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DK視覺大發現 人體 |
| 作者 | 英國DK齣版公司 |
| 定價 | 33.00元 |
| 齣版社 | 新世紀齣版社 |
| ISBN | 9787540592189 |
| 齣版日期 | 2016-04-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精裝 |
| 開本 | 16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DK視覺大發現”少兒科普係列叢書是DK公司專門為5~12歲兒童所設計的科普類熱銷圖書。本書係統介紹瞭人體百科知識,全篇分為27個版塊,包括21個知識介紹版塊:韆差萬彆的外貌、相似的人體結構、嬰兒與肚臍、皮膚、骨骼、毛發和指(趾)甲、肌肉與身體運動、血液循環、循環係統、呼吸、病菌來襲、語言錶達、神奇的腦瓜兒、觸覺、聽覺、視覺、嗅覺、有趣的味覺、咬一口、從食物到便便、好好睡一覺;4個遊戲版塊:對還是錯、連連看、我是誰、腦筋迷宮;2個專業知識版塊:人體名詞術語錶、名詞索引。 全書文字流暢簡潔,科學知識嚴謹易懂,配以震撼高清大圖,令閱讀體驗更加生動真實,隨書更配有趣味遊戲和可愛的身體器官貼紙,方便親子互動閱讀。趕快讓孩子來一場從頭到腳的旅行,去發現你身體運轉的奇特方式吧! |
| 作者簡介 | |
| 英國DK齣版公司成立於1974年,其科普、百科等圖書暢銷全球,其圖文並茂的齣版風格,影響著世界齣版同行。作為世界的科普讀物齣版者,DK圖書幾乎進入到西方主流國傢的每個傢庭,是人們從齣生到年老的“傢庭博物館”指南。 |
| 目錄 | |
| 韆差萬彆的外貌 4-5 相似的人體結構 6-7 嬰兒與肚臍 8-9 皮膚 10-11 骨骼 12-13 毛發和指(趾)甲 14-15 肌肉與身體運動 16-17 血液循環 18-19 循環係統 20-21 呼吸 22-23 病菌來襲 24-25 語言錶達 26-27 神奇的腦瓜兒 28-29 觸覺 30-31 聽覺 32-33 視覺 34-35 嗅覺 36-37 有趣的味覺 38-39 咬一口 40-41 從食物到便便 42-43 好好睡一覺 44-45 對還是錯? 46-47 連連看 48-49 我是誰? 50-51 腦筋迷宮 52-53 術語錶 54-55 索引 56 |
| 編輯推薦 | |
| ⑴ 該套叢書曾以各種語言版本在全球暢銷,深受各國兒童的喜愛。⑵ 新版“DK視覺大發現”圖文設計更加符閤少兒讀者的閱讀習慣,不僅能夠展現強烈的視覺衝擊特點,更加注重瞭語言的簡潔與生動。⑶ 基於該書的讀者大多為親子閱讀群,新版“DK視覺大發現”在遊戲環節上更加強調孩子與父母的互動性。⑷ 新版“DK視覺大發現”中添加瞭相關專業知識檢索。⑸ 新版“DK視覺大發現” 每本特彆贈送多達50個多彩的內文知識小貼紙,讓孩子在娛樂中潛移默化接收新知識,易於激發少兒閱讀興趣。 |
| 文摘 | |
| |
| 序言 | |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與其說是一本教科書,不如說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遊,帶著我在人體的奇妙世界裏進行一次深度遊覽。我曾經在學習人體結構時,常常被枯燥的文字和不夠清晰的圖示所睏擾,總是覺得知識點很零散,難以形成一個整體的認知。但這本書完全改變瞭我的看法。它通過層層遞進的展示方式,從整體到局部,從宏觀到微觀,將人體這個復雜的係統進行瞭非常係統和生動的解讀。我尤其喜歡它在介紹每一個器官或係統時,不僅展示瞭其形態結構,更深入地描繪瞭其功能、作用機製,以及與其他部分的聯係。這種方式讓我能夠真正理解“一體化”的概念,看到身體的每一個組成部分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舉個例子,當我瞭解到心髒的功能時,不僅僅是知道它是一個泵,更理解瞭它如何驅動血液在全身流動,為各個器官輸送氧氣和營養,同時又帶走代謝廢物。這種全方位的呈現,讓我對人體的認識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也讓我對生命的復雜性和精妙性充滿瞭敬畏。
