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稱: 圖說大棚蔬菜栽培關鍵技術 |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 齣版時間:2018-05-01 |
| 作者:王迪軒 | 譯者: | 開本: 32開 |
| 定價: 38.00 | 頁數: | 印次: 1 |
| ISBN號:9787122314543 | 商品類型:圖書 | 版次: 1 |
1.本書以大量一手高清彩色圖片,輔以簡要文字,形象生動闡述大棚蔬菜的栽培技術2.本書按照“大棚選址→大棚搭建→育苗→栽培管理→主要病蟲害防治→幾種主要蔬菜大棚栽培”的思路對大棚蔬菜栽培過程中的關鍵技術進行詳實的介紹,非常實用
本書依據大棚蔬菜栽培關鍵步驟,以大棚蔬菜生産中常遇到的問題為重點,以圖說的方式,按照“大棚選址→大棚搭建→育苗→栽培管理→主要病蟲害防治→幾種主要蔬菜大棚栽培”的思路,進行係統敘述,使讀者能按圖操作。本書圖文並茂,通俗易懂,適於蔬菜閤作社、蔬菜公司、傢庭農場、種菜大戶、菜農閱讀參考,以進行科學的大棚蔬菜生産。
x**章 大棚蔬菜的選址布局
**節 選址要求 / 001
一、基本要求 / 001
二、嚮陽背風 / 002
三、土層深厚 / 002
四、灌排方便 / 003
五、交通便利 / 003
第二節 布局和規劃要求 /003
一、大棚的規格 / 003
二、大棚的閤理棚型與高跨比 /004
三、大棚間的間隔距離 / 005
四、大棚群的規模 / 005
五、大棚配套(附加)設施 /006
第二章 大棚的搭建
**節 拱形鋼架大棚的設計與建造/ 007
一、拱形鋼架大棚設計參數 /008
二、拱形鋼架大棚材料 / 009
三、拱形鋼架大棚建造安裝技術 /011
第二節 屋脊式竹架大棚的建造 /015
一、建造技術 / 016
二、大棚消毒 / 017
第三節 水泥骨架大棚的建造 /017
一、水泥骨架大棚的安裝 /017
二、水泥大棚的維護 / 018
第三章 大棚蔬菜育苗
**節 鼕春季蔬菜營養土育苗 /020
一、鼕春大棚蔬菜育苗播種期的確定/ 020
二、種子處理和催芽 / 022
三、營養土的配製 / 025
四、電熱溫床設置 / 029
五、播種 / 033
六、苗床管理 / 036
七、主要病蟲害防治 / 039
第二節 營養塊育苗 / 043
一、育苗設施與設備 / 043
二、育苗塊選擇 / 043
三、播種前的準備工作 / 043
四、播種覆土 / 045
五、秧苗管理 / 045
六、適齡壯苗標準 / 046
七、帶基定植 / 047
八、定植後管理 / 047
第三節 穴盤育苗 / 047
一、穴盤選擇 / 047
二、基質準備 / 049
三、適時播種 / 050
四、苗期管理 / 053
第四節 漂浮育苗 / 058
一、建造育苗池 / 059
二、育苗池注水和消毒 / 059
三、漂浮盤的選擇及消毒 /060
四、基質的配製、消毒 / 060
五、裝盤 / 060
六、播種 / 061
七、播後管理 / 061
第四章 大棚蔬菜田間管理
**節 定植前準備(整地、施肥、作畦)/ 063
一、大棚與土壤消毒 / 063
二、土壤耕作 / 066
三、施用基肥 / 067
四、作畦技術 / 068
五、地膜覆蓋 / 070
六、定植前的準備 / 073
第二節 大棚蔬菜直播或移栽 /074
一、菜田直播 / 074
二、蔬菜栽植 / 078
第三節 中耕、除草與培土 /082
一、中耕 / 082
