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 次:1頁 數:字 數:印刷時間:2016年12月15日開 本:16開紙 張:輕型紙印 次:1包 裝:精裝是否套裝:否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08669519
所屬分類:
圖書>烹飪/美食>茶酒飲料>咖啡
編輯推薦
◎喝咖啡是一種日常行為,學咖啡是一種生活方式。
◎完整呈現咖啡史觀:梳理咖啡的起源、發展與人文軼事
◎精品咖啡與産地:囊括亞、非、中南美洲各産區的咖啡豆種介紹
◎咖啡烘焙與萃取:用數據和案例詳解第三波烘焙技法進化,預言第四波浪潮
◎咖啡在中國:細數中國咖啡産業發展曆程,介紹中國主要咖啡産區
內容簡介
《世界咖啡學 : 變革、精品豆、烘焙技法與中國咖啡探秘》由專業咖啡人韓懷宗推齣,不但修訂瞭颱灣版中介紹的咖啡曆史、産區、精品名豆等內容,還新增專門章節,介紹中國大陸咖啡産業的發展曆程。
在書中,作者詳述咖啡發展的四波浪潮,並以大量實驗數據揭秘世界咖啡師烘豆、衝煮技藝,人文與科學兼容並蓄,滿足咖啡職人和咖啡迷對專業知識的渴求。
作者簡介
韓懷宗,東吳大學英文係畢業,1986年進入聯閤報係擔任《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中文版編輯。任職期間,因與美方編輯部時差問題,養成熬夜喝咖啡提神的習慣,進而發現自己烘咖啡豆的美味與樂趣,從此跨界投身咖啡事業,研究咖啡烘焙與衝泡。
目 錄
二版自序
部分咖啡曆史與故事
Chapter 1 裂解“牧羊童說”,尋找專業咖啡人
Chapter 2 咖啡北傳歐美
Chapter 3 咖啡傳入東南亞和中南美
第二部分精品咖啡與産地
Chapter 4 精品咖啡概論
Chapter 5 精品咖啡——非洲篇
Chapter 6 精品咖啡——中南美洲篇
Chapter 7 精品咖啡——亞洲與海島篇
第三部分咖啡烘焙與萃取
Chapter 8 咖啡烘焙概論(上)
Chapter 9 咖啡烘焙概論(下)
Chapter 10 咖啡萃取與健康
Chapter 11 北歐烘焙,引領第三波咖啡進化
Chapter 12 曆史與考證
Chapter 13 中國咖啡的發展
Chapter 14 中國咖啡産區
後記
附錄一
附錄二
前 言
咖啡産業年年有新內容,《咖啡學:秘史精品豆與烘焙入門》 2008年齣版迄今已近九載, 曾於2014年推齣修訂的《新版咖啡學:秘史、精品豆、北歐技法與 烘焙概論》並加寫三章北歐淺焙新時尚,為精品咖啡的熱潮加分。2015年我又齣版《颱灣咖啡萬歲》詳述颱灣咖啡農睏知勉行、勠力提升質量的成果。然而, 近五年來中國咖啡市場快速崛起, 2015年雲南阿拉比卡産量已突破10萬噸,超齣瞭肯尼亞、 哥斯達黎加、 薩爾瓦多、 尼加拉瓜和巴拿馬等知名産國。大陸 速溶與三閤一咖啡市場,2014年以來一直下滑,專傢分析,速溶咖啡的份額是被時 興的現泡鮮咖啡市場瓜分瞭。這與颱灣熱血咖啡職人絡繹於途,前往大陸一綫城市授課, 點燃精品咖啡火苗有很大關係。 颱灣不能再對大陸咖啡市場的崛起視而不見,2016年我又為《新版咖啡學》增修二版, 加寫一章“百年中國咖啡史”, 補述清朝末年至改革開放後,大陸咖啡市場 的進化曆程,並演繹“咖啡”一詞,如何從晚清的“磕肥”、“高馡”、“考非”、“加啡茶”、 “黑酒”等奇名怪語, 演進到兩岸統一的譯名“咖啡”。 我在考證過程, 發現中國早齣現“咖啡”詞語的官方文獻,很可能是1877年福建巡撫丁日昌頒定的《撫番開山善後章程》,目前仍珍藏在颱北二二八公園內的颱灣博物館人類組,這比上海市曆史博物館考證的竹詩詞還早瞭10年。齣版社取得瞭《撫番開山善後章程》的真跡版權,以饗讀者。 雲南咖啡品種以染有羅巴斯塔基因的雜交品種卡蒂姆為主,迥異於颱灣以傳統鐵比卡為主, 但有趣的是,惡名昭彰的卡蒂姆在美國CQI主導幾屆雲南生豆賽,均囊括前十名金榜,反而是量少質精的美味品種鐵比卡與藝伎,雙雙敗下陣來,雲南卡蒂姆不容小覷。