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徽州民俗体育文化
定价:78.00元
售价:39.0元,便宜39.0元,折扣50
作者:王国凡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30320983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属于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本书在介绍徽州和徽州文化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徽州的民俗体育项目,徽州民俗体育的文化内涵,徽州民俗体育的困境与走向。此外,本书也专门介绍和研究了滩舞、跳钟馗、打秋千、抬阁、叠罗汉、跳五帝、采茶扑蝶舞等项目,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没有停留在对徽州“物产丰饶”或“文化昌盛”的表面赞颂,而是着眼于在特定地理环境和历史周期中,徽州人如何通过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来应对挑战,实现自我超越。作者仿佛是一位人类学家,冷静地剖析着这个群体的生存策略。那种在不利的自然条件下,如何发展商业贸易、如何维系乡土关系、如何通过教育实现阶层流动的复杂机制,被剖析得淋漓尽致。读罢全书,我获得了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文化并非一成不变的遗产,而是无数代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持续不断的实践和创造。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看待地方文化发展的全新框架,激发了我对其他地域文化进行类比研究的兴趣。它让我看到,每一项看似寻常的习俗背后,都隐藏着一套复杂的社会逻辑。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画卷,让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古老的徽州。作者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描绘细腻入微,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每一个细节都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书中对徽商精神的探讨,那种诚信、坚韧、贾而好儒的特质,在今天的商业社会依然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我尤其欣赏作者那种冷静而又不失温情的笔触,既能客观记录历史的变迁,又能体察到其中蕴含的人文关怀。读完这本书,我对徽州这片土地的敬意油然而生,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种精神符号,一种生活哲学的载体。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思考,书中的故事和道理如何与我当下的生活产生共鸣。这种深度体验,绝非泛泛而谈的游记或文化介绍所能比拟的,它要求读者用心去感受,去体会那份跨越时空的文化冲击。
评分我原本以为这是一本枯燥的学术专著,但事实证明,我的判断大错特错。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典雅,文字功力可见一斑,读起来简直是一种享受。作者的遣词造句考究,没有丝毫的堆砌感,每一句话都像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玉石,温润而有光泽。特别是对徽州文人雅士日常生活的描摹,充满了宋代以来的那种精致和雅致,让人神往。书中对徽州学派思想的梳理也做到了深入浅出,即便是对儒学不太了解的读者,也能大致领会其核心精神——那种对良知和实践的强调。它不是在“教”你知识,而是在“引”你进入一种境界。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体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学素养和深厚的人文底蕴,读完后感觉自己的精神世界都被净化了不少。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结构非常新颖,它不像传统的地方志那样按部就班地罗列史料,而是采取了一种非常散点透视的叙事方式。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老到的导游,牵引着读者的目光在徽州文化的各个侧面自由穿梭。其中关于徽州建筑美学的章节,简直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无论是马头墙的错落有致,还是天井院落的阴阳和谐,都被赋予了深刻的哲学内涵。我喜欢作者在描述这些物质载体时,总能巧妙地将其与当地人的性格、世界观联系起来,使得冰冷的砖瓦也变得有血有肉起来。这种由物及人的叙事技巧,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趣味性和深度。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有些段落的论证略显跳跃,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才能完全跟上作者的思路,但这或许也是它区别于大众普及读物的魅力所在——它邀请那些真正有心人去深入探索。
评分这本书的资料搜集工作做得实在太扎实了,简直令人咋舌。翻阅目录就知道,作者显然下了海量的功夫去查阅地方志、家族谱牒乃至民间口述史料。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结论,更是支撑结论的坚实证据链条。对于研究历史、社会学或者民俗学的同行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座宝库。它在还原历史场景的真实性上,达到了近乎“考古”的严谨程度。我特别留意了书中关于徽州宗族制度和地方自治的章节,那份对权力制衡、社会秩序维护的精妙设计,让我对古代治理智慧肃然起敬。虽然个别地方的注释略显不足,但瑕不掩瑜,其作为一本严肃的文化研究读物,其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它为我们理解传统社会的地方治理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范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