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科学系列99丛书 电子大脑:计算机和机器人99
定价:23.80元
作者:刘兴良,王荣凤,季俊蘅,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少
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8-01
ISBN:9787806199862
字数:
页码:17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计算机是当今社会人们已完全离不开的一种设备和工具,它能扩展人的大脑功能,它对人类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制造出无数的奇迹,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快乐、惊奇和憧憬。机器人是当今世界上一种神奇的自动化智能化机器,是可以延伸人的脑力和体力劳动的一种设备和工具,它已成为人类的铁伙伴,给人们带来了帮助、效益、振奋和希望。人类创造并发展了计算机和机器人,它们反过来又促进了人类的解放,促进了社会和科技进步,使人类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相信,明天,计算机和机器人,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地位更加重要,在社会中的作用更大,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更加绚丽。明天将会是神话一般的世界,但那不是靠“上帝”和他人的恩赐,是需要我们去追求和创造,把梦想变成现实。我们需要借鉴历史的经验和先人的启发,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更美妙的世界。这不仅需要我们要有科学知识,更需要有爱科学的心境,有追求、探索、奋斗和献身的精神。我们要以先辈们为榜样,但要超过他们,肯定会超过他们。未来的世界属于我们的青少年。
目录
1 帕斯卡为父搞发明——台机械计算机
2 莱布尼茨与八卦图——二进制的诞生及其在计算机中的应用
3 的失败——巴贝奇差分机
4 现代计算机的雏形——巴贝奇分析机
5 弗莱明巧用爱迪生效应——只真空二极管
6 空中帝国的王冠——只真空三极管
7 霍勒里斯的制表格机——台有实用价值的卡片程序控制计算机
8 诚实而有预见的沃森——IBM公司成功的领路人
9 挫折之后的成功——印制线路板
10 零代计算机——机电式计算机“马克-1”
11 被埋没40年的发明——台电子计算机ABC
12 初的设计用于火道计算——计算机“埃尼阿克”诞生
13 一个电子的大脑——通用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
14 计算机之父的杰作——诺伊曼计算机
15 为了破译“谜语机”的密码——电子计算机“炸弹”与“巨人”
16 计算机能思考吗——图灵测验
17 计算机发展的一次飞跃——晶体管的发明与第二代电子计算机
18 密林中的隐士——20世纪60年代末的巨型计算机CDC-6600
19 计算机的魔术师——20世纪70年代的巨型计算机“克雷-1”
20 50亿美元的大——第三代电子计算机IBM360
21 使微电子工业进入新纪元的发明——微处理器
22 计算机大家庭中的“牛郎星”——个人用微型计算机“阿尔塔”
23 两个小伙子白手起家——苹果个人计算机风靡世界
24 乔布斯与“麦金托什——个人计算机进一步发展
……
作者介绍
文摘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库珀蒂诺的郊区有一名少年,叫沃兹尼亚克。通过学校老师的联系,他可以到一家公司作计算机。他“玩”得很紧张,又很开心,于是他下决心,自己早晚要设计一台计算机,要有自己的计算机。他真的画了草图,并和一位朋友自己动手制造了起来。结果,在他们做好后,报社前来采访时,接通电源,计算机却冒了烟。电源短路了,他们失败了,不过他并不灰心。
后来沃兹尼亚克又认识了一位名叫乔布斯的青年,他们成了好朋友。他们都是计算机迷,但他们没有多少钱去买计算机,想自己制造计算机,就参加了“自己制造计算机俱乐部”。这一俱乐部当时有500多名成员,软件奇才比尔·盖茨也是其中一员。
由于集成电路的发明,计算机得以朝着微型化的方向发展,以满足人们对于个人计算机的需要。沃兹尼亚克把自己设计的个人计算机又加以改进,用20美元买了一块6502型微处理器芯片,他先花了几个星期用BASIC语言编出了程序,接着又设计了一块电路板,把接口和芯片都装在上面。接口是把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与外部设备连接起来的电路。在这里,接口就是把6502芯片与一个键盘和一个屏幕显示器连接起来的电路。就这样,沃兹尼亚克就造成了一台结构很简单的,但功能却是完整的计算机。这就是后来曾在全世界风靡一时的苹果机的初始样机。
这种计算机的特点是不仅性能好,更主要的是简单便宜,便于搬动。它适合个人使用或者处理业务,后来其功能很快扩大,并且进入了家庭。
