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大數據時代移動Web服務與運營技術指南(“十二五”國傢重點圖書齣版規劃項目)
定價:65.00元
作者:Paul Golding,劉述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5-01
ISBN:978711534138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作者是世界知名的移動和互聯網專傢,在移動應用方麵擁有16項,對**的技術和電信運營商如何轉型具有深刻的見解和豐富的實踐經驗。
本書對大數據、雲計算等熱點話題都有深入淺齣的分析,對讀者來說很有吸引力。
內容提要
《大數據時代移動Web服務與運營技術指南》從互聯網服務與電信運營兩個領域在融閤過程中的文化理念碰撞的角度齣發,闡述瞭大數據時代移動Web服務與運營的思想精髓,對Web 2.0生態係統的運行機製與原理進行瞭深度解析,指齣Web操作係統將無可爭議地成為未來(移動)服務平颱,並詳細論述瞭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的本質及其在技術方麵與電信、互聯網服務與運營有機結閤的方法和切入點。
《大數據時代移動Web服務與運營技術指南》既適用於電信與互聯網融閤領域的專業技術研發和服務運營人員,也適閤於高等院校通信、電子、計算機、技術經濟與管理等專業的學者與學生。對希望進行互聯網創業的人員尤其是初次進行的人員來說,《大數據時代移動Web服務與運營技術指南》在技術研發、産品設計、服務模式、運營策略等方麵提供瞭良好的思路,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目錄
章 連接服務:互聯網與電信的碰撞
1.1 連接是什麼?
1.2 無處不在:IP還是軟件
1.3 運營商未來的6種潛在模式
1.3.1 接入服務
1.3.2 連接服務平颱
1.3.3 銷售渠道
1.3.4 無縫服務提供
1.3.5 金融商業
1.3.6 社交電信
1.3.7 開始考慮平颱
1.3.8 執行
1.4 “關注我”Web——社交網絡和社交軟件
1.5 什麼是平颱,為什麼如此重要?
1.5.1 電信運營商的平颱模式
1.5.2 市場和服務平颱
1.5.3 數據和“混搭”平颱
1.5.4 平颱即服務
1.5.5 平颱是否有用?
1.6 從平颱到生態係統
1.7 價值所在
1.8 實踐齣真知
1.9 總結
第2章 Web 2.0生態係統的運行機製與原理
2.1 介紹
2.2 揭開Web 2.0的麵紗:CRUD、MVC和REST
2.3 LAMP及其上層:Web框架和中間件
2.3.1 LAMP介紹
2.3.2 Web框架
2.3.3 敏捷開發——思維的速度
2.3.4 小結——“框架工作原理”
2.4 開放:開源、開放API與開放創新
2.4.1 開放的不同類型
2.4.2 開放、開放、開放
2.4.3 小結(“開放如何起作用”)
2.5 應用?HTML5和現代
2.6 以人為本:社交計算
2.6.1 關係開發——社交圖譜
2.6.2 興趣開發——上下文感知
2.6.3 便攜式數據
2.6.4 社交設備的移動性
2.6.5 小結(“社交計算如何發揮作用”)
2.7 用戶參與、共創與分析
2.7.1 用戶參與
2.7.2 共同創造
2.7.3 分析
2.7.4 小結(為什麼用戶發言權起作用?)
2.8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API和混搭(Mash-Up)
2.9 移動2.0——關於開發者的事!
2.9.1 移動2.0
2.9.2 移動平颱
第3章 Web操作係統:未來(移動)服務平颱
3.1 Web操作係統的重要性
3.2 物聯網
3.3 數據處理
3.3.1 數據語義
3.3.2 數據關係
3.3.3 元數據工具:Ontologies,OWL,RDF
3.3.4 元數據工具:標記與大眾分類法
3.3.5 RDFa——在網頁中嵌入元數據
3.3.6 元數據工具:Twitter andAnnotations“Twannotations”
3.3.7 小結
3.4 未來的Web:“大眾操作係統?”
3.4.1 介紹
3.4.2 社交網絡
3.4.3 社交API和平颱再思考
3.4.4 開放社交API——跨平颱的大眾操作係統?
3.4.5 開放社交API
3.4.6 界麵層的用戶操作係統的齣現
3.4.7 隱私和個性化
3.5 社交電信運營商和Web操作係統
3.5.1 電信運營商何在
3.5.2 電信社交圖譜和應用程序接口
3.5.3 身份驗證和安全性
第4章 大數據和實時Web
4.1 什麼是大數據,它從何而來?
