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生态文明 |
| 作者 | 宋煜 |
| 定价 | 29.80元 |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 ISBN | 9787122247841 |
| 出版日期 | 2016-02-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绿色环保从我做起丛书》用趣味漫画诠释科普知识,传达全新的科学学习理念,教会孩子用科学的方法探索知识,感知自然的奇趣、科学的奇妙,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生态文明》通过生动有趣的漫画和深入浅出的文字,向读者介绍了生态意识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产业文明等精彩内容,让您全方位、多角度地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旨在普及环境知识,倡导环保理念,适合所有对环保感兴趣的读者和青少年阅读。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章生态文明的提出1 1.人类面临的新挑战―生态危机1 2.揭秘生态文明的兴起4 3.深入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6 4.说一说,生态文明的主要内容9 5.生态文明与“三大文明”有关系吗11 6.生态文明的四个基本特征13 7.说一说,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14 第二章树立生态文明观念16 1.公民环境生态意识调查问卷16 2.生态哲学对人类思维方式转变的影响20 3.说一说,生态意识的特点21 4.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与生态哲学23 5.说一说,什么是生态文化25 6.如何提高全民生态文化素质27 7.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的差异29 8.说一说,什么是生态平衡31 9.哪些人为因素造成了生态平衡失调32 10.我们身边有哪些生态污染34 11.探讨生物监测的作用37 12.生态灾难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38 13.说一说,什么是生态入侵41 第三章与生态文明有关的行为建设 1.谁是生态文明的行为主体43 2.你、我是生态文明的行为对象吗46 3.生态文明行为主体与对象之间有关系吗48 4.细数这些年,环境保护行为的产生与发展50 5.说一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行为53 6.生态文明教育包括哪些方面55 7.企业行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56 8.企业在生态文明中的行为方式58 9.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重要作用和意义60 10.说一说,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发展的特点62 11.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典型事例63 第四章与生态文明有关的法制建设65 1.环境保护法65 2.水土保持法68 3.水污染防治法70 4.大气污染防治法72 5.节约能源法74 6.可再生能源法77 7.防沙治沙法79 8.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81 9.放射性污染防治法83 10.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85 11.环境行政处罚办法87 第五章生态产业的建设与发展89 1.说一说,什么是生态产业89 2.聊一聊,生态经济三大特征91 3.说出生态工业与传统工业的区别93 4.如何更好地理解生态示范区96 5.说一说,生态工业园区的设立97 6.讲解我国的原生态旅游形式99 7.聊一聊,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101 8.生态渔业的新型发展模式103 9.生态畜牧业的新型生产模式105 10.世界生态农场典型―菲律宾玛雅农场106 11.谈谈农业生态园发展面临的问题107 |
| 编辑推荐 | |
|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市的扩张带给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对于人类而言,人类似乎在操控着自然的命运,人类在消耗着自然资源,生产着供人类生活的产品并排放废弃物。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地球上的资源却在日益减少,环境也遭到了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兴起了“绿色”浪潮,绿色化运动在各个领域渗透。 鉴于此,我们策划了《绿色环保从我做起》丛书,希望通过这套丛书让青少年及大众更方便、更快捷的认识并理解环保知识和方法,同时,通过这套丛书可以拉近公众与环保新科技的距离。 《低碳生活》为《绿色环保从我做起》的一分册, 本书通过生动有趣的漫画和深入浅出的文字,向读者介绍了生态意识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产业文明等精彩内容,让您全方位、多角度的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 |
| 文摘 | |
| |
| 序言 | |
作为一个对环境议题越来越关注的普通读者,我一直想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梳理“生态文明”这一宏大概念的书籍,并且能够深入浅出地阐释其内涵与外延。当我在书店偶然翻开《生态文明》(书号9787122247841,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宋煜)时,我仿佛找到了久违的灯塔。这本书并非仅仅停留在口号式的宣传,而是从历史的纵深和现实的广度,勾勒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复杂而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它让我意识到,我们今天所面临的许多环境问题,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人类发展模式长期累积的后果。书中对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如何以惊人的速度改造自然,并由此引发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危机,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作者并没有回避问题的严峻性,反而以一种冷静而又充满警示的笔触,让我们直面真相。但与此同时,这本书也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它不仅仅是“问题集”,更是“解决方案的探索”。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到循环经济的实践,再到绿色技术的创新,书中都进行了多角度的解读。尤其是对于“生态文明”这一概念的界定,它超越了单纯的环境保护,而是将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多个维度融为一体,强调一种全新的发展范式,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谐发展的状态。这让我深刻理解到,建设生态文明,并非是对经济发展的否定,而是对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与重塑。我非常喜欢书中关于“绿色GDP”的讨论,它让我明白了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不应该仅仅看经济增长的数字,更要考虑其对自然环境造成的负担。这种全新的视角,极大地拓展了我对“发展”的认知边界。