二、除草 / 083
三、培土 / 084
第四節 大棚蔬菜澆水管理 /085
一、大棚蔬菜灌溉的主要方式 /085
二、閤理灌溉的依據 / 090
第五節 大棚蔬菜追肥管理 /093
一、閤理施肥的依據 / 093
二、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 094
三、施肥方法 / 100
第六節 大棚蔬菜植株調整 /104
一、整枝、摘心、打杈 / 105
二、摘葉、束葉 / 116
三、疏花疏果和保花保果 /117
四、支架、綁蔓、吊蔓、落蔓 /121
五、固定和壓蔓、盤條 / 130
第七節 設施環境調控 / 133
一、溫度 / 133
二、光照 / 139
三、濕度 / 141
四、土壤 / 142
五、氣體 / 146
第五章 大棚蔬菜病蟲害防治
**節 農業措施防治病蟲草害技術/ 149
一、輪作倒茬 / 149
二、清潔田園 / 150
三、深翻曬垡 / 152
四、嫁接栽培 / 152
五、選用抗(耐)病蟲品種 /152
六、調節播期 / 153
七、種子處理 / 153
八、培育無病蟲壯苗 / 153
九、科學施肥灌水 / 154
十、加強田間管理 / 155
十一、太陽能消毒 / 155
十二、高溫悶棚 / 156
十三、多樣性種植 / 156
第二節 物理防治病蟲草害技術 /157
一、頻振式殺蟲燈誘控技術 /157
二、LED新光源殺蟲燈誘控技術 / 158
三、色闆誘控技術 / 158
四、防蟲網應用技術 / 161
五、遮陽網防病技術 / 162
六、無紡布應用技術 / 162
七、銀灰膜避害控害技術 /163
八、性誘劑誘殺技術 / 164
第三節 生物防治病蟲害技術 /164
一、利用植物製劑防治 / 165
二、以蟲治蟲 / 165
三、以菌治蟲 / 165
四、以菌治病 / 165
五、熊(蜜)蜂授粉 / 166
第四節 礦物來源藥劑防治技術 /166
第五節 蔬菜除草技術 / 166
一、人工除草 / 166
二、加強栽培管理控草 / 167
三、機械除草 / 167
四、物理除草 / 168
五、覆蓋抑草 / 169
第六節 大棚蔬菜主要病蟲害圖示及藥劑防治技術/ 170
一、薊馬 / 170
二、甜菜夜蛾 / 172
三、小菜蛾 / 175
四、斜紋夜蛾 / 176
五、煙粉虱 / 179
六、黃麯條跳甲 / 180
七、蚜蟲 / 182
八、菜粉蝶 / 184
九、瓜實蠅 / 186
十、黃守瓜 / 187
十一、紅蜘蛛 / 190
十二、茶黃蟎 / 190
十三、美洲斑潛蠅 / 192
十四、豇豆莢螟 / 193
十五、瓜絹螟 / 194
十六、玉米螟 / 196
十七、菜螟 / 198
十八、棉鈴蟲和煙青蟲 / 199
十九、蠐螬 / 201
二十、小地老虎 / 202
二十一、螻蛄 / 203
二十二、蝸牛和蛞蝓 / 203
二十三、短額負蝗 / 206
二十四、甘薯天蛾 / 207
二十五、茄黃斑螟 / 208
二十六、甘薯麥蛾 / 209
二十七、豆突眼長蝽 / 210
二十八、扶桑綿粉蚧 / 211
二十九、茄二十八星瓢蟲 /213
三十、番茄黃化麯葉病毒病 /214
三十一、瓜類蔬菜枯萎病 /215
三十二、馬鈴薯晚疫病 / 216
三十三、病毒病 / 218
三十四、灰黴病 / 220
三十五、早疫病 / 221
三十六、疫病 / 222
三十七、霜黴病 / 224
三十八、白粉病 / 226
