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時間簡史(插圖本)(央視《朗讀者》推薦)
定價:45.00元
作者:史蒂芬·霍金
齣版社:湖南科技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535732309
字數:
頁碼:
版次:4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81kg
編輯推薦
《星際穿越》——同名電影幕後**科學顧問、天體物理學巨擎基普·索恩巨獻!14大視頻隨書講解,打造科普閱讀新體驗! 外*為暢銷的科普經典作品,世界*的思想傢、宇宙學傢之一史蒂芬 霍金的經典著作集閤,火熱發售中! 霍金簡史集請戳:《霍金簡史係列(全2冊):時間簡史(插圖本)/我的簡史》 霍金經典套裝請戳:《霍金的宇宙經典套裝(全4冊):時間簡史(插圖本)/果殼中的宇宙/大設計/我的簡史》 嚮與疾病頑強鬥爭的科學鬥士、令人崇敬的科學傢緻敬! 史蒂芬·霍金的《時間簡史》自1988年首版以來的歲月裏,已成為全球科學著作的裏程碑。它被翻譯成40種文字,銷售瞭近1000萬冊,成為國際齣版史上的奇觀。 為瞭把許多觀測揭示的新知識,以及他**的研究納入該書。霍金教授為這一增訂版準備瞭新的前言,全麵更新瞭原書的內容,而且還新增加瞭一章,有關蟲洞和時間旅行的激動人心的課題。 盡管霍金教授的著述極為清晰而機智,有些讀者仍然覺得難以掌握復雜的概念。為瞭使讀者加深理解,本版還增加瞭240多幅彩色插圖,包括衛星圖像和照片。這些都應歸功於諸如哈勃空間望遠鏡和電腦三維和四維實體成像等技術進步之賜。詳細的插圖說明使讀者能體驗到星係際太空的廣漠、黑洞的奇妙性質以及物質和反物質碰撞的粒子物理的微觀世界。 作為一本饗以讀者宇宙學的**理解的經典著作,《時間簡史》插圖本是探索時間和空間核心秘密的引人入勝的故事。 更多霍金著作:《大設計》——闡述宇宙問題,贈送《霍金傳》 《果殼中的宇宙》——和智慧大師一起站在科學的前端瞭望宇宙 我的簡史(史蒂芬·霍金首度個人自傳)——作者史蒂芬·霍金首度推齣個人自傳,被禁錮在輪椅上的巨人,宇宙解讀自己的宇宙 《霍金講演錄》——收集瞭霍金的精彩演講文章,看他如何展示科學的魅力
內容提要
史蒂芬·霍金生於1942年,他的生日恰好與伽利略去世的紀念日是同一天。他現任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係教授教席(這一職位曾由艾薩剋·牛頓擔任)。他被譽為繼愛因斯坦後*傑齣的理論物理學傢。他於1993年齣版瞭《霍金講演錄——黑洞、嬰兒宇宙及其他》。這本書是理論物理學方麵的經典著作,其中的內容已被許多科學論文和書籍引用。
史蒂芬·霍金的《時間簡史》自1988年首版以來的歲月裏,已成為全球科學著作的裏程碑。它被翻譯成40種文字,銷售瞭近1000萬冊,成為國際齣版史上的奇觀。該書內容是關於宇宙本性的*前沿知識,但是從那以後無論在微觀還是宏觀宇宙世界的觀測技術方麵都有瞭非凡的進展。這些觀測證實瞭霍金教授在該書*版中的許多理論預言,其中包括宇宙背景探險者衛星(COBE)的*近發現,它在時間上迴溯探測到離宇宙創生的30萬年之內,並顯露瞭他所計算的在時空結構中的漣漪。
目錄
前言
章 我們的宇宙圖像
第二章 空間和時間
第三章 膨脹的宇宙
第四章 不確定性原理
第五章 基本粒子和自然的力
第六章 黑洞
第七章 黑洞不是這麼黑的
第八章 宇宙的起源和命運
第九章 時間箭頭
第十章 蟲洞和時間旅行
第十一章 物理學的統一
第十二章 結論
阿爾伯特·愛因期坦
伽利略·伽利雷
艾薩剋·牛頓
作者介紹
史蒂芬·霍金齣生於1942年,他的生日恰好是伽利略逝世三百年忌日。他現任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教授(這一教席曾由艾薩剋·牛頓所任)。他廣被推崇為繼愛因斯坦後傑齣的理論物理學傢。他的其他兩部主要著作是《霍金講演錄——黑洞、嬰兒宇宙及其他》和《果殼中的宇宙》。
文摘
序言
評價一: 這本書,它像是一扇通往宇宙深處的窗戶,雖然我並非科班齣身,對那些艱深的物理概念也常常感到頭大,但每次翻開它,總有一種莫名的敬畏感油然而生。書中描繪的宇宙,不再是我們日常感知到的那般靜止而確定,而是充滿瞭流動、變化與未知。想象一下,時間和空間不再是平穩的河流,而是可以被彎麯、扭轉,甚至可能存在著多重宇宙的可能性,這本身就足以顛覆我對現實的理解。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黑洞和蟲洞的章節,雖然理解起來頗費力,但那些超乎想象的描述,讓我沉醉於宇宙的宏大與神秘之中。它不是一本容易讀透的書,需要反復琢磨,甚至需要藉助一些外部的科普視頻纔能勉強跟上作者的思路,但正因如此,每一次的“頓悟”都顯得尤為珍貴,仿佛智識上的攀登,雖然艱辛,卻也充滿瞭獨特的樂趣。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我們所處的宇宙比任何想象都要奇妙和復雜,也激發瞭我對科學探索永無止境的好奇心。它像是在黑暗中點亮的一盞燈,指引著我,即使看不清遠方,也能感受到那份對未知的渴望。
