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人格读库:彭玉麟传
定价:26.00元
作者:李丽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6990485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点推荐、青少年课外必读本;
*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团中央中国青年网、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同发起;
*多位高校和重点和重点中学知名教师参与编写;
*由作家高占祥、周殿富等主编;
*视角崭新、配图精美;
*全方位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独特视角纪录中国近现代爱国名人之生平,以名人之人格魅力引导当下青少年之价值取向;
*读者了解和认识近现代爱国人士的入门之书
内容提要
他是彭玉麟(1816~1890) , 字雪琴, 清朝政治家、军
事家、书画家。他是湘军水师创建者,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
人称雪帅。他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大清三杰” , 与曾国藩、
左宗棠、胡林翼并称大清“中兴四大名臣” 。
目录
引言/001
章 年少更事
文明碰撞/001
家道中落/004
养家重担/011
初遇伯乐/014
第二章 声名渐起
牛刀小试/018
三顾出山/023
平定天国/028
第三章 辞官卸任
回籍难允/035
再议水师/040
巡江伊始/044
第四章 仍忧国事
不绝上疏/048
目 录
查勘诸事/055
应俄操兵/059
第五章 临危受命
奉诏即行/065
奉旨赴粤/070
劝阻示告/075
整顿防务/080
西贡之计/087
主战遭拒/091
马尾惨败/095
抗法复关/100
和议停战/105
上疏善后/108
第六章 临终一笔
捐俸助学/113
病逝退省/116
后记/120
彭玉麟年谱/123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部书的笔触极其细腻,作者仿佛化身为历史的观察者,将一位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脉络梳理得井井有条。阅读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那个特定时代背景下,个体命运的挣扎与抉择。书中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尤其动人,那些在权力更迭中必须做出的艰难判断,以及由此带来的情感波动,都展现得淋漓尽致。它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传记,更像是一部关于人性复杂性与历史洪流交织的深度剖析。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叙事节奏上的把握,时而恢弘激昂,描绘重大历史事件的波澜壮阔;时而又沉静内敛,聚焦于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正是这些细节,构建了一个丰满、立体的形象,让我对这位历史人物有了前所未有的理解和共鸣。读完后,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对个体命运的无尽唏嘘,它成功地将冰冷的历史资料转化为了有血有肉的生命故事。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在严谨的考据之上,注入了非常鲜活的生命力。作者似乎对当时的社会结构、风俗习惯有着百科全书式的了解,每一次对某个历史场景的描绘,都充满了令人信服的细节支撑。比如书中对特定历史时期官署运作流程的描述,清晰到仿佛可以手把手地教人如何处理公文。这种对“制度史”的关注,使得人物的行为逻辑变得更加合理和可信。它不是空泛地赞美或批判,而是将人物放在一个复杂的制度框架内进行考察,揭示了制度如何塑造人,人又如何试图在制度的缝隙中求存或发展。对于那些对清代中后期历史制度变迁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它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切入口。
评分老实讲,初看书名,我以为会是一部非常严肃甚至有些枯燥的官修正史,但接下来的阅读体验彻底颠覆了我的预期。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感极强,就像是精心剪辑的电影镜头,快慢交替,收放自如。作者似乎深谙如何通过设置悬念和铺垫来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我特别欣赏其中对环境和气氛的烘托,比如描述某次重要的军事调动前夜,作者用极简的笔墨勾勒出帐内灯火摇曳、将士心绪不宁的场景,那种紧张感几乎能穿透纸面。它成功地将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编织成了一张充满戏剧张力的故事网,读起来毫不费力,却又处处是智慧的闪光点。它告诉我们,历史人物的伟大,往往不在于他们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在于他们在特定情境下如何管理自己的恐惧和欲望。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角度非常新颖,它巧妙地避开了传统传记中那种平铺直叙的流水账式记录,而是采用了碎片化的、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叙事手法,仿佛是作者在翻阅大量档案和私人信件后,重新构建的一个“心灵地图”。文字的张力十足,语言风格时而如同旧式文言般凝练考究,时而又跳跃出充满现代洞察力的犀利评论。这种混搭的文风,给阅读体验带来了极大的新鲜感和挑战性,迫使读者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事实的认知上,而必须深入思考作者的解读和倾向。对我而言,最引人入胜的是其中关于权力斗争和人际关系的描写,那些官场上的微妙平衡、明争暗斗,都被作者用极具画面感的语言捕捉了下来,让人读起来酣畅淋漓,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暗流涌动的年代。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更像是一场沉浸式的历史考察之旅。作者的文字功力深厚,想象力极其丰富,尤其擅长营造氛围。每当我翻开一页,那种扑面而来的历史尘埃感和时代特有的压抑感,都会让人瞬间入戏。与以往读到的许多同类书籍相比,这部作品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对“边缘性”的关注。它没有将笔墨过多地集中在那些已经被反复书写的宏大叙事上,反而巧妙地挖掘了人物在决策过程中的犹豫、妥协和私下的情感流露。这种对“不完美”历史的坦诚记录,反而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可信。它让人意识到,伟大的历史往往是由无数次不那么“完美”的选择累积而成的,这对于我们理解历史人物的复杂性,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更宽容的胸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