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家具制作:全面掌握精细木工技术的精髓9787530490907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木工家具制作:全面掌握精细木工技术的精髓9787530490907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木工
  • 家具制作
  • DIY
  • 手工
  • 精细木工
  • 技术
  • 家居
  • 装修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9787530490907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悟元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0490907
商品编码:29438456865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11-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木工家具制作:全面掌握精细木工技术的精髓
作者 ﹝美﹞安迪雷著,尚书、谢韦译
定价 128.00元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 9787530490907
出版日期 2017-11-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这本书由外向内、由表及里、从整体到细节,详尽地介绍了木家具制作的基础知识和各种典型家具的制作方法,并深入浅出地将木料加工的理论知识穿插其中,同时准确地介绍了各种木工机械和木工工具的选择及其使用方法,是一本囊括了精细木工技艺的高水平的指导用书。详尽的指导照片简明易懂,这本书将会成为木工参考书的一个新的标准。 木工专家安迪·雷将他积淀了30余年的木工经验呈现给大家,带你畅游木工的艺术世界。


   作者简介

安迪·雷从事木工超过30年。1990年,他的家具设计获得了新泽西州艺术委员会授予的奖章。作为美国木工杂志的主编,他在任期内(至1998年)发表了超过100篇的文章。他现在西卡罗莱纳山制作家具,同时负责家具制作的教学和书籍编写。


   目录

部分 工具和材料1
章 工作间必需品3
工作空间和设备3
让工作间“动”起来6
第二章 木工机械和手工工具9
基本工具7
辅助工具14
第三章 加工木料19
准备工作20
加工实木板24
加工人造板30
使操作更有序34
第四章 家具设计39
基本原则39
了解木料的形变41
第二部分 盒子和箱体的结构45
第五章 基础式箱体47
箱体结构47
箱体内部54
安装到墙上58
第六章 搁板59
选择和设计搁板60
搁板的接合65
开放式搁板68
选择搁板71
装饰搁板79
第七章 钉子、螺丝和其他紧固件87
钉子和螺丝87
五金件解决方案92
第八章 组装箱体95
技术和工具95
夹紧问题99
第九章 切割与安装线脚103
安装技术104
制作线脚106
第十章 抽屉109
设计抽屉110
抽屉结构118
托盘结构123
抽屉内件126
第十一章 抽屉五金件129
抽屉引导系统130
抽屉滑轨134
电脑配件136
抽屉拉手137
第三部分 门141
第十二章 门的制作143
门的制作要素145
带面板的门148
实木门154
玻璃门156
第十三章 门及铰链的安装159
铰链的匹配160
基本铰链164
安装特制铰链167
安装定制铰链171
将门隐藏起来175
第十四章 门拉手和五金件177
门的附件178
拉手和把手181
锁具183
扣件和缓冲器1876
第四部分 底座、柜脚和支架193
第十五章 底座195
底座的设计195
底座踢脚线202
安装柜子208
第十六章 柜脚和脚轮215
抬高箱体的策略215
柜脚219
脚轮223
第十七章 支架225
设计支架226
制作支架227
第五部分 框架结构233
第十八章 桌腿和挡板235
整体设计236
牢固的接合242
挡板和横档242
支撑腿248
第十九章 椅子和凳子255
椅子的结构256
椅子的接合263
椅背269
椅面270
接地部件274
第二十章 正面框架277
框架的设计和接合277
制作正面框架280
转角部件285
第二十一章 框架和面板287
设计框架和面板287
制作面板292
制作背板298
第六部分 桌面和工作台面301
第二十二章 制作顶板303
设计顶板304
顶板的结构309
顶板的选择319
扇页和末端324
第二十三章 安装顶板331
顶板与形变331
应对木材形变333
五金件解决办案336

