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農産品價格波動與調控對策研究
定價:48.00元
作者:張立中
齣版社:中國農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10923704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張立中、陳建成等著的《農産品價格波動與調控對策研究》係統梳理瞭我國農産品價格波動影響因素,分析瞭農産品價格波動的成因,探索瞭農産品價格形成機製和波動機理,設計瞭不同農産品的價格調控方案並構建和完善瞭我國農産品價格調控體係。專題報告包括我國種植業産品價格傳導機製研究、匯率對糧食價格影響的實證研究、我國玉米價格的波動與調控對策、我國花生價格波動的影響因素分析、我國馬鈴薯價格波動及其調控、蔬菜價格波動實證分析及調控措施。
目錄
1 導論
1.1 研究目的
1.2 文獻述評
2 農産品價格波動周期和特徵
2.1 農産品價格水平演變
2.1.1 農産品價格總體水平持續上漲並呈高位運行狀態
2.1.2 分類農産品生産價格指數及農産品價格總指數演變基本一緻
2.1.3 糧食與種植業産品、總體農産品生産價格依存關係顯著
2.1.4 大宗農産品價格變化各具特色
2.2 農産品價格波動周期
2.2.1 小麥、稻榖和玉米價格波動周期
2.2.2 大豆和油菜籽價格波動周期
2.2.3 棉花價格波動周期
2.2.4 生豬價格波動周期
2.3 農産品價格波動特徵
2.3.1 農産品價格波動較為頻繁,周期長度呈現齣縮短的態勢
2.3.2 農産品價格波動的劇烈程度呈現齣緩和的趨嚮
2.3.3 糧食價格波動對整個農産品價格波動的影響仍然明顯
3 農産品價格波動影響因素評析
3.1 供給因素
3.1.1 農産品生産的周期性變化
3.1.2 生産成本
3.1.3 自然災害
3.1.4 庫存的波動
3.1.5 農業生産的規模化和組織化程度
3.2 需求因素
3.2.1 人口
3.2.2 收入水平
3.2.3 飼料
3.2.4 生物質能源
3.2.5 進齣口
3.3 外部衝擊
3.3.1 國際農産品價格
3.3.2 期貨市場與投機
3.3.3 匯率
3.3.4 政策與貿易措施
4 農産品價格波動影響因子的作用機理實證分析
4.1 模型選擇與數據來源
4.1.1 模型及變量選擇
4.1.2 數據來源及說明
4.2 稻榖和小麥價格波動實證分析
4.2.1 指標選擇
4.2.2 實證結果與分析
4.2.3 小結與討論
4.3 玉米價格波動實證分析
4.3.1 指標選擇
4.3.2 實證結果與分析
4.3.3 小結與討論
4.4 大豆價格波動實證分析
4.4.1 指標選擇
4.4.2 實證結果及分析
4.4.3 小結與討論
4.5 棉花價格波動實證分析
4.5.1 指標選擇
4.5.2 實證結果與分析
4.5.3 小結與討論
4.6 生豬價格波動實證分析
4.6.1 指標選擇
4.6.2 實證結果及分析
4.6.3 小結與討論
……
5 農産品價格波動傳導關係研究
6 農産品價格支持及調控政策評價
7 農産品價格調控國際經驗藉鑒
8 農産品價格調控的規製、原則和取嚮
9 農産品價格調控機製構建
10 農産品價格調控對策
附錄
專題報告一:農産品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關係實證分析——以玉米和小麥為例
專題報告二:匯率對糧食價格影響的實證研究
專題報告三: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政策實施效果分析
專題報告四:山東蔬菜價格波動實證分析及調控措施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農産品價格波動與調控對策研究》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不僅僅是一本學術著作,更是一份關於我們未來餐桌安全的“行動指南”。作者[澳]張立中教授以其獨特的視角,將農産品價格的波動這一看似普通的經濟現象,剖析得淋灕盡緻。他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將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價格怪象”,例如,為何某些蔬菜會突然“天價”,而另一些農産品又會因為價格低迷而導緻農民減産,都進行瞭深入淺齣的解讀。書中對影響農産品價格波動的各種因素的梳理,非常細緻入微。他會從宏觀的全球經濟形勢、國際貿易摩擦,到中觀的國傢農業政策、産業結構調整,再到微觀的農民生産行為、消費者購買習慣,全方位地展示瞭這些因素如何共同作用,形成最終的價格信號。我尤其贊賞書中對“調控對策”的探討,它展現瞭作者對國傢農業發展的高度責任感。張教授並不滿足於指齣問題,而是積極地探索解決方案。他提齣的調控建議,往往能夠兼顧多方利益,例如,如何通過價格支持政策來激勵農民的生産積極性,同時又要防止價格過高導緻消費者負擔加重;如何通過建立農産品儲備製度來應對突發性市場短缺,同時又要避免不必要的浪費。這些富有建設性的意見,讓我對如何構建一個更加穩定、健康的農産品市場充滿瞭希望。
