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胡雪岩
定价:29.80元
作者:李楠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2-01
ISBN:9787560148533
字数:
页码:28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胡雪岩》将详细介绍胡雪岩一生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可以让大家多学习一些为人处世的方法,多一些圆融通达,不论在官场中、商场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能够游刃有余。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虽然胡雪岩的一生堪称经典,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但是每个人都有弱点,他也不例外,为此,此书也涉及到了一些胡雪岩天命之年时的一些失败,还有死后被抄家的事情,希望大家引以为鉴,从中能够得到一些启发,进而找到自己希望的路标。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父亲胡鹿泉去世以后,家里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压到了胡雪岩母亲一个人的肩上。在那个时代,一个寡妇抚养照顾好几个孩子,生活的艰难是可想而知的。也正因为这样,胡雪岩从小就有个好老师,也就是他的母亲——金太夫人。
金太夫人没有教胡雪岩弹钢琴,也没有教他学美术,她给胡雪岩的就是一个健全的人格,这正是胡雪岩成功的基础。胡雪岩的母亲从小就跟他讲,到私塾里面要听老师的话,不要吵闹;替人家放牛,要好好看管,不要只顾着自己玩儿……胡雪岩从小就是在这样朴素的耳提面命下,慢慢成长起来的。
除了言传之外,胡雪岩的母亲更加注重身教。面对窘困的家境,金太夫人从来没有在胡雪岩面前抱怨父亲早早离世,使得孤儿寡母无人照顾。另外,金太夫人与人为善,只要能够帮到别人的地方,她会尽量地去做,而且从来不要求什么回报。就这样,胡雪岩的母亲跟左邻右舍相处得非常融洽。金太夫人的这些行为,深刻影响了胡雪岩的人生态度,使他一生受用无穷。
转眼间,胡雪岩已经十三岁了,七月底的一天下午,天气异常闷热,没有一丝儿风,树枝一动不动,只有那不知疲倦的知了发出聒耳的噪音。泥路上,蚯蚓打着滚。成群结队的蚂蚁,急匆匆地往窝里钻。不计其数的蜻蜓,在低低地盘旋。天空,渐渐涌上了乌云,接着传来沉闷的雷声。
胡雪岩像往常一样到野外放牛,他把牛赶到草地上吃草,自己去不远处路边的凉亭里休息一下。走进亭中,他发现里面有一个挺大的蓝布包袱,上前伸手摸了摸,硬邦邦的,又掂了掂,分量很重。他不禁好奇,于是打开了包袱,想看一看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一看不要紧,着实把胡雪岩吓了一跳——包袱里面全是金银财宝。
一个十三岁的乡下孩子,突然碰到这样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他的心里在不断的挣扎着。他有点心动了想赶快抱起包袱,拿回家去交给妈妈,然后告诉妈妈说,从今以后就不必像从前那么辛苦了,这些金银财宝够全家人过几十年了。但是,如果这样做,他把捡到的十两银子甚至一百两银子,偷偷拿回去,可能不为人知,但捡到这么大的一笔财物,一旦被人发现,必然是会被抓去坐牢的。就算先找个偏僻的地方,把财宝埋起来。等到风声过去,大家都不注意了以后,他每次挖一点出来,然后慢慢拿去变卖,这样或许会很安全,也应该没有人会发现。
但是,做这种事情,会一辈子良心不安的。从小母亲的教育让胡雪岩明白,这些东西既然不是自己的,就不能拿,而且失主此时也是着急得要命,肯定在四处找寻遗失的包袱,所以他决定原地等待失主。
胡雪岩又一想,如果就是呆坐在那里傻等,其实也是很危险的。假如有人发现失主在四处慌忙地找东西,又得知曾经从凉亭这里经过,于是抢先赶来,问胡雪岩有没有捡到东西,然后胡雪岩就稀里糊涂地把包袱交给他,那不就了吗?经过再三考虑,他还是决定先把包袱藏到草丛里面,然后好像没事儿一样,坐回那里等待失主。可是,一直到太阳快下山了,也不见有人过来,胡雪岩的肚子叽里咕噜叫了起来,但他还是强忍住饥肠辘辘,继续坐在那里等候失主。
终于,有一个人神色慌张地跑了过来,开口就问:“小哥小哥,你有没有看到我丢的东西?”
胡雪岩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很沉稳地反问:“你丢了什么?”