4.1.1 尋找新的大數據
4.1.2 大數據的業務
4.1.3 歡迎來到大數據時代
4.2 大數據的一些重要案例
4.2.1 Facebook 的流量統計
4.2.2 實時電商與其Dynamo
4.2.3 Dynamo的特點
4.3 邂逅數據極客
4.4 “No SQL”和它的一些特性
4.4.1 No SQL就是No SQL,僅此而已
4.4.2 鍵值存儲
4.4.3 文件存儲
4.4.4 圖形存儲
第5章 實時和適時Web
5.1 實時Web與Twitter
5.1.1 Web因Twitter而實時
5.1.2 網絡基礎設施走嚮實時
5.1.3 手機的實時性
5.2 大數據 實時 = 適時網絡
5.2.1 新流行詞:適時網絡
5.2.2 適時網絡的關鍵成分
第6章 現代設備平颱
6.1 移動設備還是連接設備?
6.1.1 什麼是移動平颱?
6.1.2 移動平颱開發者的心態
6.1.3 移動設備還是連接設備?
6.2 移動設備平颱介紹
6.2.1 興趣平颱
6.2.2 操作係統和SDK的簡要說明
6.3 iOS平颱
6.3.1 Mac OS X和UNIX——iOS基礎
6.3.2 iOS的機製
6.3.3 iOS——推動平颱前進的動力
6.3.4 iOS是怎樣開放的
6.4 Android 平颱
6.4.1 介紹
6.4.2 架構
6.4.3 Linux內核
6.4.4 Android運行環境
6.4.5 Android應用程序框架
6.4.6 Android係統庫函數
6.4.7 Android——推動平颱前進的動力
6.4.8 Android有多開放?
6.5 移動Web平颱
6.5.1 介紹
6.5.2 原生與Web之爭
6.5.3 “原生還是Web”是一個好的問題嗎?
6.5.4 移動Web的主要趨勢
6.5.5 HTML5
6.5.6 微件(Widgets)
6.5.7 我的可以打電話嗎?
6.5.8 移動Web優先?
第7章 增強Web
7.1 真實世界或虛擬世界?
7.1.1 簡介
7.1.2 增強現實
7.1.3 證明存在或“簽到”服務
7.1.4 總結——虛擬僅僅是Web OS的另一個層
7.2 傳感網絡:手機作為第六感設備
7.2.1 當前智能手機的傳感應用
7.2.2 智能手機新興的和將來的傳感應用
7.2.3 傳感網絡——這是Web 3.0嗎?
第8章 雲計算、SaaS與PaaS
8.1 什麼是雲計算
8.1.1 雲計算不是一個空洞的短語
8.1.2 開放與商品化:雲計算的關鍵性推動因素
8.1.3 公有雲還是私有雲?
8.1.4 關鍵用例
8.2 根據需求:雲計算基礎設施
8.2.1 基礎設施層級:服務器、鏡像、模闆
8.2.2 服務層級:存儲、隊列、負載均衡等
8.3 根據需求:軟件即服務
8.3.1 開放SaaS:API
8.3.2 SaaS的生態係統戰略
8.3.3 電信運營商的機遇
8.4 根據需求:平颱即服務
8.4.1 商用PaaS——Force.
8.4.2 電信2.0 PaaS——Tropo.
8.4.3 Web 2.0 PaaS——Heroku.
第9章 運營商平颱:網絡即服務
9.1 網絡即服務是一個機遇?
9.1.1 什麼是網絡即服務(NaaS)
9.1.2 網絡即服務API的特性
9.1.3 機遇
9.1.4 “顧客”是開發者,不是用戶!
9.1.5 誰是開發者?
9.1.6 NaaS成功的要素——開發者需要什麼?
9.2 NaaS實例
9.2.1 NaaS情景學習——O2Litmus
9.2.2 新版的O2 Litmus故事——BlueVia
9.2.3 OneAPI——可互操作的網絡即服務遊戲
9.2.4 Hashblue情景學習?——RT#和SMSOwl
9.2.5 #Blue狂熱者
9.2.6 #Blue平颱的優勢
0章 電信運營商駕馭Web 2.0的方法
10.1 初創企業與創新
10.2 電信運營商能從Web 2.0學到什麼?
10.3 Web初創企業的關鍵基因
10.4 技術人纔
10.5 精益創業(Lean start-up)
10.6 與持續優化
10.6.1 經常改進(Ship Often)
10.6.2 保持實驗
10.6.3 實驗驅動開發
10.6.4 創業度量:AARRR!
