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日之器:纯手工木餐具
定价:48.00元
作者:西川荣明
出版社:中原农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55421332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
◎ 首本,也是*一本介绍木餐具制作的图书
◎ 原版书制作精良,在日本极受欢迎,重印多次,这本书是*修订版,内容更为完善
◎ 所载的30位木作名匠,均是日本*有代表性的木餐具制作从业者
◎ 收录350件作品,基本上涵盖了家用木餐具的
内容提要
内容推荐:
◎ 30位*木餐具手工制作名匠、350件代表性作品全收录
◎ 介绍了名匠的设计思路,以及作品制作的精髓,方便读者找寻独创的灵感
◎ 设计了9个“试着做做吧”版块,由名匠亲手教你一步步动手操作
◎ 收录了这些名匠及其店铺的联系信息,方便读者进一步沟通学习
目录
前言
章 勺子
酒井厚地的勺子:涂上线条,增进食欲
西村延惠的汤匙:轻薄顺手、简单流畅的造型美
富井贵志的勺子:曲木而成,出口舒服
酒井邦芳的漆制勺子:轻便易握,入口舒服,手不灵便的人也能使用
冲原沙耶的竹制餐具:餐餐相伴,手匙一体
田中孝明的勺子:秉承井波木雕传统技艺
久保田芳弘的勺子:乡村风格,自由自在
佐藤佳成的木勺子:以北海道之木制成的勺子
前田充的咖啡量勺:似融于瓶中咖啡豆里的勺子
木作名匠们制作的各种勺子及其他
试着做做吧 1 勺子 by 山极博史
用活樱木来制作的汤匙 体验新林生材制作
第2章 餐叉
南波行秀的意面餐叉:博采众议,制出实用又美观的餐叉
川端健夫的甜点餐叉:实现了“切”与“插”的平衡之美
木作名匠们制作的各种餐叉
试着做做吧 2 餐叉 by 川端健夫
第3章 木铲、木刀
日高英夫的木铲:粗柄好盛饭,木铲边缘和圆弧线条巧妙地融为一体
老泉步的炒菜木铲:给手带来舒适感的微妙R形
木作名匠们制作的各种黄油刀和木铲
试着做做吧3 黄油刀 by 山极博史
试着做做吧 4 比萨刀 by 片冈祥光
第4章 木箱和木盒
丹野则雄的六角形茶桶:造型洗练,工艺精湛
堀内亚理子的词典便当盒:纤巧苗条,漆后鲜亮
川合优的杉木便当盒:增进食欲,木纹笔直优美
荻原英二的装饰箱子:和风箱子
山极博史的黄油盒:把餐桌变得豪华的泛红色彩的樱桃木组合
木作名匠们制作的各种黄油盒
试着做做吧 5 黄油盒 by 山极博史
第5章 容器、碟子、食案、锅垫……
高桥秀寿的椴木容器和薄壳杯子:白得纯净,设计调和
须田修司的食案:活用各色木材,以玩耍的心情组合
山下纯子的小碟子:很小,但存在感极强
木作名匠们制作的各种碟子、碗、锅垫
试着做做吧 6 四角小碟子 by 山下纯子
试着做做吧 7 甜点食案
第6章 砧板
松本宽司的砧板:人形砧板,除水方便
富山孝一的砧板:用刨子简单地刨制而成
试着做做吧 8 奶酪砧板 by 富山孝一
第7章 筷子、筷子盒、餐具支架
木作名匠们制作的各种筷子和筷子盒
试着做做吧 9 筷子和筷子架 by 山下纯子
DATA
本书中所介绍的木作名匠们的联络方式
商店
可以买到原料木材的商店
木制餐具的修整和维护方法
相关用语解说
木材一览表
后记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西川荣明,1969年出生于日本爱知县。以前一直在公司工作,1994年后开始制作小型木制品;1995年开始制作木勺,并将自己的店命名为“匙屋”;1999年,在东京都国立市开设工作室,并致力于推广从森林到作品的“木育”活动。文摘
序言
拿到这本书,着实让我眼前一亮。包装得很精致,环保的牛皮纸封面,没有多余的装饰,却透着一种质朴的匠心。我一直对纯手工的东西情有独钟,觉得它们自带生命力,不像流水线上的产品那样冰冷。打开书页,扑面而来的是木头独有的温润香气,瞬间就将我带入了一个宁静的世界。书中的图片质感极佳,每一件餐具都好像被精心捕捉了光影,细节分毫毕现。我喜欢它对材质的介绍,从原木的选择到打磨的工艺,都讲得详详细细,让我看到了这些器物背后蕴含的智慧和时间。看着那些细腻的纹理,触摸着屏幕上仿佛能感受到的光滑,我脑海中已经勾勒出了在家中使用这些餐具的画面。想象一下,用一把亲手打磨的木勺盛一碗热腾腾的粥,或是用一枚温润的木筷夹起一筷子新鲜的时蔬,那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以及制作者的心意,都会融化在舌尖,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暖和满足。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扇窗,让我窥见了手工的魅力,也点燃了我对生活的热爱。