沃兹尼亚克设计的计算机虽然很好,但当时较大的计算机公司不愿生产这样简单的计算机。他的好朋友乔布斯看出了这种计算机具有巨大潜力和效益,认为不必去找大公司,干脆自己生产,他说服了沃兹尼亚克,联合筹办了自己的公司,自己去制造发展这种机器。乔布斯卖掉了自己的汽车,沃兹尼亚克卖掉了自己的袖珍计算器,两人共筹集了1300美元。他们没有厂房,就在乔布斯的车库里干了起来。后来又通过一位“风险资本家”与英特尔公司前任市场经理马库拉拉上了关系,筹集了更多资金,于是建设了厂房,进行生产,采用了一个使人感到亲切、又可爱又好记的名字——“苹果”计算机。
1977年他们生产的苹果一Ⅱ型计算机一上市,就受到顾客的欢迎。因为这是早的以整机形式供应的个人计算机。这种计算机使用BAS-IC语言,初学计算机的人容易掌握。整台苹果计算机只有一般英文打字机那么大,它能够显示彩色图像,机壳装潢也很漂亮,外观招人喜欢,所以销售量很大,投入市场一年销售额就达到了250万美元。
苹果机获得了成功,苹果计算机公司也飞速发展了起来。5年时间,该公司职工发展到4000人,成为美国500家主要公司之一,此时的乔布斯年方28岁,已成为当时美国前400名富翁中年轻的一位。他和沃兹尼亚克发展的苹果个人计算机,在计算机发展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因为苹果计算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个人计算机时代。
……
序言
翻开《电子大脑:计算机和机器人99》,我首先被它的书名所吸引。作为一个对未来世界充满幻想的人,我总觉得计算机和机器人是构建这个未来蓝图的核心要素。“电子大脑”这个词,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对计算机核心处理单元的代名词,更象征着一种智慧的诞生,一种超越机械运转的思考能力。我很好奇,书中是如何将这个抽象的概念具象化的?它是否会从最基础的二进制代码讲起,一步步揭示计算机如何“思考”?而“机器人”,这个在科幻作品中频繁出现的角色,又是如何在现实世界中落地生根的?我期待书中能有精彩的图文并茂的解析,展示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机器人的发展历程,从那些笨拙的工业机械臂,到如今能够与人互动的智能助手,这个演变过程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99这个数字,我猜测可能与某个重要的年份有关,或许是书中重点介绍的计算机和机器人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又或者是一种分类,将99种不同的技术或者应用进行梳理。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出品,让我对内容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有了信心,我希望书中不会充斥着过于晦涩的术语,而是能够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复杂的科技知识传递给读者。我期待书中能够解答我的一些疑惑,比如:计算机的“学习”能力是如何实现的?机器人是如何感知周围环境并做出反应的?它们在未来社会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甚至,是否存在某种“通用人工智能”的可能性?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是一扇窥探科技前沿的窗口,一扇通往未来世界的门。
评分《电子大脑:计算机和机器人99》这个书名,如同一颗璀璨的科技之星,瞬间点亮了我对未来世界的向往。我一直以来都对计算机那颗神秘莫测的“电子大脑”,以及机器人如何从概念走向现实、甚至拥有“思考”能力的过程充满了好奇。“电子大脑”这个词,对我来说,象征着一种超越机械指令的智能涌现,一种能够自我学习和决策的能力。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浅出地揭示,这个“电子大脑”的运行机制和演变过程。而“计算机和机器人99”的组合,让我脑海中勾勒出99个精彩的知识点、技术革新,或者具有代表性的发明,它们共同构成了计算机和机器人世界的宏大图景。我希望书中能够描绘出计算机技术如何一步步颠覆人类社会,从信息革命到人工智能时代,每一步都充满了变革的力量。对于机器人,我更是充满了期待,我想知道它们是如何从简单的自动化工具,进化成如今能够在复杂环境中执行任务的智能伙伴。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经典的机器人设计,以及它们在工业、服务、探索等领域的成功应用案例?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名字,让我对这本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有了极高的期望,我相信它能够为读者带来一场知识的盛宴。我希望书中能够探讨人工智能的伦理挑战,以及机器人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同时,我也关注书中是否会提及一些关于生物技术与机器人技术融合的未来畅想。这本书,于我而言,是一次求知之旅,我渴望从中获得关于计算机和机器人领域的深度洞察,为我理解飞速发展的科技时代提供坚实的知识支撑。