评分我一直认为,我们今天所说的“生态文明”,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文化和价值观的问题。而《生态文明》(9787122247841,化学工业出版社,宋煜著)这本书,恰恰深刻地触及了这一点。它不仅仅是在讲工业污染、气候变化这些具象的环境问题,更是在探讨人类与自然关系背后的哲学思考。书中引用的许多古代哲学思想,以及不同文明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智慧,让我深受触动。它提醒我们,西方近代的工业文明模式,并非人类与自然相处的唯一模式,也并非唯一正确的模式。东方的一些传统哲学,比如道家的“道法自然”,儒家的“天人合一”,都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作者在书中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这些思想,并将其与现代生态文明的理念进行融合,提出了“以人为本”与“以自然为本”的辩证统一。这让我意识到,建设生态文明,不仅仅是改变生产方式,更重要的是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我们需要从“征服自然”的傲慢,转变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谦卑。书中关于“生态美学”的探讨也让我耳目一新,它让我们看到,美,不仅仅存在于人文世界,更存在于壮丽的山河、纯净的溪流、繁茂的森林之中。当我们将自然之美纳入我们的价值体系,我们才更有动力去保护它。这种从文化、哲学、美学层面进行的深度挖掘,使得这本书的立意非常高远,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环境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书。
评分说实话,我是一个非常注重实际操作和具体方法的人,读很多理论性的书籍时,往往会感到意犹未尽,缺乏落地感。然而,《生态文明》这本书(9787122247841,化学工业出版社,宋煜著)恰恰在这方面给了我惊喜。它没有沉溺于抽象的概念,而是将“生态文明”的建设路径,分解为一系列可操作的环节。例如,书中关于“绿色制造”的章节,详细阐述了如何在生产过程中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以及如何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发展循环经济。我特别对其中提到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留下了深刻印象,这种从产品原材料获取、生产、使用到废弃的整个过程进行评估的方法,让我看到了如何从源头上减少环境影响。此外,书中还探讨了“绿色金融”的作用,它解释了如何通过金融手段引导社会资本流向环保产业,鼓励企业进行绿色转型。这对我这样对经济和金融领域略有了解的读者来说,非常有启发性,让我看到了经济杠杆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巨大潜力。我尤其赞赏作者在书中提出的“生态补偿机制”,这是一种将环境的外部成本内部化的有效途径,能够让那些对环境造成破坏的生产者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也激励他们采取更可持续的生产方式。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提出了“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怎么做”。它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让我们可以理解并参与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来。即使我不是专业人士,也能从中找到切入点,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践行绿色理念。
评分我对《生态文明》(9787122247841,化学工业出版社,宋煜著)这本书的第一印象是它的“前瞻性”。它不仅仅是在讨论当下的环境危机,更是站在更长远的角度,预测了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书中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论述,让我理解到,我们今天的每一个决策,都将对未来的子孙后代产生深远影响。它强调了代际公平的理念,即我们不能以牺牲未来世代的生存条件为代价,来满足我们当代的物质需求。这一点让我深思,我们是否真的在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可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书中对于“碳中和”和“碳达峰”的分析,让我看到了实现这一目标的紧迫性和挑战性,同时也让我了解到,这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一个企业、每一个社会组织、乃至每一个人的共同责任。作者在书中详细阐述了实现碳中和的多种路径,包括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推广绿色交通、发展碳汇林业等等。这些内容都非常具体,而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气候韧性城市”的建设思路感兴趣,它让我看到了如何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考虑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适应措施。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人类的长远福祉负责。
评分我一直对“生态恢复”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因为在我看来,很多时候我们关注的是如何避免破坏,但如何弥补已经造成的损害,同样至关重要。《生态文明》(9787122247841,化学工业出版社,宋煜著)这本书,在这方面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启发。它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详细介绍了各种生态恢复的实践案例和技术手段。例如,书中关于“退耕还林还草”的论述,让我看到了如何通过改变土地利用方式,来恢复植被覆盖,改善土壤质量,并增加生物多样性。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湿地恢复”和“河湖生态修复”的介绍印象深刻。湿地和河流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它们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还为众多生物提供了栖息地。然而,长期的开发和污染,使得许多湿地和河流的生态功能严重退化。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植被重建、水文调控、污染物清除等多种手段,来恢复湿地和河流的健康。它让我看到了,即使是曾经被破坏殆尽的生态系统,也有可能通过科学的手段重新焕发生机。这给予了我巨大的信心,也让我认识到,生态恢复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拯救,更是对我们人类自身的救赎。
