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看穿欺,我能识谎言
定价:36.00元
作者:江承明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54704082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 职场打拼,社会闯荡,不懂识谎,就会吃亏!你无法阻止别人说谎,但可以让自己避开陷阱,远离圈套!揭示谎言特征,捕捉谎言迹象,掌握识谎技巧,拆穿各种谎言!
★ 生活中被善意的谎言蒙蔽或许影响不大,但如果掉进恶意欺的陷阱中,则很可能会让我们在精神和物质上深受其害。因此,学点识谎之术显得颇为重要。细读本书,能让你快速分辨出周围的人对你说的话——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哪些为难言之隐,哪些又暗藏玄妙。
内容提要
目录
上 篇 谎言,总是无处不在
章 人为什么会说谎——谎言的社会心理 ... 003
谎言是说谎者一种有意识的、刻意的行为,明知与事实不符却故意隐瞒,并采取编造或有所保留的形式来表达。在生活中,善意的掩饰、恶意的欺时有发生。谎言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其本质与社会因素是脱不了干系的。那么,谎言的社会心理因素主要有哪些呢?
◎ 人类具有欺的本能 / 003
◎ 期待被赞美,谎言也就相生相伴 / 007
◎ 不愿面对真相,谎言便成了心灵抚慰剂 / 010
◎ 在社会中生存,有些“谎言”不得不说 / 013
◎ 为了扮演好不同的社会角色而说谎 / 016
第二章 无人不说谎,动机各不同 ... 020
每个人都有说谎的经历,如果有人说“我从来没有说过谎”,那么这句话本身就是个谎言。那么,人们说谎都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呢?从心理学上分析,撒谎的动机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保护自我、维护自尊、抬高自己、迎合别人、谋取利益等。
◎ 保护自我,防止被伤害 / 020
◎ 维护自尊,保持好形象 / 023
◎ 抬高自己,满足虚荣心 / 025
◎ 迎合别人,消除距离感 / 028
◎ 谋取利益,以达成目的 / 031
◎ 逃避责任,以免受惩罚 / 035
◎ 留住隐私,不让自己的秘密曝光 / 037
◎ 出于圆谎,防止谎言被揭穿 / 040
中 篇 识谎,练就一双慧眼
第三章 不堪重负的说谎者——说谎者的表情变化 ... 045
在童话故事《木偶奇遇记》中,主人公皮诺曹是一只被天使赋予了生命的木偶,皮诺曹有一个特点:只要一撒谎,他的鼻子就会自动变长,他的谎话也就昭然若揭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说谎者的鼻子不会自动变长,但是他们的表情却会产生一些细微的生理变化,让谎言不攻自破。
◎ 笑容有不同,你了解背后的秘密吗 / 045
◎ 眉毛是美貌的装饰物,也是心情的窥视窗 / 050
◎ 眼球运动是判断对方是否说谎的一个指标 / 055
◎ 下巴若活动,内心有波动 / 059
◎ 嘴唇透露出的无声语言,你懂吗? / 063
◎ 观察瞳孔变化,有效识别谎话 / 067
◎ 频繁地眨眼,说明对方试图掩盖什么 / 070
◎ 目光转移,并非全是局 / 073
◎ 细微的鼻语,展现主人的内心世界 / 077
◎ 下意识地吞咽口水,是紧张心理的表现 / 081
第四章 身体不会撒谎——说谎者的肢体语言 ... 084
人的肢体动作往往会在无意间把某些压抑的情绪表现出来或是清晰地传达出内心的真实感受。所以,一个人若是言不由衷或是口不应心,从他的肢体动作中就可以找到破绽。那么,说谎者的肢体动作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本章将告诉大家如何从肢体动作去侦破谎言。
◎ 说谎者常用捂嘴来掩饰谎言 / 084
◎ 内心焦虑的人常会抓挠耳朵 / 087
◎ 揉搓眼睛,说谎者为了隐藏内心的不安 / 090
◎ 触摸鼻子是鉴定对方是否撒谎的辅助手段 / 093
◎ 拉拽衣领,很可能是担心谎言被识破 / 095
◎ 藏起的手,表示对方正在隐瞒什么 / 098
◎ 摩擦手掌,是期待,还是内心犹疑? / 102
◎ 伸出的手臂,用来抢占或捍卫“地盘” / 105
◎ 交叉的双臂,否定或防御的心理反应 / 109
◎ 通过握拳姿势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 / 113
◎ 看腿脚动作,辨对方想法 / 117
◎ 交叠的双腿会泄露内心的秘密 / 121
◎ 躯干动作,清晰地传递着“内部信息” / 124
◎ 站姿也会透露一个人的真实情感 / 128
◎ 坐姿体现的信息不可小觑 / 132
第五章 交谈中的弦外之音——说谎者的语言变化 ... 139
曾经有一位名人这样说过:“人的表情有二,一是呈现在脸上的表情,二是表现在言谈中的表情。”的确,听一个人说话,即可大致了解其心理状态。固然,言谈的内容是表现的因素,但言谈的速度、语调、抑扬顿挫,以及润饰等,亦足以影响谈话内容的效果。也就是说,识别谎言也可从说话者的语言变化入手。
