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硅星球-微电子学与纳米技术革命
定价:88.00元
作者: 约翰·D·克雷斯勒,张溶冰,张晨博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2-01
ISBN:9787542855558
字数:
页码:6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7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我们正处在有史以来能改变人类生活的技术革命漩涡的中心。60年在人类历史上只是一瞬间。在近的这60年中一个技术发现引发了百舸争流,随之产生了遍布全球的一系列变革,带给人类的冲击。这些变革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加速改变着人类生存方式的基本核心。更重要的是,这些变革还仅仅处在初期阶段!《硅星球:微电子学与纳米技术革命》介绍了微电子学和纳米技术的一般知识和工程基础,并探讨了这场新的科技革命正如何在各学科领域甚至整个人类文明中引起广泛的变革。《硅星球:微电子学与纳米技术革命》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浅明的数学知识,将众多微电子和纳米科学的神奇之处展现出来,包括半导体、晶体管、集成电路、光导纤维、手机、电子邮件、数字电视、纳米机器人等等,读者即使只有很少甚至没有技术背景,也可以顺利阅读。《硅星球:微电子学与纳米技术革命》在附录中还补充了基本的物理和电气工程知识,可供需要的读者查阅。
目录
对本书的评价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前言
章 通信革命
第二章 尺度问题
第三章 部件解构1:手机
第四章 数不胜数的传记:微电子学简史
第五章 半导体组件简介
第六章 部件解构2:USB闪存驱动器
第七章 大厦:微纳电子制造
第八章 晶体管简介349第九章 微型工具和玩具:微纳机电系统和生物微机电系统
第十章 部件解构3:全球定位系统
第十一章 让光明普照世界:光子学的光明世界
第十二章 纳米世界:亦真亦幻
第十三章 风云际会:社会变革与精神食粮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约翰·D.克雷斯勒,(JohnD.Cressler),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电子和计算机工程专业的拜尔斯讲席教授(KenByersProfessor)。1990年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应用物理学博士学位。曾在IBM的托马斯·J.沃森研究中心工作8年。目前他的研究集中在开发下一代高速电子元件。已出版的著作有《硅锗异质结双极晶体管》(SiliconGermaniumHeterojunctionBiplarTransistor,2003)、《重塑青少年:培养青少年个性的高雅艺术》(ReinventingTeenagers:TheGentleArtofInstillingCharacterinOurYoungPeople,2004)、《硅异质结手册:材料、制作、器件、电路以及硅锗和硅应变层外延附生的应用》(Silicon,HeterostructureHandbook:Materials,Fabrication,Devices,Circuits,andApplicationofSiGeandSiStrainedLayerEpitaxy,2006)等。他2001年被选为IEEE会员,并因在教学和研究领域成就斐然而获得多个奖项。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有条理,开篇就为读者描绘了一个“硅星球”的宏伟蓝图,然后层层深入,剖析构成这个星球的基石——微电子学和纳米技术的精髓。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解释复杂概念时所采用的类比和图解,这些生动形象的元素,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我这个非技术背景的读者也能相对轻松地理解那些原本听起来云里雾里的专业术语。例如,在阐述集成电路的微缩化过程时,作者似乎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将成千上万个晶体管比作微小的“居民”,而芯片则是一个繁荣的“城市”,这样的描述立刻让我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此外,书中对于纳米材料独特性质的介绍,也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在微观尺度下,物质会展现出如此奇妙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这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材料的认知。总的来说,这本书在知识传递和阅读体验上都做得相当出色,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性,是一本值得推荐的科普读物。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在论述的深度和广度上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似乎对微电子学和纳米技术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都了如指掌。我特别留意到书中关于“后硅时代”的讨论,这让我意识到,即使是当下占据主导地位的硅基技术,也并非永恒不变,科学家们早已在探索新的材料和技术路径,以应对摩尔定律可能遇到的极限。这种前瞻性的思考,让我看到了科学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同时,书中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微电子及纳米技术领域竞争格局的分析,也让我对全球科技博弈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感觉作者并非仅仅是一位技术传播者,更像是一位敏锐的观察家,将复杂的科技进步置于地缘政治、经济发展等更广阔的视角下进行解读。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这个正在被科技深刻改变的世界,有了更加立体和深刻的理解,也对未来的学习和探索方向有了更明确的指引。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另一大触动来自于其中蕴含的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深刻洞察。作者不仅仅满足于介绍技术本身,更是花了大量篇幅去探讨这些技术将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经济模式乃至社会结构。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智能制造”和“个性化定制”的未来愿景感到兴奋,想象一下,通过纳米技术实现的超精密制造,我们可以生产出前所未有的高性能材料和器件,而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则为这一切提供了强大的计算和控制能力。这本书让我思考,当微电子和纳米技术真正普及到每一个角落,我们所处的“硅星球”将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是更加便捷、高效、充满无限可能,还是会带来新的挑战和伦理困境?作者在讨论这些问题的同时,也保持了一种审慎的态度,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提供了知识,更引发了思考,这对于任何一个关心科技发展和未来走向的读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评分读完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本书的视野非常宏大,它不仅仅是讲解微电子和纳米技术的原理,更是将其置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宏大背景下去审视。书中的“革命”二字,我觉得一点都不夸张,它确实在描述一场正在发生、并且将深刻改变我们生活的变革。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材料科学如何推动技术进步的章节,从硅基芯片的出现,到各种新型纳米材料的设计与应用,每一步都充满了智慧和挑战。我感觉作者在梳理这些内容的时候,并没有简单堆砌事实,而是巧妙地将科学原理、技术发展和人文思考融为一体。书中关于纳米技术在医疗、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前景的描绘,让我看到了科学的无限可能,也让我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书中那种严谨又不失激情的笔调,很容易将我带入其中,让我感受到科学探索的乐趣。我甚至开始思考,我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电子产品,背后都蕴含着如此深奥的技术,这让我对身边的一切都产生了新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未来感,金属质感的“XH”字样搭配深邃的蓝色背景,中间是一个若隐若现的电路板图案,感觉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之前对微电子学和纳米技术其实了解得不多,总觉得是那种枯燥、硬核的科学,但这本书的名字《硅星球-微电子学与纳米技术革命》却给我一种宏大叙事的感觉,好像要揭示一个全新的世界。我尤其好奇“硅星球”这个名字,它是在暗示微电子技术将如何构建我们的数字宇宙,还是说,硅这种材料本身就拥有了某种“星球”般的影响力?我猜测这本书或许会从历史的角度,梳理微电子学和纳米技术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至今,可能还会涉及一些重要的科学家和他们的突破性发现。我期待它能用一种相对易懂的方式,将那些复杂的概念解释清楚,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窥见科学的魅力,甚至是被这种“革命”的力量所震撼。不知道书中会不会有关于未来科技发展的预测,比如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这些都和微电子、纳米技术息息相关。如果能读到一些前瞻性的内容,那会更加令人兴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