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化学反应(荣获“大众喜欢的50种图书”) 梁琰

美丽的化学反应(荣获“大众喜欢的50种图书”) 梁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梁琰 著
图书标签:
  • 化学
  • 科普
  • 实验
  • 趣味科学
  • 化学反应
  • 科学普及
  • 大众科学
  • STEM教育
  • 青少年科学
  • 化学之美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群洲文化专营店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23782
商品编码:29465015633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6-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美丽的化学反应(荣获“大众喜欢的50种图书”)

定价:58.00元

作者:梁琰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30242378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20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历史部分选取了1660―1860年间波义耳、普利斯特里、拉瓦锡等12位的化学家,用精美的手绘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对他们使用过的重要化学装置进行了介绍。欣赏部分用CG图像复原了历史上15套重要的化学反应装置,另外还包括了拍摄的化学反应4K视频的精美截图。

目录


'历史 1

波义耳 2

梅奥 6

黑尔斯 10

卡文迪许 14

舍勒 18

普里斯特里 22

拉瓦锡 28

伏特 36

戴维 40

法拉第 44

李比希 48

基尔霍夫 52

欣赏 57

历史上的化学仪器 58

金属置换反应 76

沉淀反应 84

化学花园 94

结晶过程 106

颜色变化 114

产生气体 124

荧光液滴 132

烟 140

'

作者介绍


'梁琰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特任副研究员。梁琰分别于2002年和2005年在清华大学获得化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并于2011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获得材料科学博士学位。

2012年,梁琰作为科学动画师,参与开发了一本具有革命意义的数字教科书《地球上的生命》。其创作的科学插画作为封面发表在《科学》《自然-材料》《自然-生物技术》《自然-光子学》《美国科学院院报》等知名学术刊物。

2014年,梁琰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一方的项目负责人、作者、摄影兼科学可视化指导,与清华大学出版社合作完成了“美丽化学”中英文网站,并得到外多家知名媒体的报道和高度评价。

'

