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H】 名贵硬木树种及木材识别

【XH】 名贵硬木树种及木材识别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程汉婷,刘书伟,黎明 著
图书标签:
  • 木材识别
  • 硬木树种
  • 珍贵木材
  • 林业
  • 植物学
  • 木材鉴定
  • 树木
  • 木材
  • 园林
  • 生物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爱尚美润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11616012
商品编码:29482826740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4-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名贵硬木树种及木材识别

定价:98.00元

作者:程汉婷,刘书伟,黎明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5-01

ISBN:9787511616012

字数:

页码:20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名贵硬木树种及木材识别》共分为六篇,其中,前五篇均为《红木》国家标准昕列举的5属8类33种材,第六篇为非《红木》国家标准的世界名贵硬木。具体编写分工如下: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昕程汉亭同志负责拟定全书写作大纲、全书的修改、统稿和定稿,为《名贵硬木树种及木材识别》的编写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为《名贵硬木树种及木材识别》内容的质量起到把关作用。琼州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刘书伟同志负责完成编写12万字,分别为篇、第二篇、第三篇紫檀木类和第三篇花梨木类中的大果紫檀。琼州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黎明同志负责完成编写12万字,分别为第四篇、第五篇、第六篇和第三篇花梨木类中的鸟足紫檀、越柬紫檀、刺猬紫檀、印度紫檀、安达曼紫檀和囊状紫檀。

目录


篇 红木分类
1 红木国标及红木分类
1.1 红木国标的制定与出台
1.2 红木的分类

第二篇 黄檀属
2 香枝木类
2.1 降香黄檀
3 红酸枝木类
3.1 交趾黄檀
3.2 巴里黄檀
3.3 奥氏黄檀
3.4 微凹黄檀
3.5 中美洲黄檀
3.6 赛州黄檀
3.7 绒毛黄檀
4 黑酸枝木类
4.1 卢氏黑黄檀
4.2 东非黑黄檀
4.3 阔叶黄檀
4.4 黑黄檀
4.5 刀状黑黄檀
4.6 巴西黑黄檀
4.7 伯利兹黄檀
4.8 亚马孙黄檀

第三篇 紫檀属
5 紫檀木类
5.1 檀香紫檀
5.2 其他冒充檀香紫檀的树种
6 花梨木类
6.1 大果紫檀
6.2 鸟足紫檀
6.3 越束紫檀
6.4 刺猬紫檀
6.5 印度紫檀
6.6 安达曼紫檀
6.7 囊状紫檀

第四篇 崖豆藤属和铁刀木属
7 鸡翅木类
7.1 非洲崖豆木
7.2 白花崖豆木
7.3 铁刀木

第五篇 柿属
8 乌木类
8.1 乌木
8.2 厚瓣乌木
8.3 毛药乌木
……

第六篇 非国标红木之名贵硬木

作者介绍


程汉亭(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刘书伟(琼州学院)、黎明(琼州学院)



  三人都是来自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研究人员

文摘


序言


篇 红木分类
1 红木国标及红木分类
1.1 红木国标的制定与出台
1.2 红木的分类

第二篇 黄檀属
2 香枝木类
2.1 降香黄檀
3 红酸枝木类
3.1 交趾黄檀
3.2 巴里黄檀
3.3 奥氏黄檀
3.4 微凹黄檀
3.5 中美洲黄檀
3.6 赛州黄檀
3.7 绒毛黄檀
4 黑酸枝木类
4.1 卢氏黑黄檀
4.2 东非黑黄檀
4.3 阔叶黄檀
4.4 黑黄檀
4.5 刀状黑黄檀
4.6 巴西黑黄檀
4.7 伯利兹黄檀
4.8 亚马孙黄檀

第三篇 紫檀属
5 紫檀木类
5.1 檀香紫檀
5.2 其他冒充檀香紫檀的树种
6 花梨木类
6.1 大果紫檀
6.2 鸟足紫檀
6.3 越束紫檀
6.4 刺猬紫檀
6.5 印度紫檀
6.6 安达曼紫檀
6.7 囊状紫檀