美國CQI專業顧問Ted Lingle的說法是,雲南卡蒂姆種在 1500米以上高海拔,得以增香提醇,加上適當的後製加工,味譜的精彩度不會輸給傳統老品種。我在增修二版也更新瞭各産國的産量數據,甚至重寫牙買加藍山咖啡的現況。另外,2016年適逢美國重量級畢茲咖啡開業50,我也補入店照。同時補入2012年畢茲被德國JAB控股公司購並,以及2015年畢茲鯨吞第三波淺焙雙星樹墩城和知識分子的內容。咖啡界瞬息萬變,資料永遠補充不完。老話一句:“咖啡之學,博大精深,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咖啡界沒有達人,也沒有專傢,更沒有大師和教父,隻有終生學習的學生,活到老學到老,學海無涯,唯勤是岸。咖啡萬歲,多喝無醉!”吾等共勉之。
韓懷宗謹誌於颱北內湖 2016年9月1日
媒體評論
熱愛咖啡的你不可錯過的咖啡書!《世界咖啡學》是咖啡人人手一本的珍貴藏書,不僅知識麵廣泛深入,韓老師精湛的文字、幽默的文風,更讓這本書充滿樂趣。如果你想選一本中文咖啡書,《世界咖啡學》是你的不二選擇!
——世界咖啡烘焙大賽首屆亞軍江承哲
這麼多年來,在精品咖啡的品鑒之路上,韓懷宗老師的著作始終是我的*良伴。《世界咖啡學》廣博精深,悉數囊括瞭咖啡的品種、處理法、烘焙法和衝煮法。*重要的是,這本書一點不晦澀難懂,它趣味盎然,讀來但覺滿口生津,隻得屢屢中斷,奔進廚房來一杯咖啡解饞後再續!
——飲食生活作傢 葉怡蘭
中國精品咖啡的巨大潛力將被進一步挖掘,韓懷宗先生為此付齣瞭很多心力。在他所搭建的“舞颱”上,中國精品咖啡將會大放異彩,成為世界精品咖啡産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前美國精品咖啡協會(SCAA)執行長、CQI創辦人 泰德?林格
韓老師不隻是寫作者,更是一名引導者。我心懷感恩地跟隨他,閱讀著由他一步步探索而來的世界咖啡學。
——2016世界咖啡大師賽吳則霖
對於咖啡烘焙師而言,韓先生的《世界咖啡學》是一本非常好的工具書。書中對於數據的記錄,有著嚴謹的治學態度。我大膽猜測韓先生在寫作這本兼顧“有趣”和“實用”的書時,一定經曆瞭由“苦痛”到“喜樂”的階段,支持他堅持下來的,必定是對咖啡的熱愛。
——楊蕊 棉裏咖啡創始人
在綫試讀部分章節
對18、19世紀歐洲史影響深遠,被封為“女人玩傢”的法國“外交王子”達雷杭曾以“黑黝如惡魔,滾燙如地獄, 純潔如天使, 甜蜜如戀愛”來形容咖啡令人愛恨交加的魅力。一杯杯似魔 又似仙的咖啡下肚, 人們亢奮難眠到天明。人間若少瞭咖啡, 惡果不小———世人恐 怕欣賞不到巴哈的《咖啡清唱劇》、貝多芬的《命運交響麯》、巴爾紮剋的《人間喜劇》、伏爾泰的《贛第德》以及意大利喜劇泰鬥哥爾多尼的《咖啡館人生百態》……這些都是在咖啡因作用下,福至心靈而産生的曠世巨作。咖啡館在15至16世紀濫觴於中東,而在17至18世紀爆紅於歐洲至今,咖啡生豆年産量已突破1.1億袋(約660萬噸),星巴剋總店數已超齣兩萬傢。豪飲咖啡風氣大開之際,世人對咖啡起源的認知,百年來仍跳不齣“牧童卡狄與跳舞羊群”的迷思:公元6至8世紀,埃塞俄比亞牧羊童卡狄在山麓照料一群山羊。有,卡狄發現羊群興奮莫名、活蹦亂跳,連病羊和老羊也恢復元氣,飛奔亂舞起來。他仔細觀察,原來羊兒吃瞭山坡上不知名植物的紅果子。他索性摘幾顆試吃,果子酸甜可口,沒多久他倦意全消,身輕體暢。此後,他每天就跟著羊兒吃紅果子自娛,與羊群共舞嬉戲。,附近清真寺的長老經過山麓,看到卡狄在羊群手舞足蹈,趨前想看個究竟,卡狄告以紅果子神效,長老半信半疑摘幾顆吞下,頃刻間老骨頭似有股真氣貫穿,元氣倍增。伊斯蘭教長老返迴寺院,深夜晚禱,瞌睡蟲來報到,默罕穆德突然托夢,指示他快以白天所見的紅果子煮水來喝,即可迴神。紅果子醒腦奇效不脛而走,此後,伊斯蘭教徒夜間敬拜前,都會先喝紅果子熬煮的熱果汁“咖瓦”。
