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光傳輸係統運行與維護
定價:34.00元
作者:賈璐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111399353
字數:349000
頁碼:217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4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按照新的職業教育改革精神,結閤近年來課程建設與改革經驗編寫。以“十二五”期間城市光網的建設為背景,全麵介紹瞭光傳輸網絡的硬件結構和網絡協議體係,並結閤通信工程項目詳細介紹瞭光傳輸設備的安裝調測、光傳輸業務的開通、光傳輸係統的維護等方麵的操作。引導學生在掌握光傳輸網絡基本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重點掌握光傳輸係統項目施工維護中的各項技能。本書可分為兩個部分。第 一部分為1~5章,主要介紹光傳輸網絡的基本理論知識,包括光縴通信技術的基本概念、光傳輸係統的通信綫纜和發送接收設備、同步數字傳輸體係等。第二部分為6~10章,主要介紹光傳輸係統工程實踐操作技能,包括硬件安裝、設備調測、業務開通、故障檢測及例行維護等方麵的技能。
目錄
目錄前言
學習領域1認知光傳輸係統
章光縴通信技術概述2
1.1光縴通信的基本概念2
1.1.1什麼是光縴通信2
1.1.2光縴通信的發展曆史及現狀2
1.1.3光縴通信係統的組成及分類4
1.1.4光縴通信技術的特點及應用6
1.1.5光縴通信的發展趨勢7
1.2光傳輸網的發展9
1.2.1光傳輸網的主要通信方式9
1.2.2光傳輸網推動電信行業的發展9
1.2.3光傳輸網的演進曆程和發展趨勢12
課後練習題14
第2章光傳輸係統通信綫纜15
2.1光縴與光纜15
2.1.1光縴的基本知識15
2.1.2光縴的傳輸特性17
2.1.3光縴的類型19
2.1.4光纜的結構和型號21
2.1.5光縴連接器件25
2.2E1電纜28
2.2.1E1電纜介紹28
2.2.2裝接E1同軸電纜的直式BNC公接頭31
2.2.3裝接E1同軸電纜的直式L9�睲公接頭33
2.2.4裝接E1同軸電纜的直式SMB母插頭34
課後練習題36
第3章光縴通信係統用元器件38
3.1通信光源38
3.1.1常用半導體光源38
3.1.2半導體光源技術的新發展40
3.2光電檢測器42
3.2.1光電檢測器的工作原理42
3.2.2常用光電檢測器42
3.3無源光器件43
3.4光放大器45
3.4.1光放大器的應用和分類45
3.4.2EDFA的技術原理46
3.4.3EDFA的應用47
課後練習題48
學習領域2光傳輸係統硬件安裝調試
第4章光傳輸係統設備安裝50
4.1光傳輸係統硬件設備介紹50
4.1.1OptiX Metro 1000設備介紹50
4.1.2OptiX OSN 2500設備介紹54
4.2機櫃安裝59
4.2.1機櫃定位60
4.2.2支架定位與安裝62
4.2.3機櫃在支架上安裝65
4.2.4機櫃安裝檢查67
4.3光傳輸設備安裝68
4.3.1安裝流程68
4.3.2在機櫃中安裝設備68
4.3.3安裝接地電纜70
4.3.4安裝電源綫71
4.3.5安裝E1電纜72
4.3.6安裝尾縴74
課後練習題76
第5章光傳輸係統網絡調測78
5.1調測準備78
5.2單站調測79
5.2.1測試綫纜連接79
5.2.2測試光接口指標81
5.2.3測試PDH通道82
5.3係統調試83
5.3.1檢查全網光縴的連接84
5.3.2監測全網性能和告警86
5.3.3測試以太網連接86
5.3.4測試全網誤碼87
課後練習題88
學習領域3光傳輸係統業務開通
第6章光傳輸網技術90
6.1數字光傳輸網通信體係90
6.2SDH傳輸原理93
6.3SDH傳輸網結構98
6.3.1SDH傳輸網的常見網元98
6.3.2SDH傳輸網拓撲99
6.3.3鏈形網業務傳輸101
6.3.4環形網業務傳輸101
6.4MSTP技術的演進108
6.4.1MSTP的引入108
6.4.2代MSTP108
6.4.3第二代MSTP109
6.5密集波分復用技術110
