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OFDM通信係統中的信號優化設計
定價:65.00元
作者:但黎琳,肖悅,雷霞
齣版社:國防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11810468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無綫傳感器網絡信號處理》
內容提要
本書對正交頻分復用(OFDM)峰均功率比抑製技術進行瞭係統的闡述和研究,包括多信號替換法、子載波預留法等非失真技術和峰值限幅法、加窗峰值抵消法等預失真技術,為正交頻分復用信號優化設計提供瞭理論依據。
本書共分為6章。章介紹瞭正交頻分復用的基本原理以及包絡不穩定問題。第2章介紹瞭峰均功率比的衡量和數學建模。第3章介紹瞭多信號替換的峰均比抑製技術。第4章介紹瞭利用空餘子載波的載波預留技術。第5章介紹瞭預失真的峰值限幅技術。*後,第6章介紹瞭時頻優化的加窗峰值抵消技術。
本書可供從事無綫通信技術與係統研究和開發的科研人員與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參考,也可作為高校通信類的研究生和本科高年級學生的教學參考書。
目錄
章OFDM基本原理
1.1正交頻分復用
1.2 0FDM的峰值波動
1.3峰均比抑製技術
參考文獻
第2章OFDM的峰均功率比
2.1峰均功率比定義
2.2峰均功率比分析
2.2.1非周期自相關性
2.3采樣率與峰均比
2.4其他衡量準則
2.4.1峰值因子
2.4.2立方量度
參考文獻
第3章多信號替換法
3.1選擇映射法
3.1.1基本原理
3.1.2相關性和序列設計
3.2部分傳輸序列法
3.2.1基本原理
3.2.2備選信號相關性分析
3.2.3低復雜度搜索方案
3.2.4副信息優化和接收機設計
參考文獻
第4章子載波預留法
4.1基本原理
4.2數學建模
4.3 POCS算法
4.3.1基本原理
4.3.2復雜度分析
4.4 SCR算法
4.4.1基本原理
4.4.2 SCR算法的復雜度分析
4.5 active—set算法
4.5.1 實信號算法
4.5.2復信號算法
4.5.3復雜度分析
4.6算法比較
4.6.1 POCS和SCR算法對比
4.6.2 active—set算法對比
4.6.3 SCR與active~set算法對比
參考文獻
第5章峰值限幅法
5.1基本原理
5.2限幅濾波算法
5.3迭代限幅濾波算法
5.3.1 時頻迭代限幅濾波
5.3.2簡化限幅濾波算法
5.4限幅噪聲抑製
5.4.1發端噪聲抑製
5.4.2收端噪聲估計和抵消
5.5聯閤導引的改進算法
5.5.1 係統模型
5.5.2信道估計優化算法
參考文獻
第6章加窗峰值抵消法
6.1並行峰值抵消算法
6.2串行峰值抵消算法
6.2.1理論分析
6.2.2基本原理
6.2.3復雜度分析
6.2.4仿真結果
6.3失真恢復算法
6.3.1基本思想
6.3.2算法建模
6.3.3仿真結果
6.4聯閤導引的窗函數設計
6.4.1設計準則
6.4.2基本原理
6.4.3仿真結果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對通信係統的研究進入瞭一個新的階段,尤其是在信號處理和優化設計方麵。OFDM作為一種核心的調製技術,其在頻譜效率和抗多徑乾擾方麵的優勢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真正將OFDM技術發揮到極緻,需要在信號設計的各個環節進行精細的優化。我一直在尋找能夠詳細闡述OFDM信號優化設計理論與實踐的書籍。我特彆感興趣的是,如何在OFDM係統中實現更智能的資源分配,比如動態調整子載波的功率和星座圖,以適應不斷變化的信道條件。此外,對於OFDM係統中的同步問題,如載波頻率偏移和采樣定時偏移,如何設計更魯棒的同步方案,也是我非常關注的焦點。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前沿的優化算法和實現細節,例如利用機器學習或深度學習來輔助OFDM信號的設計和優化,從而進一步提升係統的性能。同時,我也希望書中能夠包含一些實際案例分析,展示如何在具體的通信場景下應用這些優化技術,並分析其帶來的實際效益,這樣能夠幫助我更好地理解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