文摘


序言



《触碰奇迹:生活中的化学奥秘》 文 / 梁琰 我们生活的世界,无时无刻不被化学所编织。从清晨窗边洒落的第一缕阳光,到夜空中闪烁的星辰,再到我们身体内部发生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化学反应如同无形的双手,塑造着我们所见所感的一切。然而,在许多人眼中,“化学”二字似乎总是与枯燥的公式、冰冷的实验室紧密相连,仿佛是只存在于专业书籍中的抽象概念。《触碰奇迹:生活中的化学奥秘》这本书,则旨在打破这层隔阂,带领读者走进一个充满惊奇与魅力的化学世界,发现原来化学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触手可及,就隐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本书作者梁琰,以其对化学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用生动、幽默且充满诗意的笔触,将复杂的化学原理转化为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将一个个看似平凡的现象背后蕴含的科学原理娓娓道来。他并非机械地罗列知识点,而是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挖掘出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化学奇迹,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世界。 第一章:餐桌上的魔术师——食物的化学变身 食物,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食物的烹饪、消化、储存,无不与化学反应息息相关。本书的第一章,将带领读者从餐桌出发,探索食物的奇妙化学之旅。 当米饭在锅中蒸熟,淀粉是如何从坚硬的颗粒变得软糯可口的?这背后是淀粉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断裂和重组,是热能驱动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交织的完美体现。我们熟悉的“梅拉德反应”,更是为烤肉、面包带来了诱人的焦糖色泽和浓郁香气,这不仅仅是视觉和嗅觉的享受,更是复杂的氨基酸与还原糖在高温下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产生了数百种新的风味物质。就连我们每天食用的食盐(氯化钠),其构成元素钠和氯本身都具有极强的反应性,但它们结合形成的稳定盐晶体,却成为了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调味品,这便是化学结合的魅力。 书中还会探讨水果的成熟过程,那些酸涩的果实如何逐渐变得香甜,是因为酶的催化作用,将复杂的糖类分解成更简单的糖分,同时释放出芳香物质。而腌制食物,则利用了盐的渗透压和酸的抑菌作用,延缓了微生物的生长,延长了食物的保质期。即使是看似简单的“发酵”,如酸奶的制作,也蕴含着乳酸菌将乳糖转化为乳酸的神奇化学过程,赋予了酸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 第二章:空气中的无声歌者——我们呼吸的奥秘 空气,是我们最熟悉的“无形之物”,但其中蕴含的化学反应却关乎我们的生死存亡。本书的第二章,将深入探究空气中的化学奥秘。 我们每一次呼吸,都是一次精妙的化学交换。氧气进入肺部,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输送到全身细胞,参与细胞呼吸,产生能量,并释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再被运回肺部,排出体外。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实则是一系列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 书中还会介绍雨、雪、冰雹等天气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水蒸气在大气中凝结,形成云,再降落成雨,这涉及水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以及温度、压力的影响。闪电,更是大气中电能释放的剧烈化学反应,瞬间的高温引发空气中的气体发生电离,发出耀眼的光芒。 而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污染”,如汽车尾气、工业废气,也都是化学反应的产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在阳光的作用下,会形成酸雨,腐蚀建筑,破坏生态。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则是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在阳光照射下发生一系列复杂的链式反应,生成有害的臭氧和其他二次污染物。理解这些化学反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环境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案。 第三章:身体的奇妙炼金术——生命的化学基石 人体,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化学工厂,无数的化学反应支撑着我们的生命活动。本书第三章,将带领读者走进我们身体内部的化学世界。 我们吃下的食物,经过消化系统的层层分解,最终被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的强酸性环境,能够杀死食物中的细菌,并激活胃蛋白酶,开始分解蛋白质。肠道内的消化酶,更是能将复杂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分解成易于吸收的小分子。 蛋白质,是我们身体的“建筑材料”,其结构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DNA,更是生命的“蓝图”,其双螺旋结构蕴含着遗传信息,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着严格的化学规律。即使是简单的“肌肉收缩”,也涉及钙离子、ATP(三磷酸腺苷)等分子的复杂协同作用。 书中还会探讨我们为什么会生病,以及药物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感冒时,病毒攻击我们的细胞,免疫系统则通过产生抗体来抵御。药物,往往是针对特定的化学反应或分子靶点,通过干扰病原体的生命活动,或增强人体的自身防御能力来达到治疗目的。例如,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或者干扰细菌的蛋白质合成来杀灭细菌。 第四章:家中的魔法师——日常用品的化学原理 我们身边的许多日常用品,都凝聚着精妙的化学智慧。本书第四章,将揭示这些“魔法”背后的化学原理。 洗涤剂,是如何去除污渍的?它们中的表面活性剂分子,一端亲水,一端亲油,能够包裹住油污,使其分散在水中,从而被冲走。肥皂的起泡能力,也与其分子的特殊结构有关。 颜料,是如何为世界增添色彩的?它们通过选择性地吸收和反射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染发剂的原理,则是通过化学反应改变头发中色素的结构。 电池,是如何储存和释放电能的?它们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电流的装置,正负极材料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驱动着电子的流动。 就连我们生活中看似简单的“粘合”,如胶水,也依赖于高分子化学的原理,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将两个物体牢牢地连接在一起。 第五章:物质的变形记——从古至今的化学探索 化学的发展史,是一部充满探索与发现的史诗。本书的第五章,将带领读者回顾化学史上那些令人惊叹的里程碑。 从古代炼金术士对“贤者之石”的 D.A.R.E,到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再到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化学学科不断地突破着认知的边界。书中会介绍那些改变世界的化学发现,例如塑料的发明,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的生活;抗生素的发现,挽救了无数生命;化肥的生产,提高了农作物产量,解决了全球饥饿问题。 同时,也会探讨那些曾经被误解或曲折的化学探索,以及科学研究中不断涌现的伦理与哲学思考。化学,不仅仅是关于物质的改变,更是关于理解自然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造福人类。 结语:化学,是一场永不止息的探索 《触碰奇迹:生活中的化学奥秘》并非一本枯燥的教科书,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读者漫步于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梁琰用他的文字,点亮了我们对生活的热情,让我们重新发现身边那些被忽略的美丽,那些隐藏在平凡之下的奇迹。 这本书旨在唤醒读者内心深处的好奇心,鼓励大家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去思考那些“为什么”。化学,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它渗透在我们的生活、健康、环境、科技的方方面面。理解化学,就是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理解生命的本质,理解人类文明的进步。 阅读此书,你或许会惊叹于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所能带来的巨大影响,或许会感叹于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化学智慧,或许会重新审视那些习以为常的日常,发现其中蕴含的无限可能。本书希望传递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对科学的热爱,一种对探索未知的好奇,以及一种对生活深刻的理解。 化学,是一场永不止息的探索,而《触碰奇迹:生活中的化学奥秘》,正是这场探索的起点,它邀请你伸出手,去触碰那些隐藏在生活中的奇迹,去感受化学带来的无限魅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美丽的化学反应”简直太贴切了,我必须承认,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从未想过“化学反应”可以和“美丽”联系在一起。梁琰先生的笔触,如同一位技艺精湛的画家,为我描绘出一幅幅生动而富有想象力的化学图景。他没有像许多科普书籍那样,一味地追求知识的密度,而是更加注重用一种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方式去讲解。我特别喜欢他对“催化反应”的解读,他将其比作化学反应的“助推器”和“润滑剂”,生动地解释了为何有些反应需要“引路人”。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比喻,那些原本复杂的化学概念,变得如同亲切的朋友一般,让我不再感到疏远。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科学的趣味性、实用性,以及隐藏在每一个微小变化背后的宏大叙事,真的让我大开眼界。