◎ 说谎者常不断强调谎话 / 139
◎ “无心之言”往往才是“真心实意” / 142
◎ 没有不存在破绽的谎言 / 145
◎ 过于描绘细节,是为了消除别人的疑虑 / 149
◎ 场面话别当真,客套话里有玄机 / 151
◎ 总说“老实说”,其实他并不老实 / 154
◎ 语速突然变化,是心虚的表现 / 157
◎ 从一个人的声音里判断他的内心世界 / 160
◎ 听起来滔滔不绝,并不就是真话 / 163
下 篇 拆谎,总会找到技巧
第六章 揭开谎言的外衣——全面剖析说谎技巧 ... 169
谎言是试图欺他人的语言或行动,所以说,谎言不单单是一句与事实不符的话,它还可能是一个假象、一个圈套。自古以来,谎言就以形形的方式不断上演,让许多不明真相的人受。
◎ 常演双簧戏,让他人真假难辨 / 169
◎ 善于虚实结合,让他人信以为真 / 172
◎ 善于以假乱真,让他人不得不信 / 175
◎ 假装以情动人,然后乘虚而入 / 178
◎ 声东击西引混乱,然后浑水摸鱼 / 180
◎ 利用他人爱贪便宜的心理,放长线钓大鱼 / 183
◎ 故作冷静、不动声色,让人觉得可靠 / 186
◎ 正话反说故意激将,牵着别人的鼻子走 / 188
◎ 利用数据的说服力,让人感觉煞有介事 / 191
◎ 偷换概念,让别人不知不觉进入圈套 / 192
◎ 善意的提醒,有时却是“不善”的陷阱 / 196
第七章 见招拆招,让谎言无地遁形 ... 199
在武侠小说和武侠影视作品中,的武林高手从来就没有固定的招式,他们通常是见招拆招,往往随手一招便是好招、妙招。面对谎言,如果你也想做个的破谎专家,那么,见招拆招才是好的方法。
◎ 询问细节,让说谎者自己露出马脚 / 199
◎ 将计就计,揭穿说谎者的阴谋 / 202
◎ 利用说谎者心虚的心理,四两拨千斤 / 206
◎ 故意激怒对方,让其暴露真实面目 / 209
作者介绍
出生于1982年,2003年大学毕业后创办多家企业,至今行走过中国所有省及各大城市,游历过全世界大部分国家,喜欢旅游和阅读。工作之余潜水、跳伞、赛车、无线电、急救都有涉猎并持有合法。常在欧洲自驾,持中国籍游艇和私人飞机驾照。通过十多年企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在行为心理和情感语言方面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对心理学和行为学的研究非常着迷,特别是那些关于人类非语言交流和欺骗行为的探讨。市面上关于这方面的书籍不少,但很多都流于表面,或者过于学术化,难以实际操作。当我在书店看到《9787547040829 看穿欺,我能识谎言》这本书时,它的直白标题立刻吸引了我。“看穿欺”,这四个字道出了多少人在社交和商业活动中的痛点。“我能识谎言”,这更像是一个承诺,一个能够赋予读者强大能力的宣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颠覆我过去一些固有的认知,提供一些全新的视角来理解人类的欺骗行为。我不只是想知道“怎么看”,更想知道“为什么会看”。例如,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说谎?谎言的心理动机会是什么?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欺骗的模式是否有所不同?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这些问题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有科学依据的识谎方法。我希望作者江承明先生能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观察者,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复杂的心理学理论转化为易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让我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啊,原来是这样!”地恍然大悟,并且在合上书本后,能够切实地感受到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评分我一直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说谎”作为一种复杂的人类行为,其背后必然隐藏着丰富的情绪变化和心理活动。我看到《9787547040829 看穿欺,我能识谎言》这本书,第一感觉是它提供了一个非常诱人的“解码器”。我希望能通过阅读这本书,深入理解那些在人们试图掩盖真相时,身体和心理会产生哪些细微的变化。这不仅仅是关于面部表情的眨眼次数或者眼神的游移,我更关注那些更深层次的生理反应,比如呼吸的变化、体温的细微波动,甚至是我们不易察觉的微表情。我期待书中能够分享一些科学研究的成果,并且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这些科学原理,让我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我也希望作者江承明先生能够分享一些他独到的观察和经验,这些经验或许是书本上难以获得的。例如,在不同的情境下,人们说谎的表现会有什么不同?又或者,如何区分一个人是紧张还是在撒谎?这些实操性的内容,对我来说将是无价之宝。