评分《电子大脑:计算机和机器人99》这个书名,宛如一扇通往未来科技殿堂的门,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我一直对计算机背后那颗“电子大脑”的神奇运作,以及机器人如何逐渐具备“智慧”的生活化能力充满无限遐想。“电子大脑”这个词,在我看来,是一种将复杂的计算和逻辑处理能力浓缩后的形象化表达,它究竟是如何实现如此强大的功能的?我非常期待书中能有精彩的阐释。而“计算机和机器人99”的组合,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画面:或许是99个关键的技术名词解释,或许是99个具有代表性的计算机或机器人项目介绍,又或许是99个关于这两个领域发展史上的重要节点。我希望书中能够生动地讲述计算机从最初的计算工具,如何演变成如今信息时代不可或缺的基石。对于机器人,我更想了解它们是如何从科幻电影中的形象,一步步走进现实,并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书中是否会包含一些关于机器人设计理念、运动控制、感知系统等方面的详实介绍?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出品,让我对内容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充满了信心。我期待书中能有一些关于未来机器人发展的预测,例如它们在个性化服务、虚拟现实交互等方面的潜力。同时,我也关注书中是否会涉及人工智能的“意识”问题,以及机器人是否有可能拥有真正的情感。这本书,于我而言,是一次启迪心灵的旅程,我渴望从中获得对计算机和机器人领域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知。
评分《电子大脑:计算机和机器人99》这个书名,充满了引人入胜的科技气息,勾起了我内心深处对计算机和机器人领域的强烈兴趣。我一直着迷于计算机内部那个被称为“电子大脑”的核心,以及机器人如何通过模拟人类行为来执行各种任务。“电子大脑”这个词,在我看来,是对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形象化表达,它究竟是如何实现的?我迫切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解答。而“计算机和机器人99”的搭配,让我猜测书中可能汇集了99个关于计算机和机器人技术发展史上的重要节点、关键概念,或是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应用。我期待书中能够清晰地梳理出计算机技术的演进脉络,从最初的笨重设备到如今无处不在的智能终端,每一步都充满了人类智慧的闪光。对于机器人,我更是充满好奇,我想了解它们是如何从机械臂的雏形,一步步发展到能够执行精细操作、甚至进行人机交互的智能体的。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机器人项目,例如太空探索机器人、服务型机器人,还是那些在医疗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辅助机器人?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名字,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严谨性和科学性有了充分的信心,我相信它能够提供权威且易于理解的科技知识。我希望书中能够探讨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以及机器人对未来社会结构和人类生活方式可能带来的影响。此外,我也关注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关于人机情感交互的未来探索。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次知识的启迪,我渴望从中获得对计算机和机器人领域更深入、更全面的认知,为我理解不断变化的科技世界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评分《电子大脑:计算机和机器人99》这个书名,像一个充满魔力的咒语,瞬间勾起了我对科技世界的好奇心。我一直以来都对计算机的内部运作以及机器人如何模拟人类行为有着浓厚的兴趣。“电子大脑”这个词,在我脑海中勾勒出无数的画面,它究竟是依靠复杂的算法,还是某种尚未被完全理解的智能涌现?我迫切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浅出地解释这些原理。而“计算机和机器人99”的组合,让我联想到书中可能涵盖了99个与计算机和机器人相关的关键概念、技术突破,或者是具有代表性的发明。我期待书中能有详实的案例分析,比如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故事,它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它如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对于机器人,我更想知道它们是如何从简单的自动化工具,一步步进化成如今具备感知、决策和行动能力的智能体。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经典的机器人项目,比如早期用于工业生产的机械臂,还是那些在探索太空、深海等极端环境中工作的机器人?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名字,给我一种权威感,我相信这本书一定经过了严谨的审校,内容科学可靠。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探讨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以及机器人对未来就业和社会结构可能产生的影响。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的区别,以及它们各自的发展前景。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求知之旅,我希望它能带我深入了解计算机和机器人的奥秘,为我打开一扇通往科技未来的大门。