评分

当我拿到《美丽的化学反应》这本书时,我本以为会看到一本枯燥乏味的科普读物,但事实证明,我的想法大错特错。梁琰先生以一种极为独特和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将化学反应的奇妙世界展现在我面前。他没有将重点放在晦涩难懂的理论上,而是巧妙地将科学原理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的现象之中,让我能够轻松理解并感受到化学的魅力。例如,他讲述“酸碱中和反应”时,不再是简单的 H+ + OH- → H2O,而是通过描述食物的酸甜苦辣、清洁剂的工作原理,来解释这个过程的实际意义和应用。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在探索一个隐藏的宝藏,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惊喜。它激起了我对化学的强烈兴趣,让我开始留意身边那些曾经被我忽略的化学现象,并且对它们背后的原理充满了好奇。

评分

读《美丽的化学反应》,我仿佛经历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化学之旅。梁琰先生不仅仅是一位化学科普作家,更像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导游,他带领我们深入探究那些隐藏在日常现象背后的化学秘密。那些曾经令我头疼的化学方程式,在他的笔下仿佛被注入了灵魂,变得生动有趣。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章节,他将这个抽象的概念比喻成一场激烈的“电子争夺战”,形象地解释了物质之间如何通过电子的得失而发生变化。我甚至能想象到电子在原子核周围穿梭的身影,感受到它们之间那种你追我赶、此消彼长的戏剧性过程。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解开一个个关于世界运作的谜题,每解开一个,都带来莫大的成就感。它让我不再畏惧化学,反而对那些无形却强大的力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将复杂知识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形象的能力,着实令人佩服。

评分

翻开这本书,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奇妙的殿堂,那些曾经觉得枯燥乏味的化学反应,在这里被赋予了生命和色彩。我一直以为化学只是一堆符号和公式,是实验台上冰冷的试管和烧杯,但梁琰先生用他的笔触,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变得如此鲜活,如此具有故事性。他没有像教科书那样直接灌输知识,而是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例子,让我们看到化学反应背后那令人惊叹的美丽。从烟花绽放到面包的烘烤,从变色龙的伪装到生命的诞生,每一个现象背后都隐藏着精妙的化学原理。我尤其喜欢他描写“燃烧”的那一段,不是简单的能量释放,而是原子之间激烈的舞蹈,是物质重组的壮丽史诗。读这本书,我才真正意识到,原来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都是如此宏大的化学交响曲。它颠覆了我对化学的认知,让我重新燃起了对科学的好奇心,渴望去探索更多隐藏在自然界中的奥秘。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审美的启迪,让我看到了科学的诗意和浪漫。

评分

《美丽的化学反应》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对“科学”的看法。我一直以为科学是严谨、枯燥、甚至有些冷漠的,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科学的另一面——它充满了美感和诗意。梁琰先生用极其优美的语言,描绘了那些肉眼难以察觉的化学变化。他没有用生硬的术语去堆砌,而是用充满画面感的文字,将分子、原子、离子这些抽象的概念描绘得栩栩如生。我记得他写“沉淀反应”时,形容那些细小的晶体颗粒在溶液中缓缓聚集、堆叠,就像是微观世界里的一场安静而优雅的建筑工程,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从未想象过的、精巧绝伦的微观宇宙。这种将科学知识与艺术想象力完美融合的写作方式,让我沉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普及,更是一种对生命和自然之美的赞颂。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