评分坦白说,我之前在网上购买木餐具时,经常会遇到一些质量参差不齐的产品,要么是表面处理粗糙,要么是木材容易开裂。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时,我抱着一种“学习如何挑选”的心态去翻阅。这本书真的给了我太多惊喜。它详细介绍了木材的种类、纹理特点,以及不同种类的木材适合制作哪些餐具。更重要的是,它还讲授了如何辨别手工制作的痕迹,以及一些基础的保养方法。看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像“长了眼睛”一样,对木餐具的品质有了更专业的判断。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考量,比如避免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涂料,这让我感到非常放心。这本书不仅满足了我对美的追求,也解决了我在实际使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让我能够更加自信地选择和使用我喜欢的木餐具。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教会我如何去欣赏和呵护这些自然馈赠的精美器物。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远不止对木餐具本身的认识,更是一种对生活方式的重新思考。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似乎越来越依赖那些冰冷、高效的科技产品,而忽略了身边那些朴实、温暖的存在。这本书恰恰提醒了我,回归自然,感受手工的温度,是一种多么宝贵的体验。我喜欢它描述的那些关于“慢下来”的生活场景,比如午后阳光下,用木勺细细品味一杯咖啡,或者和家人围坐在一起,用木筷分享一顿温馨的晚餐。这些画面虽然简单,却充满了人情味和幸福感。它让我意识到,生活的品质不在于拥有多少昂贵的物品,而在于我们如何用心去感受和经营每一个日常的时刻。这本书就像一位温和的引导者,邀请我放慢脚步,去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去体会那些被忽略的美好。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好像找回了一份久违的宁静,也对未来更美好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对木餐具的了解非常有限,总觉得它们只是一个替代品,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不仅仅是展示了各种精美的木餐具,更是在讲述一种生活哲学。从选材上的考究,比如不同木材的特性、纹理,到制作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精雕细琢,都让我看到了“慢”生活的价值。书中详细阐述了为什么选择天然木材,它对健康的好处,以及如何保养才能让这些器物历久弥新。我尤其对其中关于“器以载道”的论述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讲器物本身,更是在探讨如何通过使用这些有温度的物品,来提升生活的品质和幸福感。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好像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对生活中的许多细节有了新的认识。我开始留意身边那些被忽略的美好,也更愿意花时间去感受和创造属于自己的精致生活。这本书就像一个启蒙者,让我重新审视了“器物”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明白真正美好的东西,往往是需要用心去体会和经营的。
评分作为一个对家居美学有着浓厚兴趣的人,这本书简直就是我的“宝藏”。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木餐具的图鉴,更是一本关于如何将自然元素融入家居生活的指南。书中的图片风格非常统一,简洁、大气,却又不失温馨。每一页都充满了设计感,色彩搭配和谐,构图讲究,仿佛每一张照片都是一幅画。我特别喜欢它对于不同场景下的搭配建议,比如如何在简约的北欧风厨房中使用木碗,如何在日式餐桌上点缀木勺。这些细节的指导,让我能够更灵活地运用书中的灵感,来打造属于自己的理想家居环境。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木艺匠人的访谈,听他们讲述创作背后的故事,感受他们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和执着,真的非常打动我。这让我觉得,购买和使用一件手工木餐具,不仅仅是在消费,更是在支持一种值得尊敬的传统技艺和生活态度。它让我明白了,美是可以触碰的,生活是可以被艺术化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