牧童卡狄因此被公認為發現咖啡的“小祖宗”。此說在歐美強勢文化主導下,積非成是, 甚至連埃塞俄比亞也未能免俗地采納瞭“牧童說”。埃塞俄比亞官方資料還加油添醋, 編寫完美的續集:“那位伊斯蘭教長老後來就把咖啡種子栽於埃塞 俄比亞西北部風光明媚的塔納湖畔, 也就是藍尼羅河發源地……”令人不禁懷疑該 國當局囫圇吞棗采信“牧童說”, 意在藉用咖啡傳奇增加觀光收益。 但卡狄真的是咖啡始祖嗎?咖啡之父是否另有其人?這些問題值得我們仔細推敲、 考證。誠如16世紀阿拉伯咖啡史學傢賈吉裏的名言: “咖啡入口, 真理豁然浮現。”21世紀的現代人喝咖啡、聊是非之餘, 不妨思考一下牧羊童傳說之真僞,以免真相濛塵數百年而不為人知,失去喝咖啡、尋真理的美意! 根據阿拉伯史料,專業咖啡人另有其人:也門摩卡港守護神夏狄利和也門亞丁港德高望重的法律編審達巴尼,兩人都是14至15世紀伊斯蘭教蘇非教派的重要人物。但牧羊童卡狄卻在歐洲強勢造神下, 成為舉世皆知早發現咖啡的“神童”,夏狄利、達巴尼對咖啡飲料的貢獻反而被抹殺瞭,委實諷刺。
照邏輯推論,“牧童傳奇”應齣自埃塞俄比亞或也門,但筆者追溯此傳說的源頭, 發現始作俑者竟然是兩名撈過界的歐洲人。不可思議的是, 埃塞俄比亞和也門 的所有本土傳說中, 居然找不到“牧童說”。光憑這一點, 就足以讓“牧童說”濛羞。 據筆者考證, 牧羊童卡狄充其量隻是17至18世紀在歐洲文人較勁、 爭奪咖啡 起源解釋權時捏造齣來的人物。卡狄絕非“咖啡小祖宗”,史上也沒這號人物。上 述的“牧童說”早齣現於1671年, 羅馬的東方語言學教授奈龍所寫的一篇拉丁文 咖啡論述中。這是西方早的咖啡論文,揭示牧童卡狄和羊群無意中發現咖啡神效。但法國知名東方學者兼考古學傢,同時也是《一韆零一夜》的翻譯傢伽蘭於1699年重炮抨擊奈龍的“牧童說”荒誕不經,“牧童說”因此未成氣候。接著在1715 年,法國知名旅遊作傢尚德?拉侯剋寫瞭一本法文版的《航嚮也門》,書中除介 紹也門風土民情外,還專章探討咖啡起源,並大方引用奈龍的“牧童說”。在遊記的包裝下, 該書大受歐洲讀者歡迎,成為暢銷書,英文版於1726年在倫敦發行,成功宣揚奈龍的“牧童說”。卡狄就在口口相傳下,成瞭公認的咖啡始祖。
說實話,我選擇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被它的“變革”和“探秘”這兩個詞所吸引。在咖啡的世界裏,總有新的理念、新的技術在不斷湧現,而“變革”二字,預示著這本書可能包含瞭當前咖啡領域最新的發展動態和思考。我期待這本書能打破一些傳統觀念,帶來一些耳目一新的視角。而“中國咖啡探秘”更是戳中瞭我的好奇心。我們都知道,咖啡文化在西方有著悠久的曆史,但近年來,中國咖啡市場也在經曆一場悄無聲息的革命。這本書能夠深入到中國的咖啡産區、咖啡館、咖啡師,去挖掘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和發展,這對我來說具有非凡的意義。我希望它不僅僅是介紹中國咖啡的現狀,更能探討中國咖啡的獨特之處,以及它在全球咖啡版圖中的位置和潛力。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能夠幫助我打開一扇瞭解中國咖啡新世界的大門,去發現那些隱藏的瑰寶。
評分最近我對咖啡的興趣越來越濃厚,之前也零零散散地看過一些咖啡相關的文章和視頻,但總感覺不夠係統和深入。當我看到這本書的封麵時,就被“咖啡教父韓懷宗”和“世界咖啡學”這些字眼吸引住瞭,感覺這絕對是一本能帶我進入更深層次咖啡世界的神器。我之前就聽說過韓懷宗老師在咖啡界的地位,他是很多咖啡愛好者心中的偶像,能夠讀到他的著作,感覺就像是得到瞭一位大師的親自指導。這本書的標題就非常吸引人,“變革”、“精品豆”、“烘焙技法”這些關鍵詞都正是我目前最想瞭解的。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有些咖啡豆喝起來就是特彆香醇,而有些就相對平淡?烘焙到底在其中扮演瞭什麼樣的角色?而“中國咖啡探秘”這個部分更是讓我好奇,我們國內的咖啡産業發展到什麼程度瞭?有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本土咖啡豆和品牌?這本書就像一個巨大的寶藏,預示著裏麵充滿瞭各種精彩的知識和故事,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開始我的咖啡探索之旅瞭。
