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第2版)(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 电子信息)
定价:45.00元
作者:吴彦文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6-01
ISBN:9787302316121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40kg
编辑推荐
《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电子信息: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第2版)》特点:
教学目标明确,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教学方法灵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内容先进,反映了电子信息学科的**发展;
教学模式完善,提供了配套的教学资源解决方案。
内容提要
《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电子信息: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第2版)》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移动通信的相关概念、关键技术以及一些典型的移动通信系统,既包括二代的GSM和CDMA系统,又有过渡阶段的GPRS和CDMAlx系统,还包括三代的WCDMA、CDMA2000和TD-SCDMA系统。此外,还就移动通信的增值业务与应用做了一定的概述,后还介绍了四代系统LTE的发展。
《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电子信息: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第2版)》力求结合当前我国移动通信的建设和近期发展进行编写,兼顾了理论性、系统性、实用性和方向性,具有全面和深入的特点,是一本比较好的专业书籍。
《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电子信息: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第2版)》可用作电子信息相关专业高年级的教科书以及从事移动通信建设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移动通信概论
1.1移动通信的概念与意义
1.2移动通信的发展
1.2.1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1.2.2我国移动通信发展概况
1.2.3移动通信不同侧面的发展
1.2.4移动通信的未来发展
1.3移动通信的基本特点
1.4常用移动通信系统
1.4.1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1.4.2无绳电话与个人通信接入系统
1.4.3无线电寻呼系统
1.4.4集群移动通信系统
1.4.5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1.4.6平流层通信系统
1.4.7无线局域网
本章小结
实验与实践
拓展阅读
深度思考
第2章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
2.1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
2.1.1电波的传播方式
2.1.2直射波
2.1.3大气中的电波传播
2.1.4障碍物的影响与绕射损耗
2.1.5反射波
2.2移动信道的特征
2.2.1传播路径与信号衰落
2.2.2多普勒效应
2.2.3多径效应与瑞利衰落
2.2.4慢衰落特性和衰落储备
2.2.5多径时散与相关带宽
2.3陆地移动信道的场强估算与损耗
2.3.1地形、地物分类
2.3.2中等起伏地形上传播损耗的中值
2.3.3不规则地形上传播损耗的中值
2.3.4任意地形地区的传播损耗中值
2.3.5建筑物的穿透损耗以及其他传播特点
2.4蜂窝系统工作原理
2.4.1蜂窝概述
2.4.2频率复用
2.4.3多址方式
2.5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网络结构
2.5.1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2.5.2全国蜂窝系统的网络结构
2.5.3移动通信网的区域、号码、地址与识别
2.6无线环境下的噪声与干扰
2.6.1噪声
2.6.2电台本身产生的干扰
2.6.3组网产生的干扰
2.6.4其他干扰
本章小结
实验与实践
拓展阅读
深度思考
第3章关键技术
3.1语音编解码技术
3.1.1GSM语音编解码技术简介
3.1.2CDMA中的语音编解码技术简介
3.1.3AMR语音编码技术简介
3.2调制与解调技术
3.2.1四相移相键控调制
3.2.2π/4移位QPSK调制
3.2.3高斯小移频键控
3.2.4多进制正交振幅调制
3.3扩频通信
3.3.1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
3.3.2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
……
第4章全球数字移动通信(GSM)系统
第5章码分多址移动通信(CDMA)系统
第6章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与演进
第7章TD-SCDMA系统
第8章移动增值业务系统
第9章LTE系统和LTE-Advanced系统
附录A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附录B常用英文缩写名称对照表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最近一口气读完了《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第二版),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启发。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特定嵌入式处理器或者操作系统的介绍,更侧重于嵌入式系统整体的设计理念和开发流程。作者将整个嵌入式系统的构成元素,包括硬件平台(微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等)、软件环境(实时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应用程序)以及两者之间的接口,都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书中对实时操作系统(RTOS)的讲解尤为精彩,详细介绍了任务调度、进程间通信、中断处理等核心概念,并且给出了基于FreeRTOS的实际代码示例,这让我对RTOS在嵌入式系统中的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功耗管理和系统优化的章节,这对于资源受限的嵌入式设备来说至关重要。作者通过分析不同功耗模式以及优化算法,展示了如何有效地延长电池寿命和提高系统效率。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其高度的实践导向性,大量的代码示例和硬件接口说明,让读者可以边学边做,快速上手。