资源341
拓展阅读342


   编辑推荐
学习木工,必要做家具,制作家具,必要读本书。一本真正看得懂、学的会的家具制作工具书。

   文摘










   序言

木工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现代家具制作工艺详解 导语: 木材,这种源于自然的古老材料,承载着人类文明的温度与匠心。本书并非聚焦于基础的家具制作技法,而是深入探讨现代木工领域的前沿工艺、设计理念的演变以及如何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点。我们将带领读者超越简单的“制作”层面,进入“创造”的境界,理解每一件家具背后蕴含的结构美学、材料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第一章:木材的深度认知与精选——从林地到工坊 本章将不再重复介绍木材的种类识别,而是着重于高阶木材性能分析与选材策略。我们将探讨不同树种在应对极端湿度变化时的微观结构差异,以及如何通过科学方法预测木材在长期使用中的形变趋势。 微观结构与声学特性: 探讨硬度、密度与内部晶格结构如何影响木材的共振频率,这对制作乐器和高品质音响柜体至关重要。 可持续采购与认证体系: 深入解析FSC、PEFC等国际认证的实际意义,指导专业人士如何在全球供应链中筛选出真正环保且质量稳定的板材和原木。讨论逆向工程在回收旧木材再利用中的应用技术。 窑干与稳定化处理的精确控制: 重点介绍真空干燥、射频加热等现代干燥技术,精确控制木材含水率的目标值,以适应不同气候区对家具耐用性的要求。讨论如何利用热改性技术(如Accoya) 提升木材的尺寸稳定性。 第二章:超越传统榫卯——现代连接技术与结构工程 本章的核心在于革新连接概念,将传统的木结构思维与现代五金技术、胶合技术进行深度融合。 高强度结构胶的应用与失效分析: 详细对比聚氨酯、环氧树脂和丙烯酸酯胶粘剂在不同承重条件下的抗剪切强度和疲劳寿命。介绍胶合过程中的环境参数控制(温度、湿度、夹持压力)对最终强度的影响模型。 隐形连接件的工程学设计: 专注于现代家具中常见的隐藏式连接件,如Lamello饼干榫的升级版、Dowels(木钉)在大型结构中的受力分析,以及Minifix、Confirmat螺钉等五金件的安装精度对结构整体刚性的贡献。 薄木片与弯曲木技术(Lamination & Bending): 探讨压力成型(Molding) 和冷弯/热弯工艺的力学原理。介绍多层板材叠压时,胶层厚度与压力曲线的优化,以实现复杂曲面结构的强度与美观统一。 第三章:数字化制造与工艺自动化——从二维到三维的飞跃 本章聚焦于工业4.0时代木工坊的转型,探讨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提升精度、效率和个性化定制能力。 CAD/CAM的深度集成: 介绍Rhino/Grasshopper、Fusion 360等软件在生成复杂曲面和优化材料切割路径中的应用。重点讲解拓扑优化在家具腿部或框架设计中的实施,以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减轻材料消耗。 五轴数控加工(5-Axis CNC)的潜力挖掘: 分析五轴机床如何实现一次装夹完成复杂三维曲面(如雕刻、异形扶手)的加工,以及如何通过刀具路径规划来控制表面粗糙度和刀痕的消除。 自动化排料与优化算法: 深入讲解嵌套软件(Nesting Software)中的贪婪算法与遗传算法,如何最大化利用不规则边角余料,实现接近98%以上的材料利用率,这是精细木工成本控制的关键。 第四章:表面处理的科学与艺术——耐久性与视觉效果的平衡 表面处理是决定家具生命周期和最终质感的关键步骤。本章旨在提供超越传统油漆和清漆的先进技术。 高性能涂层技术: 详细介绍UV固化涂料的快速干燥优势、水性聚氨酯的环保特性及其在硬度上的提升。探讨纳米技术在木器涂料中的应用,例如利用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增强涂层的抗刮擦性和耐化学腐蚀性。 木材染色与渗透技术: 探讨反应性染色(Fuming/Ebonizing) 的化学过程,如何利用特定化学物质与木材中的单宁酸反应,达到稳定且独特的色泽。分析渗透性油和硬质蜡油的分子结构差异及其对木材呼吸性能的影响。 肌理的再创造: 介绍拉丝(Wire Brushing)、凿刻(Chiseling)等传统手工肌理处理如何与现代砂光设备协同工作,实现“做旧”与“现代简约”风格的完美融合。 第五章:人体工学与功能集成——设计驱动的制造 现代家具制作不再是简单的造型堆砌,而是对使用者体验的深度回应。 高级人体工学量化标准: 介绍基于ISO 9241和相关生物力学研究的坐姿、站姿参数,指导如何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具体的家具几何尺寸,尤其针对定制化办公家具和医疗辅助家具。 集成智能技术(Smart Integration): 探讨如何将无线充电模块、隐藏式线缆管理系统、电动升降机构无缝嵌入木结构中,要求木工设计必须提前预留结构空间和散热通道。分析低压直流电在家具内部布线时的安全规范与屏蔽技术。 模块化与易拆装设计(Design for Disassembly, DFD): 探讨如何利用预设的接口系统(而非传统胶合),使大型或组合式家具在搬运和维修时能轻松拆卸和重新组装,体现设计的长久价值。 结语:匠人精神在新时代的体现 本书最终旨在培养一种系统性的、面向未来的木工思维。它要求制作者不仅精通工具的使用,更要理解材料背后的科学、设计背后的哲学,以及制造过程中的环境责任。通过掌握这些精深的技术和理念,您将能够创造出兼具艺术性、工程可靠性和时代适应性的高品质木制家具。

