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张欣、刘学理、艾杰编著的《调频频段数字音 频广播技术》是为介绍我国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 简称FM—CDR),适应我国广播技术由模拟向数字化发 展的需要而编写的。
本书涉及的内容主要有几种数字音频广播技术标 准、FM-CDR系统、音频信源编码技术、广播信道编码 技术、数字调制技术、数字广播覆盖网等。
第1章 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概论
1.1 数字音频广播的优越性
1.2 数字音频广播系统的组成
1.3 世界数字音频广播发展概述
1.3.1 发展回顾
1.3.2 技术概述
1.4 调频频段广播数字化概述
1.4.1 FM频段广播数字化的优势
1.4.2 FM频段广播数字化的技术要求
1.4.3 主要技术比较
1.5 中国数字音频广播的发展
第2章 中国数字广播(FM-CDR)技术基础
2.1 技术背景
2.1.1 带內数模同播混叠系统
2.1.2 同播的频谱模式
2.2 FM-CDR标准介绍
2.2.1 信道编码与调制子系统
2.2.2 复用子系统
2.2.3 FM-CDR标准体系
2.2.4 FM-CDR的主要特点
第3章 FM-CDR发射系统
3.1 引言
3.1.1 系统整体组成
3.1.2 FM-CDR系统及其发射系统的特点
3.1.3 FM-CDR发射系统结构
3.2 FM-CDR发射机
3.2.1 FM-CDR发射机组成
3.2.2 调频广播发射机特点
3.2.3 数字广播发射机技术
3.2.4 发射机性能的衡量
3.3 FM-CDR激励器
3.3.1 模拟激励器和数字激励器
3.3.2 FM-CDR激励器原理
3.3.3 激励器各模块简介
3.3.4 激励器的基本要求
3.3.5 激励器的接口和控制
3.3.6 激励器的技术指标和测试
3.4 复用器及其与激励器接口
3.4.1 技术要求
3.4.2 测量方法
3.4.3 复用器与激励器接口
3.5 发射机的技术指标和测量
3.5.1 一般要求
3.5.2 接口要求
3.5.3 功能要求
3.5.4 性能要求
3.5.5 测量内容
3.6 天线系统
第4章 FM-CDR系统的接收
4.1 FM-CDR接收机的构成
4.2 接收机的主要技术
4.3 软接收机
第5章 FM-CDR系统设计参数
5.1 FM-CDR系统的主要特性
5.1.1 净荷数据率
5.1.2 频谱模式选择
5.2 系统设计中的主要参数
5.2.1 接收门限
5.2.2 射频保护率
第6章 FM-CDR的信源编码技术
6.1 信源编码概述
6.1.1 信源编码的基础知识
6.1.2 数据率压缩技术
6.2 音频编码技术及标准
6.2.1 MPEG音频编码标准
6.2.2 MUSICAM
6.2.3 AAC-Plus Vl与AAC-Plus V2
6.3 DRA编码
6.3.1 简介
6.3.2 特点
6.3.3 编解码原理
6.3.4 帧结构
6.4 DRA+编码
6.4.1 编码类型
6.4.2 DRA辅助数据扩展
6.4.3 编码算法
6.4.4 DRA+分层编码的额外开销分析
6.4.5 主观测试及试验结果
6.4.6 DRA+编码应用
6.4.7 DRA+编码器
第7章 信道编码技术
7.1 信道编码概述
7.1.1 信道编码的任务
7.1.2 差错控制和信道编码分类
7.1.3 等差错保护和不等差错保护
7.2 典型纠错码介绍
7.2.1 卷积编码
7.2.2 交织
7.2.3 循环冗余校验
7.2.4 LDPC码
第8章 数字音频广播调制技术
8.1 数字调制概论
8.1.1 调制及其作用
8.1.2 数字调制及其基本方法
8.2 QPSK调制
8.2.1 64QAM
8.2.2 串/并变换
8.2.3 判决范围和抗干扰能力
8.3 QAM调制
8.3.1 原理框图
8.3.2 QAM信号的特点
8.3.3 mPSK与mQAM的比较
8.4 分层调制(分等级调制)
8.5 COFDM调制
8.5.1 什么是COFDM
8.5.2 COFDM的基本原理
8.5.3 COFDM系统参数的确定
第9章 FM-CDR覆盖网
9.1 网络的频率规划
9.2 单频网SFN
9.2.1 网络增益与功率节约
9.2.2 频率节约
9.2.3 单频网规划的若干参数
9.2.4 VHF单频网基准模型
9.2.5 单频网申覆盖空隙的填充
9.2.6 单频网的同步要求
9.2.7 单频网数据流的馈送
9.3 覆盖网规划
9.3.1 接收模式
9.3.2 地点概率和时间概率
9.3.3 覆盖条件和场强要求
9.3.4 保护率
9.3.5 接收机灵敏度
9.3.6 覆盖范围与发射功率
9.3.7 单频网和多频网
参考文献
这本书的书名《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技术》立刻勾起了我作为一名电子工程专业学生的兴趣。数字信号处理和无线通信是我在大学阶段重点学习的领域,而数字音频广播正好是将这两者结合的绝佳范例。我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找到关于调频频段在数字音频广播中的具体应用案例和技术实现细节。比如,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数字调频广播(DAB)或数字无线电广播(DRM)等标准的技术规范,包括其信道编码、调制方式(如COFDM)、频谱效率以及与其他无线通信技术的协同方式?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信号传输的鲁棒性设计,如何在高斯噪声、多径衰落等不利条件下,依然能保证高质量的音频接收。此外,书中是否会涉及到广播网络的构建和管理,比如基站的布局、功率分配以及频率规划等问题?对于工程应用而言,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我还想了解,在实际的广播系统中,涉及到哪些关键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算法,以及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的。