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与焊接(第2版)
定价:29.00元
作者:韩广兴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9-01
ISBN:978712117979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第2版)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常用电子元件和半导体器件的功能特点与识别方法,并结合企业的生产环境,以实训演练的方式展现各种元器件的检测、安装和焊接方法,重点介绍操作技能和实训方法。上篇主要介绍常用电子元器件。半导体器件、变压器、电动机、继电器、传感器和集成电路等元器件的功能与识别方法。下篇主要介绍各种典型元器件的检测、安装和焊接的实训方法、操作案例及相关仪表工具的使用方法。本书适合作为电子产品制造业的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及中职学校的教材使用,也适合于从事电子产品制造业的生产、装配、检验、测试等各工序中的工人及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章 常用电子元件的功能、特点与识别方法(1)
1.1 电阻器的功能、特点与识别方法(1)
1.1.1 常用电阻器的外形特征(1)
1.1.2 电阻器的基本功能(1)
1.1.3 固定电阻器的种类及识别方法(4)
1.1.4 可变电阻器的种类特点(9)
1.1.5 可变电阻器型号的识别方法(12)
1.2 电容器的功能、特点与识别方法(17)
1.2.1 常见电容器的外形特征(17)
1.2.2 电容器的基本功能(17)
1.2.3 固定电容器的种类及识别方法速查(19)
1.2.4 可变电容器的种类特点(25)
1.3 电感器的功能特点与识别方法(25)
1.3.1 常见电感器的外形特征(25)
1.3.2 电感器的基本功能(26)
1.3.3 固定电感器的种类及识别方法(29)
习题1(35)
第2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的功能、特点与识别方法(36)
2.1 常用二极管的功能、特点与识别方法(36)
2.1.1 常用二极管的外形特征(36)
2.1.2 常用二极管的基本功能(37)
2.1.3 半导体二极管的主要参数和标注识别(42)
2.2 常用晶体三极管的功能特点及识别方法(49)
2.2.1 常用晶体三极管的外形特征(49)
2.2.2 常用晶体管的基本功能(50)
2.2.3 半导体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53)
2.2.4 半导体三极管的命名规则及标注方法(59)
习题2(62)
第3章 场效应晶体管和晶闸管的功能特点和识别方法(64)
3.1 场效应晶体管的功能、特点和识别方法(64)
3.1.1 场效应晶体管的功能特点(64)
3.1.2 场效应晶体管在电路中的作用(65)
3.1.3 场效应晶体管的型号命名及标注方法(67)
3.2 晶闸管的功能、特点和识别方法(68)
3.2.1 晶闸管的功能特点(68)
3.2.2 晶闸管在电路中的作用(69)
3.2.3 晶闸管的种类特点(70)
3.2.4 晶闸管的型号命名及标注方法(74)
习题3(75)
第4章 变压器和电动机的功能特点和识别方法(77)
4.1 变压器的功能、特点和识别方法(77)
4.1.1 变压器的基本功能和特点(77)
4.2 电动机的功能、特点和识别方法(82)
4.2.1 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82)
4.2.2 直流电动机的种类特点(82)
4.2.3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84)
4.2.4 小型直流电动机应用实例(85)
习题4(86)
第5章 传感器的功能特点及识别方法(88)
5.1 传感器的基本功能和特点(88)
5.1.1 常用传感器的结构和功能(88)
5.1.2 传感器在电路中的应用(90)
5.2 传感器的种类和识别方法(93)
5.2.1 光电传感器(93)
5.2.2 温度传感器(95)
5.2.3 湿度传感器(96)
5.2.4 霍尔(磁电)传感器(97)
习题5(97)
第6章 常用集成电路的功能特点与识别方法(98)
6.1 常用集成电路的种类特点(98)
6.1.1 常用集成电路的外形特征(98)
6.1.2 集成电路的种类(99)
6.2 集成电路的识别方法(101)
6.2.1 集成电路的命名和标志方法(101)
6.2.2 集成电路的引脚分布规律(106)
6.2.3 集成电路的主要参数(107)
6.2.4 集成电路工作条件和相关信号的检测训练(107)
习题6(109)
第7章 常用检测仪表的功能特点和使用方法(111)
7.1 电子元器件的检测项目和相关仪表(111)
7.1.1 电子元器件的检测项目(111)
7.1.2 万用表的种类特点(111)
7.2 万用表的基本使用方法(114)
7.2.1 指针式万用表的基本使用方法(114)
7.2.2 数字万用表的基本使用方法(116)
7.2.3 万用表的使用注意事项(117)
7.2.4 数字万用表的使用注意事项(119)
7.3 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特点与应用(120)
7.3.1 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种类特点(120)