第四篇 崖豆藤属和铁刀木属
7 鸡翅木类
7.1 非洲崖豆木
7.2 白花崖豆木
7.3 铁刀木

第五篇 柿属
8 乌木类
8.1 乌木
8.2 厚瓣乌木
8.3 毛药乌木
……

第六篇 非国标红木之名贵硬木


【XH】 名贵硬木树种及木材识别 前言 木材,作为一种古老而又充满生命力的自然材料,自人类文明的曙光初现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远古的巢穴庇护,到如今的精美家具、宏伟建筑,再到承载文化传承的艺术品,木材无处不在,默默诉说着自然的馈赠与人类的智慧。在浩瀚的木材家族中,有一类特殊的成员,它们以其独特的质地、瑰丽的纹理、沉稳的色泽和卓越的性能,赢得了“名贵”的称号。这些名贵的硬木,不仅是木材中的瑰宝,更是高品质生活、匠心工艺和文化品位的象征。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高品质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对名贵硬木的需求也随之攀升。与此同时,森林资源的日益稀缺以及对珍稀物种的保护意识的增强,使得名贵硬木的来源、特性以及鉴别变得尤为重要。非专业人士在面对琳琅满目的木材时,往往难以分辨其真伪优劣,甚至可能被以次充好,蒙受经济损失,更无法真正体会到名贵硬木所蕴含的自然之美与文化价值。 本书的诞生,正是源于对这一现状的深刻洞察与对木材知识普及的迫切需求。我们希望通过系统、详实、深入的介绍,为广大木材爱好者、家具从业者、收藏家、设计师,乃至对自然科学怀有好奇心的读者,提供一本权威、实用、易懂的参考工具。本书聚焦于那些享誉世界的名贵硬木树种及其木材,力求从多个维度呈现这些自然珍品的独特魅力,并教会读者如何准确地识别它们。 我们深知,木材的识别并非易事,它需要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因此,本书在内容编排上,既注重科学性与系统性,又力求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我们摒弃了枯燥乏味的学术术语,而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结合大量高清的实物图片,带领读者走进名贵硬木的奇妙世界。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识别手册,更是一次关于木材的探索之旅,一次对自然美学的深度体验。 我们相信,通过阅读本书,您将能够: 深入了解 各类名贵硬木树种的生长环境、历史渊源、文化意义。 掌握 木材的基本构成、物理性能、化学特性,为深入理解木材打下坚实基础。 学会 从宏观到微观,从视觉到触觉,多角度、全方位地鉴别名贵硬木的真伪与等级。 认识 各种名贵硬木在不同领域(家具、工艺品、乐器、建筑等)的独特应用价值。 提升 对木材的审美能力,培养鉴赏名贵硬木的眼光与品味。 增强 对森林资源保护的意识,理解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本书凝聚了我们对木材的深厚热爱与多年研究的成果。我们衷心希望,它能成为您探索名贵硬木世界的得力助手,助您在木材的世界里游刃有余,发现并珍藏那些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 目录 (此处将列出详细的章节目录,例如:) 第一章 木材基础知识 1.1 木材的构成与细胞结构 1.2 木材的宏观特征(年轮、髓线、导管等) 1.3 木材的物理性能(密度、硬度、强度、稳定性等) 1.4 木材的化学特性与防腐防虫 1.5 木材的缺陷与等级评定 第二章 名贵硬木的分类与重要性 2.1 什么是硬木?硬木与软木的区别 2.2 名贵硬木的界定标准(稀有度、性能、美观度、历史价值等) 2.3 名贵硬木在全球木材贸易中的地位 2.4 名贵硬木的保护现状与可持续利用 第三章 经典名贵硬木详解(部分示例,将包含大量详细内容) 3.1 红木(Rosewood)家族 3.1.1 血檀 ( Dalbergia melanoxylon ):非洲黑檀的深度解析 - 树种形态与产地分布 - 木材特征:颜色、纹理、密度、气味 - 识别要点:与相似木材的鉴别(如黑檀、乌木) - 历史文化与应用价值:乐器、高端家具、工艺品 - 市场行情与收藏建议 3.1.2 巴西花梨( Dalbergia nigra ):传说中的“巴西红木” - 树种形态与濒危状况 - 木材特征:鲜艳的颜色、独特的香气、细腻的纹理 - 识别要点:与大叶黄花梨、海南黄花梨的区别 - 应用领域:乐器(吉他背板)、高端家具、小件工艺品 - 贸易管制与保护措施 3.1.3 缅甸花梨( Dalbergia cultrata ):东方韵味的代表 - 树种形态与地理分布 - 木材特征:紫褐色至深褐色、明显的黑色条纹、油性十足 - 识别要点:与非洲花梨、亚花梨的鉴别 - 传统应用:明清家具、建筑构件、雕刻 - 市场价值与辨伪技巧 ... (将包含更多红木类名贵木材,如紫檀、黄花梨、酸枝等,并进行详尽的介绍) 3.2 桃花心木(Mahogany)家族 3.2.1 中美洲桃花心木( Swietenia spp. ):古典家具的灵魂 - 树种形态与历史地位 - 木材特征:红褐色、均匀的纹理、良好的加工性能、稳定性极佳 - 识别要点:与非原生桃花心木、仿制品区分 - 经典应用:古董家具、船舶制造、乐器(吉他琴体) - 可持续采伐与替代品 ... (将包含其他产地的桃花心木,如非洲桃花心木) 3.3 乌木(Ebony)家族 3.3.1 亚洲乌木( Diospyros spp. ):黑色的传奇 - 树种形态与稀有程度 - 木材特征:纯黑或带有深褐色条纹、密度极高、触感冰凉 - 识别要点:与染黑木材、其他黑色硬木的区别 - 传统用途:棋子、镶嵌、雕刻、乐器配件 - 保护与替代材料 ... (将包含不同地域的乌木品种) 3.4 其他名贵硬木 3.4.1 鸡翅木( Millettia spp. / Machaerium spp. ):天然的艺术品 - 树种形态与产地 - 木材特征:深色与浅色相互交织形成的“鸡翅”纹理 - 识别要点:与仿制鸡翅木、花纹相似的木材区分 - 应用:家具、工艺品、文玩 3.4.2 斑马木( Microberlinia spp. ):奔放的纹理 - 树种形态与特点 - 木材特征:黑白相间的条纹,如同斑马皮毛 - 识别要点:与其它条纹木材的比较 - 应用:地板、家具、乐器、运动器材 ... (将包含枫木、橡木、胡桃木、白蜡木等在不同语境下被视为名贵的硬木,并根据其特性进行详细介绍) 第四章 木材识别的核心技巧 4.1 宏观识别法:从颜色、纹理、导管、髓线入手 4.2 微观识别法:使用放大镜观察木射线、导管结构 4.3 触觉与嗅觉辅助识别 4.4 密度与硬度测试 4.5 实验方法:如浸水、燃烧等(风险提示与操作说明) 4.6 纹理特征解析:顺纹、逆纹、斜纹、扭纹、绞纹等 4.7 常见混淆木材的鉴别指南 第五章 名贵硬木的应用与鉴赏 5.1 高端家具的选材智慧 5.2 传统工艺品与现代设计的碰撞 5.3 乐器制作中的极致追求 5.4 建筑与装饰中的尊贵体现 5.5 名贵硬木的保养与收藏 第六章 附录 6.1 名贵硬木术语表 6.2 国际木材贸易常用术语 6.3 相关检测机构与参考资料 后记 木材的魅力,在于其千万年的生长积淀,在于其独一无二的纹理与色彩,在于其承载的文化与历史。而名贵硬木,更是将这份魅力推向了极致。它们是地球的馈赠,是大自然的杰作。 通过本书,我们期望能激发您对木材的浓厚兴趣,培养您对名贵硬木的深刻理解和鉴赏能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拥有一双辨别木材真伪的慧眼,不仅是经济上的保障,更是一种对自然之美的尊重,对匠心精神的致敬。 愿本书能成为您在木材世界中探索的明灯,助您在纷繁的木材市场中辨明方向,在鉴赏名贵硬木时充满信心。愿您在与这些珍贵木材的每一次接触中,都能感受到它们所蕴含的深邃生命力与无尽的艺术价值。 我们期待,这本书能为保护珍稀木材资源、推广科学合理的木材利用理念贡献一份力量。让我们共同珍爱自然,守护森林,让名贵硬木的芬芳与美丽,得以世代传承。 (请注意:以上内容为书籍简介的框架和示例,并未包含具体章节的详细论述。实际书籍内容将远比此简介详细,涵盖每个树种的方方面面,并配以大量插图。)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木材的纹理和色泽之美有着近乎痴迷的追求。同一棵树上的木材,其纹理也会因切削方向的不同而呈现出千变万化的美感,更何况是不同树种之间那独一无二的“面孔”。这本书如果能为我揭示这些美丽纹理背后的成因,以及不同纹理所代表的特定树种,那我将感到无比的满足。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示大量高清的木材纹理特写照片,从直纹、山纹、雀眼纹到各种扭曲、变幻的特殊纹理,并详细解释它们是如何形成的。例如,为何有些木材会有“虎皮纹”,为何有些又会有“鬼脸纹”。我希望书中也能对不同硬木的天然色泽进行细致的描绘,从淡雅的原木色到深沉的紫、红、黑,每一种色彩背后都蕴含着怎样的自然奥秘。这本书如果能帮助我欣赏和理解这些纹理和色泽的独特魅力,从而提升我对木材艺术价值的认知,那将是我阅读的最大收获。

