1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4.1.2 串行通信协议
4.1.3 串行通信的接口标准
4.1.4 计算机中的串行端口
4.1.5 串行通信线路连接
4.1.6 串口调试工具
4.2 串行通信控件MSComm
4.2.1 MSComm控件处理通信的方式
4.2.2 MSComm控件的使用
4.2.3 MSComm 控件的常用属性
4.2.4 MSComm 控件的OnComm事件
4.2.5 MSComm控件通信步骤
4.3 PLC组态王串口通信设置
4.3.1 三菱FX系列PLC组态王通信设置
4.3.2 西门子S7-200PLC组态王通信设置
4.4 LabVIEW与串口通信
4.4.1 LabVIEW中的串口通信功能模块
4.4.2 LabVIEW串口通信步骤
第5章 计数制与编码
5.1 计数制
5.1.1 计数制概述
5.1.2 十进制与二进制
5.1.3 八进制与十六进制
5.2 计数制转换及其程序设计
5.2.1 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
5.2.2 二进制与八进制的转换
5.2.3 二进制与十六进制的转换
5.2.4 八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
5.2.5 十六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
5.2.6 八进制与十六进制的转换
5.3 字符编码
5.3.1 BCD码
5.3.2 格雷码
5.3.3 ASCII编码
第6章 PLC与PC数据通信协议
6.1 通信协议的基本知识
6.1.1 通信网络开放系统互连模型OSI
6.1.2 通信协议基本概念
6.2 三菱FX系列PLC与PC的通信协议简介
6.2.1 FX系列PLC的通信协议类型
6.2.2 计算机链接通信协议
6.2.3 无协议通信
6.3 西门子S7-200系列PLC与PC的通信协议简介
6.3.1 PPI通信及应用
6.3.2 自由口通信及应用
6.4 三菱FX2N系列PLC与PC通信编程口协议
6.4.1 命令帧格式
6.4.2 响应帧格式
6.4.3 地址计算
6.4.4 强制置位与复位
6.4.5 读写指令示例
6.5 西门子S7-200系列PLC与计算机通信PPI协议
6.5.1 通信过程
6.5.2 命令格式
6.5.3 命令类型
第7章 三菱PLC与PC通信之开关量输入
7.1 系统设计说明
7.1.1 设计任务
7.1.2 线路连接
7.1.3 指令获取与串口通信调试
7.2 PC端程序设计
7.2.1 VB程序设计详解
7.2.2 VC 程序设计详解
7.2.3 LabVIEW程序设计
7.2.4 监控组态程序设计
第8章 西门子PLC与PC通信之开关量输入
8.1 系统设计说明
8.1.1 设计任务
8.1.2 线路连接
8.1.3 串口通信调试
8.2 PC端程序设计
8.2.1 VB程序设计详解
8.2.2 VC 程序设计详解
8.2.3 LabVIEW程序设计
8.2.4 监控组态程序设计
第9章 三菱PLC与PC通信之开关量输出
9.1 系统设计说明
9.1.1 设计任务
9.1.2 线路连接
9.1.3 指令获取与串口通信调试
9.2 PC端程序设计
9.2.1 VB程序设计详解
9.2.2 VC 程序设计详解
9.2.3 LabVIEW程序设计
9.2.4 监控组态程序设计
第10章 西门子PLC与PC通信之开关量输出
10.1 系统设计说明
10.1.1 设计任务
10.1.2 线路连接
10.1.3 串口通信调试
10.2 PC端程序设计
10.2.1 VB程序设计详解
10.2.2 VC 程序设计详解
10.2.3 LabVIEW程序设计
10.2.4 监控组态程序设计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李江全,石河子大学教授,任电气工程实验中心主任。测试技术学会西北分会、机械工程学会会员。参与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著有多本贴近实战的科技图书,深受刚进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及一线技术人员欢迎。
文摘
序言
拿到这本书,我原本以为能找到许多关于PLC开关量控制和通信的实操教程。我渴望看到如何将各种传感器(如按钮、限位开关、光电开关)接入PLC的数字输入端,以及如何通过PLC的数字输出端控制电机、电磁阀等执行器。同时,我也非常期待学习如何利用PLC的通信功能,例如通过RS485接口实现Modbus RTU通信,或者通过以太网接口实现Modbus TCP/IP通信,甚至与其他PLC或上位机进行数据交换。然而,这本书的内容却让我的期望落空。书中更多地聚焦于一些复杂的数学模型和控制理论,例如“模糊逻辑控制器”和“自适应神经网络”等,这些内容虽然具有学术价值,但对于我这种需要学习实际PLC应用技巧的读者来说,显得有些过于超前和抽象,缺乏可操作性。我希望看到的是更贴近实际的PLC编程案例,例如一个完整的电梯控制系统、一个简单的物料输送线控制系统,或者一个恒压供水系统的PLC程序,并且能够详细讲解程序的逻辑、PLC的硬件配置以及通信协议的设置。