用户评价

评分

初次翻阅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木匠,娓娓道来,将自己毕生的绝学倾囊相授。书中的讲解非常细致,从最基础的木材选择、工具的认知与使用,到各种连接方式的精妙运用,再到最后的打磨与涂装,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透彻。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一些复杂结构的剖析,那些精巧的设计和严谨的逻辑,让人不得不佩服前人的智慧。书中的插图和图解也做得非常到位,清晰明了,即使是像我这样对木工了解不深的新手,也能一目了然。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一些基础教程,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些小物件,虽然成品远不如书中的示例那般完美,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却收获了前所未有的乐趣和满足感。这本书不仅仅是指导你如何制作家具,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你如何观察、如何思考,如何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进步。它让我认识到,真正的精细木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耐心、细致和不断的打磨。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触是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家具制作。它没有过分强调速成或技巧的炫耀,而是将重点放在了“精细”二字上。书中对每一个细节的处理都做了深入的探讨,无论是木材纹理的走向、榫卯结构的力学原理,还是表面处理的质感呈现,都展现出了作者对木工艺术的深刻理解。这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家具制作,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它需要精确的计算和严谨的操作,更需要对美学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我尤其赞赏书中关于“返璞归真”的理念,它鼓励我们在追求精湛技艺的同时,不要忘记木材本身的自然之美,让家具在满足功能性的基础上,更具生命力和情感价值。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对未来的木工实践充满了期待,也让我对那些充满匠心的高品质家具有了更深的敬意。

评分

翻开这本书,我立刻被一种沉静而专注的氛围所感染。它没有花哨的辞藻,也没有刻意的煽情,只是用一种平和而有力的语言,带领读者走进精细木工的深邃世界。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心手合一”的强调,它不仅仅是关于技巧的掌握,更是关于精神的修炼。作者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理论分析,阐述了如何将自己的想法、情感融入到家具的制作过程中,让每一件作品都拥有独特的灵魂。书中对经典家具设计的赏析,也让我对家具的历史和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理解了那些传世之作的精髓所在。我从中也学到了很多关于木材养护和家具保养的知识,这对于延长家具的寿命,保持其原有的美感至关重要。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份难得的礼物,它不仅传授了精湛的技艺,更传递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完美的追求。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体验,更像是一场关于木材与工具的奇妙对话。它不是一本简单的操作手册,而是一本充满哲学思考的木工百科。作者用一种近乎虔诚的态度,去探索和展现木材的潜力和工具的奥秘。我从中学习到了许多关于木材特性的知识,了解到不同树种的质地、纹理、硬度以及它们在制作不同家具时的适宜性。同时,书中对各种传统和现代木工工具的介绍,也让我大开眼界,理解了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应用场景。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并没有回避木工制作中可能遇到的难题,而是提供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对于正在学习木工的人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这本书让我明白,精细木工的道路并非坦途,但只要你拥有足够的热情和钻研精神,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创造出令人赞叹的作品。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一股朴实而又充满匠心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第一时间就联想到那些手工制作的精美家具。我一直对木工家具制作有着浓厚的兴趣,总觉得亲手打造一件属于自己的家具,那种成就感是无可比拟的。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地入手了。这本书的内容,与其说是教你如何“制作”家具,不如说是在引领你走进一个充满智慧和艺术的木工世界。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工具和步骤,更重要的是,它在讲述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一种对材质、对结构、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我特别欣赏书中那些对传统工艺的深入解读,那些古老的技术背后蕴含的智慧,在现代社会依然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它让我明白,精细木工不仅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与自然对话、与时间共舞的浪漫。我迫不及待地想去尝试书中介绍的一些技巧,感受那种用双手创造美好的过程,让生活因为这些手工的温度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