評分收到書的第一時間,我迫不及待地翻開瞭它。書頁的觸感非常細膩,拿在手裏有一種沉甸甸的實在感,這讓我覺得它不是一本匆匆齣版的快餐讀物。封麵設計也相當有格調,那種低飽和度的色彩搭配,加上精緻的插圖,營造齣一種專業而又不失藝術感的氛圍。我特彆喜歡它的排版,文字大小適中,行間距閤理,閱讀起來非常舒適,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勞。而且,書中的插圖和照片都非常精美,色彩飽滿,細節清晰,為枯燥的文字增添瞭不少生動的畫麵感,讓我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能更直觀地理解咖啡的生長、處理和烘焙過程。我注意到,這本書的紙張似乎采用瞭某種特殊的工藝,使得印刷效果特彆好,色彩的層次感和過渡都非常自然,尤其是那些涉及到咖啡豆顔色變化的圖片,簡直就像真實呈現一樣。我本身就是對細節比較挑剔的人,而這本書在裝幀和印刷上的高標準,讓我覺得物超所值,也讓我對它所承載的內容更加充滿信心。
評分這本書的包裝簡直太棒瞭!從下單到收到貨,整個過程都充滿瞭驚喜。首先,快遞包裝非常嚴實,泡沫填充物給得足足的,一點磕碰的痕跡都沒有,書本完好無損地躺在裏麵,這讓我非常安心。打開外包裝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書的封麵,質感超乎想象,那種啞光紙的觸感加上燙金的字體,顯得特彆有檔次。我特意摸瞭摸,感覺非常順滑,一點都不廉價。書的裝訂也很牢固,我翻看瞭幾頁,都沒有齣現散頁的情況,這對於一本我打算經常翻閱的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紙張的厚度也恰到好處,既不會顯得單薄,也不會太厚重,拿在手裏感覺很舒服。書頁的印刷質量也令人稱贊,色彩還原度很高,文字清晰銳利,閱讀起來眼睛一點都不纍。總的來說,從書的物理質量到外觀設計,都體現瞭齣版方的用心和專業,這無疑為我接下來的閱讀體驗奠定瞭良好的基礎,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期待。
評分作為一個對精品咖啡有著狂熱追求的咖啡愛好者,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性地講解精品咖啡知識的書籍。市麵上有很多咖啡書籍,但很多都流於錶麵,或者過於學術化,難以理解。而這本書,從書名到作者,都給我一種“專業可靠”的感覺。我非常看重作者的專業背景,韓懷宗老師在咖啡界的聲望,足以證明這本書的權威性。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領我深入瞭解精品咖啡的各個環節,從産地、品種、處理法,到烘焙、衝煮,再到風味品鑒,希望它能提供一套完整的知識體係。我特彆想知道,這本書在“烘焙技法”這一塊會有怎樣的闡述,是會講解不同烘焙麯綫對風味的影響,還是會介紹各種烘焙設備的特點?“中國咖啡探秘”這個部分也讓我非常好奇,我們國內的咖啡産業正在崛起,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中國咖啡的現狀、發展以及未來趨勢的深入分析,這對於我這樣關注本土咖啡文化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份寶貴的資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