7.3.2 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应用(124)
7.3.3 典型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产品介绍(124)
7.4 关于电平的测量单位(dB)(126)
7.4.1 电平值与dB数(126)
7.4.2 信号电平(127)
7.4.3 分贝标度尺的应用(128)
7.5 示波器的功能特点及应用(128)
7.5.1 模拟示波器的结构特点(128)
7.5.2 数字示波器的结构特点(131)
7.5.3 示波器在电子元器件检测中的应用(136)
第8章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检测实训(137)
8.1 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的检测实训(137)
8.1.1 电阻器检测实训(137)
8.1.2 电容器检测实训(145)
8.1.3 电感器检测实训(151)
8.2 常用半导体器件的检测实训(155)
8.2.1 晶体二极管检测实训(155)
8.2.2 晶体三极管检测实训(157)
8.2.3 场效应晶体管检测实训(162)
8.2.4 晶闸管检测实训(164)
第9章 变压器和电动机的检测实训(169)
9.1 变压器的检测实训(169)
9.1.1 电源变压器的检测实训(169)
9.1.2 音频变压器的检测(170)
9.1.3 高频脉冲变压器的检测实训(173)
9.2 电动机的检测实训(174)
9.2.1 小型直流电动机的检测实训(174)
9.2.2 脉冲电动机的检测实训(175)
9.2.3 微型永磁直流电动机的检测实训(176)
0章 传感器和集成电路的检测实训(177)
10.1 传感器的检测实训(177)
10.1.1 光电传感器的检测实训(177)
10.1.2 光电二极管的检测实训(178)
10.1.3 光电晶体管的检测实训(180)
10.1.4 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方法(181)
10.1.5 湿度传感器的检测方法(182)
10.1.6 霍尔(电磁)传感器的检测实训(183)
10.2 集成电路的检测实训(184)
10.2.1 三端稳压器的检测实训(185)
10.2.2 运算放大器的检测实训(186)
10.2.3 音频放大器的检测实训(187)
10.2.4 开关振荡集成电路的检测实训(189)
10.2.5 微处理器集成电路的检测实训(191)
1章 电子元器件的安装与焊接技能实训(194)
11.1 电子元器件安装与焊接的工艺要求(194)
11.1.1 电子元器件的焊前加工(194)
11.1.2 手工焊接的特点及要求(200)
11.1.3 自动化焊接的特点及工艺(211)
11.2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安装与焊接技能演练(217)
11.2.1 分立元器件的安装与焊接技能演练(217)
11.2.2 集成电路的安装与焊接技能实训(225)
11.3 技能扩展:贴片元器件的安装与焊接技能演练(227)
11.3.1 常用贴片元器件的安装与焊接技术(227)
11.3.2 贴片集成电路的安装与焊接技术(229)
11.4 电子元器件焊接质量的检验(230)
11.4.1 电子元器件焊接质量检验工具(230)
11.4.2 常用电子元器件焊接质量的检验(231)
11.4.3 贴片元器件的焊接质量检验(232)
11.4.4 拆焊操作(235)
习题答案(239)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不得不说,这本书在“焊接”部分的讲解上,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我之前学焊接,总是感觉自己焊出来的焊点要么虚焊,要么堆积过多的焊锡,看起来很不专业。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技师,一步步地教会我正确的握焊铁姿势、焊锡的用量控制、以及如何判断焊点是否合格。它详细介绍了不同焊接工艺的要求,比如对于贴片元件和插件元件,它们的焊接技巧和注意事项有什么区别。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恒温烙铁的使用技巧”这一章节,它讲解了如何根据不同焊盘的散热情况来调整烙铁的温度和焊接时间,这一点我之前从来没有意识到。此外,书中还列举了许多焊接过程中常见的“疑难杂症”,比如虚焊、桥接、过锡等,并且为每一种问题都提供了详细的分析和纠正方法。我按照书中的指导,反复练习了几次,焊出的焊点明显变得圆润、光亮,接触也更加牢固。这不仅提高了我的焊接成功率,也让我对电子制作的信心大增。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那些看似简单的操作,分解成了一系列可以学习和掌握的步骤,让新手也能快速入门,并且少走弯路。
