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光圈 世界摄影大师——多萝西娅 兰格
定价:68.00元
作者: 琳达·哥顿,后果
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51790142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20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多萝西娅·兰格利用早年开照相馆时的肖像摄影技巧,将肖像作为纪实摄影的一个重要元素。她所拍摄的《移民母亲》肖像,不仅表现了移民工人的坚毅眼神,也揭示了他们所处的困境,使得《移民母亲》成为美国“大萧条”时代的标志。兰格为美国社会纪实摄影的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
— 摄影评论家 江 融
那个黄昏,当我**次读到兰格身有残疾且屡遭不幸,却如此坚守于自己的摄影理想之时,便学会了放弃自己从书本上读来的所谓“后现代人类学”学究们对其表现“移民母亲”作品的冷漠解构,转而充满敬佩、感激之情。
— 摄影评论家 晋永权
此书不仅是了解兰格工作的入门,也是深入纪实摄影发展历程的进阶。我们不仅看见一个摄影家的视野,也共享一个人道主义者的情怀。
— 摄影评论家 顾 铮
内容提要
多萝西娅·兰格(1895 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霍伯肯;1965 年在加州的伯克利去世)为人熟知的是她20 世纪30 年代为美国农业安全局拍摄的开拓性作品。从对躲避大平原和美国西南部的尘暴和干旱而迁徙到西部寻找生路的加州移民工人的记录,到反映美国南部佃农的悲惨处境入木三分的影像,兰格都试图表现由当时的经济波动所带来的社会动荡和不公。“二战”期间,兰格拍摄了拘留营中的日裔美国人,记录了加州造船厂里为业工作的女人和少数族裔工人的困境,拍摄了联合国的创立。后来,她游历了欧洲、中东和亚洲其他地方,并进行了拍摄。1941 年,她获得了约翰·史密斯古根海姆纪念基金会学术奖金。
“光圈·世界摄影大师”丛书,从1976年出版以来,对摄影的关键人物——从摄影术被发明以来,对摄影艺术和语言产生重大影响的男性与女性——提供了介绍。丛书中的每一本都包含摄影师重要的42 幅作品、摄影师的一张重要的肖像照、一篇对其生平与作品的前言介绍和对作品的逐件评注,以及摄影师的年表。这套丛书现由摄影史学家重新挑选照片,增改文字后再版。丛书对于任何想要了解摄影大师的人,都是理想的指南,亦为所有艺术图书馆之。
目录
作者介绍
琳达·哥顿是纽约大学人文学和历史学的教授。在职业生涯的初期,她研究了美国社会政策辩论的历史根源,出版了几部获奖的著作,包括《女人的身体,女人的权利:美国生育控制的历史》(1976)。她曾就多萝西娅·兰格进行过详尽的写作,包括《被没收的:多萝西娅·兰格和遭禁的关于被扣押的日裔美国人的照片》(与Gary Okihoro 合著,2006),该书收录了一批兰格“二战”期间拍摄的被扣押的日裔美国人的照片,照片从未发表过,哥顿重新发现了它们;另一本是《多萝西娅·兰格:越过边界的一生》(2009),这本书获得了班克罗夫特图书奖。
文摘
序言
收到这本书时,我正处在一个略显疲惫的时期,渴望一些能够带来慰藉和启迪的内容。而这本《光圈 世界摄影大师——多萝西娅·兰格》,恰好满足了我的期待,甚至超出了我的想象。我并非摄影专业人士,但我对那些能够用视觉语言讲述深刻故事的艺术家充满敬意。 书中的每一幅摄影作品,都像是一段凝固的历史,又像是一声低语的诗篇。兰格的镜头,精准而充满人文关怀,她捕捉到的,不仅仅是表面的景象,更是人物内心深处的波澜。我特别被书中那些关于普通人生存状态的描绘所打动,那些眼神中透露出的坚韧与无奈,让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呼吸。书中的文字部分,虽然简洁,却极富力量,它们为照片提供了重要的背景信息,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时代意义。我感觉,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一种深刻的思考,对生命、对社会、对人性的思考。
评分作为一个对视觉艺术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对那些能够用画面讲述故事的摄影师充满好奇。多萝西娅·兰格这个名字,我之前有所耳闻,但真正深入了解,还是从这本书开始的。拿到这本书,我并没有急于一口气看完,而是选择慢慢地品味,如同品味一杯陈年的佳酿。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兰格早期创作的介绍,那些充满挑战的环境,那些艰辛的拍摄经历,都让我对她的坚持和热爱有了更深的认识。她的照片,不仅仅是记录,更是情感的传递。我常常对着一张张照片,仿佛能听到那些人物的呼吸,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书中的文字,虽然不是那种文学色彩浓郁的散文,但却朴实而深刻,它们为照片提供了重要的背景信息,让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我从中看到的,不仅仅是摄影技术,更是摄影师的灵魂,是她对人性最深沉的关怀。
