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子技术(电工学Ⅱ)(第3版)学习辅导与习题解答
定价:17.00元
作者:刘全忠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01
ISBN:978704024928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以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工科本科电子技术(电工学Ⅱ)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根据天津大学刘全忠、刘艳莉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电子技术(电工学Ⅱ)》(第三版)的体系和内容编写而成。全书包括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电力电子技术、逻辑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模拟量与数字量的转换、存储器共十章。每章由教学基本要求、学习要点和习题解答三部分组成。本书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图形、符号规范,解题详细、准确。
本书与刘全忠、刘艳莉主编的《电子技术(电工学Ⅱ)》(第三版)教材配套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非电类各专业本科生、专科生的学习参考书,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自学使用。
目录
章 半导体器件
教学基本要求
学习要点
§1.1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与PN结
§1.2 二极管
§1.3 稳压二极管
§1.4 双极结型晶体管
§1.5 场效晶体管
§1.6 光电器件
习题解答
第2章 基本放大电路
教学基本要求
学习要点
§2.1 放大器概述
§2.2 单管放大电路静态分析
§2.3 单管放大电路动态分析
§2.4 工作点稳定的放大电路
§2.5 射极跟随器
§2.6 场效晶体管放大电路
§2.7 多级放大电路
§2.8 差分放大器
§2.9 功率放大器
§2.10 集成运算放大器
习题解答
第3章 负反馈放大器
教学基本要求
学习要点
§3.1 反馈的基本概念
§3.2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习题解答
第4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教学基本要求
学习要点
§4.1 模拟运算电路
§4.2 测量放大器
§4.3 信号处理电路
§4.4 正弦波振荡器
习题解答
第5章 电力电子技术
教学基本要求
学习要点
§5.1 电力电子器件
§5.2 整流电路(AC—DC)
§5.3 直流稳压电路(DC—DC)
§5.4 逆变电路(DC—AC)
习题解答
第6章 逻辑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
教学基本要求
学习要点
§6.1 基本逻辑关系和逻辑门电路
§6.2 集成门电路
§6.3 逻辑函数的表示和化简
§6.4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6.5 组合逻辑部件
§6.6 可编程逻辑器件
习题解答
第7章 时序逻辑电路
教学基本要求
学习要点
§7.1 双稳态触发器
§7.2 寄存器
§7.3 计数器
习题解答
第8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
教学基本要求
学习要点
§8.1 无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
§8.2 单稳态触发器
§8.3 集成定时器555的原理和应用
习题解答
第9章 模拟量与数字量的转换
教学基本要求
学习要点
§9.1 数/模转换器
§9.2 模/数转换器
§9.3 数据采集系统
习题解答
0章 存储器
教学基本要求
学习要点
§10.1 半导体存储器
§10.2 磁盘存储器
§10.3 光盘存储器
§10.4 移动存储器
参考书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入手这本书主要是因为身边几位学长都推荐,说它对理解那些晦涩难懂的《电工学》高阶内容非常有帮助。我个人最大的困扰一直是对于某些分析方法的理解总是停留在表面,记住了步骤却不明白背后的物理意义。然而,这本书在处理复杂分析(比如交流稳态分析或三相电路的计算)时,往往会穿插一些“思考题”或者“深入探讨”的小栏目,这些部分往往能把我卡住的点给打通。它不是那种填鸭式的灌输,而是引导你去主动思考“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就是这样”。比如,在讲解阻抗的概念时,作者似乎花了额外的篇幅去解释相量图和时间的对应关系,而不是直接给出最终的复数表达式。这种细致的铺陈,对于建立稳固的知识体系至关重要。如果你只是想应付考试背答案,这本书可能略显“啰嗦”,但如果你真的想把电工学的知识学透彻,打下坚实的功底,这本书绝对是上乘之选,它培养的是一种工程思维,而不是简单的应试技巧。
评分从使用体验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纸张质量和印刷清晰度是值得称赞的。在长时间的阅读和对比过程中,眼睛不容易疲劳,这一点对于需要大量阅读和画图的学习者来说是巨大的福音。很多廉价印刷的辅导书,墨水容易洇开,尤其是在用荧光笔标记重点时,效果很差。这本书在这方面处理得非常好,即使是复杂的电路图,线条也锐利分明,不会出现重影或模糊的情况。另外,装订也很结实,我已经把它翻了好几次,放在桌面上摊开,它也不会轻易合拢,保持着一个比较舒适的阅读角度。这体现了出版方对产品本身的质量控制是相当严格的。有时候,硬件条件决定了我们学习的效率和心情,一本手感舒适、阅读体验良好的书,自然会让人更有动力去翻开它,而不是产生畏难情绪。
评分说实话,我对国内很多学习辅导材料的质量是持保留态度的,很多时候都是把课本内容重新组织一遍,换个说法而已,缺乏真正的“增值”内容。但这本书在习题部分的深度和广度上,确实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是那种简单地重复课本例题的习题集。难度梯度设置得非常合理,从基础概念的巩固,到中等难度的综合应用,再到最后的几道需要综合运用多个章节知识点的难题,层层递进。尤其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对于一些计算量较大的题目,它不仅给出了最终答案,还附带了非常详尽的解题步骤,甚至连单位的转换和有效数字的处理都考虑进去了。这一点对于规范我们的解题习惯非常重要。我以前总是在小地方吃亏,比如忘了单位或者计算失误,但通过对照这些详细解析,我开始注意这些细节了。这些习题的设计,明显是经过精心挑选和设计的,真正考验了我们对理论的掌握程度,而不是考察死记硬背的能力。
评分我注意到,这本书在某些章节后面,会涉及到一些与现代电子技术发展趋势相关的应用背景介绍,虽然不是主干内容,但作为辅助材料非常宝贵。它提醒我们,我们正在学习的这些经典理论,仍然是现代工程技术的基石,而不是过时的知识。例如,在讲解特定滤波器设计时,它会简要提及这些原理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场景。这种“承前启后”的叙事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对专业知识的兴趣,让我不再觉得电工学只是枯燥的物理规律堆砌。它将宏大的工程世界和我们手中的公式联系起来,提供了一种更广阔的视野。这使得学习过程不再是单纯地完成任务,而更像是一场探索之旅。对于希望未来从事相关设计或研发工作的学生来说,这种前瞻性的视角是非常有价值的。
评分这本教材的排版和装帧设计确实很用心,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一股扎实的学术气息。封面设计简洁而不失专业感,铜版纸的质感也很好,日常翻阅不易损坏。内容上,虽然我还没有完全深入到每一个章节,但初步翻阅下来,感觉作者在知识点的梳理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公式和概念,更注重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比如,在讲解某个核心电路原理时,配图清晰直观,很多复杂的波形图和等效电路图都非常规范。对于初学者来说,清晰的图示是理解抽象概念的桥梁,这一点做得非常到位。我特别欣赏它在章节末尾设置的“知识点回顾”部分,这对于临考前的快速复习简直是神器。它把一章的精髓浓缩成几个关键点,避免了知识的碎片化。整体而言,这是一本值得信赖的参考书,至少从外观和初步感受来看,它展现了极高的专业水准和对读者学习体验的关注。希望后续的学习中,它的内涵也能像外在包装一样令人满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