這本書中關於“園藝設施裝備”的部分,讓我對現代化的溫室大棚有瞭更深的認識。我一直以為溫室大棚隻是一個簡單的框架加上覆蓋材料,但這本書詳細介紹瞭各種先進的溫室結構、材料以及配套設施,讓我大開眼界。它不僅講解瞭不同類型的溫室,比如日光溫室、連棟溫室、薄膜溫室等,還分析瞭它們各自的特點、優缺點以及適用範圍。我記得書中對於溫室覆蓋材料的講解非常細緻,比如不同厚度的聚乙烯薄膜、玻璃、PC闆等,它們在保溫性、透光性、耐用性等方麵都有所不同,選擇閤適的覆蓋材料直接影響到溫室內的環境。 更讓我感到驚喜的是,書中對溫室配套設施的詳細介紹。比如,自動化的環境調控係統,包括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光照等的監測和控製設備,這些設備能夠根據蔬菜的需求,自動調節溫室內的環境,實現精準化栽培。書中還介紹瞭灌溉係統,比如滴灌、噴灌、施肥一體化係統,這些都能夠大大提高水分和養分的利用效率。此外,書中還提到瞭病蟲害防治設備,比如風送噴霧機、煙霧機等,這些都能夠幫助種植者更有效地防治病蟲害。我曾經在一些科技博覽會上看到過一些先進的農業設備,但一直不太瞭解它們的工作原理和實際應用,這本書正好填補瞭我的知識空白,讓我對現代化農業裝備有瞭更全麵的認識,也讓我看到瞭未來蔬菜栽培的發展方嚮。
評分這本書在講解蔬菜病蟲害防治方麵,可謂是麵麵俱到,讓我這個曾經頭疼於病蟲害的種植者受益匪淺。我之前總是等到病蟲害爆發瞭纔去打藥,治標不治本,而且很多農藥的使用劑量和時機都不太清楚,擔心對蔬菜和環境造成汙染。但這本書提倡的是“預防為主,綜閤防治”的理念,讓我認識到,關鍵在於建立一個健康的種植環境,從源頭上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它詳細介紹瞭各種常見病蟲害的發生規律、癥狀以及傳播途徑,並且給齣瞭非常具體的防治措施。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生物防治的內容,書中介紹瞭如何利用天敵來控製害蟲,比如引入赤眼蜂來防治玉米螟,或者利用捕食蟎來防治紅蜘蛛。這些方法不僅環保,而且效果持久。同時,書中也講解瞭高效、低毒農藥的使用方法,包括適用的病蟲害、使用劑量、噴灑時機以及安全間隔期等,讓我能夠更科學、更安全地使用農藥。它還強調瞭物理防治的重要性,比如設置防蟲網、誘捕器、使用黃闆誘殺蚜蟲等,這些方法簡單易行,成本低廉。另外,書中還提到瞭植物自身免疫力的提升,比如通過科學施肥、閤理修剪等方式,增強蔬菜的抗病能力,這是一種更深層次的防治思路。我嘗試按照書中的指導,在我的大棚裏設置瞭黃闆,確實捕殺瞭大量的蚜蟲,這讓我對主動齣擊的防治策略有瞭信心。
評分本書在關於蔬菜的“采收與貯藏”方麵,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知識。我過去總是等到蔬菜長到我感覺“差不多瞭”就采摘,也沒有太在意采摘的時機和方法,更不用說貯藏瞭,基本上是隨吃隨買。但這本書讓我認識到,采收的時機和方式,以及後續的貯藏條件,對蔬菜的品質和保鮮期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它詳細講解瞭不同蔬菜的最佳采收時期,比如茄子應該在果實充分長大但未變軟時采收,而番茄則需要根據其用途(鮮食或加工)來選擇不同的成熟度采收。書中還提到瞭不同的采收方法,比如剪刀采摘、手工采摘,以及如何避免損傷蔬菜,減少機械損傷,這對於延長蔬菜的貨架期非常重要。 更讓我感到新穎的是,書中對蔬菜貯藏的講解。它不僅僅停留在“放在冰箱裏”這個層麵,而是詳細介紹瞭不同蔬菜對溫度、濕度、氣體成分等貯藏環境的要求。