評分評價五: 這本書,可以說是我閱讀體驗中一次極具顛覆性的經曆。它徹底打破瞭我對宇宙的日常認知,讓我開始思考那些我從未在意過的問題。比如,時間究竟是什麼?空間真的像我們想象的那樣是絕對的嗎?宇宙從何而來,又將走嚮何方?作者用一種充滿智慧且不失趣味的方式,帶領我潛入瞭物理學的深海。盡管過程中不乏艱澀難懂的章節,我常常需要暫停下來,迴顧前麵學過的知識,甚至在網上搜索一些解釋性的動畫來幫助理解。但是,正是這種“卡殼”然後“突破”的過程,讓我感受到瞭智力上的挑戰和滿足。書中的很多觀點,比如關於宇宙常數,關於暗物質和暗能量的推測,都讓我對宇宙的構成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不是那種讀完就忘的書,而是會讓你在閤上書本後,依然久久思考,甚至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抬頭望嚮星空,會生齣一種截然不同的感慨。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科學的魅力不僅在於它的結論,更在於它不斷探索、不斷修正的過程,以及那種對未知永不滿足的好奇心。
評分評價三: 這本書,我可以說是一字一句地“啃”下來的。第一次接觸到《時間簡史》這個名字,是在一個知識類節目上,它所描繪的宇宙圖景立刻吸引瞭我。然而,真正拿到這本書,纔意識到這並非一本輕鬆的讀物。它像一座巍峨的山峰,而我隻是一個初學攀登者。書中充斥著各種我從未接觸過的物理術語和概念,從相對論到量子力學,再到弦理論,每一個都像一道道門檻。我常常需要停下腳步,拿齣紙筆,嘗試畫齣那些抽象的幾何形狀,或者在腦海中模擬那些難以置信的物理過程。但正是這種挑戰,讓我對科學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作者並沒有因為讀者可能是非專業人士而敷衍瞭事,而是力求精確地傳遞最前沿的科學思想。我喜歡書中那種嚴謹的邏輯推理,以及作者在解答復雜問題時展現齣的深刻洞察力。雖然我可能無法完全理解書中的每一個公式和理論,但我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智慧和力量,它讓我對宇宙的運行規律有瞭全新的認識,也讓我更加謙卑地麵對這個充滿未知的世界。
評分評價二: 讀《時間簡史》的過程,與其說是在閱讀一本書,不如說是一次與宇宙意識的對話。我一直對那些關於宇宙起源、黑洞、時間旅行等宏大命題感到著迷,而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內心深處的求知欲。作者以一種相對淺顯易懂(當然,相對於原著而言)的方式,將復雜的物理學概念娓娓道來,雖然有些地方我確實需要停下來,反復閱讀,甚至上網搜索相關資料,纔能勉強理解,但那種“啊,原來是這樣!”的恍然大悟,真的極具成就感。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宇宙大爆炸之前的那個“奇點”的討論印象深刻,以及那句“我們無法知道大爆炸之前發生瞭什麼”,這種對已知邊界的坦誠,反而讓我覺得更加真實和可信。這本書並沒有試圖給齣所有問題的答案,而是引導讀者去思考,去探索,去質疑。它就像一位睿智的長者,在你耳邊低語著宇宙的奧秘,讓你在驚嘆之餘,也開始審視自己在浩瀚宇宙中的位置。每一次閱讀,都能從中獲得新的啓發,對宇宙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一層。
評分評價四: 拿起這本書,仿佛就踏上瞭一段穿越時空的奇妙旅程。從宇宙的誕生到它的終結,從微觀粒子的奇妙世界到宏觀宇宙的浩瀚圖景,作者以其非凡的洞察力,為我們勾勒齣瞭一個令人目眩神迷的宇宙圖景。這本書最大的魅力在於,它將那些原本遙不可及的科學概念,以一種極具啓發性的方式呈現齣來。即使我不是物理學專業的,也能在閱讀中感受到那種探索宇宙真相的激動人心。書中關於時間本質的探討,關於空間的維度,關於黑洞的神秘吸引力,都讓我驚嘆不已。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關於宇宙的膨脹和演化,仿佛能看到宇宙從一個微小的點,逐漸擴散、冷卻,最終形成我們今天所見的繁星點點。這本書並不追求讓讀者立刻成為物理學傢,而是希望點燃讀者對宇宙的好奇心,激發我們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欲。它就像一本通往宇宙的“入門指南”,雖然內容深邃,但隻要懷揣著一顆求知的心,總能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理解和樂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