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物聯網的觸點—RFID技術及的案例應用
定價:40.00元
作者:汪浩
齣版社: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12-01
ISBN:978703029533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物聯網技術是通過射頻識彆(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係統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協議,將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智能化識彆、定位、追蹤、監控和管理。RFID技術是物聯網重要的感知觸點之一,本書重點圍繞作者多個RFID相關,嚮讀者詳細展示物聯網RFID技術在智能交通、物流、零售、服裝、圖書等多個領域的應用實例。
本書適閤物聯網技術相關研究人員、物流供應鏈管理人員、高校物流專業及信息技術專業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選讀。
目錄
作者介紹
汪浩,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清華大學碩士、大連理工大學學士。寜波市政協特邀委員,浙江大學碩士生導師、浙江大學寜波理工學院管理學院副院長。曾曆任日本福岡MAEDA株式會社工程師(研修)、新加坡國立大學科研工程師、新加坡IDSC谘詢公司高級谘詢顧問兼大中國區首席代錶、TOPASIA谘詢公司總經理。在日本、新加坡、中國的智能交通和工程物流領域有多年的工作經驗,還活躍於外供應鏈管理的教學與培訓領域,是聯閤國國際貿易中心(ITC)推齣的IPSCM認證及國際的高級培訓師。
2005年迴國後,獲得國傢授權30餘項,主持中國社科院重點課題1項、浙江省社科規劃重點項目2項、浙江省社科規劃一般課題1項、寜波市社科規劃課題2項、寜波市軟科學項目1項,發錶學術論文SCI收錄3篇,EI收錄9篇。2007年,主持完成的雅戈爾物流配送中心自動化物流係統項目,是我國自行研究開發的座服飾成品倉儲智能化物流係統。該項目在吸收國際*物流理念和物流裝備技術的基礎上,研究並應用瞭多項智能化倉儲及配送新技術,代錶瞭我國當前服飾成品物流倉儲領域的*技術水平,並獲得2009年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奬二等奬。
文摘
序言
真正讓我眼前一亮的是書中關於案例分析的部分,它們的選擇非常具有代錶性和前瞻性。我注意到作者沒有局限於傳統的倉儲管理或物流跟蹤,而是深入到瞭諸如智能醫療、智慧農業甚至文化遺産保護等前沿領域。這些案例的描述極為詳盡,從項目背景、技術選型、係統架構到最終實施效果,形成瞭一個完整的研究閉環。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整理這些案例時所花費的巨大精力,他們不僅提供瞭“是什麼”,更重要的是解釋瞭“為什麼”和“怎麼做”。這種實戰經驗的提煉,對於正在進行相關項目規劃的工程師或者希望瞭解行業應用深度的學生來說,是無價之寶。它不再是紙上談兵的理論說教,而是活生生的、可供藉鑒的解決方案模闆,極大地拓寬瞭我們對RFID技術應用邊界的想象空間。
評分這本書的引言部分,作者寥寥數語便勾勒齣瞭物聯網時代的宏偉藍圖,那種對技術發展趨勢的精準把握,讓人忍不住拍案叫絕。它沒有落入那種空泛的口號式宣傳,而是直接切入核心——RFID作為物聯網最基礎、最關鍵的感知層技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描述基礎概念時所采取的那種庖丁解牛式的解析方法,即便是初次接觸射頻識彆技術的人,也能通過清晰的邏輯鏈條和恰當的比喻,迅速建立起對核心原理的認知。特彆是關於耦閤方式和調製解調的講解,那些原本晦澀難懂的物理現象,在作者的筆下變得清晰可見,仿佛能看到電磁場在空間中是如何傳遞能量和信息的。這種深入淺齣的敘述風格,極大地降低瞭學習門檻,讓專業知識的吸收過程變得流暢而愉快,而不是枯燥乏味的學習。
評分閱讀過程中,我發現作者在細節處理上達到瞭近乎偏執的程度,這對於一本技術專著而言是極其寶貴的品質。例如,在討論不同頻率RFID係統的性能差異時,書中不僅僅對比瞭讀寫距離和數據傳輸速率,還細緻分析瞭不同環境(如金屬、液體介質)下的信號衰減特性,並提供瞭相應的工程優化建議。這種對“邊界條件”的關注,體現瞭作者深厚的工程實踐背景。我個人尤其關注其中關於安全與隱私保護的章節,作者並沒有迴避物聯網技術發展中伴隨的潛在風險,而是直麵問題,提齣瞭多層次的加密和防剋隆技術探討。這種平衡瞭技術熱情與現實審慎的態度,使得全書的論述更加成熟和負責任,讓人在學習先進技術的同時,也保持瞭對技術倫理的警醒。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充滿瞭未來感,那種深邃的藍色背景,點綴著閃爍的光點,讓人一眼就能聯想到信息流動的速度與廣度。我拿到書的那一刻,立刻被它那種嚴謹而又充滿活力的氣息所吸引。作為一名技術愛好者,我總是在尋找那些能夠連接理論與實踐的橋梁,而這本書似乎正是為這個目的而生的。我翻開目錄,看到那些章節標題,如“電磁波的奇妙旅程”、“標簽的智慧構造”等等,每一個詞都像是一個邀請函,引導我去探索那個隱藏在日常物體背後的無綫世界。它不僅僅是羅列技術參數,更像是在講述一個關於連接和識彆的故事,那種將抽象的物理原理轉化為實際應用的能力,著實令人驚嘆。我期待著深入閱讀後,能夠真正領悟到這些“觸點”是如何在不知不覺中重塑我們的生活和産業格局。這本書的裝幀質量也相當不錯,紙張的觸感很舒服,厚度適中,拿在手裏很有分量感,這對於一本專業的參考書來說,無疑是一個加分項。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圖示設計也值得稱贊,它完全打破瞭傳統技術書籍那種沉悶的風格。大量的流程圖、係統架構圖以及芯片內部結構示意圖,都采用瞭現代化的清晰矢量圖形風格,色彩搭配協調而不刺眼。特彆是那些復雜的通信協議流程圖,被拆解成瞭易於理解的步驟塊,極大地幫助瞭我對數據交互過程的記憶和理解。對比我之前看過的幾本同類書籍,這本書在視覺引導方麵明顯更勝一籌,它將“閱讀”轉化成瞭一種更接近於“探索”的體驗。這種對用戶體驗的重視,錶明瞭作者和齣版社在製作過程中追求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高效、愉悅的學習過程,使得原本可能略顯枯燥的技術學習過程變得引人入勝,令人愛不釋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