比如,根莖類蔬菜需要相對較低的溫度和較高的濕度,而葉菜類蔬菜則對濕度更為敏感,需要更嚴格的控製。書中還介紹瞭一些傳統的保鮮方法,比如用沙土貯藏鬍蘿蔔,或者用稻草包裹大白菜,這些方法雖然簡單,但效果卻非常顯著。此外,書中還提到瞭現代化的貯藏技術,比如氣調貯藏、冷庫貯藏等,並分析瞭它們的優缺點以及適用範圍。我曾經嘗試過將一些蔬菜放入冰箱,但很快就齣現腐爛變質的情況,讀瞭這本書後,我纔明白是由於貯藏條件不當。現在,我希望能運用書中提到的知識,更好地延長蔬菜的保鮮期,減少浪費。
評分在園藝栽培中,光照和水分的管理一直是我比較頭疼的問題。這本書在這兩個方麵,都給齣瞭非常精細化的指導。對於光照,我過去隻是簡單地認為需要陽光充足就好,但書中詳細講解瞭不同光照強度對蔬菜生長發育的影響,比如光補償點、光飽和點這些概念,讓我理解瞭為什麼有些蔬菜在夏季容易“曬傷”,而有些蔬菜則需要更強的光照纔能保證産量。書中還介紹瞭如何利用遮陽網、補光燈等設備來調節光照強度,以及如何根據蔬菜的種類和生長階段來選擇閤適的光照管理方案。我記得書中有一張圖錶,清晰地展示瞭不同蔬菜對光照的需求麯綫,這對於我閤理安排種植時間和選擇種植品種非常有幫助。 在水分管理方麵,書中不僅僅講授瞭“澆多少水”的問題,而是深入探討瞭“如何澆水”和“何時澆水”的學問。它講解瞭不同土壤質地對水分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觀察土壤濕度、植物狀態等方式來判斷澆水的時機。書中還介紹瞭幾種先進的灌溉技術,比如滴灌、噴灌、微噴灌等,並分析瞭它們的優缺點和適用範圍。我過去總是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這不僅浪費水資源,還容易導緻土壤闆結和病害發生。這本書讓我認識到,采用精準的灌溉方式,比如滴灌,可以在保證蔬菜水分需求的同時,節約用水,並減少病害的發生。它還強調瞭“見乾見濕”的原則,以及不同蔬菜在不同生長期的需水量差異,這讓我對水肥一體化的管理有瞭更深的理解。
評分這本書在關於蔬菜的“育苗”環節,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我一直認為育苗就是把種子撒下去,然後澆水施肥,等待發芽,但這本書讓我認識到,育苗其實是一個非常精密且關鍵的環節,它直接關係到後期蔬菜的生長狀況和産量。書中詳細講解瞭不同蔬菜的種子處理方法,比如浸種、催芽、甚至一些特殊種子的包衣技術,這些都能夠顯著提高齣芽率和幼苗的健壯程度。我記得書中對不同育苗基質的選擇和配比有著非常細緻的講解,比如草炭土、珍珠岩、蛭石的混閤比例,以及如何根據不同的蔬菜種類來調整基質的酸堿度,這些都是我以前從未考慮過的。 另外,書中對育苗過程中的溫度、濕度、光照等環境因素的控製,也給齣瞭非常具體的指導。它講解瞭如何根據蔬菜的品種和生長階段,來設定最佳的育苗溫室溫度,以及如何通過通風和加濕設備來維持適宜的濕度。書中還提到瞭利用育苗盤、育苗箱等工具,來優化育苗空間,提高育苗效率。我尤其注意到書中關於“煉苗”的部分,也就是在移栽前,如何逐步讓幼苗適應外界環境,增強其抗逆性,這對於保證移栽後的成活率至關重要。它還詳細講解瞭移栽前的土壤準備、移栽技術以及移栽後的管理要點,這些都讓我看到瞭一個完整、科學的育苗體係。我曾經因為育苗階段管理不當,導緻幼苗生長緩慢,後期産量低下,現在讀瞭這本書,我纔明白,一切問題的根源都可能齣在最初的育苗環節。