評分《農産品價格波動與調控對策研究》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一份關於如何在波濤洶湧的市場中尋找穩定之道的“航海圖”。作者[澳]張立中教授以其深邃的洞察力,為我們揭示瞭農産品價格波動背後隱藏的復雜經濟邏輯。他並沒有將價格波動簡單地歸結為市場失靈,而是深入分析瞭影響價格波動的多重因素,包括但不限於: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産的不可預測性影響,全球化背景下國際市場價格的傳導機製,國內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對農業部門的影響,以及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和消費習慣的升級。書中對於不同種類農産品的價格波動特徵,也進行瞭細緻的區分和論述,讓我對農産品市場的多樣性有瞭更深的認識。最讓我感到振奮的是,本書在“調控對策”部分的論述,充滿瞭建設性和前瞻性。張教授並沒有提齣一些虛無縹緲的口號,而是基於紮實的理論研究和對現實情況的深刻理解,提齣瞭一係列切實可行的調控建議。這些建議,既包括如何通過市場化手段來引導價格趨於閤理,例如發展農産品期貨市場、完善信息發布機製,也包括如何通過政策性措施來保障國傢糧食安全和農民利益,例如優化補貼政策、建立戰略儲備。這些內容,為我們應對未來的農産品市場挑戰提供瞭寶貴的思想財富。
評分在閱讀《農産品價格波動與調控對策研究》之前,我對農産品價格的理解,可能還停留在比較粗淺的層麵。這本書則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深入探索瞭這片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湧動的市場。作者[澳]張立中教授的研究,讓我明白,農産品價格的波動並非偶然,而是多種復雜因素交織作用的結果。他通過對大量曆史數據和典型案例的細緻分析,揭示瞭諸如極端天氣事件對産量和供應的影響,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的價格聯動效應,國傢宏觀經濟政策的傳導機製,甚至包括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的日益增長的關注,都對農産品價格産生瞭深遠的影響。我尤其被書中關於“調控對策”的章節所打動。張教授並非簡單地列舉一些官方的政策條文,而是深入分析瞭這些政策的內在邏輯、執行效果以及可能存在的局限性。他提齣的建議,往往具有很強的創新性和前瞻性,例如,如何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來預測市場趨勢,如何發展新型農業金融産品來分擔農民的風險,以及如何通過構建更加完善的農産品供應鏈來提高整體的市場效率。這些思路,讓我看到瞭解決農産品價格波動這一頑疾的希望,也為我理解國傢如何應對未來的農業挑戰提供瞭新的視角。
評分不得不說,《農産品價格波動與調控對策研究》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為理解中國農産品市場這個“龐然大物”提供瞭一張精密的地圖。作者[澳]張立中教授以其敏銳的洞察力和嚴謹的邏輯,為我們展現瞭農産品價格波動的復雜圖景。他深入剖析瞭那些我們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價格漲跌”,背後隱藏著的經濟規律和市場機製。書中對影響價格波動的因素的梳理,是極其全麵的。他不會僅僅停留在“供大於求則降價,供不應求則漲價”這樣簡單的描述,而是會將目光投嚮更宏觀的層麵,比如全球經濟周期的影響,國際農産品期貨市場的投機行為,國傢宏觀經濟政策的傳導效應,以及匯率波動對進齣口商品價格的衝擊。同時,他也關注微觀層麵的因素,例如,農戶的生産決策,經銷商的囤積居奇行為,以及消費者心理預期的變化。我尤其贊賞書中對於“調控對策”的探討,這是這本書最寶貴的部分。張教授並沒有簡單地提齣一個萬能的解決方案,而是根據不同農産品、不同市場環境的特點,提齣瞭差異化的、具有操作性的調控建議。例如,對於糧食等戰略性農産品,他可能會強調穩定生産、建立戰略儲備的重要性;而對於易腐的生鮮農産品,他則會關注如何優化流通環節、發展冷鏈物流,以及通過信息技術提高市場效率。這些建議,不僅具有理論上的前瞻性,更具備瞭實際的可行性,讓我看到瞭解決農産品價格波動難題的希望。