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理解数字音频广播技术细节的宝贵机会,让我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拓宽我的专业视野。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非常实用,让我联想到在生活中实际使用数字音频广播设备的场景。我平时开车时经常收听广播,也留意到近年来有些车子已经开始支持数字广播。然而,对于其中的技术原理,我一直是一知半解。我期望这本书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调频频段在数字音频广播中的具体技术实现。例如,它是否会讲解,为什么选择调频频段进行数字音频广播,相比于其他频段有什么优势?书中是否会介绍,数字音频广播的接收终端(比如车载收音机、便携式接收器)是如何工作的,它们是如何捕捉和解码数字信号的?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接收信号的稳定性以及音质的提升程度。这本书是否会深入浅出地解释,数字音频广播如何实现比模拟广播更清晰、更稳定的音质,以及在信号不好的地方,它是否会像模拟广播那样出现杂音或者完全中断?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数字音频广播的实际应用指南,例如如何选择合适的接收设备,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让普通读者也能轻松掌握这项新技术。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让我脑海中浮现出无数关于声音传输的画面,从老式收音机的沙沙声,到如今高清数字音频的清澈透亮。作为一名热衷于音响设备和音乐发烧友,我一直对音质的极致追求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数字音频广播,这个概念本身就预示着音频保真度的巨大飞跃,尤其是在调频频段这个关键的传输介质上。我非常想知道,在这本书中,作者是如何阐述数字音频信号在调频频段中的编码、调制和解调过程的?它是否会深入探讨不同的数字音频编码格式(例如DAB、DRM等)在调频频段上的适用性和优劣势,以及它们如何克服传统FM广播的传输限制,实现更高质量的音频传输?书中是否有关于接收端的技术细节,比如数字调谐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处理数字信号的纠错和抗衰落问题?我对这方面的技术细节充满了求知欲,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足够的技术深度,满足我作为音频爱好者对声音品质的极致探索。同时,我也很好奇,在实际应用中,数字音频广播的技术成熟度和普及程度如何?它是否已经能够完全取代传统的FM广播,或者说两者在未来的广播格局中将如何共存?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封面上“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技术”几个字显得十分专业。我一直对广播技术领域很感兴趣,特别是近年来数字音频广播的兴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我本身并非技术出身,但对于新兴技术如何改变我们获取信息和娱乐方式充满了好奇。我尤其想了解,与传统的模拟调频广播相比,数字音频广播在音质、传输效率、节目内容多样性以及接收方式等方面有哪些突破性的进展。这本书的书名直接点明了主题,让我觉得它可能会深入浅出地介绍这方面的知识,让我能够理解其中的奥秘,即使是业外人士也能有所收获。我期待它能够详细讲解调频频段在数字音频广播中的应用原理,比如如何将音频信号进行数字化编码,又如何在有限的频段内实现高效传输,同时还要保证信号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此外,书中是否会涉及数字广播的推广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也令我十分好奇。毕竟,任何一项技术的普及都离不开市场和政策的支持,了解这些宏观层面的信息,有助于我更全面地认识数字音频广播的价值和前景。
评分我是一个长期关注媒体发展和技术革新的人,尤其对广播行业的转型升级充满了好奇。调频频段承载了无数人关于音乐、新闻和故事的美好回忆,而数字音频广播的出现,则标志着这个古老行业正迈向一个全新的时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宏观的视角,为我解读调频频段在数字音频广播中的角色演变。它是否会梳理数字音频广播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概念提出到如今的广泛应用,并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推广数字广播方面的策略和成果?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于数字广播商业模式的探讨,例如新的广告收入模式、增值服务以及内容付费的可能性。此外,我也希望了解,数字音频广播如何与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其他媒体形式融合,构建一个更加丰富和互动的传播生态。书中是否会讨论数字广播在提升广播服务质量、拓展节目内容、以及满足特定听众群体需求方面的潜力?这些问题都与我作为一名媒体观察者对行业未来走向的思考息息相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