评分我一直以为,摄影的魅力在于其瞬间的捕捉,在于其对现实的还原。然而,这本书让我对摄影的理解有了更深的层次。兰格的照片,固然是对现实的记录,但她的记录却饱含着一种超越现实的悲悯与力量。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她创作理念的探讨部分,那些文字虽然不多,却字字珠玑。她谈到自己如何与拍摄对象建立信任,如何捕捉他们最真实的情感流露。这让我意识到,好的摄影作品,绝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精湛,更重要的是摄影师内心深处的关怀与理解。 我尤其对书中收录的一些未曾公开发表过的照片印象深刻。它们或许没有《移民母亲》那样广为人知,但却同样充满了打动人心的力量。那些孩子的眼神,那些母亲的手,那些饱经风霜的面孔,都让我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真实面貌。书中的文字,也如同她的照片一样,朴实却充满了情感。它不是那种华丽辞藻的堆砌,而是用最简单的语言,讲述着最深刻的道理。我常常在阅读时,感到一种难以名状的感动,仿佛自己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一份子,亲历着他们的悲欢离合。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摄影,也让我对人性的复杂与光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老实说,我买这本书纯粹是出于对“世界摄影大师”这个标签的好奇,我对摄影本身并没有太多的研究,但多萝西娅·兰格这个名字,在我脑海里一直与“纪实摄影”和“大萧条时期”这些关键词紧密相连。拿到实体书的那一刻,那种沉甸甸的质感,以及内页纸张的触感,都让我觉得物有所值。我并非摄影专业人士,所以我会更侧重于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来体会这本书。 当翻开第一页,映入眼帘的是几幅兰格的经典作品,瞬间就被那种强烈的画面冲击力所吸引。她的镜头仿佛有一种魔力,能够瞬间抓住人物最真实的情感和最动人的瞬间。我花了很长时间去细看每一幅照片,试图去解读照片中人物的眼神、他们的姿态、他们所处的环境。书中的文字部分,虽然以介绍为主,但其中穿插的兰格的创作背景和一些访谈片段,让我对她的创作理念有了初步的认识。我尤其被她对于拍摄对象的尊重所打动,她并非冷漠的旁观者,而是带着深深的同情和理解去记录。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而有力,多萝西娅·兰格那张标志性的照片,即使看过无数遍,再次看到,依然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强大力量。我一直以来都对那些能够用镜头记录历史、反映人性的摄影师充满了好奇,而兰格无疑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兰格创作过程的详细介绍,以及她是如何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坚持用镜头去记录那些被遗忘的故事。她的作品,不仅仅是简单的影像堆砌,更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深刻的思考。我常常会在欣赏她的照片时,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共情,仿佛自己也身处其中,与那些人物一同经历着生活的喜怒哀乐。书中的文字,虽然不是那种华丽辞藻的堆砌,但却字字珠玑,它们为照片提供了重要的背景信息,让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作品的时代意义。我感觉,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对摄影艺术的欣赏,更是一种深刻的启迪,让我对生命、对社会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上,那个熟悉而又略带忧郁的眼神,瞬间就勾起了我内心深处某种莫名的共鸣。多萝西娅·兰格,这个名字本身就承载着一个时代的重量,一段关于苦难、关于希望、关于人性的深刻记录。我并不是一个专业的摄影评论家,甚至在拿起这本书之前,对她的了解也仅限于那张标志性的《移民母亲》。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看着那些黑白影像,听着那些文字的低语,我仿佛置身于那个被历史尘埃覆盖的岁月,亲眼目睹着那些被镜头定格的生命故事。 书中的每一张照片,都不仅仅是快门的一次按下,而是一个灵魂的倾诉,一段无声的呐喊。我常常会对着一张照片驻足良久,试图去理解照片背后那个人的眼神里到底蕴藏着怎样的故事。是饥饿?是绝望?还是那丝微弱的、不肯熄灭的求生欲望?兰格的镜头,总能穿透表面的物质匮乏,直抵人性的核心。她捕捉的不是宏大的历史事件,而是那些在历史洪流中被忽略的个体,那些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坚韧与脆弱。读着书中的文字,我仿佛能听到摄影师在现场的呼吸声,感受到她对拍摄对象的尊重与同情。她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观察者,而是一个参与者,一个与那些被拍摄者一同经历生活的人。这种深度的介入,使得她的作品拥有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力量,一种能够跨越时空,直击人心的力量。