评分《电子大脑:计算机和机器人99》这个书名,就像一个引人入胜的科幻故事的开端,让我充满了探索的欲望。我一直对计算机那颗隐藏在机箱内的“电子大脑”,以及机器人如何一步步迈向智能化的进程感到由衷的惊叹。“电子大脑”这个词,对我而言,是计算机核心智能的代名词,它究竟是如何模拟、甚至超越人类的思维能力的?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解读其中的奥秘。而“计算机和机器人99”的组合,让我对书中内容的丰富性充满了期待。这是否意味着书中会囊括99个关于计算机发展史上的关键事件,或者是99种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及其应用?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展现计算机发展的波澜壮阔的历史,从早期的真空管计算机,到如今的超级计算机,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科学家的心血。对于机器人,我更是充满好奇,它们是如何从最初的机械臂,发展到如今能够进行复杂交互的智能体的?书中是否会深入介绍机器人的感知系统、决策机制、以及执行器技术?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出品,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科学准确性有了充分的信心。我希望书中能够探讨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趋势,例如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可能性,以及人机协作的新模式。此外,我也关心书中是否会涉及机器人技术在教育、艺术等领域的创新应用。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次意义深远的知识之旅,我希望能从中获得对计算机和机器人领域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为我理解飞速发展的科技世界提供清晰的视角。
评分《电子大脑:计算机和机器人99》这个书名,瞬间点燃了我内心深处的科技热情。我一直对计算机如何模拟人类的思维过程,以及机器人如何实现“智能”的行为模式充满好奇。“电子大脑”这个词,在我看来,是对计算机核心的生动比喻,它象征着一种强大的信息处理和决策能力。我非常想知道,书中会如何解读这个概念,是侧重于硬件的构建,还是软件的算法?而“计算机和机器人99”的组合,让我联想到书中可能包含99个关于这两个领域的关键知识点、发展历程的里程碑,或者是具有代表性的应用案例。我期待书中能够清晰地梳理出计算机发展的脉络,从图灵机的理论构想到现代高性能计算机的崛起,每一步都充满了智慧和挑战。对于机器人,我更是充满了期待,我希望书中能够展示它们从最初的机械臂,到如今能够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体的演变过程。是否有关于机器人在自动化生产、太空探索、医疗诊断等领域的精彩案例?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名字,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质量和专业性有了信心,我相信它能够提供权威且易于理解的科学知识。我尤其希望书中能够探讨人工智能的伦理边界,以及机器人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影响,例如对就业市场、社会关系等方面可能带来的变革。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是一次深入了解科技前沿的契机,我希望能从中获得对计算机和机器人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当我看到《电子大脑:计算机和机器人99》这个书名时,我脑海中瞬间浮现出无数关于未来世界的畅想。我一直对计算机的强大计算能力和机器人所展现出的“智能”感到着迷。“电子大脑”这个词,在我看来,是对计算机核心处理能力的诗意化表达,它暗示着一种超越简单计算的复杂性。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这个“电子大脑”是如何工作的?它是否遵循人类的思维模式,还是有着自己独特的逻辑体系?而“计算机和机器人99”的搭配,让我猜测书中可能包含99个关于计算机和机器人领域的重要知识点、历史事件,或者技术发展节点。