评分作为一名对社会现象和社会心理学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对《9787547040829 看穿欺,我能识谎言》这本书的期待,更多的是源于它所能带来的“赋能感”。在如今信息爆炸、人际关系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学会辨别真伪、看清人心,已经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属技能,而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生存能力。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套实用且易于上手的“工具箱”,让我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与同事、朋友,还是在商务谈判中,都能敏锐地捕捉到那些不易察觉的信号,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判断。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经典的识谎案例分析,最好是能够涵盖不同类型的欺骗,比如善意的谎言、恶意的欺骗、甚至是自我欺骗。通过这些案例,我希望能更直观地理解书中理论的实际应用。此外,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引导我不仅仅是局限于“识别”,更能学会如何以一种健康、不带偏见的方式来处理自己识别出的“谎言”,如何保持一种开放但又不失警惕的心态,避免因为过度关注欺骗而产生消极情绪,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和作者对我来说是崭新的,但“看穿欺,我能识谎言”这个副标题却瞬间抓住了我的好奇心。作为一名长期在职场中摸爬滚打的人,深知识破谎言、洞察人心的重要性。我常常在想,如果我能拥有一双“火眼金睛”,在与人交往中更准确地把握对方的真实意图,该是多么令人欣慰的事情。这本书的出现,仿佛给我指明了一条可能实现这个愿望的道路。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技巧,不仅仅是关于肢体语言或面部表情的细微观察,更希望能深入到语言的逻辑、情感的流露等更深层次的解读。我希望作者能够分享一些他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技巧的案例,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我能够学以致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面对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时,能够更加从容淡定,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损失。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识破”,更能引导读者如何理性地面对和处理谎言,如何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能保持积极的人际互动,不至于变得过于多疑和封闭。
评分对于“看穿欺,我能识谎言”这本书,我抱有一种既好奇又带着点功利性的期待。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本“教你识破别人”的书,更是一本“帮助你理解人性”的书。在我的理解中,谎言的产生往往是出于复杂的原因,可能是为了逃避惩罚,可能是为了获得利益,也可能是出于自我保护。如果这本书能够带领我更深入地理解这些动机,那么我在面对所谓的“欺骗”时,就能够更加理性,不至于轻易地陷入情绪的漩涡。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能够帮助我建立“心理防火墙”的建议,也就是说,在识别出对方的意图后,我应该如何有效地保护自己,如何在不伤害对方感情的前提下,保持自己的立场和利益。我还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反欺骗”的策略,不仅仅是识别,更能预防。例如,在某些容易产生欺骗的场合,我应该如何主动地规避风险,如何提前设防。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种“掌握主动权”的感觉,而不是仅仅被动地去应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