評分《農産品價格波動與調控對策研究》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一本既有理論深度又不乏實踐指導意義的力作。作者[澳]張立中教授在書中,並沒有將農産品價格的波動簡單歸因於某個單一因素,而是將其置於一個更為廣闊的經濟和社會背景下進行考察。他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個維度,細緻地分析瞭導緻價格波動的各種變量。例如,在供給側,他會深入探討氣候變化、自然災害、耕地麵積變化、農業技術進步、生産成本(如種子、化肥、農藥、勞動力成本)的變動,甚至是國傢農業政策(如補貼、限産、輪作等)對産量的影響。而在需求側,他則會分析人口增長、居民收入水平、消費結構升級、食品安全擔憂、國際市場需求變化以及替代品價格等因素對農産品需求量的影響。他通過對大量曆史數據和典型案例的梳理,揭示瞭這些因素如何相互交織,共同塑造著農産品市場的價格走勢。書中對於“調控對策”的論述,更是亮點頻頻。他不僅僅局限於傳統的行政乾預手段,而是更加注重市場機製的運用,例如,他可能會提齣如何通過建立風險定價機製、發展期貨和期權市場來規避價格風險,如何通過完善産業鏈條、發展訂單農業來穩定供需關係,以及如何通過信息化手段提升市場透明度和效率。這些創新的思路,讓我看到瞭解決農産品價格波動問題的希望,也讓我對未來農業經濟的發展充滿瞭期待。
評分這本《農産品價格波動與調控對策研究》給我帶來的驚喜,遠不止於其深刻的理論探討。在翻閱過程中,我被作者[澳]張立中教授嚴謹的學術態度和細膩的分析能力深深摺服。他不僅僅是拋齣幾個概念,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醫生,一絲不苟地為農産品價格波動的“病癥”進行診斷。書中的案例分析部分尤為精彩,作者巧妙地選取瞭不同時期、不同種類的農産品作為研究對象,例如,他可能會深入剖析某一年初發生的玉米價格暴漲,是如何受到全球大宗商品期貨市場的影響,以及國內政策調整的滯後性是如何加劇瞭這種波動;又或者,他會細緻地追蹤蔬菜價格季節性波動的規律,並結閤極端天氣事件對供應鏈造成的衝擊,來解釋為何我們會經曆“蒜你狠”、“豆你玩”這樣的市場現象。更重要的是,張教授並非僅僅停留在“是什麼”的層麵,而是深入探究“為什麼”。他會從宏觀經濟環境、國際貿易格局、國內農業政策、消費者行為變化,甚至科技進步對農業生産效率的影響等多個維度進行交叉分析。這種多角度、立體化的審視,讓整個農産品價格的形成機製不再是模糊的黑箱,而是逐漸變得清晰可見。我尤其欣賞他對於“調控對策”部分的論述,這部分不是簡單的口號式呼籲,而是基於紮實的理論基礎和翔實的數據支撐,提齣瞭一係列具有操作性和前瞻性的建議,這讓我看到瞭解決問題的希望,也讓我對未來的農産品市場發展充滿瞭信心。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相當引人注目,采用瞭那種樸實的、帶著泥土芬芳的綠色和棕色調,一種濃鬱的農耕氣息撲麵而來,讓人立刻聯想到豐饒的田野和辛勤耕耘的農民。標題《農産品價格波動與調控對策研究》雖然顯得學術化,但它所蘊含的主題卻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想象一下,當菜市場的白菜一夜之間價格翻倍,或者豬肉價格像過山車一樣起伏不定,我們作為消費者,感受到的直接影響是錢包的縮水;而對於生産者——廣大的農戶來說,價格的劇烈波動則可能意味著一年的辛勞付諸東流水,甚至麵臨血本無歸的風險。這本書的齣現,仿佛為我們撕開瞭一個原本有些模糊的經濟現象的帷幕,讓我們有機會深入瞭解這背後的復雜機製。作者[澳]張立中,這個署名也頗有意味,結閤瞭國際化的視角和對中國農産品市場的深度洞察,這本身就讓人充滿期待。究竟是什麼樣的力量在驅動著這些看似尋常的農産品價格上下波動?是市場供需的自然調節,還是背後有著更深層次的經濟、社會甚至國際因素的 interplay?這本書似乎承諾要為我們一一揭曉這些謎團,並不僅僅停留在現象的描述,更重要的是,它要探討“調控對策”,這四個字是這本書的靈魂所在,它預示著作者不僅在分析問題,更是在積極尋求解決方案,這對於保障國傢糧食安全、穩定社會民生,乃至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我迫切地想知道,張立中教授將如何剖析這些錯綜復雜的經濟信號,又將提齣怎樣切實可行、具有前瞻性的調控建議,為這個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帶來新的思路和方嚮。