评分最近偶然间翻阅了一本《数字信号处理原理与应用》(第三版),被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深深吸引。这本书在概念的讲解上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入手,逐步深入到傅里叶变换、Z变换等核心概念。作者对于数学推导的严谨性令人印象深刻,每一处公式的推导都详细列出,并且辅以清晰的文字解释,即使是初学者也能逐渐理解其中的逻辑。尤其让我惊喜的是,书中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穿插了大量的工程实例,比如滤波器设计、谱分析等,这些应用部分的阐述让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具体,也让我体会到了数字信号处理在实际工程中的强大作用。例如,在讲解FIR滤波器设计时,书中详细介绍了窗函数法和频率采样法,并对比了它们的优缺点,还给出了实际的Matlab代码示例,这对于我这样希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读者来说,价值巨大。另外,书中还对DSP芯片的架构和指令集进行了简要介绍,这为进一步学习嵌入式DSP开发打下了基础。总的来说,这本书内容扎实,逻辑清晰,理论与实践结合得当,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数字信号处理教材。
评分我最近入手了一本《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第五版),总体感觉内容非常全面,涵盖了从物理层到应用层的各个网络协议和技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详实的案例分析和清晰的图示。在讲解TCP/IP协议族时,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各个协议的功能,而是通过一个实际的HTTP请求过程,详细展示了数据包是如何从客户端发送到服务器,再经过层层封装解封装,最终完成信息交换的。这个生动的例子让我对TCP/IP的运作机制有了更直观的理解。书中对网络安全部分的介绍也相当到位,涵盖了防火墙、加密技术、身份认证等多种安全措施,并分析了各种攻击方式及其防御策略。对于网络管理员或者希望深入了解网络安全的人来说,这部分内容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此外,本书在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的工作原理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配有详细的硬件结构图,这对于理解网络设备的功能和配置非常有帮助。尽管篇幅较长,但其系统性的编排和丰富的实例,使得学习过程并不枯燥,反而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评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我接触到了《人工智能导论》(第四版)这本书,其内容之丰富和视角之新颖让我为之惊叹。它并非仅仅是关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堆砌,而是更侧重于对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哲学基础以及未来趋势的宏观探讨。在开篇部分,作者就对什么是智能,以及人类智能的特性进行了深入的哲学思辨,这为后续的算法讲解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书中对各种经典AI算法,如搜索算法、逻辑推理、不确定性推理等,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且清晰地梳理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机器学习的部分印象深刻,它不仅介绍了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强化学习等主流范式,还对深度学习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展望,包括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等。作者在讲解这些复杂算法时,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和类比,使得原本晦涩的概念变得易于理解。同时,书中也触及了AI伦克的伦理问题,比如偏见、隐私、就业等,引发了我对AI技术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
评分我最近阅读了《高级算法设计与分析》(第三版),这本书的内容让我对算法的理解提升了一个层次。它深入探讨了各种经典和现代的算法设计范式,并且在分析算法的效率和可行性方面提供了严谨的数学工具。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对动态规划和贪心算法的深入剖析,通过大量的实际问题,清晰地展示了如何将这些策略应用于解决复杂的优化问题。例如,在讲解动态规划时,书中从最简单的斐波那契数列问题开始,逐步过渡到更复杂的背包问题、最长公共子序列问题等,每一步的推导都非常清晰。对于网络流算法,书中也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包括Ford-Fulkerson算法、Edmonds-Karp算法等,并给出了相关的应用场景,如最大匹配问题、最小割问题等。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对 NP-hard 问题的讨论,作者解释了这类问题的本质,并介绍了一些近似算法和启发式算法,为解决实际中的 NP-hard 问题提供了思路。这本书对数学的要求较高,但对于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来说,绝对是一本能够大幅提升算法功底的宝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