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PLC开关量与通信控制应用实例详解》让我充满了期待,特别是“应用实例详解”这几个字,我以为会看到很多来自工业现场的真实案例,并且能学到如何一步一步地实现它们。然而,当我打开书本,首先映入我眼帘的却是大量关于“PID控制理论”、“自适应控制”以及“模型预测控制”的数学公式和理论推导。这些内容虽然在学术研究中很重要,但对于我这样一个希望快速掌握PLC实际操作的读者来说,显得有些晦涩难懂,而且与我的初衷相去甚远。我更感兴趣的是如何理解和编写梯形图来控制各种常见的工业自动化任务,比如如何处理来自光电传感器、接近开关等开关量输入,如何输出信号驱动继电器、接触器或变频器,以及如何通过PLC的通信模块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互。书中虽然也提到了一些通信协议,比如Modbus RTU和Ethernet/IP,但讲解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远不够,更多的是概念性的介绍,缺乏实际通信组态的演示和故障排除的指导。我希望能看到书中包含更具体的PLC硬件选型建议、实际接线图、PLC编程软件(如GX Works、TIA Portal)的操作界面截图、具体的程序段讲解,以及一些常见的通信问题解决方案。
评分尽管书名明确标榜“应用实例详解”,这本书的实际内容却与我的预期存在显著的偏差。我当初购买这本书,是希望能够通过生动具体的实例,学习PLC在实际工业场景中的应用,特别是开关量信号的处理和各种通信方式的实现。然而,书中绝大部分篇幅都被一些非常抽象的控制理论所占据,比如各种高级控制算法的数学模型、系统辨识的方法论,以及一些偏向于理论研究的仿真分析。这对于我这种需要动手实践,希望直接上手操作PLC来解决工程问题的读者来说,显得有些“高不成低不就”。我期待的是看到详细的PLC接线图,例如如何连接各种传感器、执行器到PLC的输入输出模块;如何使用PLC编程软件编写梯形图、指令表等程序来实现逻辑控制;如何配置通信模块,例如通过RS485实现Modbus通信,或者通过以太网实现Modbus TCP/IP通信,以及与SCADA系统的数据交互。即使书中提到了“应用实例”,也多是高度理论化的描述,缺乏实际操作的细节,比如具体的PLC型号、编程软件版本、程序编写的每一个步骤,以及在实际调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PLC开关量与通信控制应用实例详解》虽然听起来非常吸引人,但翻开之后,我发现其内容与我所期望的“应用实例详解”大相径庭。我原本希望这本书能提供详细的、可操作的PLC应用案例,例如如何通过PLC控制工业机器人、如何实现自动化仓储系统,或者如何构建一个远程监控系统,并配以清晰的硬件接线图、PLC编程软件的详细操作步骤和完整的程序代码。然而,书中充斥着大量的理论概念和数学推导,涉及一些高级控制理论,如“自适应控制”、“滑模控制”等,这些内容虽然在理论层面很重要,但对于我这种希望快速掌握PLC实际操作技能的读者来说,显得过于深奥和理论化,缺少实际的指导意义。书中关于通信控制的部分,也更多的是对通信协议的理论介绍,缺乏实际通信组态和调试的经验分享,例如如何配置PLC的网络参数、如何设置通信参数、如何诊断通信故障等。我期待的是更接地气的讲解,能从基础的开关量输入输出开始,逐步深入到复杂的通信应用,并且每一个实例都能有详细的步骤和可执行的程序。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虽然提到了“PLC开关量与通信控制应用实例详解”,但我拿到手翻阅后,发现其侧重点似乎完全不在PLC的实际应用上。书中充斥着大量的理论公式和抽象的概念,例如关于“模糊逻辑控制器”和“神经网络控制”的部分,虽然理论上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对于我这种想要学习如何用PLC解决实际问题的读者来说,这些内容显得过于脱离实际。我原本期待的是通过实例来理解PLC的开关量输入输出如何连接,如何编写梯形图来控制电机正反转、液位高低控制、传感器信号的采集与处理,以及如何通过Modbus TCP/IP或Profinet等协议实现PLC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与上位机的通信。然而,书中对这些具体操作的讲解非常少,更多的是对控制算法的数学推导和模型建立。即使在提到“应用实例”时,也大多是模拟的、理论化的模型,缺少实际硬件接线图、PLC编程软件的截图和详细的步骤指导。这让我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控制理论的教材,而不是一本实用的PLC应用指南。我希望书中能够多一些实际的案例,比如如何构建一个简单的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或者如何实现一个远程监控温湿度的小项目,并配以清晰的接线图和完整的PLC程序代码,这样才能真正帮助我掌握PLC的应用技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