6.5.1波分復用技術的産生背景110
6.5.2DWDM技術概述111
6.5.3DWDM係統結構114
6.5.4DWDM係統的特點和優勢114
6.5.5DWDM係統發展趨勢115
6.6光接口類型117
課後練習題118
第7章光傳輸係統組網及業務配置開通120
7.1光傳輸係統組網120
7.1.1鏈形網120
7.1.2環形網120
7.1.3環帶鏈形網121
7.2業務配置方式122
7.2.1T2000網管軟件介紹122
7.2.2命令行配置軟件介紹123
7.3網元初始化配置127
7.3.1網元初始化基本命令介紹127
7.3.2使用網管軟件初始化網元128
7.4業務配置136
7.4.1SDH點對點E1業務136
7.4.2SDH點對點以太網業務138
7.4.3SDH鏈形業務142
7.4.4SDH光傳輸環形業務146
課後練習題150
學習領域4光傳輸係統維護
第8章光傳輸係統例行維護154
8.1網管維護指引和記錄154
8.2設備維護指引和記錄160
課後練習題160
第9章光傳輸係統常見故障處理162
9.1故障定位的基本原則與方法162
9.1.1故障定位的基本原則162
9.1.2告警和性能分析法163
9.1.3環迴法164
9.1.4替換法165
9.1.5配置數據分析法166
9.1.6更改配置法166
9.1.7儀錶測試法167
9.2故障定位的基本流程167
9.2.1排除外部設備故障167
9.2.2故障定位到單站169
9.2.3故障定位到單闆並終排除169
9.3業務中斷故障處理169
9.3.1告警信號事件170
9.3.2業務中斷故障處理流程171
9.3.3業務終端故障處理方法173
9.4誤碼問題故障處理175
9.4.1誤碼問題故障定位方法175
9.4.2誤碼問題的故障處理方法175
9.5設備對接故障178
9.5.1設備對接故障定位方法178
9.5.2設備對接故障的處理方法179
9.6SNCP保護倒換故障處理183
9.6.1SNCP保護倒換故障定位方法183
9.6.2SNCP保護故障定位與排除184
課後練習題185
學習領域5瞭解下一代光傳輸係統
0章光縴通信新技術188
10.1ASON技術188
10.1.1ASON的概念、發展曆史、功能及特點188
10.1.2ASON的基本框架189
10.1.3ASON的控製協議192
10.1.4ASON網絡技術193
10.1.5典型ASON設備介紹196
10.2OTN技術197
10.2.1OTN的標準及特點197
10.2.2OTN技術原理200
10.2.3OTN設備介紹203
10.3PTN技術204
10.3.1概述204
10.3.2PTN技術應用206
10.3.3PTN的關鍵技術207
10.3.4典型PTN設備介紹212
課後練習題216
參考文獻218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大學裏某個非常嚴謹的教授齣的期末復習重點總結,麵麵俱到,邏輯嚴密到幾乎沒有一絲可以挑剔的語病或邏輯漏洞。我花瞭整整一個周末時間,對照我手頭設備的操作手冊,交叉驗證瞭書中關於光功率預算計算和鏈路損耗估算的公式推導。不得不佩服作者在基礎理論上的功底,每一個公式的推導過程都寫得異常清晰,從最基本的歐姆定律和光功率定義齣發,層層遞進,確保瞭讀者不會因為跳過中間步驟而感到睏惑。這種教科書式的嚴謹,對於需要進行底層原理學習的初級工程師或者學生來說,是極其寶貴的財富。然而,也正是這種極緻的嚴謹性,讓我在閱讀中感到瞭一絲絲的“學術腔”。在描述一些實際操作中的“陷阱”或“經驗之談”時,文字顯得有些過於正式和保守,缺少瞭一些工程師之間交流時那種直白和略帶調侃的實戰經驗分享。比如,在處理尾縴接觸不良這種最常見的物理故障時,書中給齣的步驟過於流程化,而沒有強調在實際操作中如何通過輕微的搖晃或更換跳綫快速定位問題源頭的“竅門”。總而言之,這是一本理論基礎無可挑剔的典範之作,但在“江湖經驗”的層麵,略顯保守瞭。
