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大傢小書 天道與人文
定價:22.00元
作者:竺可楨
齣版社:北京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200086812
字數:
頁碼:
版次:2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281kg
編輯推薦
大傢寫給大傢看的書。閱讀大傢經典,感受大傢風範,普及大傢知識,傳承大傢文化。
內容提要
許多文史工作者在選用素材時,都有“六經注我”或堆砌編排的特點,其*終分析可能失之偏頗。竺可楨選用材料十分講究,對曆史的分析基本上做到瞭唯材料是舉。《中國近五韆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一文,對氣候變遷的分期,既不是根據溫度變遷的周期,也不是根據曆史朝代的不同,更不是根據紀年方式的變更。而純粹是“根據手邊材料的性質”。把氣候時期分為“考古時期”、“物候時期”、“方誌時期”、“儀器觀測時期”,這種分期方式與氣候變遷本身並無關係,錶麵上看來極不閤自然邏輯,但在實際操作中卻是*方便實用且能*接近客觀真實的一種方式,典型地體現瞭他所反復提倡的“求是”精神。
目錄
作者介紹
竺可楨(1890-1974),又名紹榮,字藕舫,浙江上虞人。科學傢、教育傢,中國近代地理學的奠基人。1913年入哈佛大學研究院地理係專攻氣象學,獲博士學位。1927年任東南大學地學係主任。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1933年參與倡議成立中國地理學會。1936年擔任浙江大學校長。新中國成立後,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等職。撰有《遠東颱風的新分類》、《中國氣候區域論》、《中國氣流之運行》、《論新月令》、《東南季風與中國之雨量》等論文和專著。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對那些能夠將宏大敘事與個體情感巧妙結閤的作品情有獨鍾,而這本書無疑滿足瞭我這樣的期待。它不僅僅是關於科學的知識普及,更是關於人類精神的探索。竺可楨先生將嚴謹的科學論證與深沉的人文情懷融為一體,讓我對“天道”有瞭更具象的理解。他沒有將“天道”置於高高在上的神壇,而是將其展現在地球的脈動、星辰的軌跡、生命的演化之中,這些自然的規律,本身就帶著一種無可辯駁的權威性,而人類,正是這些規律下的産物,又是能夠理解和改造這些規律的主體。這種既渺小又偉大的辯證關係,在書中得到瞭淋灕盡緻的體現。每每讀到關於人類適應環境、改造自然,以及自然反作用於人類的故事,我都深深地被那些先輩們的智慧和勇氣所打動。他們並非盲目地對抗“天道”,而是在理解“天道”的基礎上,尋找與自然和諧共處之道,這其中蘊含的哲學思考,以及由此衍生的社會結構、文化形態,都讓我覺得既熟悉又充滿啓發。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感到心靈被一種前所未有的廣闊所擁抱。竺可楨先生以其淵博的學識,將我們從日常的瑣碎中拉齣,帶我們去見證“天道”的宏偉與“人文”的綿延。“天道”在他筆下,不再是抽象的哲學名詞,而是具象的宇宙法則,是地球的呼吸,是生命的律動。而“人文”,則是在這宏大的自然背景下,人類活動的全部印記,是文明的創造,是思想的傳承。我驚嘆於作者如何能夠將如此宏大的主題,分解為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一篇篇引人入勝的論述。他通過對不同文明在不同地理環境下的演化,揭示瞭自然條件對人類社會發展的深刻影響,同時,也展現瞭人類智慧在改造自然、適應環境過程中的強大創造力。我從中看到瞭人類與自然之間復雜而微妙的互動關係,以及這種關係如何塑造瞭我們今天的世界。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理解“天道”,就是理解我們自身存在的基礎,而尊重“人文”,則是對我們自身價值的肯定。
評分這本書給瞭我一次深入心靈的旅行,它以一種獨特的方式,讓我重新認識瞭“天道”和“人文”這兩個看似遙遠,實則與我們息息相關的概念。竺可楨先生的文字,具有一種穿透時空的力量,他將科學的嚴謹與哲學的深邃完美結閤,引領我感受著宇宙的浩瀚與生命的頑強。在閱讀過程中,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巨大的時空坐標係中,看到瞭地球億萬年的變遷,看到瞭人類文明從萌芽到繁盛的軌跡。書中對於自然力量如何影響人類社會發展的細緻描繪,以及人類如何運用智慧去適應和改造自然的曆程,都讓我深感震撼。我看到瞭那些在嚴酷環境下生存下來的人們,他們所展現齣的堅韌與智慧,以及由此形成的獨特文化。這些故事,讓我對生命的意義有瞭更深的理解,也讓我反思,在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我們是否應該更多地關注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以及如何傳承和發展那些寶貴的人文精神?這本書,不僅拓寬瞭我的視野,更觸動瞭我的靈魂。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恰似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邀請我與竺可楨先生一同審視“天道”與“人文”的宏大命題。在翻閱的過程裏,我並非是在簡單地閱讀文字,更像是置身於一個宏偉的思想殿堂,感受著那些深邃的洞見如何層層疊疊地展開。竺可楨先生以其深厚的學養和廣闊的視野,將天文地理、自然科學與人類文明的演進巧妙地融為一體,他筆下的“天道”,並非是虛無縹緲的哲思,而是根植於宇宙運行規律、地球演變曆史以及生命起源的科學認知,這種對自然的敬畏與探索,本身就蘊含著一種深刻的人文關懷。我常常在想,當我們仰望星空,俯察大地,這些超越凡俗的宏大景象,是如何影響和塑造瞭人類的思想,又如何驅動著文明的進程?書中對氣候變遷、地質變遷等宏觀曆史的敘述,讓我驚嘆於時間的長河所承載的巨大力量,而這些自然的力量,又如何與人類的活動、社會的變遷相互作用,構成瞭一幅波瀾壯闊的曆史畫捲。讀到此處,我仿佛能聽到古老的迴響,感受到人類在麵對自然挑戰時所展現齣的堅韌與智慧。
評分初次接觸這本書,我被其沉靜而磅礴的氣勢所吸引。它不像許多科普讀物那樣喧囂,而是以一種娓娓道來的方式,引領我一步步深入“天道”與“人文”的交織之處。竺可楨先生的文字,如同一汪清泉,洗滌瞭我對許多概念的固有認知。他並非在灌輸知識,而是在分享一種觀察世界的方式。他將地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與人類文明的興衰起伏並行不悖地展開,讓我意識到,我們所處的時代,不過是漫長曆史中的一瞬,而我們所做的一切,也都是在這浩瀚的“天道”運行中,留下的微小痕跡。我尤其欣賞書中對人類如何在極端環境下生存、發展,並創造齣獨特文化的描述。這些故事,充滿瞭生命的力量和不屈的精神,也讓我反思,在現代社會,我們是否正逐漸遺忘那些與自然搏鬥、與環境共存的寶貴經驗?這本書提供瞭一個絕佳的視角,讓我重新審視人與自然、人與曆史的關係,其深度和廣度,都遠超我的想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