評分對於《農産品價格波動與調控對策研究》這本書,我的第一印象便是它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和前瞻性。作者[澳]張立中教授以其深厚的學術功底,對農産品價格這一復雜而多變的市場現象進行瞭深入的剖析。這本書不僅僅是簡單地描述價格的起伏,更是緻力於探究價格波動背後的深層原因,以及如何有效地進行調控。我尤其欣賞書中對不同類型農産品價格波動特徵的細緻區分。例如,對於大宗農産品,如糧食和棉花,其價格波動往往受到全球供需、宏觀經濟政策、國際金融市場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其波動周期長且幅度可能很大。而對於鮮活農産品,如蔬菜、水果和肉類,其價格波動則更受季節性、自然災害、病蟲害以及消費者偏好等短期因素的影響,波動更為頻繁和劇烈。張教授能夠清晰地梳理齣這些不同的影響因素,並分析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關於“調控對策”的章節,不是空談理論,而是提齣瞭切實可行的建議,例如如何通過完善價格信息發布機製、建立健全農産品儲備製度、發展農業保險、優化財政補貼政策以及加強市場監管等多種手段,來平抑市場價格的異常波動,保障農産品的有效供給,維護農民和消費者的閤法權益。這些建議的提齣,充分體現瞭作者對中國農業發展現狀的深刻理解和對未來市場趨勢的精準把握,為政府決策者和行業從業者提供瞭寶貴的參考。
評分初次接觸《農産品價格波動與調控對策研究》這本書,我立即被其標題所吸引,因為它觸及的是一個與我們每個人生活息息相關,卻又常常讓人感到睏惑的議題。作者[澳]張立中教授在這本書中,如同為我們打開瞭一扇深入瞭解農産品市場奧秘的窗戶。他不僅僅是在描述價格的漲跌,更是深入探究瞭價格波動背後的多重驅動因素。在書中,我瞭解到,農産品價格的波動並非僅僅是簡單的市場供求關係在起作用,它還受到瞭來自宏觀經濟環境、國際政治格局、自然災害頻發、技術創新迭代、消費者偏好變遷,乃至資本市場投機等一係列復雜因素的影響。張教授以其紮實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研究經驗,將這些看似離散的因素一一串聯起來,構建瞭一個完整的農産品價格形成與波動模型。我尤其欣賞的是,書中對於“調控對策”的論述,它並非流於錶麵,而是提供瞭更為精細化、係統化的解決方案。張教授在分析瞭不同調控政策的優劣勢後,提齣瞭諸如建立健全市場信息監測與預警係統、優化財政補貼政策、發展農業保險、完善農産品期貨與期權市場、加強國際閤作等一係列富有建設性的建議。這些建議,既注重短期內的市場穩定,也著眼於長期的産業健康發展,為應對農産品價格的異常波動提供瞭切實可行的指導,讓我對未來農産品市場的可持續發展充滿瞭信心。
評分初讀《農産品價格波動與調控對策研究》,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其內容的“接地氣”。雖然是一本學術著作,但它觸及的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真切的經濟現象。張立中教授並沒有使用過於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而是用一種更加平實、易於理解的語言,將復雜的經濟原理娓娓道來。想象一下,當你走進超市,麵對琳琅滿目的商品,你是否曾好奇過,為什麼有時西紅柿比草莓還貴,而到瞭另一個季節,情況又會完全顛倒?這本書就為你揭開瞭這些“秘密”。作者通過詳實的案例研究,比如對某一區域的生豬養殖周期性波動,結閤仔豬價格、飼料成本、疫病影響以及市場需求變化等因素進行層層剖析,讓我們看到瞭一個完整的産業鏈條是如何影響最終的價格。他不僅關注國內市場,更將國際視野融入其中,分析全球農産品貿易格局的變化、大宗商品價格的聯動效應,以及匯率波動對我國農産品進口成本的影響。這種全球化的視角,讓這本書的內容更加豐富和立體。而書中最具價值的部分,我認為在於其“調控對策”的探討。張教授並沒有簡單地羅列政策清單,而是深入分析瞭不同調控措施的有效性、潛在的副作用以及在不同市場環境下如何進行優化調整。他提齣的建議,往往能夠兼顧穩定市場、保障供給、提高農民收入和促進産業升級等多個目標,展現瞭他作為一位研究者對國傢農業發展深切的責任感和獨到的見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