評分這本書我讀下來,確實對一些我原本模糊的概念有瞭清晰的認知。舉個例子,關於溫室大棚的溫度控製,我一直覺得就是簡單地打開通風口或者關閉,但這本書裏講到瞭非常細緻的策略,比如根據蔬菜的生長階段、天氣變化、甚至夜間和白天的溫差管理,都有具體的指導。我記得有一章專門講瞭如何利用不同材質的覆蓋膜來調節光照強度和熱量,這讓我豁然開朗。過去我總是覺得隻要溫度閤適就行,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光照、濕度、通風這三者是相互影響、相輔相成的,任何一個環節沒做好,都可能影響蔬菜的産量和品質。尤其是書中提到的“熱風幕”技術,在鼕季低溫時如何保持棚內溫度,同時又能有效通風,避免濕度過高引起病害,這些都是我之前從未接觸過的知識。它還詳細講解瞭不同蔬菜對溫度的需求麯綫,比如葉菜類和瓜果類在不同生長期的適宜溫度範圍,這對於新手來說簡直是寶藏。我嘗試按照書中描述的,在番茄生長中後期,適當降低夜間溫度,果然發現植株的果實著色和糖度都有瞭明顯的提升,這讓我對精準化種植有瞭更深的理解。書裏還強調瞭傳感器在溫度監測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根據傳感器的數據來自動化調節通風和加熱係統,這讓我看到瞭未來農業發展的方嚮。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僅是提供瞭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它教會瞭我如何將理論付諸實踐,如何根據具體情況做齣最優化的決策。
評分我一直對植物的生長過程充滿好奇,尤其是那些在人工環境下精心培育的蔬菜,它們究竟需要怎樣的“嗬護”纔能茁壯成長。這本書在這方麵給瞭我非常詳盡的解答。它不僅僅停留在“澆水施肥”的錶麵,而是深入剖析瞭不同蔬菜在營養需求上的差異。比如,書中詳細列舉瞭不同蔬菜在生長不同階段所需的氮、磷、鉀以及微量元素的具體配比,甚至還提到瞭鈣、鎂、硫等元素的補充方式和重要性。我過去對施肥的概念很模糊,總覺得多施肥就好,但看瞭這本書纔知道,過量施肥反而會導緻土壤闆結、養分失衡,甚至引起肥害。它提到瞭“測土配方施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土壤檢測來製定科學的施肥方案,這對我來說是全新的概念。書裏還專門講解瞭有機肥和化肥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搭配使用,達到最佳效果。我特彆留意到書中關於葉麵肥的使用時機和注意事項,這對於一些生長緩慢或者容易缺素的蔬菜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補充。例如,在辣椒膨果期,書中推薦使用富含磷鉀的葉麵肥,這能顯著提高坐果率和果實品質。另外,書中還談到瞭土壤消毒的重要性,以及各種消毒方法的優缺點,比如化學消毒、生物消毒等,這對於預防土傳病害至關重要。我曾經因為土壤問題導緻作物生長不良,事後纔意識到土壤健康是根本,而這本書正好填補瞭我在這方麵的知識空白。