評分我對通信係統中信號的魯棒性和效率有著近乎執著的追求,尤其是在OFDM技術日益普及的今天。OFDM係統在無綫通信領域展現齣的強大能力,離不開精巧的信號設計。我希望能夠從書中深入瞭解到,如何在OFDM係統中進行更精細化的子載波功率分配,以及如何設計更具適應性的調製方式,以應對復雜多變的無綫信道。我特彆關注在OFDM係統中實現低延遲和高吞吐量的方法,例如如何優化同步和均衡算法,以減小傳輸時延並提高數據準確性。同時,我也對OFDM係統中引入的先進編碼技術,如低密度奇偶校驗碼(LDPC)和極性碼,以及它們與OFDM信號設計的協同作用非常感興趣。一本能夠提供深入理論分析,並且包含豐富工程實踐經驗的書籍,將對我理解OFDM信號優化設計的精髓大有裨益。我期待書中能有詳細的算法推導和仿真分析,幫助我深入理解各種優化手段的原理和效果,並能為我未來的研究和開發工作提供堅實的基礎。
評分作為一名對通信原理有深入研究的學生,我一直在積極尋求能夠深化我對OFDM通信係統信號優化設計理解的資源。OFDM憑藉其將數據分成多個並行傳輸的子載波,有效剋服瞭無綫信道的時域選擇性衰落,為現代高速無綫通信奠定瞭基礎。然而,要實現OFDM係統的最佳性能,信號的優化設計至關重要。我非常希望能詳細瞭解如何通過先進的信號處理技術,如迭代優化算法,來精確地估計和補償信道失真,從而提高數據傳輸的可靠性。此外,對於OFDM係統中引入的自適應調製和編碼(AMC)策略,以及如何根據實時信道信息動態調整調製階數和編碼率,以最大化頻譜效率,是我特彆感興趣的方麵。我期望書中能夠提供對OFDM係統性能提升關鍵環節的深度解析,例如如何有效地抑製循環前綴(CP)對頻譜效率的影響,以及如何設計更優化的同步和載波頻率偏移補償方案。一本能夠提供清晰理論框架、詳實數學推導,並輔以實際工程應用指導的書籍,將是我學習OFDM信號優化設計的理想選擇。
評分作為一名對下一代通信係統充滿好奇的研究者,我對OFDM技術的演進和優化設計充滿瞭探索欲。OFDM憑藉其在抗乾擾、高頻譜利用率方麵的突齣錶現,已成為現代無綫通信的基石。然而,麵對日益增長的數據需求和更復雜的無綫環境,OFDM信號的優化設計顯得尤為重要。我希望能夠深入理解如何在OFDM係統中實現更精細的功率控製策略,以平衡用戶體驗和能耗。另外,對於OFDM係統中引入的各種新型調製解調技術,例如更高級的星座圖、混閤自動重傳請求(HARQ)與OFDM的結閤,以及如何設計更高效的信道估計和均衡算法,都是我非常期待在書中能夠獲得的知識。我渴望書中能夠深入剖析OFDM係統在實際部署中遇到的各種挑戰,例如峰均功率比(PAPR)的抑製、循環前綴(CP)的優化選擇,以及如何有效抵抗各種乾擾,如互調失真(IMD)和帶外輻射。一本能夠提供全麵、深入、且具有前瞻性的OFDM信號優化設計指導書籍,無疑是我學習和研究道路上的寶貴財富。
評分一直對現代通信技術抱有濃厚的興趣,特彆是那些能夠提升傳輸效率和魯棒性的關鍵技術。最近偶然翻閱瞭一些關於OFDM通信係統的資料,對這種技術在4G、5G乃至Wi-Fi等領域廣泛應用有瞭更深的認識。OFDM的優勢在於其能夠將高速數據流分割成多個低速子載波進行傳輸,極大地緩解瞭多徑衰落的影響,這在無綫通信環境中尤為重要。我特彆關注的方麵是如何在OFDM係統中進行更精細的信號設計,以應對實際環境中各種乾擾和噪聲,最大化頻譜利用率和傳輸速率。例如,如何優化子載波的分配,如何設計高效的信道編碼和調製方案,以及如何通過先進的均衡技術來補償信道失真,這些都是我非常希望能深入瞭解的。我知道OFDM係統的設計是一個復雜且多維度的工程,需要綜閤考慮理論知識、算法實現以及實際硬件的製約。因此,一本能夠係統梳理OFDM信號優化設計的書籍,無疑會為我提供寶貴的指導和啓發。我期待書中能有對各種優化策略的深入探討,以及對不同技術方案的性能分析和權衡,幫助我構建一個全麵而深入的OFDM係統設計認知框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