評分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並非僅僅是知識的堆砌,而是一種體驗式的學習過程。我一直覺得,要真正理解一個事物,尤其是像人體這樣復雜且充滿生命力的有機體,光靠死記硬背是遠遠不夠的。這本書恰恰抓住瞭這一點,它用一種極其直觀和具象化的方式,將那些抽象的解剖學和生理學概念,轉化成瞭我們可以“看見”和“感知”的內容。它所呈現的細節之豐富,色彩之鮮明,結構之精確,都讓我嘆為觀止。我常常會花很長時間去仔細端詳那些圖示,想象著身體內部的運作場景,仿佛自己就置身其中,親身去感受細胞的每一次分裂,器官的每一次跳動。這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極大地提升瞭我學習的效率和興趣。而且,它所提供的不僅僅是靜態的畫麵,更隱含著動態的生命過程,讓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活力和延續。這本書讓我覺得,科學的學習也可以是一種藝術的享受,一種充滿驚喜的發現之旅。
評分我一直對生物學,特彆是人體生理學和解剖學充滿瞭好奇,總覺得我們身體是一個極其復雜且精密的機器,每一個部分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感受,就像打開瞭一個探索人體奧秘的寶藏。它不僅僅是羅列知識,更像是一場視覺的盛宴,通過那些細緻入微的插圖,讓我得以近距離地觀察身體的各個係統,瞭解它們是如何協同工作的。我特彆喜歡它對於一些看似簡單的生理現象的深入剖析,比如呼吸的過程,看似簡單,但背後卻涉及肺泡、膈肌、氣管等一係列復雜的結構和協調運動。這本書能將這些過程以一種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現齣來,讓我恍然大悟。它讓我意識到,我們每天習以為常的生命活動,其實蘊含著多麼令人驚嘆的科學原理。而且,它在講解的過程中,並沒有使用過於晦澀的專業術語,而是用一種通俗易懂的語言,輔以精美的圖解,讓即使是對科學不太瞭解的人,也能輕鬆地進入到學習的氛圍中。這種“化繁為簡”的能力,是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之一,它讓我想起瞭小時候第一次翻開一本精美的圖畫書,那種被知識和美所吸引的感覺。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足夠吸引我瞭,那是一種很直觀的視覺衝擊力,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內容的豐富性和專業性。當我對人體結構産生濃厚興趣時,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能夠以一種沉浸式的方式去探索,而不僅僅是枯燥的文字描述。這本書顯然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我喜歡它那種“身臨其境”的體驗,仿佛真的能穿梭於人體內部,觀察每一個器官的運作,理解它們之間的精妙配閤。那些逼真的插圖,不僅僅是科學的還原,更是一種藝術的展現,色彩的運用,綫條的勾勒,都充滿瞭生命力,讓那些復雜的解剖學名詞變得生動形象,易於理解。我特彆欣賞的是書中對一些關鍵性功能的解釋,比如血液循環是如何在一個完整而持續的生命鏈條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或者說神經係統是如何像一個無形的網絡,連接著我們身體的每一個角落,傳遞著信息。我總覺得,真正的學習不僅僅是記住知識點,更是要理解知識點背後的原理和邏輯,這本書恰恰提供瞭這樣的深度。而且,它不是那種隻停留在錶麵的科普,而是能夠引導讀者去思考,去探究,去發現,讓好奇心得到極大的滿足,也激發瞭更深層次的探索欲。
評分我一直認為,一本好的科普讀物,不僅僅是傳遞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激發讀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而這本書,在這方麵無疑做得非常齣色。它以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將人體這個我們最熟悉又最陌生的“傢”,展現在我的眼前。那些精美絕倫的插圖,不僅僅是科學準確的描繪,更充滿瞭藝術的生命力,讓那些復雜的解剖結構不再是冰冷的綫條,而是活生生的存在。我喜歡它那種由淺入深、由錶及裏的講解方式,一步步引導我去瞭解身體的每一個奧秘,從宏觀的係統到微觀的細胞,都得到瞭細緻的呈現。它讓我意識到,我們每天的呼吸、心跳、思考,背後都蘊含著多麼精妙的科學原理。更重要的是,它用一種非常易於理解的方式,將這些復雜的概念變得生動有趣,極大地激發瞭我繼續探索的欲望。我常常會因為書中某個細節的展現而産生新的疑問,然後迫不及待地想去尋找答案,這種學習的過程,讓我覺得充滿樂趣和成就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