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应用文写作(第二版)
定价:25.00元
作者:杨金忠,郭上玲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2-01
ISBN:9787501955596
字数:500000
页码:301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7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在广大教师和读者的要求下,作者对原书做了认真的修订,现出版第二版。第二版在内容上对版做了如下增删和修改:
(1)为满足参加国家职业秘书资格证考试的需要,补全了五级至二级秘书资格考试的所有文种,同时,一些术语也尽可能与国家职业秘书资格证考试相一致。
(2)为培养学生的信息采集和信息取舍能力,帮助学生尽早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第二版增加了实际工作情景模拟训练题。
(3)删除了版中司法文书的内容。
(4)修正了原书中一些不适当的提法,对一些存在问题、容易产生误导作用的范例进行了删改和规范。
(5)文种的辨析和选用一直是应用文写作中的难点,第二版在文种辨析方面有所加强。
本书共分7章:绪论、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经济文书、礼仪文书、词法文书、科学论文、新闻等。全书帮助读者了解各种文种的基础理论,提高动手写作能力。书中大量的范例分析、文种理论分析、文秘的写作格式,可使读者掌握写作技巧。
目录
章 绪论
节 应用文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 应用文的作用和种类
第三节 应用文的写作要求
思考与练习
第二章 行政公文
节 公文概述
第二节 命令(令)
第三节 决定
第四节 公告
第五节 通告
第六节 通知
第七节 通报
第八节 议案
第九节 报告
第十节 请示
第十一节 批复
第十二节 意见
第十三节 函
第十四节 会议纪要
思考与练习
第三章 事务文书
节 规章制度
第二节 计划
第三节 总结
第四节 述职报告
第五节 简报
第六节 调查报告
第七节 求职信与应聘信
第八节 演讲稿
第九节 会议记录
第十节 传真与备忘录
思考与练习
第四章 经济文书
节 合同
第二节 意向书、订货单
第三节 市场调查报告
第四节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第五节 经济预测报告
第六节 招标书与投标书
第七节 商业广告
第八节 商品说明书
思考与练习
第五章 礼仪文书
节 礼仪文书概述
第二节 祝辞、贺信、贺电、请柬、邀请信、感谢信
第三节 欢迎词、欢送词、答谢词
第四节 唁电、讣告、悼词
思考与练习
第六章 学业文书
节 科技论文
第二节 毕业论文
第三节 毕业设计说明书
思考与练习
第七章 新闻
节 概述
第二节 消息
第三节 通讯
思考与练习
附录
附录一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附录二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附录三 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
附录四 应用文常用特定用语简表
参考书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相当严谨,但又不失通俗易懂。在讲解一些比较专业的术语或者概念时,作者并没有采用晦涩难懂的学术语言,而是用生活化的例子或者更易于理解的比喻来解释,这使得即使是对应用文写作不太熟悉的读者,也能轻松掌握。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各种文体的写作要点时,能够抓住核心的、最具代表性的特征进行阐述,避免了陷入繁杂的细节而迷失方向。比如,在讲到调查报告时,它清晰地指出了“目的明确、方法科学、结论客观”是关键,并且提供了具体的步骤指导。同时,书中对于一些常见误区的提示,也做得非常及时和到位,让我能够提前规避一些在写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低级错误。对于一些可能被忽略但又至关重要的细节,比如公文排版的美观性、标点符号的准确运用等等,书中也都有提及,这些细节的关注,正是专业性的体现。整体而言,这本书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评分这本书我读完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在理论知识的传达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开篇就详细地梳理了应用文的起源、发展脉络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这部分内容虽然篇幅不长,但为理解后续的写作技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写”,更让你明白“为什么这样写”,从历史的角度审视,会发现很多写作规范背后都有其深远的考量。比如,关于公文的格式要求,书中不仅仅是列出条条框框,而是解释了每项格式的由来和作用,例如标题为何要居中,落款为何要写明单位和日期,这些细节的解释,让我在今后的实际应用中,能更深刻地理解并自觉遵守。此外,对于不同类型应用文的分类和界定,也做得很清晰,避免了混淆。即使是我之前对某些文体概念模糊不清的地方,读了这本书之后也豁然开朗,感觉对整个应用文的体系有了更宏观、更系统的认识。这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无疑是极其宝贵的。它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让我知道自己需要掌握哪些关键点,又需要在哪些方面深入钻研。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在提升读者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方面,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它不仅仅是教授写作技巧,更是在引导一种思考模式。在介绍各类应用文的写作时,书中反复强调“以读者为中心”的写作理念,这让我意识到,好的应用文不仅仅是信息的堆砌,更是与读者进行有效沟通的桥梁。它要求我们在动笔之前,先思考清楚“我要写给谁看?”,然后根据受众的特点来调整我们的语言风格、信息详略程度以及表达方式。这一点对于我这样在日常工作中需要频繁撰写各种报告和方案的人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关于如何构建文章结构的方法,比如如何设置引言、主体和结论,以及如何在主体部分运用各种逻辑关系(如并列、递进、转折等)来组织论据,使得文章条理清晰,一气呵成。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在分析问题、组织观点以及清晰表达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不再是零散地思考,而是能够更有条理地构建自己的思路。
评分不得不提的是,这本书在强调写作的“形式”和“内容”并重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它不仅仅告诉你写什么,更告诉你怎么写得“好”。在介绍各类应用文的写作规范时,书中往往会结合实际案例,展示出规范写作带来的积极影响,比如能够提升工作效率、树立良好形象等。同时,它也通过反面案例,警示了不规范写作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这让我深刻理解到,应用文写作不仅仅是一项技能,更是一种职业素养的体现。书中关于“思想性”的探讨,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强调,优秀的写作者不仅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更要有深刻的洞察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写出有深度、有见地的文章。这种对写作内在品质的追求,是很多同类书籍所不及的。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在对待应用文写作这件事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更清晰的目标,不再是机械地套用模板,而是更注重思考和打磨。
评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在讲解应用文写作的实用技巧方面,做得相当到位。它并没有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而是深入到具体问题的解决。例如,在处理信息类应用文(如通知、通告)时,书中详细分析了如何准确、清晰地传递信息,包括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信息的完整性、信息的时效性以及信息的受众分析等。书中给出的范例,也都非常贴合实际工作场景,能够让人立刻联想到自己可能遇到的类似情况。最令我赞赏的是,它不仅仅展示了“好”的范例,还会分析一些“不足”的范例,指出其问题所在,并给出修改建议。这种对比分析法,非常直观,也更容易让人吸取教训。对于如何组织材料、如何遣词造句、如何使用恰当的语气和语态,都有细致的指导。特别是对于一些商务信函和报告类的写作,书中提出的“逻辑清晰、语言精练、重点突出”等原则,以及如何围绕核心目的来展开写作,都非常有指导意义。我尝试着运用书中介绍的一些方法,在自己撰写一些工作邮件时,确实感觉表达更加精准、高效了,也收到了更好的反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