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描绘出计算机发展的宏伟画卷,从最初的庞然大物,到如今我们手中轻巧的设备,这个过程充满了技术革新和智慧的结晶。对于机器人,我更是充满好奇,它们是如何从科幻作品中的幻想,一步步走进我们的生活?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机器人,比如最早的工业机器人,还是那些在军事、医疗、科研领域做出贡献的先进机器人?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名字,让我对这本书的品质有了更高的期待,我相信它能够提供严谨、准确的科技信息。我希望书中能够涉及一些前沿的机器人技术,例如机器学习在机器人中的应用,以及仿生机器人的发展。此外,我也关注书中是否会探讨人机交互的未来趋势,以及机器人如何更好地融入人类社会。这本书,对我而言,无疑是一次知识的探索,我渴望从中获得关于计算机和机器人领域的深度洞察,为我理解正在快速发展的科技世界提供有力的支持。
评分《电子大脑:计算机和机器人99》这个书名,像一个充满科幻色彩的标签,立刻吸引了我这个科技爱好者。我一直对计算机如何拥有“智慧”,以及机器人如何从简单的机械装置演变成能够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体感到着迷。“电子大脑”这个词,在我看来,是计算机核心处理单元的绝佳比喻,它暗示着一种超越逻辑运算的思考能力。我迫切希望书中能详细解释,这个“电子大脑”是如何工作的,是否涉及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而“计算机和机器人99”的组合,让我猜测书中可能涵盖了99个与计算机和机器人技术相关的重要概念、发展里程碑,或者是具有代表性的应用案例。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浅出地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ENIAC,到如今我们手中的智能手机,每一阶段的突破都充满了智慧的火花。对于机器人,我更是充满了好奇,我想知道它们是如何从工业自动化领域,逐渐渗透到家庭、医疗、服务等各个行业的。书中是否会有关于不同类型机器人(例如人形机器人、无人机、服务机器人)的详细介绍?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名字,让我对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和内容质量有了很高的期待,我相信它能够提供准确可靠的科学信息。我希望书中能够探讨人工智能的伦理困境,以及机器人是否会取代人类的某些工作岗位。同时,我也关注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关于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与机器人技术的结合应用。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知识的探索,我渴望从中获得对计算机和机器人领域的深刻理解,为我更好地认识和适应未来科技发展奠定基础。
评分这本《电子大脑:计算机和机器人99》的出现,无疑是点燃了我心中对科技探索的一团火。我一直对计算机的起源、它的发展脉络以及机器人如何从科幻概念一步步走进现实生活充满了好奇。书名中“9787806199862 科学系列99丛书 广西科学技术”这些信息,虽然初看有些技术化,但仔细琢磨,却透露出一种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对知识普及的诚意。我尤其期待书中能详细阐述“电子大脑”这一概念,它究竟是模拟人类思维,还是有自己独特的运作机制?而“计算机和机器人99”这个数字“99”,我猜测可能代表着某个特定时间节点(比如1999年)的科技成就,或者是一个系列化的讲解,从基础概念到高阶应用,一步步深入。我希望书中能有精彩的案例分析,比如早期的计算机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它们又承载了哪些划时代的意义?而机器人,我更是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它们是如何从简单的机械臂,发展到如今能够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体的。是不是有关于图灵测试、人工智能伦理的探讨?或者关于机器人在工业、医疗、家庭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名字,也让我对书中内容有了地域性的期待,或许会有一些与中国本土科技发展相关的视角或案例,这无疑会增加阅读的亲切感和本地化特色。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纸张质量、印刷清晰度,也都是我关注的细节,毕竟一本好书,除了内容,外在的呈现方式同样重要。总而言之,这本书的标题和副标题所包含的信息,足以勾起我强烈的阅读欲望,我期待它能给我带来一场关于科技的知识盛宴,让我对计算机和机器人有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