評分這本書在蔬菜病害的防治上,給我帶來瞭全新的視角。我過去隻知道看到葉片上有斑點就噴藥,但這本書讓我明白,瞭解病害的發生機製和傳播途徑纔是關鍵。它詳細描述瞭各種真菌性、細菌性、病毒性病害的癥狀,並且給齣瞭非常直觀的圖片對照,讓我能夠準確地識彆病癥。更重要的是,它不僅僅停留在“治”的層麵,而是深入講解瞭“防”的策略。比如,對於灰黴病,書中提到瞭如何通過控製棚內的濕度、加強通風來預防,還介紹瞭選用抗病品種的重要性。對於白粉病,書中不僅列舉瞭常用的化學藥劑,還提到瞭利用生物製劑,比如申嗪美、枯草芽孢杆菌等,這些都讓我看到瞭更多環保的選擇。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農業防治”的章節,它強調瞭輪作、間作、選用健康種苗等基礎性措施,這些看似簡單,實則對病害的長期控製有著至関重要的作用。書中還針對不同蔬菜的常見病害,給齣瞭詳細的防治流程圖,這就像一個“疾病診斷書”和“治療指南”的結閤體,非常實用。我曾經因為白菜的霜黴病而損失慘重,現在迴想起來,如果我當時能夠按照書中提到的,在發病初期就采取措施,並且注意通風,也許結果會大不相同。這本書讓我明白,病害防治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係統性的思維和長期的堅持。
評分本書對於“植物生理與生態”在蔬菜栽培中的應用,提供瞭非常深入的見解。我過去總覺得植物的生長就像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這本書讓我明白,植物的生長發育是一個復雜而精密的生理過程,受到多種內外因素的影響。它詳細講解瞭植物的光閤作用、呼吸作用、蒸騰作用等基本生理過程,以及這些過程是如何影響蔬菜的生長和産量。書中還介紹瞭植物的激素調控機製,比如生長素、赤黴素、脫落酸等,以及如何利用這些激素來調控蔬菜的生長發育,比如促進開花、坐果,或者延緩衰老。 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關於植物與環境相互作用的講解。它詳細闡述瞭溫度、光照、水分、二氧化碳濃度等環境因素,是如何影響植物的生理活動,以及如何通過調控這些環境因素來優化蔬菜的生長。書中還介紹瞭植物如何適應不同的生態環境,以及如何在溫室等人工環境中模擬植物的自然生長環境,以達到最佳的栽培效果。我曾經對一些蔬菜在特定季節生長不良感到睏惑,讀瞭這本書後,我纔明白是由於環境因素不適宜。它讓我認識到,瞭解植物的生理習性,並根據其需求來創造適宜的生長環境,是實現高産優質栽培的關鍵。這本書讓我從一個“種植者”轉變為一個更懂“植物”的“培育者”,這是一種質的飛躍。
評分關於蔬菜栽培中的“嫁接”技術,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我一直以為嫁接隻是少數專傢纔能掌握的技術,但書中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大量的圖解,將嫁接的原理、方法、以及在不同蔬菜上的應用講解得淋灕盡緻。我記得有一章專門講瞭嫁接的“關鍵點”,比如接穗和砧木的選擇、削麵角度、綁縛方法等等,這些細節決定瞭嫁接的成活率。書中還詳細介紹瞭不同類型的嫁接方法,如劈接、腹接、舌接等,並分析瞭它們各自的優缺點以及適用的蔬菜種類。最讓我興奮的是,書中還提到瞭嫁接的好處,比如可以剋服土壤病害、提高産量、改善品質,甚至改變蔬菜的生長習性。比如,將抗病性強的砧木與優質的接穗進行嫁接,就能有效解決土壤傳播的病害問題,這是我過去難以想象的。書中還列舉瞭許多實際案例,比如番茄嫁接黃瓜砧木,或者茄子嫁接辣椒砧木,這些都讓我看到瞭嫁接技術的巨大潛力。我曾經嘗試過幾次嫁接,但成功率不高,讀完這本書後,我纔明白是很多細節沒有掌握好。現在,我更有信心去嘗試,並相信通過這本書的學習,我一定能掌握這項技術,為我的蔬菜栽培帶來更大的突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