评分

这本书的“XH”标识,让我想到了它可能背后有着一个专业的研究机构或团队支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名贵硬木可持续采伐和保护的深度探讨。我一直关注环境问题,也深知一些名贵硬木的生存现状并不乐观。如果这本书能在介绍每一种硬木时,附带提及它们的濒危程度、原产地信息,以及一些正在进行的保护项目,那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期待书中能够呼吁读者理性消费,鼓励大家选择那些通过可持续方式获取的木材,或者支持那些致力于研究和推广濒危树种的机构。如果书中能给出一些关于木材替代品的介绍,或者推广使用那些生长周期较短但同样具有优良特性的木材,那将更能体现出作者的社会责任感。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更是对我们保护自然、尊重生命的倡导。

评分

作为一名对木材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希望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能够通俗易懂,避免过于晦涩的专业术语。即使引入了一些专业词汇,也希望能够有详细的解释或标注,让我能够轻松理解。我不想在阅读过程中,因为一个生僻的词语而打断思路。我更希望书中能够融入一些生活化的场景,比如,作者分享自己在实际鉴定或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有趣故事,或者是一些关于木材的冷知识,这些都能让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木匠或植物学家,耐心地为我讲解,而不是像一本冰冷的教科书。如果书中能够加入一些采访或对话,听取不同领域专家对名贵硬木的看法,那将更能拓宽我的视野,让我从多角度认识这些珍贵的材料。

评分

我一直认为,每一种名贵硬木都承载着一段历史,一段文化。它们不仅仅是材料,更是文明的见证者。这本书如果能将历史和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到硬木的介绍中,那我将更加热爱它。我期待书中能讲述一些关于古代帝王用材的传说,比如紫檀木在皇家宫殿中的应用,黄花梨木在明式家具中的地位,以及这些木材如何象征着权力、财富和尊贵。我也希望书中能介绍一些名贵硬木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中的独特用途,例如,它们在宗教祭祀中的意义,在传统工艺品制作中的价值,甚至是在医学、香料等领域的应用。如果书中能穿插一些关于著名木雕作品、古董家具的鉴赏,并重点介绍其中所使用的硬木,那将使我对这些木材的认识更加立体和深刻,我将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在感受一种文化传承的魅力。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期待,远不止于知识的获取。我希望它能激发我进一步探索的兴趣,让我对名贵硬木的世界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关于木材研究的前沿动态,比如,最新的木材鉴定技术,或者是一些关于木材新用途的开发,那将使我对这个领域保持持续的关注。我希望它能引导我思考,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如何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珍视和传承那些来自大自然的馈赠。这本书如果能让我对木材的认识,从“材料”上升到“生命”、“文化”的维度,那将是我阅读的最大意义。我期待它能成为我书架上一本常读常新的书,每一次翻阅,都能有新的发现和感悟。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名贵硬木树种及木材识别”,让我对它的实用性充满了期待。我一直梦想着能够拥有一些真正有价值的木制品,但市场上鱼龙混杂,劣质仿冒品屡见不鲜。这本书如果能成为我识别真伪的“火眼金睛”,那将是极大的福音。我非常希望书中能够提供详细的木材横切面、径切面、弦切面的微观结构图,并配以清晰的文字说明,教我如何通过观察这些细节来区分不同的硬木。例如,年轮的宽度和疏密、导管的分布和大小、射线的大小和形状,这些细微之处往往是鉴别真伪的关键。我希望书中能给出一些“望、闻、问、切”的鉴别方法,不仅仅是看,还要通过触摸感受其质地,嗅闻其特有的气味,甚至是通过敲击听其声音来判断。我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常见硬木的“易混淆”品种对比,以及一些新手容易遇到的误区和陷阱,这能大大提高我的识别能力,让我不再轻易上当受骗。