评分我一直对电子制作抱有浓厚的兴趣,但苦于没有系统性的指导,常常在识别元器件和焊接时遇到瓶颈。直到我接触到这本《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与焊接(第2版)》,才真正找到了“感觉”。这本书在元器件识别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展示元器件的图片,而是深入地讲解了不同类型元器件的识别特征,比如颜色、形状、上面印制的各种代码和标记的含义。通过书中详细的图示和解释,我能够很准确地区分出各种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并且对它们的基本功能有了清晰的认识。在焊接方面,这本书更是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它从最基本的烙铁使用方法讲起,逐步深入到各种焊接技巧,比如如何进行可靠的焊点连接,如何避免虚焊和桥接。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常见的焊接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这让我能够快速地解决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困难。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不同封装的元器件焊接方法”的讲解,比如SOP、QFP等贴片元件的焊接技巧,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这本书让我觉得,电子制作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技艺,而是可以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掌握的技能。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非常“接地气”,实用性特别强。它不像很多学术性的书籍,上来就讲高深的理论公式,而是直接切入电子元器件的实际应用层面。书中对于不同电子元器件的功能和应用场景的描述,都非常生动形象,很容易理解。比如,在介绍二极管的时候,它不仅讲了正向导通、反向截止这些基本原理,还会举例说明二极管在整流电路、稳压电路中的具体作用,甚至会提到一些特殊的二极管,比如发光二极管(LED)的选型和驱动方法。对于一些新手容易混淆的元器件,比如三极管的不同工作状态(截止、放大、饱和),书中也用了很多通俗易懂的比喻来解释,让我豁然开朗。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包含了许多实用的检测电路和焊接实例,这些都是可以直接拿来参考和模仿的。我曾经按照书中的一个简单的LED闪烁电路,自己动手做了一个,从元器件的选购、识别,到最后的焊接调试,整个过程都非常顺利,而且效果也达到了我的预期。这种“学以致用”的学习体验,是很多其他书籍无法比拟的。
评分这本《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与焊接(第2版)》真是让我眼前一亮!作为一个电子爱好者,我一直对各种电子元器件充满了好奇,但也常常为它们的复杂型号和功能感到头疼。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我的救星。它没有像其他很多书那样上来就讲一堆理论概念,而是从最基础、最直观的“识别”入手,一点点地引导我认识那些五花八门的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等。书中的插图非常清晰,几乎涵盖了市面上常见的各种元器件的物理形态,并且对每个元器件的关键特征,比如颜色、标识、封装形式都做了详细的解读。这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简直太友好了。我经常在拆解旧电器的时候,对着书里的图片仔细比对,慢慢地就能把它们都区分开来,这给了我极大的成就感。而且,书中关于元器件的检测方法也讲得特别实在,不仅仅是罗列一些检测值,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这么测,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在测量电容容量时,书中会提到不同类型电容的特性差异,以及如何排除一些误判的可能性。这些细节的处理,让我感觉作者真的是站在读者的角度,把遇到的困难都考虑到了,并且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评分老实说,翻开这本《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与焊接(第2版)》之前,我以为这又是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但真正阅读之后,我发现它比我想象的要有趣得多,而且内容组织得非常有逻辑性。作者在讲述元器件识别的时候,不仅仅是列出图片和型号,而是巧妙地将元器件的物理特性与其电气功能联系起来,让你在识别的同时,也能对它的用途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比如,在介绍电阻的色环标记时,它会详细解释每一环代表的意义,并且提供了计算公式,让你能够快速读出电阻值。对于电容,书中不仅区分了电解电容、陶瓷电容、贴片电容等不同类型,还讲了它们在电路中各自适合的场合。而且,书中对焊接技巧的阐述,更是细致入微,从烙铁的选择、焊锡的种类,到握持的力度、倾斜的角度,都做了详细的指导。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防止静电损坏元器件”的章节,这在很多入门书籍中是会被忽略的,但对于实际操作来说却至关重要。作者似乎已经预想到了新手在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前给出了解决方案,这让我在学习过程中感到非常踏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