评分《生态文明》(9787122247841,化学工业出版社,宋煜著)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认知大门。在阅读之前,我对“绿色经济”的理解比较片面,认为它只是发展一些新兴的环保产业。然而,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绿色经济”的真正内涵,它是一种贯穿于整个经济体系的理念,是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书中对于“资源效率”的提升,以及“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了非常详细的阐述。它让我明白,未来的经济,将不再是“线性经济”——即“开采-制造-消费-丢弃”的模式,而是“循环经济”——即“再利用-再制造-再循环”的模式。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物的产生,还能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我特别对书中提到的“共享经济”在推动绿色发展中的作用感到兴奋。例如,共享汽车、共享单车等,不仅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还能够减少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此外,书中关于“生态产业园”的建设,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是一种将企业、研发机构、基础设施等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高效、环保、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绿色经济未来。
评分我一直觉得,要真正理解一个概念,不仅要看它的定义,更要看它所产生的具体影响,以及它在不同领域中的体现。《生态文明》(9787122247841,化学工业出版社,宋煜著)这本书,恰恰提供了这样的视角。它不仅仅是一个宏观的理论阐述,更是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书中关于“绿色建筑”的讨论,让我认识到,我们居住的环境,也可以是节能、环保、健康的。从建筑材料的选择,到能源的利用,再到废水的处理,每一个环节都可以体现出生态文明的理念。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智慧城市”与“生态文明”的结合。它描绘了一个未来城市图景,在这个城市里,科技的发展服务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不是加剧环境的压力。例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优化交通流量,减少能源消耗;利用智能电网平衡能源供需,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率;利用绿色基础设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等。这些内容让我看到了科技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巨大潜力。此外,书中还探讨了“生态旅游”的发展,以及如何通过旅游业促进当地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这本书让我感到,“生态文明”并非只存在于遥远的未来,它就蕴藏在我们 everyday life 的点点滴滴之中,等待我们去发现和践行。
评分说实话,在读《生态文明》(9787122247841,化学工业出版社,宋煜著)之前,我对“生态补偿”这个概念并没有太清晰的认识。我总觉得,环境保护是政府的责任,是公益事业,而企业只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就行了。然而,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理论阐述,让我明白了“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它是一种将自然环境的价值,特别是那些难以用市场价格衡量的生态服务价值,通过经济手段进行补偿的机制。例如,森林提供的水源涵养、空气净化,湿地提供的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维持等等,这些都是为全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服务,但却往往被忽视。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形式的生态补偿,比如跨区域的水权交易、森林碳汇交易、湿地保护补偿等等。这些机制的建立,能够有效地激励那些保护生态环境的地区和个人,让他们能够从中获得经济回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印象深刻。它强调了公平性,让那些对环境造成破坏的生产者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也让那些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的人得到应有的回报。这本书让我深刻理解到,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依靠制度的创新和经济手段的运用,而不仅仅是呼吁和口号。
评分作为一名来自传统工业区的普通居民,我时常能感受到工业发展对我们生活环境带来的直接影响,无论是空气质量的下降,还是水资源的污染。因此,当我看到《生态文明》(9787122247841,化学工业出版社,宋煜著)这本书时,我怀着一种既期待又有些许复杂的心情去阅读。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并没有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任何人,而是以一种非常温和但又充满力量的方式,剖析了工业发展与环境退化之间的必然联系,并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书中对于“绿色转型”的论述,让我看到了希望。它没有简单地要求我们放弃工业,而是强调要“绿色化”、“低碳化”。它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比如清洁能源的利用、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以及发展循环经济,来减少工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我尤其对书中提到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建议印象深刻。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逐步淘汰那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转而发展那些低碳、环保、附加值高的产业。这对于我们这些身处传统工业区的人来说,不仅是环境的改善,更是经济发展的升级换代,是为我们的下一代创造一个更健康、更安全的生活环境。这本书让我明白,建设生态文明,并非遥不可及的理想,而是可以一步步实现的具体目标。它给予了我信心,也给予了我行动的指引。
评分我对《生态文明》(9787122247841,化学工业出版社,宋煜著)这本书的评价,可以用“惊喜连连”来形容。我原本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学术著作,但实际阅读下来,却发现它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生活气息。书中对于“生态伦理”的探讨,让我意识到,我们不仅仅是地球上的居民,更是这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与其他生命形式都息息相关。这种“同情心”和“责任感”,促使我们去思考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我非常喜欢书中关于“社区参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的论述。它强调了基层群众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力量,以及如何通过民主协商和公众参与,来解决具体的环境问题。例如,在制定地方环境政策时,听取社区居民的意见;在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时,发动社区志愿者;在监督企业环境行为时,发挥社区的监督作用。这些内容让我看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民主化”和“基层化”的趋势。这本书不仅仅是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怎么做”,并且“谁来做”。它赋予了我们每个人参与的动力和可能性。它让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生态文明的愿景一定能够实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