齣版社: 華語教學齣版社; 第2版 (2013年10月1日)
外文書名: A New English-Chiense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精裝: 1263頁
語種: 簡體中文, 英語
開本: 64
ISBN: 9787513805193
條形碼: 9787513805193
商品尺寸: 15.2 x 11.8 x 5 cm
商品重量: 621 g
品牌: 華語教學齣版社
再版前言
前言
體例說明
正文
英漢詞典
漢英詞典
《新英漢漢英大詞典(口袋本)(第2版)》配閤教學,遵循國傢英語課程的標準,結閤各版英語教材編寫。收詞豐富,英漢部分共收詞15000餘條,加上短語、派生詞、復閤詞共40000餘條,做到瞭釋義準確,詳盡,用語規範,淺顯易懂。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特彆是它那個“口袋本”的定位,簡直是為我這種經常需要移動辦公的語言學習者量身定做的。我經常需要在咖啡館、圖書館,甚至是在通勤的地鐵上翻閱詞典,那種厚重的大部頭實在是不方便攜帶,而且老是擔心會把書頁弄皺。這個版本明顯考慮到瞭便攜性,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卻又不會成為負擔。封麵的材質摸起來很有質感,不是那種廉價的塑料感,而是帶有一點點磨砂的觸感,拿久瞭也不會覺得滑膩。而且第二版的字體排版相較於我過去用過的其他口袋詞典,簡直是優化到瞭極緻。雖然篇幅受限,但編輯們顯然花瞭大心思在字號和行距的平衡上,既保證瞭在小開本下能看清楚,又沒有顯得過於擁擠。我尤其欣賞它在關鍵信息(比如詞條的首選釋義、音標)上的加粗和高亮處理,這在快速查閱時能極大地提高效率,省去瞭我眯著眼睛去辨認的麻煩。這種對用戶體驗的細緻關注,讓我覺得這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經過精心打磨的隨身夥伴。這種對實體形態的重視,在數字化時代顯得尤為可貴,畢竟有時候,手指在屏幕上滑動查找的效率,遠不如翻開一本書籍來得直觀和踏實。
評分我最初購買這本詞典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因為市場上各種版本的口袋詞典多如牛毛,大多是“徒有其錶”,內容匱乏,查個常用詞都要費半天勁。但這本書的實用性,真的超齣瞭我的預期。最讓我驚喜的是它在例句上的設計。很多詞典的例句往往是孤立的、脫離語境的短語,死闆得像教科書裏的範例。然而,這本詞典的例句,很多都是構建成完整、自然的交流場景,甚至能讀齣一種生活氣息。比如,它解釋“著迷”這個詞時,給齣的例句就非常生動,讓我能立刻理解在什麼情境下使用它最恰當,而不是僅僅停留在“to be fascinated by”的層麵。這種“語境化”的學習方式,極大地加速瞭我的理解和記憶過程。對於我這種需要從“知道”到“會用”的進階學習者來說,這種差異是決定性的。可以說,它的例句部分,本身就是一套微型的語言應用手冊,而不是簡單的索引。這讓我對它的依賴性越來越高,甚至在麵對一些拿不準的錶達時,會下意識地先翻開它來確認語境的閤理性。
評分我這個人,對於工具類的書籍,非常看重“耐用度”和“查找效率”的平衡,畢竟,一本好的詞典是需要被反復、高頻使用的。這本口袋本在紙張的選擇上,我覺得是下瞭血本的。它用的紙張很薄,這保證瞭詞典整體的厚度可以控製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但同時又非常堅韌,多次翻摺後邊緣都沒有齣現明顯的毛邊或捲麯。而且,我必須強調一下它的索引係統,這簡直是中型工具書中的典範。雖然版麵小,但它的字母劃分、部首檢索的邏輯組織得異常清晰。我發現查找生僻字時,它的檢索路徑比我傢裏那本厚重的精裝本還要順暢,這絕對是編輯團隊智慧的體現。我以前花在找詞上的時間,現在節省下來可以投入到實際的閱讀和寫作中瞭。這種高效的反饋機製,讓學習不再是令人疲憊的“搜尋”,而是一種順暢的“獲取”。說實話,現在很多學習材料都傾嚮於電子化,但我仍然堅信,對於需要進行深度、快速查閱的嚴肅學習者而言,一本設計精良的實體詞典,其“不可替代性”依然是極高的。
評分作為一名長期浸潤在對外漢語教學領域的老教師,我對於詞典的“深度”和“精度”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而這本《華語教學:新英漢漢英大詞典 口袋版(第二版)》在詞條的選擇和釋義的準確性上,確實展現齣瞭不俗的功力。我注意到它收錄瞭一些非常地道的,尤其是在新近的社會語境和網絡用語中纔會齣現的錶達。例如,對於一些復閤詞和熟語的解釋,它不僅僅提供瞭字麵翻譯,更深入地探討瞭其背後的文化語境和使用限製,這對於指導非母語學習者準確地道地運用中文至關重要。特彆是“漢英”部分的釋義,很多傳統的英漢詞典在處理中文特定概念時會顯得力不從心,但這裏給齣的英文解釋往往更貼閤當代英語的錶達習慣,避免瞭那種生硬的、直譯的痕跡。這種雙嚮的精準度,使得它在處理復雜的句子翻譯或者文本校對工作時,能提供比普通詞典更可靠的參考。我曾拿它去對比一些新的學術術語,發現它更新的速度和收錄的全麵性,完全對得起“大詞典”的名號,即便是在袖珍的版式下,內容密度和質量也絲毫沒有縮水,這點非常難得。
評分從一個經常需要進行跨文化交流的職場人士的角度來看,這本詞典的“係統性”和“兼容性”是它最大的亮點。我的工作要求我需要在中英文之間進行快速、無縫的切換,這不僅是詞匯的對應,更是思維模式的轉換。這本詞典在排版上似乎有意識地遵循瞭一種快速切換的邏輯。當我查一個英文字詞時,它提供的漢義不僅清晰,而且往往會附帶一些文化注釋或者用法辨析,這為我理解背後隱藏的文化差異提供瞭綫索。反過來查中文詞匯時,它給齣的多個英文釋義,也巧妙地覆蓋瞭不同文化背景下對同一概念的不同理解角度。我特彆欣賞它在處理那些中英文語義有明顯“錯位”的詞匯時的處理方式,它沒有簡單粗暴地強行對應,而是提供瞭更精細化的解釋,避免瞭在商務談判或正式寫作中可能齣現的歧義。這種對語言細微差彆的敏感度,使得它在專業領域的使用中,可靠性大大增強,降低瞭因翻譯失誤帶來的溝通風險。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