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張欣、劉學理、艾傑編著的《調頻頻段數字音 頻廣播技術》是為介紹我國調頻頻段數字音頻廣播( 簡稱FM—CDR),適應我國廣播技術由模擬嚮數字化發 展的需要而編寫的。
本書涉及的內容主要有幾種數字音頻廣播技術標 準、FM-CDR係統、音頻信源編碼技術、廣播信道編碼 技術、數字調製技術、數字廣播覆蓋網等。
第1章 調頻頻段數字音頻廣播概論
1.1 數字音頻廣播的優越性
1.2 數字音頻廣播係統的組成
1.3 世界數字音頻廣播發展概述
1.3.1 發展迴顧
1.3.2 技術概述
1.4 調頻頻段廣播數字化概述
1.4.1 FM頻段廣播數字化的優勢
1.4.2 FM頻段廣播數字化的技術要求
1.4.3 主要技術比較
1.5 中國數字音頻廣播的發展
第2章 中國數字廣播(FM-CDR)技術基礎
2.1 技術背景
2.1.1 帶內數模同播混疊係統
2.1.2 同播的頻譜模式
2.2 FM-CDR標準介紹
2.2.1 信道編碼與調製子係統
2.2.2 復用子係統
2.2.3 FM-CDR標準體係
2.2.4 FM-CDR的主要特點
第3章 FM-CDR發射係統
3.1 引言
3.1.1 係統整體組成
3.1.2 FM-CDR係統及其發射係統的特點
3.1.3 FM-CDR發射係統結構
3.2 FM-CDR發射機
3.2.1 FM-CDR發射機組成
3.2.2 調頻廣播發射機特點
3.2.3 數字廣播發射機技術
3.2.4 發射機性能的衡量
3.3 FM-CDR激勵器
3.3.1 模擬激勵器和數字激勵器
3.3.2 FM-CDR激勵器原理
3.3.3 激勵器各模塊簡介
3.3.4 激勵器的基本要求
3.3.5 激勵器的接口和控製
3.3.6 激勵器的技術指標和測試
3.4 復用器及其與激勵器接口
3.4.1 技術要求
3.4.2 測量方法
3.4.3 復用器與激勵器接口
3.5 發射機的技術指標和測量
3.5.1 一般要求
3.5.2 接口要求
3.5.3 功能要求
3.5.4 性能要求
3.5.5 測量內容
3.6 天綫係統
第4章 FM-CDR係統的接收
4.1 FM-CDR接收機的構成
4.2 接收機的主要技術
4.3 軟接收機
第5章 FM-CDR係統設計參數
5.1 FM-CDR係統的主要特性
5.1.1 淨荷數據率
5.1.2 頻譜模式選擇
5.2 係統設計中的主要參數
5.2.1 接收門限
5.2.2 射頻保護率
第6章 FM-CDR的信源編碼技術
6.1 信源編碼概述
6.1.1 信源編碼的基礎知識
6.1.2 數據率壓縮技術
6.2 音頻編碼技術及標準
6.2.1 MPEG音頻編碼標準
6.2.2 MUSICAM
6.2.3 AAC-Plus Vl與AAC-Plus V2
6.3 DRA編碼
6.3.1 簡介
6.3.2 特點
6.3.3 編解碼原理
6.3.4 幀結構
6.4 DRA+編碼
6.4.1 編碼類型
6.4.2 DRA輔助數據擴展
6.4.3 編碼算法
6.4.4 DRA+分層編碼的額外開銷分析
6.4.5 主觀測試及試驗結果
6.4.6 DRA+編碼應用
6.4.7 DRA+編碼器
第7章 信道編碼技術
7.1 信道編碼概述
7.1.1 信道編碼的任務
7.1.2 差錯控製和信道編碼分類
7.1.3 等差錯保護和不等差錯保護
7.2 典型糾錯碼介紹
7.2.1 捲積編碼
7.2.2 交織
7.2.3 循環冗餘校驗
7.2.4 LDPC碼
第8章 數字音頻廣播調製技術
8.1 數字調製概論
8.1.1 調製及其作用
8.1.2 數字調製及其基本方法
8.2 QPSK調製
8.2.1 64QAM
8.2.2 串/並變換
8.2.3 判決範圍和抗乾擾能力
8.3 QAM調製
8.3.1 原理框圖
8.3.2 QAM信號的特點
8.3.3 mPSK與mQAM的比較
8.4 分層調製(分等級調製)
8.5 COFDM調製
8.5.1 什麼是COFDM
8.5.2 COFDM的基本原理
8.5.3 COFDM係統參數的確定
第9章 FM-CDR覆蓋網
9.1 網絡的頻率規劃
9.2 單頻網SFN
9.2.1 網絡增益與功率節約
9.2.2 頻率節約
9.2.3 單頻網規劃的若乾參數
9.2.4 VHF單頻網基準模型
9.2.5 單頻網申覆蓋空隙的填充
9.2.6 單頻網的同步要求
9.2.7 單頻網數據流的饋送
9.3 覆蓋網規劃
9.3.1 接收模式
9.3.2 地點概率和時間概率
9.3.3 覆蓋條件和場強要求
9.3.4 保護率
9.3.5 接收機靈敏度
9.3.6 覆蓋範圍與發射功率
9.3.7 單頻網和多頻網
參考文獻
我是一個長期關注媒體發展和技術革新的人,尤其對廣播行業的轉型升級充滿瞭好奇。調頻頻段承載瞭無數人關於音樂、新聞和故事的美好迴憶,而數字音頻廣播的齣現,則標誌著這個古老行業正邁嚮一個全新的時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從宏觀的視角,為我解讀調頻頻段在數字音頻廣播中的角色演變。它是否會梳理數字音頻廣播技術的發展曆程,從最初的概念提齣到如今的廣泛應用,並分析不同國傢和地區在推廣數字廣播方麵的策略和成果?我尤其關注書中對於數字廣播商業模式的探討,例如新的廣告收入模式、增值服務以及內容付費的可能性。此外,我也希望瞭解,數字音頻廣播如何與互聯網、移動通信等其他媒體形式融閤,構建一個更加豐富和互動的傳播生態。書中是否會討論數字廣播在提升廣播服務質量、拓展節目內容、以及滿足特定聽眾群體需求方麵的潛力?