评分

翻开这本书,我立刻被那种严谨而富有条理的编排所吸引。每一章节似乎都围绕着一个特定的主题展开,从宏观的树种分类,到微观的木材细胞结构,再到实际的应用鉴别,层层递进,逻辑清晰。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于木材物理和化学特性的阐述。比如,含水率对木材稳定性的影响,不同硬木的密度差异是如何决定其坚固程度的,以及它们对湿度、温度变化的敏感性。这些看似基础的科学知识,却是我在实际接触木材时常常忽略,却又至关重要的部分。我曾不止一次在家具修复过程中,因为不了解木材的特性而遇到麻烦。这本书如果能够深入浅出地解释这些原理,并给出一些避免常见错误的实用建议,那将是对我极大的帮助。我期待书中能有详尽的图表和数据,科学地展示不同硬木的各项性能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我也希望作者能够分享一些关于木材长期保存和养护的专业知识,如何让这些珍贵的木材在岁月的流逝中依然保持其原有的光泽和质感,这对我这样的木材爱好者来说,是无价的。

评分

我一直觉得,好的图书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一种体验的分享。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质量,将直接影响我的阅读体验。我期待书中能够拥有精美的插图,不仅仅是文字描述,更需要有高品质的摄影作品来展示名贵硬木的真实面貌。我希望图片能够清晰地展示木材的纹理、色泽、光泽,甚至是微观结构的细节。同时,我也希望书中的版式设计能够舒适、易读,字体大小适中,留白恰当,不至于让眼睛感到疲劳。如果书中还能加入一些互动的设计,比如,一些小练习或测试,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那将更加有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一本既具有学术价值,又具备收藏价值的艺术品,让我在翻阅它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美的享受。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首先就给人一种沉静而厚重的质感。深邃的木纹肌理,搭配上【XH】这个简洁而又不失专业感的标识,瞬间勾起了我对珍贵木材世界的好奇心。我一直觉得,木头不仅仅是构建家园或制造家具的材料,它们是地球亿万年生命历程的记录者,每一道年轮,每一处纹理,都诉说着属于它们自己的故事。然而,我对于名贵硬木的了解,大多停留在一些模糊的印象中,比如檀香的香气,紫檀的深沉,黄花梨的灵动。我迫切地想知道,这些名字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丰富而复杂的知识体系。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一扇通往这个神秘领域的钥匙,让我有种想要迫不及待地去探寻究竟的冲动。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那些我闻所未闻,但却同样价值连城的硬木种类,它们是如何形成,它们的生长环境又有何独特之处,以及它们在历史长河中扮演过的角色。我希望它不仅仅是枯燥的图鉴,更能融入一些人文故事,或许是关于木材的采集、加工历史,或者是它们在古代家具、艺术品制作中的应用,这样,我才能更深切地感受到木材的生命力和文化底蕴。

评分

我一直对木材的“个性”非常感兴趣。为什么有些木材会散发出迷人的香气,有些则温润如玉,有些则坚硬如铁?这本书如果能为我揭示这些“个性”的来源,那将是非常吸引人的。我期待书中能深入探讨不同硬木的化学成分,比如,哪些成分赋予了檀香独特的香味,哪些物质使其具有防虫、防腐的特性。我希望书中能解释为什么有些木材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颜色,变得更加深沉或带有包浆,这是否与木材内部的氧化或聚合反应有关。我还想知道,不同硬木在加工过程中的表现有何不同,比如,哪些木材更容易开裂,哪些木材对工具的磨损更大,哪些木材适合用来雕刻,哪些适合用来做结构件。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却能帮助我更全面地理解每一种硬木的独特性,从而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