评分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摄影作品集,更像是一扇窗口,让我得以窥见那个被历史长河淹没的动荡年代,以及那些在艰难岁月里顽强生存的人们。多萝西娅·兰格的镜头,就像是一双充满智慧和同情的眼睛,她捕捉到的不仅仅是瞬间的影像,更是每一个个体生命中最深刻的印记。我尤其喜欢书中那些关于她如何与拍摄对象建立联系的描述,那种耐心、那种真诚,是形成她作品强大感染力的关键。 我常常会被一张张照片所触动,尤其是那些孩子们的眼神,纯真中带着一丝不属于他们年龄的忧伤。兰格没有回避那些令人不安的画面,但她也总能在最黑暗的时刻捕捉到一丝希望的曙光。书中的文字,虽然简洁,却极具力量,它们为照片提供了更深层的解读,让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我感觉,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对摄影艺术的欣赏,更是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让我对生命,对人性,有了更深的思考。
评分我一直以来都对那些能够捕捉到时代精神的艺术家深感敬佩,而多萝西娅·兰格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这本书,就像是一本浓缩的历史画卷,让我得以穿越时空,亲眼见证那个充满挑战的时代。我并非摄影行家,但我能够感受到兰格镜头下那种 raw and powerful 的力量,那种直击人心的震撼。 书中那些关于兰格创作过程的细节,让我对她的摄影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她并非仅仅是机械地按下快门,而是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去记录。她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对普通人生存状态的真实呈现,都让我看到了一个伟大摄影师的良知与担当。我尤其被书中收录的一些家庭肖像所打动,那些画面虽然简单,却充满了浓烈的情感,让我看到了人类最原始的爱与亲情。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摄影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
评分坦白说,我购买这本书,更多的是出于对“世界摄影大师”这个称号的好奇,我对摄影本身并没有太深入的研究,但多萝西娅·兰格这个名字,在我脑海里一直与“纪实摄影”和“时代印记”这些词语紧密相连。拿到这本书,我的第一感受是它的份量,不仅是物理上的,更是内容上的厚重感。 书中的每一页,都仿佛承载着一个时代的重量。兰格的黑白照片,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它们没有华丽的色彩,却能够精准地捕捉到人物最真实的情感,以及他们所处的环境。我花了很长时间去细看每一张照片,试图去解读照片中人物的眼神,他们的肢体语言,以及他们背后所隐藏的故事。书中的文字部分,虽然以介绍为主,但其中穿插的兰格的创作理念和一些轶事,让我对她的摄影哲学有了初步的认识。她对拍摄对象的尊重和同情,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她不是一个冷漠的观察者,而是一个有温度的记录者。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远比我预期的要多。我本以为这会是一本纯粹的摄影作品鉴赏,但它却让我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关于人性的对话。多萝西娅·兰格的镜头,就像一面镜子,照见了那个时代的苦难,也照见了人性的坚韧与光辉。我常常会在深夜,一个人静静地翻阅这本书,看着那些黑白影像,感受着那些无声的故事。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兰格的创作理念的探讨,那些文字虽然不多,但却充满了智慧和洞见。她如何与拍摄对象建立信任,如何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情感,都让我对摄影有了全新的认识。她不仅仅是一个记录者,更是一个情感的共鸣者。书中的一些配文,也非常有深度,它们为照片提供了更丰富的解读,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我感觉,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摄影艺术的另一种可能,一种能够触及灵魂,唤醒良知的可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