評分我得說,我本來對這種“係統運行與維護”的書籍抱有很高的期望,但拿到手翻閱後,發現它在對新興技術如SDH到OTN的平滑過渡策略上,著墨不多,這對我目前正在進行的網絡融閤工作來說,有點美中不足。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在現有主流設備架構下,如何利用軟件定義網絡(SDN)的概念去優化光傳輸的業務調度和資源分配。這本書的很多章節,似乎還停留在對傳統PDH和SDH時代經典故障分析的梳理上,雖然這些基礎知識很重要,但對於當下追求自動化和智能化運維的行業趨勢而言,略顯滯後瞭。舉個例子,關於波長鎖定和動態功率調整的章節,缺乏對AI輔助預測性維護的探討,僅僅停留在基於告警閾值的被動響應層麵。雖然文字流暢,語言也算專業,但總覺得少瞭那麼一股“未來感”。我本來是衝著它的“新書”名號來的,期待能看到更多關於下一代網絡架構和光電子集成技術在實際部署中的維護難點,這本書更多的是紮實的“現在進行式”的總結,而非“未來展望型”的指導手冊。希望後續版本能在這些前沿領域做更深入的挖掘和闡述,讓這本書能真正跟上光通信技術日新月異的步伐。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很有質感,那種略帶磨砂的觸感,加上燙金的書名,立刻就給人一種專業、嚴謹的感覺。我最近在忙一個關於城市光縴網絡升級的項目,需要快速熟悉一些新的技術規範和維護流程,所以毫不猶豫地就買瞭這本。打開之後,我發現它的排版非常清晰,大量的圖錶和流程圖穿插在文字中,這對於我們這種需要動手操作的工程師來說簡直是福音。尤其是關於OTN設備的故障診斷部分,作者用近乎手繪的風格標注齣瞭關鍵的指示燈狀態和對應的處理步驟,邏輯性極強,讓我感覺這不是一本冷冰冰的教科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前輩手把手在教你。我試著對照書裏的一個典型誤操作恢復流程,發現完全可以脫離復雜的廠傢手冊直接上手操作,大大節省瞭我的學習時間。我對這本書的整體印象是,它在技術深度和實用操作性之間找到瞭一個非常巧妙的平衡點,對於一綫維護人員來說,絕對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工具書,而不是那種隻停留在理論層麵的學術著作。書本的裝幀也很紮實,側邊膠裝處理得當,即便是經常翻閱,也不擔心書頁會鬆散,這在經常需要攜帶到現場閱讀的技術書籍中是非常重要的品質。
評分從書籍的齣版質量來看,機械工業齣版社的齣品果然值得信賴,印刷清晰度極高,尤其是那些復雜的波長分配圖譜和時鍾同步電路圖,即使用放大鏡看細節,綫條也沒有模糊或重影的現象。我個人對色彩的敏感度較高,這本書中用不同顔色的綫條來區分控製信號、數據流和光信號的示意圖設計得非常齣色,極大地降低瞭理解復雜拓撲結構的認知負荷。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鏈路保護和倒換機製的章節,作者采用瞭“場景模擬”的方式,通過設定不同的故障點(如某一個放大器故障、某個分光器故障),來展示保護倒換協議(如1+1、1:1)的動作時序。這種敘事方式,比單純羅列協議規範要生動得多,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真的在監控室裏看著保護光路被成功激活。這本書的實用價值,很大程度上來源於這種精良的視覺化錶達,讓原本抽象的電信技術變得直觀可感,對於我這種偏愛視覺學習的讀者來說,是最大的亮點和吸引力所在。
評分我主要關注的是這本書在不同廠商設備互操作性方麵的論述。畢竟,在大型運營商網絡中,很少有公司會隻使用單一品牌的設備。我在實際工作中經常遇到A品牌的光模塊插入到B品牌的DWDM設備中時,會齣現光功率異常或告警不匹配的問題。我特意翻找瞭書中關於兼容性、光接口管理以及特定協議棧(如G.709)在不同實現方式下的差異性分析。坦白說,這部分內容相對薄弱,或者說,它更多的是在描述“標準”的運行方式,而非“現實”的運行挑戰。書中給齣的建議多是基於廠傢最佳實踐或標準協議的理想狀態。我期望看到的是,作者能夠分享一些關於如何通過調整管理軟件中的特定參數,來“說服”不同廠商設備實現有效對接的案例。這本書似乎預設瞭一個相對純淨的實驗環境,而在真實、復雜的、混閤供應商的網絡中,維護工程師需要處理的“灰色地帶”和“非標準兼容問題”,在書中沒有得到足夠的篇幅來探討。因此,它更像是一本幫你建立完美知識體係的書,而不是幫你解決復雜“大雜燴”網絡疑難雜癥的“急救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