来人说:“丢了一个蓝色的包袱。”
胡雪岩听他这么说,才继续问他:“里面都有些什么东西?”
来人一听就知道东西有着落了,否则这个少年怎么会这样问呢?于是赶忙把里面的东西一一说来。胡雪岩见他说得分毫不差,这才将包袱取出还给了失主。
包袱失而复得,失主当然非常高兴,于是从中拿出两样东西,对胡雪岩说:“这个给你,算是对你的酬谢。”
序言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世界观被某种程度上拓宽了。它没有直接教导我如何去“做人”,但通过讲述一系列跌宕起伏的命运,让我对“选择”的重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者的叙述风格中带着一种近乎冷静的客观性,即便描述最惨烈的失败或最辉煌的胜利,语气也保持着一种疏离的美感,这反而让情感的冲击力更强,因为它迫使读者自己去填补那些情感的空缺。我尤其欣赏那些关于“时势造英雄”与“英雄亦被时势所困”的辩证讨论,作者并未给出简单的答案,而是展示了环境对个体命运的强大塑造力。这种对历史必然性与个人能动性之间张力的探讨,使这本书的内涵远超一般的传记或小说范畴,具有了哲学思辨的深度。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处理得极其精妙,像一架精密运转的钟表。开篇的铺陈略显缓慢,但一旦进入主线,节奏便陡然加快,犹如江河决堤,一泻千里。作者似乎很擅长运用“伏笔”与“照应”的技巧,很多在前半段不经意间提到的细节,在后半部会以惊人的方式重新浮现,并且承担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使得整部作品的逻辑链条无比坚固,让人在阅读时产生一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感。我必须承认,在阅读过程中,我曾因为一些复杂的家族或商业关系而感到困惑,不得不回溯几页,但这种小小的“迷失”感很快就被清晰的线索解开,反而增强了阅读的参与感和智力上的满足。它不仅仅是记录了一段历史,更是构建了一个自洽的、令人信服的微观世界。
评分初翻开这本厚重的著作,我怀着一种敬畏的心情,期待着能从中学到些什么“大道理”。然而,它带给我的远超预期。这不是一本刻板的教科书,而更像是一面映照人性的镜子。书中对于“成功”与“代价”的探讨,尤其发人深省。它没有简单地将人物塑造成非黑即白的形象,而是深入挖掘了驱动他们行为的那些复杂动机——那些对权力的渴望、对家庭的责任、对自我价值的实现,乃至一闪而过的贪念。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转折点时的笔法,那些看似轻描淡写的对话,实则蕴含着千钧之力,预示着一场风暴的来临。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思考书中的角色如果是我,会做出何种选择。这种强烈的代入感,是很多同类题材作品所欠缺的。它成功地将历史背景的厚重感,转化为了引人入胜的个人命运史诗。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简直让人欲罢不能,作者对细节的把控力令人称奇。我原本以为这是一部会比较沉闷的历史题材作品,没想到它读起来像是一部精心打磨的商业大片。书中的人物刻画得极其立体,尤其是那些配角,他们有的满怀热忱,有的则老谋深算,每一个转身和抉择都显得那么真实可信。光是描写主角在困境中如何凭借智慧和勇气扭转乾坤的那些章节,我就反复读了好几遍,那种层层推进的紧张感,仿佛能透过纸页感受到当时空气中的火药味。作者似乎对那个时代的社会结构、人情世故有着深刻的洞察,无论是宏大的政治博弈,还是市井间的蝇头小利,都被描绘得丝丝入扣。读完合上书本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像是参与了一场漫长而精彩的冒险,对那个特定时期的复杂性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的文笔流畅自然,没有丝毫矫揉造作之气,真正做到了以故事服人,以人物立魂。
评分这部作品最打动我的,是它对“人性幽微之处”的捕捉。它没有将人物塑造成完美无瑕的楷模,而是毫不留情地揭示了那些光环背后的挣扎、妥协乃至道德上的灰色地带。我发现自己对书中某些角色的行为感到愤怒,又在下一章对他们的处境报以同情,这种情感上的摇摆不定,恰恰证明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手法——他成功地模糊了善恶的界限,迫使读者直面人性的复杂性。文字功底扎实是基础,但真正让这本书脱颖而出的,是其对“局外人”视角的精准拿捏。作者像一位高明的导演,镜头在历史的宏大背景与个体的内心挣扎之间自由切换,使得阅读体验极其丰富和饱满,让人在跟随角色起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超越时代的共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