10.7 共同創造和大眾外包
10.8 探索大數據
10.9 社交發現
10.10 API和開發者
10.11 孵化和加速
10.12 創客日、事件和酒吧營
10.12.1 創客日(Hack Days)
10.12.2 酒吧營(Barcamps)
作者介紹
Paul Golding是一位謙遜而又廣受尊重的技術專傢。他在移動和Web領域擁有16項,他的著作暢銷於移動應用領域。他在世界各地擔任過從新創公司到跨國公司的首席架構師、CTO以及各種高級技術角色。他成立瞭歐洲早的移動應用公司之一。他領導瞭O2(英國的一傢電信運營商)的一個全新的“內部創業”商業小組的平颱建設,並建立瞭O2孵化器。他的技術活動還包括大數據和雲電話。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穩中帶著現代氣息的配色,初次上手就能感受到它蘊含的厚重感。我尤其欣賞封麵那種簡約而不失深度的排版,雖然內容聽起來偏嚮技術前沿,但外在的視覺傳達卻做到瞭很好的平衡,既不會讓人覺得過於冰冷晦澀,又能彰顯其專業性。內頁的紙張選擇也體現瞭齣版方的用心,觸感細膩,油墨的清晰度極高,即便是長時間閱讀那些密集的圖錶和代碼示例,眼睛也不會感到過分疲勞。這對於一本技術指導類的書籍來說至關重要,畢竟,好的閱讀體驗是保證學習效率的基礎。翻開書頁,那種略微帶著新書特有油墨香氣的味道,總能勾起我沉浸其中的欲望,讓人忍不住想立刻鑽進去探索一番。整體來看,它在物理呈現上,無疑是一件值得收藏的精品。
評分我一直關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迭代速度,它簡直是以光速在飛奔,很多幾年前的“前沿”知識點,現在可能已經成瞭基礎中的基礎,甚至是需要被淘汰的過時方案。因此,在挑選技術讀物時,我最看重的是其內容的“時效性”和“前瞻性”。我看重那些能夠洞察行業未來脈絡,並且能提供堅實理論支撐和實戰路徑的書籍。希望這本書能深入剖析當前移動服務架構設計中那些最棘手的並發問題、數據安全挑戰,以及如何利用最新的雲計算和邊緣計算資源優化用戶體驗,而不僅僅是停留在對老舊API的羅列上。我期待看到作者能用獨到的視角,去解構“移動”這一場景對傳統Web服務帶來的範式轉移,並給齣切實可行、麵嚮未來的解決方案框架。畢竟,在這個快速變化的領域,滯後的知識就是阻礙進步的絆腳石。
評分從一名資深技術開發者的角度來看,一本好的技術書必須具備嚴謹的邏輯結構和極強的可操作性。我需要的不是泛泛而談的行業綜述,而是那種能讓我閤上書本後,立刻能將其中的某個高級設計模式應用到我手頭項目中的“武器”。因此,我對本書的章節安排和知識點的遞進關係有著很高的期待。它應該能清晰地勾勒齣從底層協議優化到上層應用架構演進的完整鏈條,理論的闡述要精準到位,而配套的案例分析則要足夠貼近真實工業界的復雜場景。我希望那些抽象的概念,都能通過精妙的架構圖和清晰的流程分解被可視化、被量化。如果能提供一些特定技術棧(比如某個主流的跨平颱框架或者原生性能調優的深度技巧)的獨傢見解,那就更具價值瞭。
評分在閱讀技術書籍時,我個人的習慣是先快速瀏覽目錄和引言,以判斷作者的“知識地圖”是否與我的認知體係兼容。我發現許多國外的優秀技術著作在係統性構建知識體係方麵有著獨到之處,它往往能用一種非常宏大而清晰的結構,將分散的技術點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認知閉環。我希望這本書能繼承這種優秀的結構化敘事風格,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僅學到瞭具體的“怎麼做”(How),更能理解“為什麼”(Why)要這樣做,從而建立起紮實的工程思維。這本書如果能成功地將復雜的工程實踐,用一種近乎優雅的方式呈現齣來,那就成功瞭一大半。我希望它能成為一本可以放在案頭,隨時翻閱以厘清思路的“字典”和“指南針”。
評分對於我這樣的技術管理者而言,除瞭深層技術細節,更關注的是技術決策背後的商業邏輯和運營考量。移動Web服務的成功不僅僅是代碼的成功,更是服務穩定性和用戶粘性的綜閤體現。這本書如果能觸及到性能指標(如延遲、丟包率、加載速度)如何直接轉化為用戶留存率和轉化率的關鍵環節,並探討在海量用戶訪問下,如何設計彈性伸縮的運維策略,那將極大地拓寬我的視野。我期待看到關於A/B測試在移動端服務灰度發布中的最佳實踐,以及如何利用數據分析工具鏈來持續監控和優化服務質量的係統性介紹。技術最終要服務於業務,這本書若能在這兩者之間搭建起一座堅實的橋梁,其價值便不可估量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