這些問題都與我作為一名媒體觀察者對行業未來走嚮的思考息息相關。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非常實用,讓我聯想到在生活中實際使用數字音頻廣播設備的場景。我平時開車時經常收聽廣播,也留意到近年來有些車子已經開始支持數字廣播。然而,對於其中的技術原理,我一直是一知半解。我期望這本書能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調頻頻段在數字音頻廣播中的具體技術實現。例如,它是否會講解,為什麼選擇調頻頻段進行數字音頻廣播,相比於其他頻段有什麼優勢?書中是否會介紹,數字音頻廣播的接收終端(比如車載收音機、便攜式接收器)是如何工作的,它們是如何捕捉和解碼數字信號的?對於普通用戶來說,最關心的問題之一是接收信號的穩定性以及音質的提升程度。這本書是否會深入淺齣地解釋,數字音頻廣播如何實現比模擬廣播更清晰、更穩定的音質,以及在信號不好的地方,它是否會像模擬廣播那樣齣現雜音或者完全中斷?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數字音頻廣播的實際應用指南,例如如何選擇閤適的接收設備,以及在使用過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常見問題及其解決方法,讓普通讀者也能輕鬆掌握這項新技術。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調頻頻段數字音頻廣播技術》立刻勾起瞭我作為一名電子工程專業學生的興趣。數字信號處理和無綫通信是我在大學階段重點學習的領域,而數字音頻廣播正好是將這兩者結閤的絕佳範例。我期待在這本書中能夠找到關於調頻頻段在數字音頻廣播中的具體應用案例和技術實現細節。比如,書中是否會詳細介紹數字調頻廣播(DAB)或數字無綫電廣播(DRM)等標準的技術規範,包括其信道編碼、調製方式(如COFDM)、頻譜效率以及與其他無綫通信技術的協同方式?我特彆關注書中關於信號傳輸的魯棒性設計,如何在高斯噪聲、多徑衰落等不利條件下,依然能保證高質量的音頻接收。此外,書中是否會涉及到廣播網絡的構建和管理,比如基站的布局、功率分配以及頻率規劃等問題?對於工程應用而言,這些都是至關重要的。我還想瞭解,在實際的廣播係統中,涉及到哪些關鍵的硬件設備和軟件算法,以及它們是如何協同工作的。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深入理解數字音頻廣播技術細節的寶貴機會,讓我能夠將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閤,拓寬我的專業視野。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讓我腦海中浮現齣無數關於聲音傳輸的畫麵,從老式收音機的沙沙聲,到如今高清數字音頻的清澈透亮。作為一名熱衷於音響設備和音樂發燒友,我一直對音質的極緻追求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數字音頻廣播,這個概念本身就預示著音頻保真度的巨大飛躍,尤其是在調頻頻段這個關鍵的傳輸介質上。我非常想知道,在這本書中,作者是如何闡述數字音頻信號在調頻頻段中的編碼、調製和解調過程的?它是否會深入探討不同的數字音頻編碼格式(例如DAB、DRM等)在調頻頻段上的適用性和優劣勢,以及它們如何剋服傳統FM廣播的傳輸限製,實現更高質量的音頻傳輸?書中是否有關於接收端的技術細節,比如數字調諧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處理數字信號的糾錯和抗衰落問題?我對這方麵的技術細節充滿瞭求知欲,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足夠的技術深度,滿足我作為音頻愛好者對聲音品質的極緻探索。同時,我也很好奇,在實際應用中,數字音頻廣播的技術成熟度和普及程度如何?它是否已經能夠完全取代傳統的FM廣播,或者說兩者在未來的廣播格局中將如何共存?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大氣,封麵上“調頻頻段數字音頻廣播技術”幾個字顯得十分專業。我一直對廣播技術領域很感興趣,特彆是近年來數字音頻廣播的興起,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雖然我本身並非技術齣身,但對於新興技術如何改變我們獲取信息和娛樂方式充滿瞭好奇。我尤其想瞭解,與傳統的模擬調頻廣播相比,數字音頻廣播在音質、傳輸效率、節目內容多樣性以及接收方式等方麵有哪些突破性的進展。這本書的書名直接點明瞭主題,讓我覺得它可能會深入淺齣地介紹這方麵的知識,讓我能夠理解其中的奧秘,即使是業外人士也能有所收獲。我期待它能夠詳細講解調頻頻段在數字音頻廣播中的應用原理,比如如何將音頻信號進行數字化編碼,又如何在有限的頻段內實現高效傳輸,同時還要保證信號的穩定性和抗乾擾能力。此外,書中是否會涉及數字廣播的推廣現狀、麵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也令我十分好奇。畢竟,任何一項技術的普及都離不開市場和政策的支持,瞭解這些宏觀層麵的信息,有助於我更全麵地認識數字音頻廣播的價值和前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